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新蓋的房子塌了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來源:鹹寧日報

全媒體記者 饒敏 馬麗婭 特約記者 胡劍芳 李星

掌上鹹寧報道

這山那山,變綠水青山,成金山銀山。

這灣那灣,能見山望水,能記住鄉愁。

近年,鹹安區堅持綠色發展,因地制宜打造城郊、山區、湖區三大鄉村振興模式,實現農業強而優、農村美而活、農民富而樂,鄉村成了令人向往的地方。

8月20日,記者對鹹安鄉村進行了一番探訪。

民房變民宿

進村,滿眼的綠。

樟樹、槐樹、紅葉石楠、紫薇……田邊路旁,房前屋後,苗木成行、樹木蔥郁、鳥語花香。

記者踏入汀泗橋鎮洪口村2組熊家灣時,恰逢一場陣雨。眼前,畦如錦,村如畫,雨如煙,幾十棵歷經滄桑的古樹,保存完好的古橋、古井,還有石磨、對臼、碾米槽等廢舊老物件……時光仿佛慢了下來。

“沒想到,快要倒塌的老宅,現在成了網紅民宿。”村口的鑫上緣農莊,57歲的老板娘蔡桂珍說。

曾經,洪口村是一個大山深處的貧困村莊,蔡桂珍年輕時是村醫,因收入微薄,她迫不得已去深圳打工。這一走就是21年,家中老宅因年久失修,幾近倒塌。

她家老宅是“熊家老屋”的一部分,老屋是一處擁有130年歷史的鄂南傳統民居,因村民大多外出務工,屋子垮的垮,倒的倒。

2017年,鹹安經發集團按照區委區政府部署,以鄉愁記憶修復、促進村美民富為主旨,打造鄉村振興示範點,啟動了“熊家老屋”民宿綜合體改造項目。

經發集團聘請了專業設計團隊。針對老屋屋頂漏雨、地面滲水、老墻面保留等問題,設計師見招拆招,逐個攻破,盡可能保留建築上的歷史痕跡,就地取材,將廢棄的木雕、陶罐、竹雕、奇石等“網羅”過來,打造獨有的“熊家灣鄉愁記憶”。改造後的老屋,增設了接待中心、文化禮堂、民間手工體驗室、茶室、傳統農耕器具展示中心,既有顏值,又有內涵。

“全景式”美麗鄉村盛得下鄉愁、攏得住人心,“農戶經濟”興起水到渠成,生態旅遊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大渠道。2019年,蔡桂珍返回家鄉,在新蓋的樓房裏開起農家樂,日均收入2000元。

“目前,熊家灣運營的民宿有14套,農家樂近10家。周末及小長假,武漢、黃石、溫泉等地遊客喜歡來這裏休閑觀光,民宿常常客滿。”村婦聯主席程雅介紹,灣裏還建成瑜伽基地、七彩花卉基地、野果采摘基地、我家菜園等,正在打造姚家閘水庫,建設藝術寫生基地、房車露營基地……

記者述評

面對傳統建築,順勢而為、活化利用是最好的保護和傳承。“熊家老屋”民宿綜合體項目,是鹹安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科學推進鄉村振興的成功探索。

近年,鹹安實施“萬千百”工程助力鄉村旅遊,拿出實實在在的措施,將在兩年內,改造2400間鄉村旅遊客房、做好300桌農家飯、研發30道鹹安特色菜。此舉不僅讓零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活起來,讓農業深度融入產業鏈,還將改變農村人口凈流出的現狀,形成以農促旅、以旅興農新格局。

農區變景區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走進白水畈“蘿蔔公社”景區,古人筆下詩情畫意的采蓮場景躍然眼前。

景區所在地是高橋鎮白水村。“以前,我們白水畈一窮二白,到處是荒山荒地。”白水村黨總支書記劉余全回憶。

白水畈因高橋河而得名。每逢多雨季節,河水溢過河道,漫向田畈,在氤氳的空氣中,畈上白茫茫一片,故名白水畈。這裏獨特的沙瓤土質,成就了蘿蔔生長。所產蘿蔔個大、皮白、脆嫩、味甜,從清朝的“貢品”到今天,一直享有盛譽。

無奈,交通、信息閉塞,曾幾何時,滿畈蘿蔔幾分錢一斤沒人要,爛在地裏成肥料。

2017年10月,在市、區兩級鼎力支持和高橋鎮的努力爭取下,白水畈迎來金鳳凰——我省首家田園綜合體落戶於此。湖北鄂旅投集團投資30億元,打造“131軍旅小鎮+白水畈田園綜合體”,又稱“蘿蔔公社”。

他們挖掘地標產品“白水畈蘿蔔”的歷史文化內涵,一棟棟白墻黛瓦的鄂南民居,變身仙蘿民宿文化展廳、蘿蔔鄉學院、蘿蔔科普館、蘿蔔酒店……水果采摘園、松鼠跑道、飛鳥樂園、無動力遊樂場、水上樂園等現代化遊樂設施拔地而起。

圍繞蘿蔔做文章,景區組織開展“篝火迎新年”“粽情端午節”“萬人拔蘿蔔比賽”“千人共享養生盛宴”“扶貧年貨節”等大量活動,“蘿蔔公社”的熱度一年比一年濃郁。

高橋鎮黨委委員吳東東介紹,“蘿蔔公社”去年“十一”正式開園營業,截至目前接待遊客近25萬人次、調研團隊300批次,實現門票收入500萬元,景區內二次消費約1000萬元。

鹹安協調統籌資金,又對白水村進行全面升級。根據村民意願,在原有風貌上進行“一戶一特色、一院一文化”設計,打造“最像村莊的村莊”。

“農區成了景區,我們每天都像在旅遊!”景區負責綠化的42歲村民魏再兵一臉滿足。去年起,他應聘成為景區管理人員,每月工資3800塊錢,休8天假,還有五險和季度獎、績效獎。村裏這樣長期在景區工作的近50人。

記者述評

鄉村振興,農旅融合是關鍵,但如何才能做好?鹹安這根“鬧革命”的蘿蔔給出很好答案。

近年來,鹹安在充分尊重農業產業功能的基礎上,合理開發利用農業旅遊資源。大幕鄉東源村,從砍“柴火棍”到賣“櫻花景”;馬橋鎮曾鋪村建國畈,從“冷浸田“到“打卡地”;汀泗橋鎮星星村陳家溝,從“養在深閨”到“門庭若市”……一個又一個村灣,正朝著全域旅遊目標,實現“風景”向“錢景”的美麗蝶變。

田園變公園

行走在向陽湖國家濕地公園的步行棧道上,眼前一副絕美的水鄉風光:近處,岸芷汀蘭,郁郁菁菁;遠處,湖天一色,百鳥翔集。宛若靜謐的世外桃源。

緊挨著濕地公園的官埠橋鎮窯嘴村,卻是另一番熱鬧景象:村裏,民房全部進行立面改造;村外,餐飲樓、小遊園、休閑廣場等工程施工正酣。

“我們漁民雖然上岸了,但日子卻越過越有奔頭!”60歲的窯嘴村村民楊傳龍對記者說。

窯嘴村地處淦河流入斧頭湖的入口處,大多數村民以漁為生,楊傳龍從8歲起跟著父輩入湖打魚。

“上世紀80年代末起,圍網養魚是我們的‘金飯碗’,但隨著斧頭湖水質越來越差,養魚收入越來越少。”楊傳龍回憶,2016年,他像其他漁民一樣,響應政府拆圍還湖號召,陸續上岸。

雖然岸上有田,但人均田地少,種田致富難。而且他們已四五十歲,打工缺文化,學新技術也難。如何讓漁民安心上岸?區、鎮、村舉辦多期培訓班,幫助他們流轉魚塘繼續養魚;組織年輕人到工廠就業;對困難群眾政策兜底……

去年,官埠橋鎮因勢利導,以向陽湖國家濕地公園為依托,以“漁”產業為核心,投資1.2億元,在窯嘴村建設“漁樂灣”特色旅遊項目。

跟著官埠橋鎮黨委副書記朱鯤,記者一路走一路看——

窯嘴老街保留原貌後翻新,打造幹貨交易一條街;

廢棄的窯嘴小學,留存場地記憶,打造漁文化展覽館;

原信用社老樓,改成鄉村大舞臺;

……

在朱鯤眼中,河湖也是“綠水青山”。

“農村、農業加入旅遊元素,變得更加生動耐看。現在,我們正在新建8棟餐飲樓、小遊園、休閑廣場等一批旅遊項目。依托向陽湖濕地公園,遊客來了,吃、住、行、娛、遊、購,這裏樣樣都齊全!”朱鯤滿是信心地介紹,“項目今年年底完工,這裏將變身鄂南地區獨一無二的漁文化村。農業變得有故事、有內涵,既賣農產品又賣風景,真正讓農村田園變公園。”

記者述評

“漁樂灣”特色旅遊項目讓窯嘴村發生巨變,也折射兩條路徑:

一是堅持穩紮穩打。從農村實際出發,將村莊布局規劃、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規劃、土地綜合整治規劃,樣樣考慮在前。並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設深度、推進速度以及農民接受度,不搞一刀切,不搞大拆大建。

二是堅持群眾視角。宣傳、發動、依靠群眾,讓退捕上岸的漁民明白,“靠水吃水”還有很多新吃法,譬如開特色魚館、精品民宿、農家樂等,逐步吃上旅遊飯,以此開拓農民“就地就近就業”門路,激發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責編:張敏

編審:向東寧

本文來自【鹹寧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