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跑步是什麼意思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2010年9月2日中國內地上映的《盜夢空間》是克裏斯托弗諾蘭執導的又一部燒腦佳作,電影裏錯綜復雜的夢境層級遞進讓人直呼看不懂。在人們的潛意識裏,夢境裏出現的所有事物都是虛構的,是沒有任何價值可言的。做夢人皆有之,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人為什麼會做夢,古有周公解夢,現如今用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就是人類大腦潛意識的活動。

每個人基本上都會做夢,做夢可以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而人會做夢的原因,用科學解釋就是:當人進入睡眠的時候,由於腦神經細胞並未完全受到抑制,致使大腦皮層的某些神經元仍然處於某種興奮的活動狀態,這個時候就會產生夢境。而腦神經細胞被抑制的越不完全,產生的夢境就會越清晰和真實,甚至會出現夢中夢的情形。

世界上不少國家都設有“專門研究夢”的科研機構,最近,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心理學研究中心發表論文聲稱他們找到了夢的真諦,並發表了相關論文和演講,演講中的觀點和分析震驚國際學者,轟動了科學界各個研究領域。

研究結果表示:

“其實,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就是一場切切實實的夢境。幾乎每個人都會在睡著的時候做夢,有的還會做夢中夢,甚至第三層夢:夢中夢中的夢。不過,大部分人都只能做到第一層夢,能夠做到第三層夢的,實在是少之又少。據有關夢的研究專家分析,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第三層夢,說明這個人的意識已經可以在本維度空間的大部分平行空間之間恣意穿梭,也就是說其意識的量子振動頻率非常快。”

“我們為什麼會做夢,並且更經常做不太好的夢?為何睡醒之後容易忘記自己的夢?原來夢的重點不是內容。”

芬蘭心理學家安迪·瑞文索認為夢與恐懼、創傷無關。睡眠不是退避到無助狀態,而是大腦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是試圖在解決某些難題。更直白地說,夢是大腦的一種演習方式,大腦在夜間演練如何應對那些對我們的生存最為重要的威脅。

這個理論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支持,包括艾倫·霍布森(Allan Hobson),哈佛醫學院的神經心理學家,當前學術界對夢的研究最為權威的學者之一。在2009年《自然》的一篇論文中,霍布森提出,人們之所以忘記自己的夢,是因為“做夢是大腦的一種熱身運動”。它通過夜間鍛煉保持白日意識的清晰有力——為醒來後即將到來的視覺、聽覺和情緒做好準備。就像跑步一樣,身體不記得它跑過的每一步,但它知道自己鍛煉過了。

他認為,重要的不是夢的內容,而是夢的形式。在幾年前的一次采訪中,他告訴我:“如果我們把重點放在夢的形式,而非內容上,就會發現不同的人所做的夢,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所做的夢,內容雖然各有不同,但形式卻是出奇的相似。”他所謂夢的“形式”,其實就是指我們夢中心智的特點,包括意識、註意力、智力、感官、認知、情緒、記憶、抽象概念等等。

在普通人的概念裏,睡眠可能就像關燈一樣,入睡之後意識就被關掉,夢中人處於無意識狀態。事實上,我們的大腦從不休息。在夢中,盡管大腦與外界的信息源完全隔斷,但仍然擁有最基本的感知事物的能力和體驗情緒的能力。

夢真的重要嗎?

各種各樣的夢境研究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即使90%的夢都被我們遺忘了。這些無法被主動記起的內容,卻成了我們潛意識裏重要的一環,更好的行為模式能夠在夢裏得到加強,而那些可怕的威脅也可能有助於我們在白天避免類似的危險。這看起來更像是一種選擇的結果,而不僅僅是一種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