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識布機的紗線斷好多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東三環東,CBD國際商務區,車水馬龍。

穿梭在高樓大廈裏的年輕人,很少有人知道,這繁華的商務區,曾是一片紡織廠的廠房。

新中國成立初期,京東八裏莊,三個大型棉紡織廠拔地而起,結束了北京有布無紗的歷史。當時,京東八裏莊與首鋼並稱“一黑一白”。

鬥轉星移,紡織廠已成為歷史。如果細心觀察,還是能找到昔日“一白”的痕跡:取名“印染廠”的公交車站,以光華染織廠命名的光華路,矗立在四環邊的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當年曾經為年輕的共和國編織出五彩夢想的紡織工人們,也仍然居住在這方區域中。

前幾天,因為一部叫作《織夢年代》的微電影,老紡織工人們又聚在一起。他們是這部電影的主角,一個個鏡頭,一個個熟悉的場景,帶著老工人們穿越時空,重返青春。

紡織工人自己演自己

鏡頭閃爍,電影開場。

一位老人,拉著孫女的小手,走在萊錦文創園區,這裏曾是北京棉紡織二廠。

“你看,爺爺以前就在這裏工作,高高的機器一排紡錘轉著圈,這麼一接,就成了細細的紗線。”

老人姓劉,是棉紡二廠的老職工,今年已年過九旬。在他的講述下,觀眾仿佛坐上時空穿梭機,回到1953年——

系著白色圍裙,頭戴白色布帽的工人,快步穿梭在一排排紡紗機器間,雙手翻飛接線……

新中國成立後,發展輕紡工業被納入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八裏莊地區隨即被確立為北京的紡織工業區,也是首都建設完整工業體系的起點。

電影中采用了真實的史料畫面

煤油燈下,年輕的“杜茂恒”正在收拾行囊,他聽說首都要新建第一個棉紡織廠,他要去北京,他要為建設新中國出力。

觀眾席上,望著年輕演員扮演的自己,已白發蒼蒼的杜茂恒,眼圈泛紅,雖已過去68年,但紡織廠中的悠悠往事,依然清晰地印刻在他的記憶中。“當時新工廠有1100臺織布機,年產5萬錠棉布,大大彌補了當時北京物資的短缺。”說起過往,杜茂恒滿是自豪。

二廠、三廠接連建成,棉紡城規模初現。隨著紡織技術的不斷升級,一廠的高級府綢、二廠的“銅亭”純棉精梳紗、“花蕾”牌細紡,以及“景山”棉紗、“燈籠”牌氨綸紗、“珍珠”牌坯布等產品,在國際上聲名漸起,成為創匯大戶,北京80%的棉紗出口至東南亞國家,為國家換取了大量外匯,紡織行業也成為了計劃經濟北京國民經濟時代的一面旗幟。

“一年交給國家2800萬呢!”銀幕上,原京棉一廠職工“孫立業”昂著頭說,影廳中響起熱烈的掌聲。

用光影記錄老人的青春

神奇的光影,將七十年的悲喜和三代棉紡織人的青春,織補在一起。

微電影共五個單元、五個故事,真實呈現了老紡織工人們精耕細織、艱苦奮鬥的歲月。

“在她們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種家國情懷。這些人也許很平凡,他們沒什麼機會能出現在大銀幕上,他們的故事也許會隨著一代人的老去而逐漸消失。但這樣可愛的人,這樣動人的故事,不應該被忘記。”電影導演兼編劇朱修陽說,為了力求真實,影片拍攝前進行了長達半年的走訪調查,采訪近百位紡織工人,收集普通紡織工人和家庭的故事,獲得了很多有意思的情節——

“招工面試的時候,就問身高多少,然後抓著手轉著看一圈,我當時想,難道這招工還看手相?”原京棉一廠的杜玉芬說,她進了車間,一下就明白了原因——紡紗機有高有低,矮了夠不著機器,高了也不好操作,另外手指還得靈巧,棉線斷了要趕緊接上。

70多歲的韓俊然最難忘的是哨子聲。1969年國慶閱兵,紡織女工要作為群眾遊行方陣走過天安門廣場。“這是無上的榮耀,咱得展現出紡織女工的風采來。”韓俊然回憶著。排練時天氣很熱,衣服能擰出水,可沒有人喊苦喊累、打退堂鼓,咬著牙一遍遍地練……“一陣陣的哨子聲吸引好多孩子天天趴墻頭看,有個叫劉建民的男孩後來自己也弄了個哨子,天天吹著玩。現在那小子當足球教練去了,成專業吹哨子的了。”

這些細節被青年演員演繹還原,並穿插於真實歷史資料畫面中。朱修陽說,為了找到車間場景,他們遍尋全國,最終在山東找到了一處舊廠房,相似度極高。為了拍攝金黃麥浪,以說明京棉一廠的開建時間,劇組在麥田裏與收割機賽跑,這邊剛一拍完,那邊收割機就已經下田了。

“看著電影,感覺又回到了那個年代,工廠裏到處都是熱火朝天的工作場面,能用這種方式將我們這些老同事又聚到一起,一起看屬於我們自己的電影,真得點贊!”老紡織工人王獻春特別激動,她和老同事們都特別感謝拍攝電影的年輕人,在他們心中,這份青春的禮物特別珍貴。

圖為電影畫面,紡織女工在車間裏忙碌工作。

電影將播放百余場

當年的紡織工人,如今已至耄耋,他們中有不少人仍生活在八裏莊的老宿舍區。“從青年到老年,他們為棉紡廠奉獻了青春,我們也要照顧好他們。”八裏莊街道市民活動中心主任許薔說。

“轄區的老年居民,大多是當年的紡織工人或後代,組織居民參與拍攝微電影,是一次新鮮又大膽的嘗試。”。”許薔說,不僅激活了轄區老紡織人的青春記憶,也讓很多後來搬到這裏的“新居民”了解地區的光輝歷史。“近年來,我們通過專項課題研究、采訪老職工撰寫八裏莊紡織口述史、舉辦社區老物件展等形式不斷梳理地區文脈,將深藏在人們腦海中的記憶固化為文字。”

“不少年輕人看完電影,都表示非常感動,生動鮮活的場景再現,讓他們看到那個時代工人們的意氣風發。”據介紹,接下來這部電影還要在各個社區陸續安排觀影場次,除了在社區文化室放映外,還將走出影廳,以露天電影的形式與大家見面,總共要播放100多場。”許薔說。

首映禮上,曾經的“紡織人”王獻春說“感謝這部電影讓我們重聚。”

新聞內存:

老北京工業的“一黑一白”

在老北京的工業體系中,有“一黑一白”的說法,“黑”指的是位於西邊的首鋼,“白”就是八裏莊的棉紡廠。上世紀五十年代初,一條不寬的朝陽路,把八裏莊分隔成南北兩部分,南邊是正在建設中的國棉一二三廠,北邊則蓋起了一大片三四層紅磚樓的職工宿舍,又厚又高的墻帶著明顯的蘇式建築特點。

新中國成立後,首先面臨物資短缺,新北京大規模的工業建設從此開始。京棉一二三廠的建成投用,使北京紡織業告別了傳統家庭作坊式,邁開了現代化步子。占地總面積為93萬多平方米的土地上,又陸續建起醫院、紡織技校、幼兒園、托兒所、職工食堂等,成了名副其實的“紡織城”。

建廠之初,北京缺少有生產經驗的紡織女工,就從上海和南方調來了大批的紡織女工。廠房裏機器轟鳴,紡織女工忙碌穿梭。當年就一直居住在東八裏莊地區的居民回憶,每天下午兩三點鐘,到了交接班的時間,成群的年輕漂亮女工走在街上或廠區大道,她們表情豐富,說著笑著,使整條街都充滿生動氣息,而有些中年女工則操著上海話聊天兒,成為這條街上獨特的風貌。

20世紀90年代,中國紡織業開始了縱深的產業調整。按照北京工業布局新規劃,京棉一、二、三廠整合為北京京棉集團,新的廠房落戶順義,機器轟鳴聲淡出了城區。如今,老廠房的舊址上,華堂商場、住邦2000、遠洋商務等大型現代商業建築已經成為新的城市地標;朝陽路兩側陳舊的紡織宿舍區,正陸續地立起一座座光鮮亮麗的新型住宅。城市化的步伐,讓八裏莊曾經人聲鼎沸的工業廠區化身為充滿現代氣息的新城。而當年的紡織女工,如今還有不少仍然在八裏莊地區居住,他們對那些激情歲的寶貴回憶與帶有時代印記的工業遺存,共同組成了八裏莊獨特的文化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