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卸煤炭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作者丨王賀

編輯丨子鉞

2021年,一場新的智能化變革正在悄然改變著一個古老的行業。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永順煤礦,搭載著踏歌智行無人駕駛技術的200臺寬體車,正在露天礦區進行24小時不間斷地連續作業。同一時間,搭載易控智駕無人駕駛技術的礦用車也已經在內蒙、新疆等地的礦區開始示範運營,切入真實的運營場景。

當大部分無人駕駛應用場景還處於驗證階段,礦山場景無人駕駛運輸正迎來規模化商業落地。

另一方面,過去一年半時間裏,國內煤炭市場需求旺盛,煤炭價格暴漲翻了四倍多。以動力煤主力合約價格為口徑,從去年4月的低點476.4元/噸,上漲至今年最高1982元/噸。

“煤炭價格較高使得煤炭的產能肯定要擴產,井工礦很難擴產,而露天礦擴產相對比較簡單,增加的產能更多是在露天礦方面。”辰韜資本執行總經理賀雄松告訴創業邦,目前礦山無人駕駛主要針對露天礦,運輸需求會增加。此外,煤炭價格上漲,也讓礦主賺得盆滿缽滿,對礦山無人駕駛這種新技術的投入和容忍度會更高,更有利於推進技術。

圖源:易控智駕

隨著礦業生產的智能化、無人化趨勢不斷加速,無人駕駛作為礦業的剛性需求,在露天礦區迅猛發展。據睿獸分析統計,今年以來,礦山無人駕駛賽道頗受資本青睞。易控智駕、慧拓智能、踏歌智行、盟識科技、伯鐳科技、希迪智駕、路凱智行等7家針對礦山場景的無人駕駛公司均官宣獲得新一輪融資。

投資人判斷,礦山無人駕駛運輸是一個千億級的市場。

業內專家也普遍看好礦山無人駕駛的商業化前景。獨立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表示,礦山無人駕駛主要有三大優點:一是礦山的工作環境惡劣,工人工資較高,無人駕駛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二是礦山的交通場景簡單,自動駕駛落地比較容易。三是礦山無人駕駛可以提高安全性,避免司機疲勞駕駛。

礦山無人駕駛為何火了?

國內對於智慧礦山的探索,始於上世紀90年代。

彼時,一些礦山主開始嘗試各種可能性,試圖讓這個千年傳統行業走向無人化。然而由於種種制約,智慧礦山的探索幾經波折。近年來,無人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智慧礦山提供了契機。

從2015年開始,國內掀起了自動駕駛領域的創業浪潮。此時,業內樂觀地認為,2020年左右,無人駕駛在開放場景就能夠順利落地,之後再降維做其他封閉場景,整個發展路徑會更順利。

因此,那些做開放場景無人駕駛的企業,受到投資人的熱烈追逐。投資人認為相對於封閉場景,此類項目更“性感”。

然而,2018年早已燒完第一把火的無人駕駛行業,商業運營和落地方面沒有實質性變化,技術落地難度超出預期。無人駕駛領域的生態也受到了部分投資人的質疑,對於車輛走向智能化和自動化的時間點充滿不確定性。

在此背景下,國內無人駕駛的商業化路徑發生了重大變化。礦山、港口等封閉場景的無人駕駛技術,開始進入投資人和企業的視線。讓無人駕駛先在簡單的封閉場景落地,再向復雜的開放場景疊代,成為了一條可行性更高的路徑。成立於2018年5月的易控智駕,便是其中的代表。

國外知名企業成功的商業化案例,讓易控智駕創始人沃森決心切入礦山無人駕駛場景。

2008年以來,日本的小松和美國的卡特彼勒陸續向智利、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等國的礦山(主要是鐵礦、銅礦等)投放了總共約300臺大型無人駕駛礦車,累計運輸礦石超過40億噸。

與國外不同的是,彼時國內傳統礦山行業的痛點十分明顯,安全生產和招人難的問題始終困擾著企業。

圖源:踏歌智行

賀雄松認為,礦山無人駕駛擁有三大優勢。首先,礦山場景不受路權限制。其他的自動駕駛開放場景都要到公開道路上,目前法規方面尚不成熟。而礦山是業主自己內部道路,路權方面相對比較簡單,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優勢。

二是礦山場景的可塑性很強,對技術友好。道路環境如果要改造,或者要加一些路端的傳感器很方便,不需要復雜的技術,或者說在自動駕駛技術沒有那麼成熟的情況下,也可以真正讓它跑起來去實現商業化閉環。在自動駕駛的各個場景裏,它能夠比較早的做到技術可實現。

三是礦山場景的商業模型非常合理,並且市場空間大。老一輩礦車司機慢慢退休後,年輕人都不太願意做這個工作。另外,礦山很多是連續作業,所以一臺車會對應2-3個司機,人車比高,這樣無人化以後替代的人員數量會比較多,能夠創造的經濟價值也會較大。

除了落地較快與商業模型合理等優勢,政策加持也是礦山無人駕駛賽道火爆的重要原因。

工信部公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中國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基本普及數字化,重點行業骨幹企業初步實現智能轉型。到203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全面普及數字化,骨幹企業基本實現智能轉型。

“我們知道,無人駕駛如果是純粹市場化、商業化的項目,進程一定是相對比較慢,但是有政策加持的這樣的項目,它的推進速度就會不一樣,使得礦山無人駕駛的項目嶄露頭角,這也是這個賽道逐漸受到重視的原因。”踏歌智行原副總裁鄭迪表示。

“礦山模式”比Robotaxi創造更大價值?

“與無人出租車(Robotaxi)相比,礦山無人駕駛創造的價值是它的十倍甚至幾十倍,獲得的收益自然也應該是它的十倍和幾十倍。”

鄭迪看來,如果把無人駕駛技術放在一輛出租車上,它產生的價值就是替代一個司機的價值。但如果把無人駕駛技術放到卡車上,那麼它創造的價值不只是替代司機,如果讓卡車的運力提升了,那麼提升的這部分運力也是它創造的價值。

圖源:踏歌智行

當前,礦山無人駕駛領域分為兩大商業模式:一是提供技術方案,即礦山無人駕駛企業為礦企,工程承包商等終端用戶提供技術方案,由終端用戶負責運輸的運營,代表企業有踏歌智行、慧拓智能等。

二是參與運輸服務,即礦山無人駕駛企業參與或直接為礦企,工程承包商等終端用戶提供自動駕駛運輸服務,代表企業有踏歌智行、易控智駕、躍薪智能等。

易控智駕告訴創業邦,目前與礦方的合作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做工程總包分包,工程總包經常會把運輸環節分包給小的工程隊。“我們就相當於取代這些小的工程隊的作用”。另一種是跟工程總包合作,一起來服務礦方。

在露天采礦中,工程總包要做的工作非常多,包括穿爆、采裝、運輸、排卸、灑水、修路等一系列工作。其中,運輸環節所占的產值一般是50%以上。運輸環節的車輛也是最多,一般一臺挖掘機要匹配是4-6輛礦車。因為車輛最多,人員也最多,所以需要把工人的成本節省下來。

目前,像易控智駕、踏歌智行等無人駕駛企業基本上都是在露天礦裏做A點到B點的運輸,土石方的運輸量比煤炭更多。

礦山無人駕駛車輛的作業需要與挖掘機配合,采用多編組運營方式,每個編組一臺挖掘機,一臺挖掘機服務4-6輛礦車。挖掘機把土石方或煤炭采挖後放到寬體車或礦卡上,礦卡裝滿之後實現從挖掘點到終點的運輸,把土石方倒掉後再回到挖掘點,循環往復。

也就是說,整個過程中,除人工操作挖掘機采挖土石方或煤炭後放到寬體車或礦卡上,其余過程均已實現無人駕駛。但由於技術尚未完全成熟,目前無人駕駛礦卡和寬體車上還有安全員。

無人駕駛技術的引入,讓礦卡節省不少人力成本。按每輛礦車配備兩名年薪共16萬的司機計算,運輸環節實現無人化後,每個工作編組將節省64萬元-96萬元。

節省成本的同時,無人駕駛技術讓礦卡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澳大利亞礦業技術集團在2017年公布過一個統計數據:在人工駕駛狀態下,每輛礦用卡車每年可工作 5500-6000 小時,而無人化後每年能工作 7000 小時。

據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商 FMG 集團測算,無人駕駛礦車的生產效率要比人工運輸提升 30%。

礦卡工作效率的提升,得益於企業的礦用無人駕駛方案與運營調度,國內已實現24小時不間斷運作。“在這個過程中,企業真正賺的錢是A點到B點運輸的錢,這就是無人駕駛創造的價值。”賀雄松說。

此外,易控智駕表示,在新疆、內蒙古等偏遠地區招司機是很難招的,管理司機也非常難,無人駕駛替代人工解決了招人難用人難的痛點。

而且,由於礦山特別是露天礦的安全生產事故主要發生在運輸環節,安全生產是頭等大事,無人駕駛技術也讓事故的發生率大大降低。

兩大痛點帶來的商業落地需求,加之礦山場景自動駕駛的落地優勢,讓礦山無人駕駛賽道聚集了大量資本和相關企業,在2021年終於迎來爆發。

辰韜資本報告預測,國內礦山無人駕駛潛在市場空間超千億。其中,露天煤礦的市場規模為450億元/年,鐵礦的市場規模為150億元/年,每年新車銷售帶來的自動駕駛升級市場規模約為58億元/年,其他礦種的市場規模也將達到數百億元/年。

已延續千年的傳統礦山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新的革命。

“未來會有不只一家礦山自動駕駛的公司能跑出來,也不排除還有新的進入者,這是一個機會。”賀雄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