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婚女子夢見亭子塌了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說起民國張家四姐妹,大多數人都比較了解,也知道這四姐妹都嫁了有名的文化人。只是大家不知道,張家大姐和三姐的婚事,竟然不是父母促成的。

當年,大姐張元和想與小生名角顧傳玠結婚,內心卻猶豫不定,於是寫信問家裏征求意見,隨即便收到家書一封:“此人若是一介之玉,嫁他!”信的最後署名“允”。

沈從文寫信向張家父母求婚,張家父母還沒看信,此人又替父母發了一封電報,電報只有一個“允”字,既是對求婚的答復,也是電報的署名。

說到這裏,大家就明白了,給大姐和沈從文回信的,正是張家二小姐----張允和。

在張家的四姐妹中,二姐張允和從小就膽大,長大後更是潑辣果敢,一生雖經歷坎坷,卻總是笑顏以對,還與先生周有光浪漫了一生,90歲高齡依然如小姑娘般跟先生說情話。

年少出生書香門第

張允和出生於1909年7月,她出生時,因為臍帶繞著脖子好幾圈,勒得她喘不過氣,故一直閉著眼睛不出聲,全家人正想把她當死嬰丟掉。

守在旁邊的祖母不甘心,讓接生婆給孩子噴大煙,借此把她嗆醒,結果噴了100袋煙還沒動靜,接生婆累得快動不了了,老夫人執意要她噴到108袋,說是佛的旨意。

108袋煙噴完後,依然沒動靜,接生婆再把她放在盆子裏拼命晃動,也沒效果,祖母和接生婆累得堅持不住了,轉身打算離去,卻聽見她“哇”的一聲哭了。

若不是祖母的堅持,張允和或許就成了棄嬰,這段經歷後來成為了一段佳話。只是讓大家沒想到的是,這個差點沒活過來的小姑娘,從小就比其他姐妹膽子大。

有一次,他跟三妹兆和一起吃蘋果,她拿起蘋果三下五除二解決了,一看兆和還沒動口,一把奪過來就吃,兆和“哇”的一聲哭了,她立馬呵斥住了兆和。

四姐妹從小學唱戲,其他姐妹都喜歡嬌嬌弱弱的女子,比如杜十娘呀,黃鶯鶯呀,她卻不一樣,獨獨喜歡黑臉關公的豪氣。

童年的允和是快樂的,生在張家這樣的書香門第,她不僅飽讀詩書,還早早就開始學習音樂、繪畫和昆曲。

四姐妹的父親張武齡在民國時代就是一個異類,家世與李鴻章齊名,行為卻與當時的公子哥們大相徑庭。

那時的少爺們,抽大煙,泡賭場,娶姨太太,怎麼快活怎麼來,張武齡卻獨愛買書看書。

據說,他只要買書便是豪擲千金,一家家挨著走,第一家書店看中的書,拿了放第二家,第二家看中的放第三家……買完了就讓仆人一家家收回來。

書買回來後,他全部給家人開放,孩子們想看啥就看啥,沒有任何限制。為了讓孩子們多看書,張家在家裏布置了四個書房,並且在私塾後面修了一個美麗的院子。

孩子們下課後,就跑到院子裏嬉戲打鬧,涼亭、假山、花草、果樹,粉墻黛瓦,曲徑幽然,這樣的讀書生活,成了四姐妹一生最美的記憶。

在如此美麗的書房裏,張允和和姐妹們一起讀書,畫畫,跳舞,空的時候還下棋。不到七歲,允和就熟讀了《紅樓夢》,還背誦了好多首唐詩宋詞。

有一天,父親問她,最喜歡的詩人是哪個,父親滿以為她會說李白或者杜甫,誰知她張口就說“納蘭性德”,不知她父親當時是何種心情。

只是她後來跟周有光70年的愛戀,正好驗證了納蘭性德的那句“一生一世一雙人,半醉半醒半浮生。”

十來歲,張允和在樂益女中讀初中,她是全校第一個剪短發的女生,更是學校為數不多的才藝雙全的女子。

那時候,他們四姐妹經常同臺演出,還創造性地自編自演戲曲。此外,他們還在學校裏接觸了大量的外國文學作品,數學、英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1929年,張允和在中國公學讀書,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落花時節》,大部分同學寫的都是秋風蕭瑟的悲涼,唯獨她寫的不一樣。

她在文中寫道:秋天是最好的季節,秋高氣爽,正是果實成熟豐收的時候,也是年輕人發奮讀書的好時候。

別人問她為何這樣想?她說,我生長在一個開明、快樂的家庭,又是五四時期的新女性,我沒什麼值得愁的呀。

那時候的她,是學校公認的大才女,曾有人說她那時候的美,怎麼想象都不過分。

心懷浪漫嫁給愛情

詩經上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張家的四姐妹,有才有貌,引來不少青年才俊的追求。張允和也是如此,不到十五歲,說媒的人就陸續上門。

好在父母很開明,主張她們戀愛自由,婚事自己做主,正好符合張允和的心意。16歲那年,她去同學家玩,遇到了周有光。

兩人一見面,內心便升起一種特殊的情愫。隨後,他們便經常一起散步,聊天,騎馬,大膽的允和還跟周有光騎過驢,只是都不好意思捅破那層窗戶紙。

後來,周有光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本《羅密歐和朱麗葉》送給她。允和翻開書,書中夾了一個書簽,書簽的那一頁正好有一句話:我要在你的一吻中來洗清我的罪惡。

張允和的臉一下紅了,心裏嘀咕著,這壞心思,還以為別人不懂啊。看她不做聲,周有光尷尬地牽起了她的小手,發現她的手心都是汗,於是在她的手裏塞了一個手帕。

那時候的她,竟然脫口說了一句,手帕真多啊!這句俏皮的話,一下把周有光逗樂了,兩人的關系就此確定。

1932年,周有光在杭州六和塔為她拍了一張照片,張允和到老還指著照片說,這是戀愛時周有光給她拍的第一張照片。

只可惜,愛情很甜蜜,婚姻卻很現實,張允和的家世不用說,周有光的家道卻十分不好。

周有光雖出生大戶人家,但家道早已敗落,父親早就投河自盡,母親一人帶著幾個孩子,讀書的學費靠四個姐姐和好心人支助,將來工作能賺多少也不一定。

他思來想去,覺得張允和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壓根不用跟自己受苦,便寫信跟她張允和坦白:“我很窮,估計給不了你幸福。”

張允和見信後明白了,自己的家庭挺好,周有光的家已破產,可她早已看中周有光的人品,也欣賞他的學識,於是大筆一揮,立馬回信鼓勵他,幸福是靠我們兩人創造的。

有人可能要認為,她那時候是心血來潮,其實不然,她一直就是很開明的人。

讀書時,一個女同學意外懷孕,男人又不負責,走投無路的時候找到允和陪她打胎。可是,二人到也醫院一檢查,孩子已經六個月,只能生下來。

一般的家庭,都不允許這樣的女人住家裏,允和卻不計較,直接把女同學帶回家,陪著她生完了孩子,還跟她一起送到了寺廟。

1933年,張允和和周有光結婚,婚禮很簡單,只花了400元,家中的保姆覺得不像話,堂堂張家二小姐,怎麼能草草嫁出去。

可她覺得很幸福,姐妹們也很開心,四妹充和即興唱《佳期》為她們賀喜,誰知這個曲子卻鬧出了個笑話。

因為《佳期》是《西廂記》裏面的曲子,唱的是黃鶯鶯與張生雲雨之時,紅娘在外面把風的場景,大家後來都說唱錯了戲,允和卻滿不在乎地說,反正就是應個景而已。

在張家四姐妹中,允和最先出閣,結果被姐妹們笑話犯規,張允和撅著嘴跟周有光抱怨:“可真是不要臉,這麼就嫁給你了。”

周有光哈哈一笑:“張家的二小姐最聰明,這一生就辦了一件蠢事,嫁了一個叫周有光的窮小子。”

結婚一周年後,他們先後有了兒子周曉平和女兒周小禾,可當時戰亂頻繁,夫妻二人只好帶著一雙兒女遷居成都。

在遷居的途中,小女兒得了盲腸炎,因為沒有及時醫治而去世,兒子也在逃亡過程中被炮彈打中,還好最後撿回了一條命。

兒女的不幸讓夫妻倆大受打擊,周有光一度得了抑郁癥,允和卻出奇地堅強,不僅照顧著一家老小,還盡力照顧當地的老百姓。

在成都的那些年,她利用自己以前學的醫學常識,為老百姓開藥,甚至還為孕婦接生,有些人無以回報,就讓孩子認她做幹媽。

抗日戰爭勝利後,她以為好日子到了,誰知卻得了心臟病,醫生斷言她活不過50歲,她想起自己出生時的經歷,對醫生的話一點都不信,還說:“我命由我不由天”。

為了保持健康,她給自己定了三條原則:第一,不因他人之過責己;第二,不因自己之過責人;第三條,不因自己之過罰己;

就是這三個原則,讓她一直保持著很好的心態和健康的身體,最終活到93歲,晚年還做過兩次白內障手術。

堅守愛情浪漫一生

可能有人會說,她能活這麼長,是因為他們的生活環境很好,其實不然,她從結婚後就沒過多少好日子,戰爭時期也是如此,解放後也是如此。

解放後,夫妻倆以為好日子來了,哪知別人的日子好了,他們的日子更苦了,因為出生成分問題,張允和被懷疑為特務,她一下暴廋,牙齒也掉光了。

周有光勸她別工作了,就在家做家庭主婦,自那以後,她就一直在家,她從此稱自己是家庭主婦。

可周有光就沒這麼幸運了,特殊年代時,被下放到幹校勞動,張允和只得一人在家帶孩子。

那段日子,周有光眼睛出了問題,需要一種特殊的眼藥水,張允和買了給他寄過去,可“有些人”卻不允許寄,張允和卻不畏懼,和他們吵一架,終於把眼藥水寄過去了。

每個月,她都會給周有光寄兩盒眼藥水,還在盒子裏加上兩塊巧克力。

周有光有段時間很灰心,跟她說也許會永遠呆在幹校,張允和就回信給他,那我就給你寄一輩子眼藥水和巧克力。

後來,周有光被人“打壓”,允和衝上去保護她,旁邊的人問她是什麼立場,她大聲說:“我一個家庭婦女,有什麼立場?”

周有光沒有想到,妻子瘦瘦弱弱,內心卻蘊藏著這麼大的能量,正是在妻子的鼓勵下,周有光不僅沒有被打垮,身體還因為勞作更加健康了。

好在他們最後熬過了那段昏暗的時光,國家分了一個50平方的房子給他們,二人非常知足,每天在這個小天地裏看書、寫字、做刊物 ,樂此不疲。

70年代末,國家的昆曲研習社再度開張,允和去做了館長,一做就是十多年,隨後寫出了50多萬字的《昆曲日記》。

多年前,她們家庭曾經出過家庭刊物,名字叫《水》,辦了25期後因為戰亂停止了。86歲時,她重啟刊物,自任總編,並不斷向兄弟姐妹們約稿。

當時,剛好日本朋友送周有光一臺電腦,她為了辦好刊物,於是開始學習電腦,不會輸入法,就一點點地跟老公學習。

有一次,她想打“親愛的”三個字,可“愛”字想不起怎麼打了,於是對隔壁的周有光嬌滴滴地說:“愛字不會打了,我愛不了了咋辦啊?”

90歲的周有光連忙過來,樂呵呵地教她打字。這種溫馨的場面,就是他們晚年的日常。

她們每天的生活很有儀式感,每天上午定時一起喝奶茶,下午定時一起喝咖啡,喝的時候一起碰杯,她們稱這個儀式為“舉杯齊眉”。

有一次,記者去采訪她們二人,年近90的張允和當眾責怪周有光沒送她生日禮物,周有光笑著把一個維他命放到她的手心。

她馬上一笑:“這顆維他命就是生日禮物了,原來他要維持我的命。”這恩愛一秀,周圍的人紛紛羨慕不已。

90歲的張允和,每天都把自己收拾得清清爽爽,完了還要問周有光漂亮不漂亮,周有光自然很配合地誇他好看。

她們的愛情,正好印證了那句歌詞: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變老。世上家庭主婦很多,如張允和一樣浪漫了一生的家庭主婦實在是鳳毛麟角。

2002年8月14日,張允和做完晚飯後躺下,再也沒有醒來,走的時候依然那麼美,梳著盤結發髻,穿著深紅衣服,安靜而祥和。

周有光悲痛不已,連連說自己的半邊天塌了,提筆在紙上寫下: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

他把客廳裏兩人常坐的椅子換成沙發,對面放上放大的張允和照片,每天就在沙發上看著老伴的照片入睡,再也沒上過張允和睡過的大床。

5年後,周有光追隨張允和而去,想來二人在天堂團聚後,便可以生生世世“舉杯齊眉”了。

那個浪漫了一生的老太太,也盼來了和她一起喝茶的老頭子。

看了張允和的一生,我才知道真正的大家閨秀,不是一生容顏不老,而是一生童心永存,不是生活上的大富大貴,而是精神上的無比富足。

. END .文|妙是責編|沐陽排版|李一可

往期推薦:北京人頭骨運送美國半途丟失,賈蘭坡耗盡一生尋找,後來怎樣了

金聖嘆臨死前寫了兩個字,讓劊子手立馬砍了他的頭,被人遺笑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