周公解夢大全夢見堵水管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昌言之拜,吐握之勤

◆◆◆

文 |石祿生

前言

朱熹是中國歷史上繼孔孟之後最為盛名的儒學大家之一,千百年來,他的理學思想深刻地影響了無數仁人誌士。

最近,一組載有朱子格言的明清時期文化楹聯驚現於世,引起了收藏界的廣泛矚目。朱熹的這篇格言短文讀來可謂振聾發聵,極具文史和哲理價值。尤其難得的是,蓋因史海文山湮埋之故,該篇朱熹警句粹語尚未被史學界發掘,幾乎鮮為人知,堪稱新發現的文化瑰寶。

朱子格言楹聯(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楹聯所載朱子格言全篇共有十長句,涉及的歷史人物達二十人,所屬朝代分別計有上古時期、春秋戰國、東西兩漢、北宋等時期。文中提到的每個人物及其事跡,可謂中國古代歷史長河中的儒家仁德典範,乃至於用今天的眼光看待也閃耀著璀璨的人性光芒。

對於這篇朱熹格言,筆者懷著極大的敬意,盡力展開系列化的解讀,以資有興趣的朋友修身養性參考之用。才力有限,歡迎批評指正。本文為朱子格言解讀第二講,著重闡述短文第二句:“大禹有昌言之拜,元公有吐握之勤,吾人不可無此恭遜。”

01

現藏於福建品藏文化公司的朱熹文化楹聯,其木屏上所載的粹語短文,為便於表述,筆者將它命名為《朱子格言》(下同)。格言第二長句首先說道“大禹有昌言之拜”,這句話是很有嚼頭的。

大禹像

大禹,中國人幾乎都知道這個名字,上古洪荒時期,黃河流域水災頻發,大禹就是以治水聞名於世的,小學語文課本編有“大禹治水”的文章。

本來在堯帝時期,堯把治水的任務交給了大禹的父親鯀,但因鯀的治水方法不當,一味地築壩堵水,洪水來襲,根本沒卵用。後來堯把帝位禪讓給了舜,舜就把鯀流放到了深山老林,理由是“治水不力”,後來鯀就不明不白地死了。於是大禹接班擔起了治水的大任。大禹嘗試用疏通分流的辦法治水,效果很好。

大禹治水

由於治水有功,大禹受到了黎民百姓的擁戴,個人威望很高。雖然後來舜把帝位禪讓給了大禹,但在禪位之前,舜跟大禹之間是存在心理疙瘩的,原因有二:

一是大禹的民間威望實在太高了,舜帝心裏不舒服;二是大禹的父親鯀被舜流放深山,死得不明不白,大禹的心裏也不舒服。當然了,舜和禹都是仁德的聖人,都是受民間擁戴的,這點沒有疑義。但聖人也是人,舜和禹彼此心存芥蒂再正常不過了。

伯益畫像

舜有一位得力的助手叫臯陶,大禹也有一位能幹的副手叫伯益,這兩個人在歷史上也是聖人級別的仁者(史學界也有觀點認為此二人為同一人)。為了黎民百姓的福祉,臯陶和伯益都有意撮合舜和禹,想讓他們兩個人拋開私人恩怨,團結互信起來。於是他們各自建議舜和禹:“你們兩個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坦誠相見,共同推進善政,造福於蒼生。”

舜畫像

舜和禹都接受了建議,大禹接受了舜的召見,兩個人準備談談心、聊聊天。但兩個本來心理有隔閡的人,見面之後說什麼呢?

臯陶和伯益對禹說:“你要放下心理包袱,大膽說昌言。”什麼是“昌言”?字面意思就是美言、好話。

難道臯陶和伯益要大禹向舜說好話拍馬屁?非也。“昌言”所指的說好話,跟我們今天理解的“說好話”不是一回事。舜是心懷天下的仁者,凡是有助於他推動仁政的意見,都是“昌言”,不管大禹說出來的話是不是刺耳。

大禹心想,無非就是“忠言逆耳利於行”唄,那我明白了。於是大禹對舜發表了通篇大論:“作為帝王,你要體恤百姓;你要勤勉工作,不得安逸淫樂;你要聽得進別人的意見……”總之說了一大堆,都是鞭策舜帝的話。

舜的仁慈本來已經名聞天下,當年他的繼母和弟弟三番五次想要害死他,他都能不計前嫌善待他們(詳見朱子格言第一講),還有什麼人是舜不能善待的呢?

所以大禹說的“體恤百姓”這番話本來營養不高,但大禹話鋒一轉,直擊舜的要害:“善政也要講原則,賞罰要分明,幹擾法紀的人也要受責罰。”

順著大禹的發言思路,臯陶和伯益的話匣子也打開了,他們紛紛補充大禹的講話主題,向舜進言。臯陶說:“下屬或黎民無心犯錯的,再大的錯也要寬恕;有意犯錯的,再小的錯也該責罰。”伯益則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等等。

眾人一番話說得頭頭是道,舜也覺得很有道理,全盤接受了建議,又當眾對大禹說:“日後我有什麼過失,你盡管匡正,只要有道理的,再難聽的話我都會接受。但有一條:你不要當面順從我,背後又說我的不是。”這一番談心,舜和禹的關系大為增進,彼此建立了信任。

02

舜和禹的“昌言”會晤,開啟了上古時期臣子向帝王大膽提意見的慣例,既然舜都有此肚量聽得進別人的意見,作為部落“紅人”的大禹當然也要學會傾聽和接納賢士的忠告。

從那以後,大禹就給自己立下了一個規矩:凡是聽到別人跟他講“昌言”,即善言,他就要給人下拜,以示尊重、感謝之意。這一“昌言之拜”的規矩,大禹從身為治水能臣伊始,直到接替舜位稱帝,一直遵循。古成語“禹拜昌言”的典故,即來自於此。

話說大禹在治水過程中,有一個名為“有苗”(又名三苗)的部落拒不配合他的工作,反而處處阻撓,跟大禹勢不兩立。大禹就向舜帝建議要“責罰”他們。

這時候舜和禹之間已經有了很深的信任感,舜把軍隊調動大權都交到了大禹的手中。舜完全同意大禹的主張:“派軍隊踏平三苗,使之信服。”於是大禹召集軍隊,舉行了盛大的征討儀式。

舜的小夥伴臯陶聽聞消息,匆匆趕來勸說舜,意思是打仗這種事,一定要謹慎,不能率性而為。但這一次舜沒有聽取意見,並放手讓大禹大膽去幹。大禹如期率軍趕去攻打有苗部落。

消息傳到有苗部落,激起了他們更大的憤怒:苗民決定幹脆反叛。一旦形成兩軍對峙的局面,生靈塗炭、百姓遭殃不可避免。大禹的小夥伴伯益跟臯陶的意見一致:反對動武。

伯益找到一個恰當的時機,向大禹建議說:“以德服人才是真正有效的馴服。想當初,舜還年輕的時候,他父親、繼母、弟弟聯合起來謀害他,打罵他,但他始終對父親保持敬重,對家人保持和順態度,後來他們不是也被感動了嗎?他父親也接納了他。只要真誠禮讓,神仙也能被感動,何況有苗乎?”

這番話說得大禹心服口服,他當即向自己的下屬伯益深深鞠了一躬,感謝他的“昌言”:“你說得對,我明白了。”於是大禹半途收兵,班師回朝。

此後大禹改用禮讓方式對待有苗部落,大概只過了七十來天,苗民就心悅誠服主動前來歸附於大禹。有苗部落本是蠻夷不馴的族群,如今自動降服大禹,世人都覺得大禹“神通廣大”,自此他個人的威望越來越高。這也為大禹後來受讓舜帝的位子打下了民意基礎。

後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大禹接受舜的禪讓稱帝,隨後大禹建立了夏王朝。登基以後,大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塗山召開了諸侯大會,他在大會上當眾宣布:“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希望以後大家時刻監督我,如果我有犯錯,歡迎你們責備我,規誡我,好幫我改進。有意見一定當面說,這才是真正的善,防止我變得驕傲放縱,淪為不仁之人。”通過塗山大會,大禹將“昌言之拜”禮賢哲學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03

朱子格言第二長句的下半句“元公有吐握之勤”,同樣以七字之辭,敘述了另一個禮賢典故,它與大禹的昌言之拜並列齊驅,別有一番哲理。

周敦頤畫像

文中所稱的“元公”是誰呢?這裏略有疑義。歷史上真正被稱為“元公”的人,其實是周敦頤,北宋時期的理學派開山鼻祖,也是朱熹的學術前輩。

照此推理,朱熹說的“元公”本有可能是指稱周敦頤。但考慮到“元公”是周敦頤的謚號,亦即死後的名號,後人一般不會如此直白在文中直呼前人的謚號,所以朱熹顯然非指周敦頤。

文中更重要的信息其實是“吐握之勤”。 魏公曹操的傑出詩作《短歌行》,作為壓軸的終句是:“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句話跟“元公有吐握之勤”說的是同一個典故。

周公旦畫像

由此可見,此處“元公”指的就是周朝的聖人周公旦,簡稱“周公”。千百年來,曹操的詩句將周公旦的歷史聲名推到了極致,道出了周公旦禮賢天下、勤勞為公的作風;周公受萬世敬仰,完全是眾望所歸。

實際上,歷史上周公旦並無“元公”名號的記載,那麼,朱熹為何稱呼周公旦為“元公”呢?這裏面又有一個玄機。

我們再來看載有朱子格言的楹聯,落款是“右敬録晦翁粹語”。在歷史語境中,朱熹學派又被稱為“晦翁學派”,也就是說,朱熹一般只在他的學派體系內部語境下才自稱或被稱作“晦翁”。因此,楹聯落款含有“晦翁”二字,說明本篇朱子格言,主要是在儒家弟子中間流傳的警句,也就是說,朱熹創作這篇格言的出發點,主要是寫給自己的儒家弟子們看的。

這就不難理解他為什麼要稱周公旦為“元公”了:周公是中華儒學的奠基人。我們所熟知的“周公解夢”之典故,最初來源於孔子曾做夢夢見周公,給了他一些儒學的啟發,受此影響,後來民間才有了“周公解夢”的含義衍生。

既然連孔子都尊周公為儒學始祖,後世的朱熹關起門來對自己的弟子訓話,稱周公旦為“元公”,就在情理之中了:“元”字意為起始或第一,指稱歷史上儒學第一人周公為“元公”。就像今天的人們,同事之間關起門來說話,說老板如何如何,內部的人自然都知道說的是誰。

說到這裏,我們再來探討一下周公的“吐握之勤”。要全面了解這句話的博大內涵,需要先對周公旦的人物歷史背景做一番梳理。

姬昌

周氏的祖先是黃帝曾孫帝嚳,周公的祖輩屬於周氏部落。後來周公的父親姬昌稱王,周公就是他的第四個兒子。那時候還沒有周朝的概念,姬昌後來被尊為周文王,是他的兒子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後才追贈的封號。而周公就是輔佐周武王開辟江山的關鍵性人物。

周文王死後,他的次子也就是周公的哥哥姬發即位並創建了周朝,姬發世稱周武王。周武王最倚重兩個人,一個是他父親的老部下姜子牙,另一個就是他的弟弟周公旦了。在這兩個人的全力輔助下,憑借姜太公的謀略,周公旦的勤政,周武王繼承父誌,如願以償打敗了商朝,周朝取而代之,成為一統江山的王朝政權,周武王真正成為了傲視天下的天子。這一過程按下不表。

周武王

在中國歷史上,周朝(含東西兩周)延續時間長達八百余年,是歷朝歷代中存在時間最長的。但是,創建周朝的周武王本人命不大好,他的在位時間只有十五年,並在滅商後第二年就去世了。

那麼,以制度設計合理而延續了漫長時間的周朝,它的真正設計師是誰?毫無疑問,就是周公。因為周武王滅商之後,周天下百廢待興,但他來不及施展手腳治理大業,就匆忙辭世了,歷史沒有留給周武王任何時間為後世江山做規劃。

04

周武王駕崩後,他的幼子姬誦即位,這就是周成王。但成王年幼無知,根本還不會走路,周公擔心其他諸侯借機生事甚至背叛周政權,不得已登位攝政,代理成王主持大權,處理朝廷事務。如此一來,朝中上下就有人議論了:“周公這是想篡位啊。”周公的心理壓力之大,可想而知:放手吧,周天下有不保之虞;不放手吧,眾說紛紜,一人一口唾沫他也受不了啊。

周成王

尋思良久,周公決定頂住壓力,繼續攝政,直到成王懂事再放手。別人要說閑話他也管不住呀,他拿定主意,要通過勤政和恭遜來征服天下人。所以他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謙遜待人。

周公攝政七年,經手的繁雜國務不計其數,光是大事就做了很多件:

為鞏固周政權,他進一步率領軍隊打擊商朝的殘余勢力,直到天下太平;

為了加強對江山的有效控制,他主持設計了遷都事宜,把國度遷到了洛陽;

建都以後,他致力於封邦建國方針,先後建置七十一個封國,把王室成員封派到各個地方,作為捍衛周朝的屏藩;

他又親自設計了周朝王臣禮儀,用文治的方法鞏固政權。

以上事宜,每一件拿出來都稱得上是開創歷史先河的治國舉措,幾乎被後世歷朝歷代原封搬用,可見其偉大之歷史意義。

想要得到天下人的真心擁戴,光有勤政是不夠的,周公征服天下人的另一個法寶是:禮賢下士,保持謙卑之心。上至朝廷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周公都力圖做到以禮相待。

回到“吐握之勤”的字面含義,說的就是周公出於勤政和禮賢他人之考量,如果遇到有人來拜訪或有要事,哪怕吃著飯,也要趕緊把嘴裏的飯菜吐出來去接待別人或處理事情;就算在洗頭過程中,也要趕緊把長發用手握起來,停止洗頭,先趕去見人或處理政事。總之,勤政為本,並且絕不怠慢他人,是為“吐握之勤”。

關於“吐握之勤”,周公本人說過一段話。當年周公為了打消其他人對他有可能“篡位成王”的顧慮,他把自己的兒子伯禽分封到邊地。伯禽臨行前,周公教導他:“不管你到了哪裏,都不得傲慢無禮。我作為成王的叔父,如今又是攝政王,但我每次洗頭,起碼要停下來三次,用手捉住長發,趕去見人;每次吃飯,起碼有三次停下來,吐出飯菜,趕去待客。如此禮賢下士,就是怕失去天下賢達人士的心。相比之下,兒子你又有什麼理由不恭遜呢?”

當然了,天下這麼大,周公當然不可能做到跟每個人都接觸一番,讓別人看到他的謙遜。但他從禮賢的本義出發,發明了前無古人的中華“禮樂文化”,即周禮,有效地收服了天下人的心。

所謂“禮樂文化”,禮就是指各種禮節規範,樂則包括音樂和舞蹈。其核心內涵是:通過禮樂的形式,敬天敬地敬自然,實施一系列天時、地利、自然意義上的祭祀文化;又進一步創造了生活中增進人際情感的諸多禮樂形式,如成人之禮、社交之禮、宗族之禮、婚喪之禮、飲酒之禮等等,不一而足。所謂中華禮儀、禮儀之邦,周禮就是起源;今天我們生活中遇到的禮樂文化,也基本源自周禮,可見其影響力之深。

周公旦攝政七年後,周天下變得井然有序,是時周成王也差不多懂事了,因此周公旦便放心地將王位還給了成王,自己退居幕後。

鑒於周公對於周朝的治理貢獻,尤其是對於後世的制度設計貢獻和中華禮儀創制貢獻,孔子奉其為儒家文化奠基人,朱熹尊他為儒家“元公”,完全是實至名歸的。

05

無論是大禹的“昌言之拜”,還是周公的“吐握之勤”,雖然含有歷史的誇張成分,但他們禮賢下士的謙遜作風,無疑是真實的,的確值得千秋後人倡導和學習。朱子格言道:“吾人不可無此恭遜。”實在是很有智慧的哲理總結。

朱熹格言楹聯,抄錄並制屏於明清時期,現收藏於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格言全文如下:

虞舜能順親之心,曾參能養親之誌,吾人不可無此孝思。

大禹有昌言之拜,元公有吐握之勤,吾人不可無此恭遜。

王沂公生平誌不在溫飽,範文正少時誌便任天下,吾人不可無此期許。

韓琦不責碎玉之胥,劉寬不叱飜羹之婢,吾人不可無此度量。

趙清獻公無事不可告天,司馬溫公無語不可對人,吾人不可無此光明。

楊伯起卻暮夜之金,羅一峯拒奔樓之女,吾人不可無此正大。

韓淮陰甘受胯下之辱,藺相如謹避廉頗之威,吾人不可無此舍忍。

範純仁不言人非,郭林宗不為危論,吾人不可無此渾厚。

劉忠定謹告誡一語,範忠宣遵忠恕二字,吾人不可無此服習。

蘇季子引錐刺股而自奮,司馬光員木為枕以自警,吾人不可無此勤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