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給鍋蓋上螺絲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按兩稱的果脯,按片賣的香腸,縫紉機的皮帶,塑料的蒼蠅拍,搪瓷的臉盆痰盂……對於很多人而言,這些都是存放在大腦“封存區”的物件,在北京北三環的燕豐商場,每天都有人來這裏尋找這些生活必備之物。

來尋找它們的人,不是懷舊,不是獵奇,只是淘換到這些便宜到只有幾毛錢的小物,就能讓他們的生活保持幾十年如一日的安心和踏實。

29年,人們對它不離不棄

始建於1992年的燕豐商場到現在經營了29年。和櫃臺裏的大姐聊起往事,很多人第一句話就是“我剛來的時候還是小姑娘呢,一眨眼就快退休了”。29年,北京無數的副食店變成了超市,無數的商場升級為ShoppingMall,燕豐商場和燕豐商場人依然在這裏,絲毫未變,與老顧客做著老鄰居。

在這裏,售貨員和顧客的對話中並非只有“買”和“賣”這種簡單粗暴的關系。你來我往的言辭中,可以聽出天天見面的熟悉,也可以聽出久別重逢的懷念。買好了東西,再順便聊上一頓家長裏短,代替了程式化的迎來送往。

一位售貨員大姐笑著望向不遠處一位推著小推車的老太太說,“來十次,五次也不買什麼東西,就是過來聊聊天。”肉餡櫃臺的師傅說,很多老顧客搬到首都機場那邊去了,還是每星期回來買肉餡。“非說我們的肉餡好,我說您這就是心理作用,大老遠的您不夠耽誤工夫的。不聽,就得來。”

三塊話梅糖、一顆螺絲釘也賣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大超市會員店青睞“MAX”版的家庭裝,而在燕豐商場,更多的人來這裏是為了買一兩果脯、三塊話梅糖、五片香腸、半個小肚兒……他們中有獨居的老人,幾片香腸、幾杯小酒,就是一段雖然孤獨但又聊以慰藉的好時光。他們中有四處打拼的年輕人,奔波在外,包裏的幾塊餅幹幾塊糖果就可以暫時熬過饑腸轆轆。當然,顧客來燕豐商場購物的潮汐起伏,總是和中國最傳統的喜悅無法分開:每到周末,每到過節,平時有些拮據的老人會一下子變得豪爽起來,來去匆匆的年輕人則會舍得花上一個多小時去排隊打點心匣子,因為大家都要去迎接最珍貴的團聚時光。

在燕豐商場的老顧客心中,“放棄”是最難做到的。在這裏,鍋把兒松了,鍋蓋壞了,暖壺破了膽,縫紉機斷了皮帶,自己動手,幾分鐘就能煥然一新。年輕人自己組裝了宜家的小書架都要發個朋友圈炫耀一番,光臨燕豐商場的“能人”卻實屬低調。電線、水龍頭、生料帶、紗窗、三通、電線卡子、膨脹螺絲、鉗子、改錐、釘子、螺母……來尋找這些的人的“一雙巧手”,才是真正支撐起家的頂梁柱。

“老”與“舊”是令人著迷的人間煙火氣

當時間一點點溜走,所有人和物都無法回避變老的事實。其實變老不可怕,讓人憂心的是衰老的身體與時代發展不可避免的背道而馳,間距越來越大。而在燕豐商場,十幾塊、幾十塊的寬松內褲、跨欄背心、秋衣秋褲,自帶或自選布料做的被罩、枕套,量體織就的羊毛衫,抹手抹腳的甘油,撓癢癢的“老頭兒樂”……都會讓人感到即便年齡漸長一樣會不離不棄得被歲月溫柔相待。

沒有亮眼的廣告招牌,燕豐商場的很多宣傳圖文、價目表還保持著毛筆手寫,漂亮的美術字是現今少見的質樸與真誠。原來,商場至今還保留著美術組。很多售貨員和顧客的感受是,商場這些年沒有過大的裝修,變動都是跟著便民走:加裝了電梯,改了門口的坡道、加了扶手,更適合老人。附近的老鄰居、老顧客有什麼需求,能做到的就滿足,比如門口改衣服的櫃臺即便不怎麼賺錢,也一直保留著。“好多櫃臺不賺錢,你說一個釘子3毛錢,賺什麼錢呢,但就是不能沒有。”

一位售貨員大姐說,商場來過很多采訪的、拍攝的,最近還來了不少網紅,說燕豐商場是“懷舊的網紅打卡地”,但舊時光不僅是用來懷念的,還不要忘記生活在舊時光裏的人。時代發展,脫離不了的是生活的本真。就好像身邊的這座燕豐商場,這裏的一切,並非是為了單純懷舊而特意裝扮出來的復古布景板,而是最純真的人間煙火氣。

新京報記者 王萍文並攝

視頻制作 於桂桂

編輯 王琳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