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麻袋縫合針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引言

郝愛英,今年49歲,63729部隊支援保障營門診部主任,副主任醫師。從事基層醫療衛生工作和作戰試驗衛勤保障27年以來,郝愛英接診3萬余例,急診千余例,搶救危重病人百余例。郝愛英先後榮立三等功2次,受全軍表彰2次、大單位表彰1次、上級單位表彰8次,嘉獎多次。2021年7月,郝愛英被評為全軍“建功基層好軍醫”。

7月19日,郝愛英接受山西晚報記者采訪時說,她最在意的還是官兵們的那句評價:“郝醫生真的是好醫生!”

A面對寂寞深山 她堅守了軍醫夢

1994年夏天,郝愛英懷揣著當一名好軍醫的夢想,來到晉西北高原。單位駐地在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交通不便、條件簡陋、環境閉塞、資源匱乏,在這裏工作的人,被戲稱為“溝裏人”。

郝愛英的丈夫也是一名軍人,夫妻倆長期兩地分居。是顧小家還是顧大家,成了郝愛英剛結婚那幾年經常做的一道選擇題。

與丈夫商量後,郝愛英將年僅半歲的兒子凱凱送回老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試驗任務醫療保障中。那時候,凱凱每次來部隊探親,戰友都要逗著問他這是哪兒。凱凱總是一本正經地說:“這是媽媽家,不是我的家,我的家是姥姥姥爺家。”戰友們樂此不疲地逗,孩子不厭其煩地答。慢慢地,這成了鄰居嘴裏的趣事兒。郝愛英跟著大家一起笑,心裏面卻酸酸的。

1999年5月,當時3歲的凱凱來部隊探親。下班後,郝愛英陪著凱凱一起玩。忽然,接到電話,炊事班一名戰士不小心把袖口卷進和面機中,急於擺脫卻用力過猛,導致肘部嚴重損傷。郝愛英囑咐了孩子幾句,便心急火燎地跑到炊事班,處置受傷戰士並及時將其送往醫院。由於正確搶救、處置及時,這名戰士肘部關節基本恢復正常功能。

當郝愛英在醫院忙著搶救戰友的同時,獨自玩耍的凱凱不小心磕破了頭,鮮血直流。鄰居聯系不到郝愛英,只能將孩子往醫院送。等郝愛英得到消息趕到醫院時,孩子的傷口已經縫合完畢,正在註射破傷風疫苗。事後,門診醫生告訴郝愛英,由於媽媽不在身邊,孩子哭鬧得厲害,不配合手術,導致縫合很困難,可能會留下比較明顯的疤痕。直到現在,只要看到兒子頭上的疤痕,郝愛英都會覺得十分內疚。

類似的選擇題,郝愛英經常會遇到。常有好心的家人朋友勸她,回到地方工作機會多、待遇好,還能照顧孩子,生活質量高。可是每當最後抉擇時,身為黨員的郝愛英還是割舍不了對“綠軍裝、白大褂”的愛。

隨著國防和軍隊改革推進,郝愛英所在單位編制進行了調整,門診部人員大幅減少與官兵對醫療衛生需求標準不斷提高的矛盾日益凸顯。在此情況下,郝愛英堅持優化醫療服務模式方法,讓門診部工作局面煥然一新,受到了官兵和老科研專家的一致認可。由於人手緊張,2018年以來,郝愛英沒有休過一次假,堅持24小時醫療值班超過600天。

B面對基層官兵 她“被”逼成全科醫生

剛畢業時,郝愛英所在的單位點多面廣,有很多遠散單位星羅棋布在大山的各個角落,他們被稱為“點號”。點號大多交通不便、缺少醫療人員,緊急情況下需要跋山涉水送醫送藥。

1996年12月,郝愛英接到通知,點號一名幹部突發高燒。當時正下著鵝毛大雪,車輛根本無法上山,電話指導處置效果不佳。郝愛英當即領命帶人前往,車輛行駛到山下後,便下車步行上山。海拔1500多米的高原,他們踩著沒腳厚的積雪,2500米遠的山路,他們爬了1個多小時。上山後,郝愛英發現這名幹部高燒並發肺部感染,情況緊急必須轉到醫院治療。於是,她在進行了臨時應急處置後,又找來麻袋剪碎裹在自己的腳底用以防滑,和戰友們一起冒著大雪用擔架把患者轉運到山下,後轉至醫院治療。

2010年,郝愛英調動至現單位,醫療保障對象中老專家多、長期外出執行任務多、家屬8小時之外咨詢看病取藥多。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郝愛英在官兵中積極開展群眾性健康維護促進活動。遇到血糖高、血壓高的人員,郝愛英會給他們做個血糖、血壓監測的小圖表,再為他們講解降糖降壓的原理,分析病情得不到理想控制的原因。“您血壓高吃飯少放鹽”“您血糖高要註意多鍛煉”這些話總是掛在郝愛英的嘴邊。

漸漸地,郝愛英把自己鍛煉成了名副其實的全科醫生。急救急診、打針輸液、內科、外科、婦科、兒科樣樣兼修,就連車輛申請、外診協調也要兼顧,深得官兵信任。外出執行任務的幹部,家中老人、孩子遇到醫療問題,他們通常會第一時間給郝愛英打電話。上門為患者診斷、治療、測量血壓成了家常便飯。慢慢地,在外出差的軍人,只要家人生病,與家人通話時,第一句話就會問郝醫生來過沒,只要知道她去過,他們就放心了。官兵們口口相傳:“郝醫生真是好醫生。”

在某次重大作戰試驗任務中,一名重要崗位的工程師突然覺得心前區胸悶。面對此突發情況,郝愛英沈著冷靜,一邊安慰病人,一邊進行緊急處置。到醫院檢查時發現,該名同誌大量心包積液,如不及時送往條件更好的體系醫院進行緊急治療,後果不堪設想。於是,郝愛英連夜協調,護送病人緊急前往200公裏以外的體系醫院。在轉送過程中,郝愛英認真看護病人的同時,電話向體系醫院的心內科專家描述病人病情,請專家提前做出預判,做好治療準備。最終,患者得到及時有效治療。

隨著實戰化練兵的進一步推進,郝愛英積極組織開展群眾性戰傷救治練兵活動。郝愛英認真設置針對不同地域、不同季節、不同時段的訓練課目,刻苦訓練,親自示範,手把手規範參訓人員姿勢、救治動作要領,單位群眾性戰傷救治練兵活動成效明顯。2018年,在上級組織的比武競賽活動中,郝愛英所在單位以快速、精準、規範的操作獲得了團體第一名的優異成績。

C面對險重任務 她成為逆行者

2003年非典,郝愛英作為一名基層衛生人員,面對危險,無所畏懼,主動擔當,積極應對,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通過參加抗擊非典的戰鬥,郝愛英對重大疫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

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時,偌大的營區有官兵、有老人、有小孩,而醫生只有郝愛英一個。來勢洶洶的疫情,是一場看不到硝煙的戰鬥。再多的困難危險,也必須堅守陣地,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保護好戰友的健康,防護好營區的安全。郝愛英迅速進入“戰時”狀態,清點單位防疫物品庫存,積極聯系補充渠道;開設發熱門診,整理發放防控知識手冊。單位駐地疫情形勢嚴峻、周邊環境復雜、營區人員成分特殊,郝愛英經過充分調研排查,結合單位實際情況和疫情變化,陸續制定了十余個精準應對方案,形成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管用的招數。此外,郝愛英還整理匯總疫情防控相關資料,利用營區廣播、微信群、印發宣傳材料等形式,及時傳送新冠疫情防控基本知識、防控要求和疫情動態,引導官兵充分認識疫情嚴重性,並及時了解疫情防控基本技能。這些及時有效的措施對單位的疫情防控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到了上級的肯定和表揚。

作為單位唯一一名醫師,郝愛英牢牢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連續130余天未出營門,每天都堅持嚴格認真落實防控措施。每天要對營區消殺滅毒,每天檢查營門的測溫管控和哨位的防護防控,每天統計上報人員情況,監督管理隔離區,協調處理各種與疫情防控有關的矛盾問題,以及對不斷發展變化的疫情形勢的應對等等。那段時間,郝愛英整個人好像上了發條一樣,疫情防控成為她工作生活的全部,她說得最多的就是“戴好口罩”“測了體溫再進”“洗手了沒有”。

無論是門衛崗哨,還是炊事人員、駕駛員,無論是戰士,還是幹部,遠遠看見郝愛英,不由自主就會趕緊檢查一下自己是否符合防控措施要求,就怕郝愛英不留情面的批評,都說“郝醫生變兇了”。郝愛英著急上火的次數多了,脾氣變差了,說話聲音變大了,嗓門變粗了,嘴上起泡了,也沒時間捯飭自己了,“淑女”形象也沒有了,成了真正的“女漢子”。偶爾與愛人視頻一下,愛人也是無奈地搖搖頭,抱怨她“畢竟是女同誌,還是應該有一點女同誌的形象啊”。

疫情穩定後,郝愛英敏銳地意識到官兵在長期封閉管理後可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於是積極關註後疫情時期官兵心理疏導工作,組織開展了“關愛心靈,‘疫’路同行”活動,為官兵營造寬松愉悅活動氛圍,讓壓力得以釋放、心靈得以滋養。

對自己的未來,有什麼期望?郝愛英笑著說,要做一個好醫生,踏踏實實為官兵服務,用自己的誠心、細心、耐心,做好那些官兵需要的小事。

山西晚報記者 郭衛艷 通訊員 成子龍 王子鑒 王亞東 本版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責編:c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