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采摘豆子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食了冬至圓

就長大一歲啦

今天就是冬至了,今年的最後一個節氣。說起冬至,你會想起什麼畫面呢?

杜甫說:“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汪曾祺寫:“家人閑坐,燈火可親”。這一年中最漫長的黑夜,要回到家裏,跟親人一起度過。

早點回家,與家人團聚。

圖 / 視覺中國

南方的冬至,濕冷氣直往骨子裏鉆,暮色更顯沈重,所以大人早早下班,小孩早早放學,關門閉窗,萬家燈火通明。是團聚,給予人們抵禦“至暗時刻”的勇氣。

雖然是最深的黑夜,卻也是轉折之時。過了冬至,日頭漸長,春意從此萌動。可能正是因為這特殊時刻的特殊觸感,南方人十分重視這一天,“冬至大如年”呀,晚上一起搓圓子,早上醒來還要拜祭祖先神靈。

和媽媽一起搓圓子啦。

攝影 / nok_sz ,圖 / 圖蟲創意

在南方人眼裏,冬至還能預測未來的氣候。最有趣的是南京人這句諺語:“邋遢冬至幹凈年,幹凈冬至邋遢年”,不是指人的穿著,而是說冬至晴好,則過年有雨雪,反之亦然。今年你們那兒的冬至,又是什麼天氣呢?

因為重視,所以南方的冬至風味也格外豐富。當大部分北方人依然用一盤餃子問候冬至時,南方各地,家家戶戶的門窗裏,飄出的是五花八門的冬至味道——

南方的冬至吃啥?不只有餃子與湯圓。

繪圖 / Q年,制圖 / 吳玖洋

帶餡的、不帶餡的,甜的、鹹的,大的、小的湯圓,每一顆都是團團圓圓的希冀;廣東的糯米團子,浙江的年糕、糯米飯同樣寓意滿滿;蘇州人在飲冬釀酒,全年只此一杯;湖南、江西人在吃熏臘肉,煙熏風味此刻最美;四川人獨愛一碗熱氣騰騰的羊湯,廣東人架起一桌好菜,雞鴨魚肉應有盡有。

東莞的奇石宴,廣東人過冬大概豐盛如此。

圖 / 視覺中國

冷風中熬過冬至,不需要靠一身正氣,家人在身旁,熱湯熱菜在嘴邊,總有一味溫暖人心。

01 不只是湯圓

南方到底有多少種“團子”?

“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搓圓子吃湯圓,南方冬至夜的第一要事。不只是湯圓,很多地方吃的糯米團子,也是冬至常客,所以這句詩還有另一種說法:“家家搗米做米團,定是明日冬至節”。

湯圓白白的外表下,包裹著物產豐饒的南方。

圖 / 視覺中國

浙江朋友告訴我,南方團子的差異大得離譜,尤其是加上方言之後:浙南地區的人叫冬至圓,潮汕地區的人叫冬節丸,蘇州人叫湯團、冬至團、稻窠團......名字雖然不同,但樣子都是圓乎乎的,南方人重寓意好口彩,吃的團子、圓子,就是祈願家人永遠團團圓圓。

南方的冬至,到底有多少種“團子”?

制圖 / 孫璐

湯圓,還是偷嘗的那顆最好吃

冬至前後,南方人家就開始手工做糯米粉。在汪曾祺的家鄉高郵,舊時的鄉人用一架碓舂粉子,一二十家輪流借用。現在的人多用石磨,用水把糯米泡軟,再用石磨慢慢撚成米漿,把米漿倒入布袋,紮緊,吊在屋檐上,讓裏面的水慢慢流幹。待水分盡數除去,袋中就留下整塊的米粉再重新磨細成粉,徹底晾幹,就成了水磨糯米粉。

篩好糯米粉,就能搓圓子或者炸油果啦。

圖 / 視覺中國

寧波的水磨糯米粉十分優質,所以這裏產出湯圓裏最經典的黑芝麻豬油餡湯圓,餡兒是加糖的黑芝麻面裏再化團豬油。寧波人家的小孩常常從鍋裏撈起來一個偷吃,咬破白乎乎的糯米,濃醇的黑餡流出來,吃的滿嘴都是甜味,染得牙齒也黑黑的,這個時候要躲得遠一點,不要被長輩發現才好。

冬至吃湯圓,團團圓圓。

圖 / 網絡

寧波人的冬至夜還會吃湯果,有點像酒釀圓子,卻不用搓成圓形,只需要把搓成長條的糯米粉團掐成塊煮。餡兒也不需要包進去,就在湯裏,青菜湯果新鮮鹹香、漿板湯果酒香撲鼻。寧波人最愛的還是番薯湯果,“番”和“翻”同音,冬至吃番薯,就是將過去一年的黴運全部“翻”過去。

在蘇州吃冬至團,有個優勢是餡料豐富,糖肉、菜果、豆沙、蘿蔔絲等等,甜的鮮的,素的葷的,應有盡有。

蘇州與上海人都愛的薺菜鮮肉大湯圓。

圖 / 視覺中國

如果想嘗試多種也完全沒問題,因為蘇州的湯團論個賣,你也不必擔心店家會上錯湯圓,因為不同餡兒的湯圓形狀略有差異,有扁圓的,有滾圓的,有圓頭帶尖兒的,有圓肚留尾的。各種餡兒心的湯圓都來一口,回蕩腸腑的有油花肉質的鮮肉香,有芝麻的甜香,有玫瑰的郁香......

不吃團子,是不是就不會長大了?

在浙南的溫州、臺州,家家戶戶做的是“冬至圓”,有甜、鹹之分,鹹的冬至圓是包著肉餡的糯米團,甜的不包餡,在臺州叫“擂圓”。搓成的小圓子放入紅糖黃豆粉中滾一圈,顏色就從玉白變成土黃,“擂”字,就是當地方言裏“滾來滾去”的意思。老臺州人說,“擂圓”是臺州最正宗的冬至圓,吃完冬至夜就不會凍一夜了。

用竹簽戳著吃的雲南豆面湯圓。

圖 / 視覺中國

擂圓長得很像雲南的豆面湯圓,同樣是遵循了 “糯米+豆面+糖=好吃“這個公式。加一勺炒香的白芝麻,一勺熬得帶有焦香味兒的糖稀,用竹簽子戳著吃,吃完湯圓碗裏加一勺煮湯圓的湯攪拌喝下,就可以去除嘴裏些許的甜膩味。

冬至的臺州,擂圓別具特色。

繪圖 / 林天意《風物中國誌·臨海》;制圖 / 吳玖洋

潮汕人同樣吃的是實心不包餡的糯米粉團,叫做“冬節丸”。冬至夜搓好的冬節丸,到第二天早上祭祖祭神之後才能吃到,孩子們最盼吃這碗丸,常是半夜裏醒來好幾回,天怎麼還沒亮呢?“湯丸唔食天唔光”, 這一夜如此漫長,吃了冬節丸天就亮了。

冬節丸,潮汕的冬至記憶。

圖 / 潮大片

長輩們告訴孩子,“食了冬節丸就大一歲”。所以冬至夜的孩子們都在想,不吃冬節丸是不是就永遠不會長大了呢?或者,想快快長大能不能多吃一點?生日、冬至加上過年,每年是不是要長三歲......

紅豆粥裏的紅白丸子。

圖 / 視覺中國

在閩南,湯圓又叫“冬節圓”,雖然還是以糯米粉為原料,但有紅白兩種顏色,白丸子為主,紅丸子點綴,增加過節的喜慶氛圍。有小孩的人家,還有做“雞母狗仔”的習俗,用糯米粉料捏一些動物、植物或元寶等形狀,就像北方的花饃,為冬至增添了不少樂趣。

捏成元寶形狀的“雞母狗仔”。

圖 / 視覺中國

南方的團子不僅拿來吃,鄰裏之間還會相互饋贈。它們寓意著吉祥圓滿,所以在泉州,冬節丸還叫“尾丸”,與元宵節吃的“元宵丸”(“頭丸”)呼應,構成頭尾圓滿的寓意。福建人還把冬至丸粘在門框處,是祭奉門神,或丟在屋頂讓喜鵲來吃,寓意“報喜”,有時還會特意丟十二顆丸子, 表示一年皆平安順好。

糯米丸子,是吉祥喜慶的代名詞。

圖 / 視覺中國

在廣東,人們還把糯米丸子串起來,在冬至節那天插在屋內屋外,星星點點舉目皆是糯米丸,象征著五谷豐登、六畜興旺,這種風俗就叫作“封冬”。過了三日之後,孩子們摘下糯米丸,溫熱一下,當作甜點吃掉。

02 除了湯圓團子,糯米還可以怎麼吃?

糯米在南方除了做成“團團圓圓”的團子,還能做成其他風味和形狀,同樣是寓意多多。

南方的烤年糕,也是冬至的味道。

圖 / 視覺中國

很多江南人的兒時記憶裏,都有打年糕的遊戲,打完年糕總是一頭汗水,倒也讓冷冬日子增添了一身暖和。杭州的冬至味道,就是年糕。“冬至日吃年糕,圖個年年高”,杭州人愛吃年糕,冬至這一天更是三餐都是年糕——

早餐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兒菜、冬筍、肉絲炒年糕,晚上是雪裏蕻、肉絲、筍絲湯年糕。

向左滑動

圖1 打年糕,圖2 蒸年糕,多少江南人的兒時記憶。

圖 / 視覺中國

摘地頭上的野菜來炒年糕吃最好,野菜的氣味老往鼻子裏鉆,鉆得人心裏也癢癢的。如果家裏有竈臺的話,建議把年糕簡單粗暴地扔到竈臺裏煨著。煨好的年糕金黃明亮,抹上一層鹽,燙燙地拿在手裏,咬一口,熱氣就糊了眼鏡。

上圖,烤年糕;下圖,大頭菜年糕。

圖 / 網絡

寧波人的冬至除了湯圓和番薯湯果,也少不了年糕,但寧波的年糕有個特別的做法——㸆菜年糕。冬至前一天晚上,寧波人會將大頭菜洗凈削皮燒熟,冬至一早,全家人就會坐在一起吃大頭菜㸆年糕,又是菜又是飯,吃起來十分紮實。

吃年糕,年年高。

圖 / 視覺中國

江西上饒人吃的麻糍粿,是將蒸熟蒸爛的糯米搗爛之後,裹上碾碎的炒豆、芝麻、白砂糖等而成。更好吃的方法是“油條夾麻糍粿”,油條夾著麻糍粿吃,就是獨屬冬至早上的早餐。

油條夾麻糍粿,江西人的冬至早餐。

圖 / 視覺中國

糯米可以制糕,亦能做飯。赤豆糯米飯,嘉興人心頭的朱砂痣。當地人認為疫鬼最怕赤豆,所以冬至吃赤豆飯可驅邪防鬼,去災祛病。一份兒合格的赤豆糯米飯裏,少不了花生米的加持,不能沒有蔥末、香芹的參與,若是再來點熟芝麻和臘肉,那就再好不過了。

赤豆糯米飯,一碗可以“驅邪”的冬至飯。

攝影 / lichaoshu,圖 / 圖蟲·創意

能滿足冬日胃口,寄托冬至情意的,又何止是糯米呢?

在南京、常州,冬至少不了一盤胡蔥篤豆腐,寓意富(腐)裕和從(蔥)容,“篤”在方言裏就是慢火燒煮。常州有句老話說“若要富,冬至隔夜胡蔥燒豆腐”。江西南昌人也要吃熱豆腐,預示來年紅紅火火、熱熱乎乎,同時也寓意做人要清清白白。

“若要富,吃豆腐”,江蘇人在冬至愛吃蔥燒豆腐。

攝影 / bestview,圖 / 圖蟲·創意

03 吃過冬至肉,身體賽牛犢

除了吃湯圓、年糕等具有豐富寓意的食物,南方冬至還少不了吃各種肉肉肉。北方人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南方人就說“冬至不吃肉,凍掉腳指頭”。

南方哪些地方冬至吃肉?

制圖 / 孫璐

四川,湯圓包圍的“羊肉高地”

在蘇州,肥而不膩的醬方也是冬至常客,人們還喜歡切點凍羊糕帶回家,浙江余姚人在冬至也流行吃點凍羊肉。要論冬至對羊肉最專一的,還是四川人。

色澤奶白的四川羊肉湯。

攝影/沈默的螺旋,圖/圖蟲·創意

四川很多餐館,臨近冬至總是默契地支出大鍋煮羊湯。簡陽羊肉湯以羊骨搭配沱江鯽魚,“魚”遇上“羊”,形成實至名歸的“鮮”,再以川味辣椒作為蘸水,小撮腐乳,紅白綠三色端上桌,俗話說“吃了羊腸不穿衣裳”,寒冷的天氣裏有什麼比一碗滾燙的羊肉湯更叫人心滿意足的呢?

每年冬至,四川人排隊喝簡陽羊肉湯總能上新聞。

圖 / 視覺中國

除了簡陽羊肉湯,四川人還有各種各樣的羊湯,各具特色——以豆瓣蒜泥為蘸料的隆昌羊肉湯,以黑山羊為材料的威遠羊肉湯,同樣很鮮的丹棱羊肉湯,新鮮的蘿蔔菜是靈魂。

湘贛吃熏臘肉,廣東吃打邊爐

冬至以後的“數九天”,是一年中最為寒冷的時期,肉類不易變質,更容易有腌臘風味。所以在江西和湖南,冬至前後是做臘肉臘味的最佳時節。

冬至來臨前,西南土家村民制作香腸。

圖 / 視覺中國

這時候去湘贛人家裏,可以看到家中掛著許多豬肉以及雞鴨魚肉,高高垂掛的臘肉熏肉,讓人一看就有一種“這個冬天有著落了”的感覺。下面地上堆著樹枝幹葉之類冉冉冒煙,肉類熏得焦黑,但煙的特殊味道都熏進去了。熏肉刷洗幹凈,整塊地蒸,蒸過再切薄片,加青蒜辣椒炒一下,特別下飯。

冬至前後,是熏肉的最佳時節。

圖 / 視覺中國

冬至日的廣東依然是無雞不成宴,冬至吃打邊爐,以雞湯打底,還要殺雞拜神,然後一起吃團圓飯;廣西人則是吃肉粽,長條形的粽子,豆子、豬肉、排骨、臘味、鹹蛋黃,各種口味都能包進粽葉裏去。

打邊爐,足以溫暖廣東人的冬天。

圖 / 視覺中國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吃完冬至肉,怎麼能少一杯冬至酒?

蘇州在冬至前後,總會出現排隊打冬釀酒的盛況。冬釀酒以米酒為底,與桂花一同釀制而成,口味甘甜,隱隱透著桂花的幽幽香氣,爽口得很。冬釀酒一年只釀一次,想再喝,只能等明年冬至了。

蘇州人排隊買冬釀酒。

上圖 / 今日蘇州;下圖 / 網絡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冬至不管吃啥,總歸是整桌家宴的一部分。團聚,是冬至永遠的主題。祭祖掃墓,看望親人,設席宴飲,如果家中有人外出未歸,則留出空座,擺上碗筷,加些飯菜,思念不會缺席。

今年冬至,喝到桂花冬釀了麼?

圖 / 視覺中國

長夜將盡,萬物新生,在冬至這一刻,流浪的靈魂不管走得多遠,故鄉親人(以及家裏的湯圓年糕羊湯臘肉......)始終在原地守候。“早點回家”,無論叮囑還是掛念,總是無比動人心弦。

團聚,是冬至永遠的主題。

圖 / 視覺中國

文 | 李亦

圖片編輯 | 李小二

文章首圖 | 視覺中國

封圖 | 視覺中國

本文系【地道風物】原創內容

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