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修建寺廟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宋紹興二十六年(一一五六一)天後被皇帝詔封為“靈惠夫人”二十七年,莆田城東五裏許有“白湖水市”(今闊口),是船舶聚集之地。秋天,天後神靈到水市。章氏、邵氏二族人夢見神指地建廟。那地屬宰相陳俊卿家的,陳聞訊後驗地果吉,即獻地建廟。廟宇頃成,神跡頻現。天後英靈,流布四方。皇帝詔加封“靈惠昭應夫人”

編者按

中國國家博物館授權出版的館藏《天後聖母事跡圖誌》圖冊,由湄洲日報社和湄洲島管委會、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聯合出品,現轉載刊發。

主編|許晨聰 撰文|黃明安

【序】

由人到神,48幅圖,詮釋一位奇女子生前身後事,演繹傳頌千年大愛,積澱彌足珍貴的歷史和當代價值,給人以思想和智慧的啟迪。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藏品的意義不僅在於文物本身,更是跨越時空,賦予尊崇地位,儼然皇皇巨作。

《天後聖母事跡圖誌》,無疑因此在卷帙浩繁的媽祖文化史料中,凸顯獨一無二、不可比肩的價值。

天後媽祖,北宋福建莆田人。傳說她出生時,不啼不哭故名“林默”。人如其名,一生沒有留下自己的著作、典籍,她用積德行善,拓展、添彩、點睛了古代聖賢的“三立”意涵,以“大愛無聲”矗立起感召後人的精神豐碑。扶危救難、鎮妖驅邪、澤被四海,短暫一生善舉彰,光昭千古神奇傳,受到民眾擁戴、敬仰,形成獨特文化奇觀。如今,媽祖信俗已被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信眾達3億人,分布在42個國家、地區。其中,臺灣信眾超過1600萬人,占當地人口2/3。

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文化的新時代,媽祖文化比任何時候都更受海內外關註。從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更廣時空,發現、挖掘、保護媽祖文化遺產,史料典籍收集、編纂、出版、推廣尤為重要。

媽祖故鄉莆田,以打造世界媽祖文化中心為己任,作為莆田主流媒體,湄洲日報社有責任和義務,順時而動,發揮優勢,高端定位,集聚資源,付諸實踐,上搭“天線”、下接“地氣”,服務於海內外媽祖信眾和研究者。

《天後聖母事跡圖誌》為清朝同治年間發現的作品,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這一版本為世間孤本,紙本設色,以繪畫形式描繪了媽祖故事。藏品共48幅,采用工筆彩繪畫法,畫面精美,色彩鮮艷,極富表現力。畫中的人物和景物相互呼應,渾然一體。作品吸收了中國傳統國畫技法與壁畫精華,堪稱古代彩繪連環畫的經典。作為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珍品,既體現媽祖文化史料巨大價值,更從國家歷史文化層面,印證媽祖文化在中華文明史上地位。2012年7月,央視《國寶檔案》制作重磅專題播出,社會反響極為熱烈。湄洲日報社積極運作,通過復雜、嚴密的程序,與中國國家博物館簽訂了合作協議,依法取得圖冊使用授權。

授權藏品為48幅圖,我們組織相關專業人士,在清人許葉珍對圖文字基礎上,參考歷代流傳的幾個媽祖故事版本,以虔誠、嚴肅、認真態度,在尊重歷史典故前提下,進行改寫、補白、修訂、校勘,力求編纂更準確、科學、嚴謹,經得起學術和時間檢驗,表達媽祖文化發祥地的一份本真和初心。但因資料所限和經驗不足等原因,疏漏之處難免,懇請方家指正。

《天後聖母事跡圖誌》雖只48幅圖,可在千年媽祖文化史上,其由人而神、人格羽化為神格歷程,彰顯著涵蓋多方面不可估量、歷久彌新、影響深遠的價值。可以相信,隨著新時代到來,“一帶一路”倡議不斷落實和海峽兩岸文脈更加通心,賡續傳統、繼往開來,圖冊蘊藏民眾景仰的深邃厚重內涵和博大精深寓意,將愈加多彩呈現,煥發出新魅力和新光芒。由此,也呼喚有心有緣有識的學者專家,一道深層鉤沈、深入探究、深度破題。

是為序。

(來源:湄洲發布 編輯:蔡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