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走路走走沒路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又是一年即將遠去。2021年,我們過得並不容易。

新冠疫情的陰雲仍然籠罩著世界,我們在與疫情的搏鬥中又走過了一年。疫情之外,我們努力恢復著“日常”的生活,卻也深刻感受著世界不可阻擋的變化。疫情對世界的改變廣泛而深刻,在新的一年裏,我們註定與更大的不確定性共存——好在,我們還能從這些作家、學者的作品中看見思想的力量和人類的尊嚴。

在即將邁入新的一年的時刻,我們希望用對他們的紀念,開啟充滿希望的未來。

沈昌文

著名出版家,文學學者

2021年1月10日去世,享年90歲

曾任知名文化雜誌《讀書》主編,著名出版家、文化學者。1931年出生於上海,畢業於上海私立民治新聞專科學校。1951年至1985年歷任人民出版社校對員、秘書、編輯、主任、副總編輯。1986年至1995年,出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經理兼《讀書》雜誌主編。1996年退休,後參與發起創辦《萬象》雜誌,一直活躍在出版界。

在主持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期間,沈昌文出版了諸如“文化生活譯叢”“現代西方學術名著譯叢” “新知文庫”“現代外國文藝理論譯叢”“傳記叢書”“美國文化叢書”“日本文化叢書”“中華文庫”“蔡誌忠中國古籍漫畫”等叢套系列圖書,以及《寬容》《情愛論》《性心理學》《第三次浪潮》,產生了深遠的學術和文化影響,被譽為“中國編輯的典範”。沈昌文同時兼任《讀書》雜誌主編,這本雜誌以“讀書無禁區”為理念,延續了一代知識分子的精神追求與文化夢想,成為許多人的精神家園。

我的夢就四個字——無疾而終。宋美齡就是無疾而終,一覺睡下去就完蛋了,這是最幸福了……我整天就這麼自己逗自己,自己找自己的快樂,我從來不失眠,我用最快樂的態度過最平庸的生活。How happy I am!

——沈昌文2013年接受新京報采訪

書評君曾經這樣懷念他 ▼

沈昌文:“我的夢就四個字——無疾而終”

蘇國勛

社會學家

2021年2月1日去世,享年79歲

從1978年在社科院哲學所讀碩士開始,蘇國勛見證和參與了中國社會學重建的全過程。生前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社會學理論研究室主任。蘇國勛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學理論、社會學方法論和社會思想史,在中國社會學理論和思想史領域均有卓越貢獻。蘇國勛是韋伯研究領域專家,其著作《理性化及其限制:韋伯思想引論》是國內社會學界最早對韋伯學說進行介紹和評論的文獻之一。他的主要著作包括:《理性化及其限制:韋伯思想引論》、《社會理論與當代現實》、《社會學》(合著)、《全球化:文化衝突與共生》(合著)等。主要譯著包括:譯校《系統與社會》(合譯)、《謝林傳》(合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等。

在“文化熱”方興未艾的八十年代,蘇國勛擔任了“文化:中國與世界”叢書副主編,一系列極具影響力的譯作湧現,包括《存在與時間》《存在與虛無》《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此外,他主持期刊《國外社會學》20余年,擔任《社會理論》《社會理論譯叢》《社會學名著譯叢》主編,以及《三聯·燕京學術叢書》學術委員會成員。

考慮社會學在當代的發展,既要關註這門學科在世界範圍的發展趨勢,更要結合本國的文化傳統。中國文化傳統看待社會,從來不是學科化的,更不只是社會學理論的視角,而是從廣義的社會生活(即人的生命)視角來看待社會的。

社會學理論確實是舶來自西方,而要解決中國問題必須考慮中國的情境,不能有理論和現實上的割裂,但現在有慢慢把“本土化”和普遍的東西對立起來,用所謂“本土”的東西來否定普遍的東西(的傾向)。

另外,不能對外把本土的東西講得過於絕對,否則在對內強調普遍的東西時就會顯得蒼白無力。

——蘇國勛接受南京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周曉虹專訪:《學問即生活》

書評君曾經這樣懷念他 ▼

韋伯思想是如何“東漸”到中國的?丨專訪蘇國勛

希利斯·米勒

美國文學批評家

2021年2月7日去世,享年92歲

希利斯·米勒提出了文學解構理論,先後任教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耶魯大學和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在耶魯大學期間,他與文學評論家保羅·德曼、傑弗裏·哈特曼以及哲學家德裏達等組成“耶魯解構學派”,與文學理論家哈德羅·布魯姆展開論爭。1986年,米勒離開耶魯去往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工作, 德裏達也同他前往歐文分校。

斯坦福大學出版社在出版《希利斯·米勒讀本》時稱其為“二十世紀北美最重要的文學批評家”,米勒將解構主義帶入文學研究,撰寫了五十余本著作,任教期間影響了美國一代文學評論家,他曾到訪過中國,發表演講結集出版《土著與數碼衝浪者:米勒中國演講集》,《小說與重復》呈現了米勒的“重復理論”所開啟的經典文本的多樣空間,為文學評論帶來了更多的活力,《共同體的焚毀》則以文本細讀探究卡夫卡的作品如何預言了奧斯維辛,文學如何在奧斯維辛之中言說,如何記憶種族的屠殺,以及美國後911 的政治世界,他試圖在不同的文本中穿行,為文學與現實重建新的連接。

對於活著的人來說,穩定和安全似乎在於把他們自己隔離開、圍起來,免受任何陰魂騷擾完全和“另一邊”割裂。敘述者說,“他們忘記她,就好像忘記一個噩夢”,“那天看到她在門廊裏出現的人,在編造、打磨和修飾他們的故事之後,又有意迅速忘了她。

小說的結尾似乎明確地宣稱,共同體現在恢復了和睦、安寧與活力,因為它完全忘記了寵兒。遺忘、放下過去的鬼魂,是存活的代價。這甚而似乎是在呼告,人們最好不要記住美國奴隸制的可怕細節,不要記住莫裏森將小說題獻給的那“超過六千萬”的人,不要記住他們的血淚和苦痛,不要記住他們死於奴隸制,死於從非洲來美國的路上,盡管這麼說有可能意味著,無論白人或黑人,如果我們要過下去,可能不讀《寵兒》會更好,“這不是一個流傳的故事”

——希利斯·米勒《共同體的焚毀》(陳旭譯)

書評君曾經這樣懷念他 ▼

解構主義批評先驅J.希利斯·米勒去世,他的一生遵循著文學的召喚

菲利普·雅各泰

瑞士詩人

2021年2月24日去世,享年95歲

1925年生於瑞士,二戰後移居法國,曾與伊夫·博納富瓦(1923-2016)並稱為法語詩壇最耀眼的“雙叟”。他曾獲蒙田文學獎、荷爾德林詩歌獎、彼特拉克詩歌獎、洛桑文學獎、2004年龔古爾詩歌獎。同時,他還是享譽歐洲的翻譯家,把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德國浪漫派詩人裏爾克和荷爾德林、奧地利小說家穆齊爾等譯成法文。雅各泰的創作相當豐富,詩文和著作先後被譯成英、德、西、中、意大利文等多國文字。

雅各泰推崇“明澈”的詩學,反對西方抒情傳統的煩瑣與冗雜,瑞士評論家斯塔羅賓斯基認為,雅各泰的始終能“看見一種正直的話語在舒展”,“雅各泰的文本始終屬於一個自我,‘我’,但他們擯棄了主體的所有權威;只是提問,只是帶著憂慮敞開,只是簡單的樸素。它們言說缺失的事物,言說所追隨的事物,還有無法留住的事物……”

雅各泰詩集的中文譯本《在冬日光線裏》《夜晚的消息》已經出版。

“對誰也不愛的人來說,生活永遠都在更遠處。”

——菲利普·雅各泰《播種期》(姜丹丹譯)

書評君曾經這樣懷念他 ▼

詩人菲利普·雅各泰去世:曾是最理解莫蘭迪風格的人之一

亞當·紮加耶夫斯基

波蘭詩人

2021年3月21日去世,享年75歲

紮加耶夫斯基成名於六十年代,是 “新浪潮”詩歌的代表人物,後移居巴黎,往來於法國與美國之間,先後在休斯頓和芝加哥大學任教,2002年返回波蘭。主要著作有《無止境》《兩座城市》《另一種美》《捍衛熱情》《永恒的敵人》《不對稱》等。曾獲特朗斯特羅姆獎、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格裏芬詩歌獎終身成就獎、阿斯圖裏亞斯公主文學獎等多項國際大獎,多年以來也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並受到布羅茨基、桑塔格等人的高度贊揚,米沃什稱“歷史和形而上的沈思在紮加耶夫斯基的詩中得以統一”。

嘗試贊美這殘缺的世界。

想想六月漫長的白天,

還有野草莓、一滴滴紅葡萄酒。

有條理地爬滿流亡者

廢棄的家園的蕁麻。

你必須贊美這殘缺的世界。

你眺望時髦的遊艇和輪船;

其中一艘前面有漫長的旅程,

別的則有帶鹽味的遺忘等著它們。

你見過難民走投無路,

你聽過劊子手快樂地歌唱。

你應當贊美這殘缺的世界。

想想我們相聚的時光,

在一個白房間裏,窗簾飄動。

回憶那場音樂會,音樂閃爍。

你在秋天的公園裏拾橡果,

樹葉在大地的傷口上旋轉。

贊美這殘缺的世界

和一只畫眉掉下的灰色羽毛,

和那遊離、消失又重返的

柔光。

——亞當·紮加耶夫斯基

《嘗試贊美這殘缺的世界》(李以亮譯)

書評君曾經這樣懷念他 ▼

波蘭詩人亞當·紮加耶夫斯基逝世,享年75歲

艾瑞·卡爾

美國兒童文學大師

2021年5月23日去世,享年91歲

美國著名設計師、插畫師、兒童繪本作家和兒童文學作家。艾瑞·卡爾1929年生於紐約,30多歲時開始自己的童書創作,他的童書作品以拼貼見長,圖案大膽鮮明,色彩明亮歡快,排版獨具匠心。生前著有70多部童書,代表作是用拼貼技法創作的《好餓的毛毛蟲》(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其作品被翻譯成70多種語言,全球銷量1.7億冊。

“我想這是一本充滿希望的書。孩子們需要希望。憑借你的才能,你這只微不足道的小毛毛蟲也能長成一只美麗的花蝴蝶,翩然飛進這個世界。”

——艾瑞·卡爾關於《好餓的毛毛蟲》答記者問

書評君曾經這樣懷念他 ▼

《好餓的毛毛蟲》作者艾瑞·卡爾去世,享年91歲丨逝者

何兆武

歷史學家

2021年5月28日去世,享年99歲

歷史學家,翻譯家。1921年生於北京,1943年畢業於西南聯大歷史系,先後任職於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1986年後任教於清華大學,著有《中國思想發展史》《歷史理性批判散論》《歷史與哲學》等,譯著有羅素《西方哲學史》、盧梭《社會契約論》、帕斯卡爾《思想錄》、康德《歷史理性批判文集》、羅素《西方哲學史》等,以及口述史《上學記》,影響巨大。

“沒有求知的自由,沒有個性的發展,就沒有個人的創造力,而個人的獨創能力實際上才是真正的第一生產力。”

——《上學記》

書評君曾經這樣懷念他 ▼

何兆武:生和死是先天註定,我們的尊嚴來自於不死的思想|紀念

章開沅

歷史學家

2021年5月28日去世,享年95歲

歷史學家、教育家,曾任華中師範大學校長,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名譽所長,他是中國辛亥革命史研究會、華中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現改名為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國教會大學史研究中心的創辦人和領導人。

1954年以來,章開沅主要從事辛亥革命研究,兼及中國資產階級、中國近代文化史研究,近年則致力於中外近代化比較研究,在研究中註意社會環境的剖析並形成自己的風格。2014年,88歲高齡的章開沅向華中師大請求辭去“資深教授”頭銜,包括每年10萬元的津貼,在章開沅看來,高校現今的體制像“圍墻”,他想打破這堵墻,出去透透氣。

“我要不斷地講話,不斷地解說,不斷地研究,不斷地培養學生。我現在沒有把我的工作限制在書齋之內,而是把我的活動領域推廣到整個社會。就是說史學家不僅要研究歷史,還要創造歷史,還要幹預歷史,還要跟其他有識之士一起促進歷史往正確的方向發展。那才是真正的史學家!”

——章開沅

書評君曾經這樣懷念他 ▼

章開沅談高等教育:在大學,好校長不如好制度

許淵衝

翻譯家

2021年6月17日去世,享年100歲

畢業於西南聯大外文系,1944年考入清華大學研究院外國文學研究所,1983年起任北京大學教授。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余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翻譯集中在中國古詩英譯,形成韻體譯詩的方法與理論,被譽為“書銷中外百余本,詩譯英法唯一人”,如錢鍾書先生所言:“足下譯著兼詩詞兩體制,英法兩語種,如十八般武藝之有雙槍將,左右開弓手矣!”他在國內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譯六十本,包括《詩經》、《楚辭》、《李白詩選》、《西廂記》、《紅與黑》、《包法利夫人》、《追憶似水年華》等中外名著。《西南聯大求學日記》記錄其在西南聯大求學期間點滴生活。2010年獲得“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2014年8月2日許淵衝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系首位獲此殊榮亞洲翻譯家。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許淵衝譯《江雪》

——《雲南驛懷古》

書評君曾經這樣懷念他 ▼

作家許淵衝:書銷中外百余本,詩譯英法唯一人

白化文

敦煌學家

2021年7月6日去世,享年91歲

白化文長年從事佛教、敦煌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目錄學、日本中國學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對佛經、佛寺與佛像,敦煌遺書目錄和敦煌變文,古典文學目錄學和宗教目錄學等問題的研究造詣深厚。出版著作30余種,發表文章數百余篇。

“我從來愛當墾荒者,愛走路靜人稀的荒野小徑。一條道兒上的人多了,我就慢慢地改走別的路線。”

——轉引自中國社會科學網2014年采訪

余英時

歷史學家

2021年8月1日去世,享年91歲

出生於天津,師從國學大師錢穆,後赴美國哈佛大學,師從楊聯陞,取得歷史學博士學位,訃聞稱,余英時“專長用現代學術方法詮釋中國傳統思想,在中國歷史特別是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扮演著開創性角色,被西方學界推崇為21世紀的中國史學泰鬥”。

葛兆光認為,在文化熱中,人們大多對士大夫傳統持批判態度,余英時則對其抱有“同情之了解”。余英時的著作的一大主題是廣義的近現代思想史,內容包括“中國近代思想的激烈化(以及相關的論戰)、近代中國革命拜物教的討論及反省、近代的國族主義史學、當代史學的文化史走向等等。

中國近代的個人觀始終沒有真正建立起來,五四時代雖有個性解放的要求,所以易蔔生戲劇中娜拉(Nora)的棄家出走曾轟動一時。但是娜拉出走後,下場如何?她要到哪兒去?我們好像從未認真討論過,所以魯迅斷定娜拉的下場不會好到哪裏去。西方的個人主義有其宗教、社會等特殊背景,並不能一下子搬過來,也許根本搬不過來,或者即使搬過來也難免弊多於利,而且今天西方思想也不以個人主義為絕對價值了。中國現代人對“大我”與“小我”之間的關系也認識模糊,好像我們的直覺總是認為“小我”可以而且應該隨時隨地為“大我”犧牲。因此,五四時徹底打垮了儒家的舊“名教”,但一轉身我們又心甘情願地陷入新“名教”。

——余英時《中國近代個人觀的改變》

胡續冬

詩人、學者

2021年8月22日去世,享年47歲

原名胡旭東,人稱“胡子”。生於重慶,長於湖北。1991-2002年求學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和西方語言文學系,獲文學博士學位後留校,2002年起執教於北京大學世界文學研究所。大學期間寫詩、辦民刊、辦詩會、辦演唱會、辦藝術展。2003年前往巴西任客座教授,2008年入選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參加過西班牙科爾多瓦國際詩歌節、荷蘭鹿特丹國際詩歌節、英法詩歌節等文學活動。胡續冬出版有詩集《水邊書》、《日歷之力》、《終身臥底》、《旅行/詩》、《片片詩》和隨筆集《浮生胡言》、《胡吃亂想》等,另有譯詩、譯文散見於各類書刊選集。

好友冷霜懷念說:“他身上有這麼多豐富的面向,其實是和我們一路走過來的這三十年有關系的,曾經大家感覺這個社會可以變得更多元更寬容更開放,可以出現更多像胡子這樣有個性的人。結果這樣一種期待似乎逐漸落空了,有一些我們過去覺得應該是常識或者底線的東西,開始消失了,然後這個時候他又去世,那個感覺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朋友的消失,它似乎也意味著,一個更有趣更多元更寬容的世界,一個更好的社會的可能性又坍塌了一角。”

舊世界戴上了新冠,

還是落花了一地的法西斯流水。

你,一個免疫系統青春得如同學生運動

的老戰士,即將返回被擠兌的未來。

願埃塞俄比亞航空航路潔凈、坦蕩,

願祭司王約翰把你護送到聖保祿身旁,

願我們腎上腺髓質分泌的英特納雄耐爾,

最終能為2020年投去彌賽亞之光。

——已知胡續冬最後寫的一首詩《送老友福特返回巴西》

書評君曾經這樣懷念他 ▼

秦曉宇:胡續冬刺點 | 紀念

讓-呂克·南希

法國哲學家

2021年8月23日去世,享年81歲

法國當代哲學家,斯特拉斯堡大學哲學系榮休教授。南希1940年7月26日出生於法國,1973年拿到博士學位,師從現象學家保羅·利科。1988年開始任斯特拉斯堡哲學系教授,2002年成為該校榮休教授。2016年,讓-呂克·南希入選了美國教育網站The Best Schools評選的“在世最具影響力的50位哲學家”。讓-呂克·南希的哲學思想深受他的老師兼朋友、法國哲學家德裏達的影響,二者相互對話式的寫作構成了法國“解構思想”的核心文獻和主要貢獻。南希通過一系列的作品探討哲學的“意義”理論,以共通體的非功效、基督教的自身解構、世界的意義與身體的觸感,擴展了解構的論域。代表作有《無用的共通體》《素描的愉悅》《繆斯》等。

布朗肖想象“最後作家”的死亡,並寫道,在這死亡的時刻浮現的不是沈默,而是作家用一種獨一的聲音發出的“無盡的呢喃”,“遊離的言語”。雅克·德裏達的聲音,慷慨的聲音,將這樣一種呢喃聚到自身之中——使之發聲,使之成句,使之回蕩。這呢喃是一個時代的呢喃,也是一個世界的呢喃:這呢喃存有一種慷慨,那慷慨先於任何的先祖或天賦,先於任何的起源或譜系:那是被等待的呢喃的慷慨,呢喃就這樣讓一個聲音得以可能。“J. D.”(雅克·德裏達的首字母縮寫)是一個時代的簽名。

那不是唯一的聲音,總有並且必須總有不止一個的聲音(再一次,是德裏達自己告訴了我們這點)。至少,德勒茲的聲音,還有拉康的聲音,構成了十分不同的發聲法並采取了完全別樣的語調。終有一天,我們將不得不破解他們的多音,他們的不和的復調,正如我們同樣不得不破解海德格爾、維特根斯坦和巴塔耶的復調。

因此,德裏達的慷慨必須讓我們堅決地、無條件地超越“他”,因為他的慷慨正是以這樣的方式慷慨著,並且首先是帶著這樣的禮物而慷慨:它所給予的東西高出並超越了一切可以確認、可以居有的“德裏達訊息”。它不是一份私人的財產,而是一份共同的財產,是處在一切“我”之過度當中的無意識或超意識:它是一個反復思考自身之封閉和不可預見之敞開的時代的模糊不清的呢喃,它是一個慷慨地獻出期待和顫栗的無眠時代的無聲的窸窣。

——讓-呂克·南希《慷慨,超乎贊美》(譯者:白輕)

書評君曾經這樣懷念他 ▼

紀念|讓-呂克·南希:向著不確定的未來敞開

山本文緒

日本小說家

2021年10月13日去世,享年58歲

原名大胡曉美,生於神奈川縣。“山本”是兒時羨慕的女孩的姓,從她那裏學會了信任別人。“文緒”是喜歡的漫畫主人公的名字。曾當過公司職員,後專心從事寫作。發表有《菠蘿飄香的彼岸》、《你肯定會哭》、《戀愛中毒》等多部長篇言情小說,是日本文壇近年來出現的一顆新星,擅長發掘平淡生活之下的精彩故事。1999年獲第20屆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

我目不轉睛地望著自己的手掌。今天醒得格外早,我帶著宿醉的倦怠躺在總也不整理的床上。陽光透過滿是灰塵的窗簾射了進來,我把雙手舉到空中。

怎麼可能由手掌的紋路就知道未來呢?要是真能知道,我就不會待在這兒了,而壽美江也能過上更像樣的生活吧。又或是三十六歲的我,躺在簡易公寓那餅幹般薄薄的被褥上,焦急地等待未歸的女人,這也是從一開始就註定的命運嗎?

不,怎麼可能有命運呢?假如人生的方向從一開始就已註定,人的努力又算什麼?假如沒有存款和毅力,那我現在只能是受聘於加盟店的店長。而太久郎只能靠自己灌唱片,用不了多久就會賣吉他度日吧?但壽美江也說手相會不斷改變。

——山本文緒《渦蟲》(李潔譯)

李澤厚

哲學家

2021年11月2日去世,享年91歲

1930年生於湖南長沙,195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為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著有《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美的歷程》等,影響巨大。李澤厚嶄露頭角於1956年的美學論戰中,他的《論美感、美和藝術》在朱光潛和蔡儀之外,提出了第三種觀點:“美是客觀性與社會性相統一”,一舉成名。1981年《美的歷程》出版,可謂是20世紀80年代美學啟蒙讀物,在彼時的“美學熱”中一書難求。八十年代起,他的思想滲透於當代中國的各個領域,成為一個時代的思想啟蒙。

面向死亡時,你會深切感受自己的獨一無二、不可替代、不能再來,其實這獨一無二、不可替代、不能再來也可以是“此在”的生存,盡管你總是“與他人共在”地活在世上。你的死亡是獨一無二、不可代替的,你的“生”、你的每時每刻也可以是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

關鍵就在於你是否自覺意識到,死是不可避免的無定的必然,生又何嘗不然?你自己的生命意義、人生價值不也就在你這時時刻刻卻又稍縱即逝的自我意識的生活中嗎?為什麼不去把握和珍惜這個偶然性極大的生存呢?我曾一再征引納蘭性德“當時只道是尋常”:你的日常世俗生活中的種種滋味,其實並不尋常。一部《紅樓夢》之所以為中國人百讀不厭,也就因為它讓你在那些極端瑣細的食衣住行和人情世故中,在種種交往活動、人際關系、人情冷暖中,去感受那人生的哀痛、悲傷和愛戀,去領略、享受和理解人生,它可以是一點也不尋常。

死亡確乎是每個人都有的無定的必然,向死亡走去確乎是每個人都有的現在進行時。但為什麼一定要時時刻刻惦記著這個必然呢?為什麼不可以忘記它(儒、道)或即使不忘記(禪)卻仍然去熱情地肯定和擁抱生活呢?這不同樣可以領悟到那存在的虛無嗎?儒家說“存,吾順事;歿,吾寧也”,重生安死;那麼,又何必激情滿懷,盲行衝動?生活不可以同樣有意義嗎?如《歷史本體論》所說,在中國傳統,“死”的意義和價值由“生”來敲定,“將死放在生的歷史系列中去考察、詮釋”。不是死,而是生(人活著),是唯一的衡量標準。因此死才“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死作為“無”,又仍然是“有”。

——李澤厚《關於情本體》

書評君曾經這樣懷念他▼

人生九十,至今未悟:李澤厚的最後一刻

理查德·羅傑斯

英國建築師

2021年12月18日去世,享年88歲

羅傑斯是英國當代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他與意大利建築師倫佐·皮亞諾 (Renzo Piano) 、英國建築師諾曼·福斯特 (Norman Foster) 一起並稱為20世紀最後一個重要建築流派——“高技派”建築的領軍人物。在職業生涯中,他幾乎拿到了一個建築師所能拿到的所有最高榮譽,他是RIBA金獎、托馬斯傑斐遜獎章、RIBA斯特林獎、密涅瓦獎章以及普裏茲克獎的獲得者。他以擅長於用精密的結構系統,表現當代建築的技術之美而聞名。其設計將暴露在外的管道系統作為裝飾元素與結構系統形成建築外觀。高技派建築風格是對復雜城市環境的應對,致力於解決長期的社會和生態問題。羅傑斯的作品包括著名的法國蓬皮杜中心、羅傑斯住宅 、勞埃德大廈、馬德裏巴拉哈斯機場4號航站樓、紐約世貿中心3號大廈等。

建築不應被孤立地看待成建築物,而是關於城市景觀的體驗,關於建築物如何響應地形、框架空間和創造城市結構。

我喜歡狹窄的小巷,陽光在建築物、人行道和行人的陰影下突然爆發成廣場的耀眼光芒。

公共空間——我們的街道和廣場、公園和人行道——是公共生活的舞臺;作為社會動物,公共領域是我們生活的核心。

每個人都應該能夠從窗戶看到一棵樹,在街角找一張長凳坐下,能夠帶著孩子步行到一個小公園。容納不斷增長的人口,同時保持城市活力和最大限度地減少碳排放的唯一方法是住在更密集、設計更好的城市中。在這些城市,人人享有良好公共空間的權利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努力地得到維護和尊重。

——《建築的夢想》

整合|吳俊燊;

編輯|走走;

校對|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