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別人有幾百萬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公元前473年,拉鋸多年的吳越爭霸終於進入了尾聲。

越軍一舉攻破姑蘇城,被圍困數年的夫差出逃,留下一句“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後引劍自剄,吳亡。

自此,越王勾踐統領江淮一帶,成為新一代霸主。

眼看著越國萬丈高樓平地起,作為大功臣之一的範蠡卻向老板勾踐遞了辭呈,乘著一葉扁舟“浮於五湖”。

效勞越國多年的範蠡,說走就走,不過是因為早已洞穿人心:“悲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但範蠡的傳奇人生並不隨著離開越國而終止。在六十多歲的時候,他憑借一副好頭腦,從著名謀臣搖身一變成為了天下巨富。

更傳奇的是,他歸隱後“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聚財散財,皆泰然自若。如此事跡,經過史籍的記載和傳頌,範蠡被後世譽為商聖、商祖,後人前赴後繼地鉆研範蠡的經商之道。

兩千多年間,總有一些人復制了範蠡的“發財”之術,但卻很少人拷貝了他的“散財”之道。

所以,歷史上鮮有富豪能夠重寫範蠡式的完美結局。

01

範蠡出身普通,但在街坊鄰居眼中早就是個出了名的人物:“其為結童之時,一癡一醒,時人盡以為狂。”範蠡之狂,狂在他一介草民,卻胸懷奇才,深諳霸王之道。

這位狂人名號響亮,自然引起了識才之人的註意。當時,時任宛令的文種經過範蠡居地,特意要去拜訪這位狂人。範蠡剛開始還不好意思,避而不見,後來知道這一面是躲不過了,便請兄嫂借他一套能拿得出手的體面衣裳,面見客人。這一見,兩人一拍即合,相約共勉,一同前往越國開創一番事業。

供職於越國的幾十年間,當越國敗於會稽山下,範蠡給出忍讓之計,“入宦於吳”,與君主共進退;當被釋放回國後,範蠡給出強國之計,強調要發展耕作,富國強兵;當越王按捺不住總是詢問何時伐吳,範蠡次次苦勸其耐心等待,莫急於發兵……

憑借著對天下形勢的了解和超乎常人的忍耐力,範蠡所獻計謀成功幫助越國強大起來,成就越國霸業。

▲範蠡。圖源:網絡

在如此輝煌的時刻,範蠡並沒有因為勾踐“與子分國”的許諾喜笑顏開,而是果斷請辭隱退。

範蠡知道,於自己而言,功成身退才是最好的選擇。只可惜,好友文種在收到自己的勸誡信件之時,仍舊沒來得及全身而退,最終落得個被迫自殺的下場。

範蠡辭別越國後,一路北行至齊國,先是停在了一塊臨海之地上。範蠡一眼便察覺出這是塊寶地——適合發展農耕經濟。於是,範蠡帶著家中老小在這片臨水之地發展農牧業,很快便攢下了第一桶金:“致產數十萬”。齊國聽聞他賢良,邀他為相。但他重返官場不一會,便發出了新的感慨:“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於是歸還相印,散盡家財,繼續遊歷。

很快,他又找到了第二塊寶地,並且在那裏將自己的哲學思想、軍事思想運用起來,再次開創一番商業傳奇。

範蠡認為,“陶”的地理位置極佳:“天下之中,諸侯四通”。交通便利,人口旺盛,這是貨物交易盤活起來的重要條件。隨後,範蠡再次從農耕和畜牧做起,等有了產出以後,便開始組織運輸、銷售兩隊,以陶地為中心,將貨物運往多地,順道還開起了屠宰、飲食、釀造、皮毛加工廠等周邊產業。也在此時,把自己喚作朱公,後人尊稱他為陶朱公。

▲浙江紹興範蠡祠。圖源:圖蟲創意

關於他如何做生意,大多是運用了從師傅計然那繼承的謀略。最為著名的,莫過於“時用知物”“貴出賤取”“薄利多銷”等經商策略。

縱觀範蠡隱退官場後的發家史,不難發現,經商首先要找對地方,該地的生產條件和販運條件,缺一不可。

關於擇地治生,曾有一趙國冶鐵富商卓氏也深以為然。當年秦國攻破趙國之際,趙人被迫遷徙,不少人都掏出家當,指望打點到近一些的地方。而卓氏卻與這些人不同,主動提出要遷往較為遙遠的“汶山之下”,原因在於那裏土地肥沃、物產豐盈,容易發展商業。最後,卓氏一家來到了臨邛,大喜,開山冶鐵。後來,過上了十分優渥的生活:“田池射獵之樂,擬於人君。”

其次,範蠡緊緊抓住了農牧業的重要地位。曾有窮人猗頓專門拜訪陶朱公,詢問如何致富。陶朱公告訴他:“子欲速富,當畜五牸(雌性牲畜)。”聽罷,猗頓照辦,找了個地方養牛羊等牲畜,很快便累積起財富,隨後再發展鹽業,也成為了一代富豪。

再者,範蠡以農牧為基業,發展相應的手工業,隨後利用地理位置的便利構建起龐大的運輸、售賣網絡。這種連接多地的長途販運生意,是富上加富的重要手段。孔子最富有的學生子貢也是長途販運裏的佼佼者之一。

那些年,子貢在周遊列國的途中,逐步摸清了各國行情,關於何地盛產何物,何地緊缺何物,他都了然於心。隨後,子貢便采取賤買貴賣的策略,采購各地“土特產”在不同的地方進行交換,從而獲取利潤。

範蠡在後世之所以被尊稱為商聖,受到供奉,最主要的原因是其經商策略洞悉了市場規律,小至發家,大至治國,皆能讓人有所收獲。其次,便是他誠信經營、仁能去富的精神讓人欽佩不已,畢竟在人的欲望下,散財可比聚財難多了,如太史公所言:“此所謂富好行其德者也。”

後續,範蠡的子孫也很給力,獨立操辦家族商業,積聚上萬家產,陶朱公也得以安享晚年。

02

像範蠡這樣兢兢業業、穩紮穩打發家的有錢人自是受到敬仰,但靠“運氣”發家致富的人,更是讓人充滿好奇。

這就不得不提到漢文帝寵臣、壟斷鑄錢業的鄧通。

鄧通小時候,家境還不錯,平時一邊讀書一邊到河裏捉魚摸蝦。然而,書沒讀進去,“馴服”水的本事倒學了不少。

某日,年至弱冠,該想想未來的出路了。當時,朝廷用人還不依靠科舉制,而由下至上薦人的察舉制,也要等到孝武帝之時才開始。按照鄧通的文才水平,被官府指名征召的幾率小之又小,所以,還是要靠家中財力讓他前往京師,謀個郎官,等個被朝廷重用的機會。

他的夢想很快就實現了:靠著劃船這一項特長,鄧通被征召到皇宮裏做黃頭郎,掌管行船。

▲鄧通。圖源:網絡

鄧通的發家史,從這裏開始,便如同讖緯之學盛行的漢朝一般,蒙上了一絲玄幻色彩。

根據史書記載,鄧通與漢文帝的相識來自於一場夢境。某日,漢文帝夢見自己要上天,但怎麼都差一點。這時,忽然有一位衣帶系結在背後的黃頭郎在推了他一把,然後就成功了。夢醒之後,漢文帝對夢境念念不忘,於是來到了未央宮蒼池中的漸臺,仔細觀察有無夢中人。很巧,鄧通那一天就是這麼穿衣的。問其姓名,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姓鄧名通,那不就是登天的意思?漢文帝大喜,把他召到身邊來,天天跟他一起玩。

這時,鄧通的另一個特長就派上用場了:鄧通十分善於阿諛奉承,總是把漢文帝哄得很開心,漢文帝一開心就給他賞錢。累計下來,鄧通得到的賞錢“巨萬以十數”,官職也達到了上大夫。

但這樣還不夠。

鄧通走上了“錢生錢”的道路:壟斷漢文帝時期的鑄錢業。

根據史書記載,漢文帝是在相士對鄧通發表“當貧餓死”的判語後決定將蜀郡嚴道縣的銅山賞賜給他,允許他鑄錢的。但有學者提出,這個賞賜並不單純是一個寵幸弄臣的故事,背後還潛藏著漢文帝要打破吳王劉濞所鑄錢幣壟斷市場的動機,以此保證中央財政安全。

▲漢文帝時期開始鑄造的“四銖半兩”銅錢。圖源:圖蟲創意

鄧通所鑄錢幣,許是出於以質取勝、占領市場的目的,從來不摻假,與國家貨幣標準相同,因此,不久後鄧錢也確實廣布天下,保證了漢朝的財政安全。

但是,當漢景帝上臺,鄧通的好日子就到頭了。漢景帝因舊時鄧通為漢文帝吮吸癰瘡一事,記恨至今,一繼位,便用些罪名把鄧通的官給免了,隨後收回銅山,沒收家產。曾富甲天下的鄧通,最後身無分文,死在了別人家中。

這下場,竟應了當初相士“當貧餓死”的預言。鄧通的一生,玄得讓人有些懷疑其真實性,但無論如何,有個道理倒是蠻真的:光靠一張嘴和賞賜得來得東西,終歸是要“還”回去的。

有的人靠賞賜發家,還有的人靠搶劫發家,此人,西晉首富石崇是也。

石崇是富二代出身,但父親臨終前卻沒把一分錢財產留給他,只留下一句預言:“此兒雖小,後能自得。”盡管聽了一頭霧水,但事已至此,也沒辦法了。

由於士族出身和接受過良好的教育,石崇二十多歲便當上了修武縣令,以有才著名。由於確實有兩把刷子,石崇的升遷之路一直都較為順暢。但是,也因為有才能、受器重,行事經常十分狂野,不是個省油的燈。

在荊州任職之時,他竟然搶起了山賊的飯碗,劫掠遠行的使者和商客,取得巨額財物,由此一躍登上首富之位。當上首富以後,行事就更加狂放不羈了,以炫富、鬥奢聞名。

▲清《金谷園圖》,取材於石崇在金谷園裏坐聽侍妾綠珠吹簫的故事。圖源:網絡

當生活質樸的高官劉寔到他家拜訪,人有三急需要上廁所,來到廁所,卻見裏邊陳設絳紗帳大床,還有兩位美女持錦香囊迎接,嚇得他趕緊往回跑,跟石崇連聲道歉:不好意思,剛才誤入你的臥房了。他回一句:不用懷疑,這就是廁所。

當王愷給他炫耀皇帝賞賜的二尺高珊瑚樹,石崇竟然拿出了一具鐵如意,毫不含糊地把這珊瑚樹擊碎,王愷被氣得半死,厲聲喝斥。這時,石崇卻淡淡地來一句:沒什麼好惋惜的,還你一棵就是了。於是,命人取來了家中所有珊瑚樹,均約三、四尺高,樹枝條幹都一絕,流光溢彩。見這陣仗,王愷也無話可說了。

這樣的事,比比皆是。

但他這狂妄的性格,也給自己埋下了禍根。由於政治鬥爭,石崇受牽連失勢,發動政變的司馬倫黨羽孫秀故意向石崇索要愛妾綠珠,石崇一口回絕。孫秀懷恨在心,便找機會抓了石崇。

臨死前,石崇在囚車上慨嘆道:“這些奴才是想謀我身家啊!”隔壁的押送人員聽罷,回了一句:“知道是家財害了你,為何不早早散去?”

石崇語塞。最後,一家老小共十五人,皆被殺害。

不義之財,取了也守不住啊。

03

在以小農經濟為主導的古代,多數統治者對於商業,持有的是不能放棄,也不能放任的態度。商人參政,素來為統治者所忌憚,猶其是特別有錢的商人。在這麼一個背景下,清末竟然有位商人逆向而行,從商場滲透進官場,成為了著名的紅頂商人——胡雪巖。

胡雪巖生於安徽績溪,家中有幾畝田地,雖不富裕,但自足有余。作為家中老大,時不時給家裏放放牛,生活也算自在。不幸的是,12歲那年,父親忽然離世,突然間,胡雪巖就要挑起家中經濟大梁。

猶記得父親臨終前說:“欲興吾家,其惟順兒(胡雪巖小名順官)乎。”於是,胡雪巖決定暫別母親,在親戚的推薦下來到杭州的信和錢莊,成為一名學徒。而胡雪巖的致富之路,正是從這裏開始的。

▲胡雪巖。圖源:網絡

錢莊的學徒生活並不輕松,比如,剛進門有一項“坐功”,要求連續30天閉門練習數銀票,如若出錯,便要再數30天。胡雪巖憑借著聰明與勤奮,總能出色地完成各項學徒任務。

與此同時,胡雪巖日常待人處事的情商極高,誰遇上急事都會搭一把手,幫助其渡過難關,久而久之,便在行業內留下個樂於助人的好名聲。

直到某一天,他在茶樓裏碰見“候補浙江鹽大使”王有齡,交談之中,胡雪巖知道了王有齡正苦於無錢加捐官職。出於善心,也出於商人的敏銳觸覺,胡雪巖進行了人生中第一項風險投資——把一筆剛收回的500兩爛賬借給王有齡進京“投供”。

盡管胡雪巖因私自挪用借款被錢莊辭退,但王有齡很快便回來提攜這位識於微時的貴人。

王有齡北上後不負所托,當上了浙江海運局坐辦。他找到胡雪巖的第一件事,便是替他在錢莊澄清事實,讓胡雪巖在錢莊業的信譽又重新建立起來。隨後,利用職務之便,讓胡雪巖參與到漕運事務當中。胡雪巖也正是此時開始自立門戶,逐步辦了米行、絲行、藥行等,還有他金錢帝國裏最重要的部分——阜康錢莊。

▲安徽博物院展廳內重現慶余堂藥號開業盛況。圖源:圖蟲創意

事實證明,擁有商人頭腦的胡雪巖比起謹小慎微的大清官員,更能靈活處事。

王有齡上任不久就遭遇了一個難題:浙江需向朝廷運送漕米,好巧不巧,浙江去年鬧旱災,除了無法如數征收錢糧以外,低淺的河道水位也不利於河運。於是,這趟漕米需由河運改為海運,從浙江出發經上海前往京城。

如果按以上辦法操作,由於路途增加,漕米必定會逾期抵達京城。面對這種困境,胡雪巖馬上提出了解決辦法:只要能如期給夠足額的米,何須糾結這些米是否浙江的米?於是,從上海買米交兌運往京城,便能如期抵達。

胡雪巖的生財之道,大約就是他自己所說的“八個壇子七個蓋,蓋來蓋去不穿幫”的靈活處事原則。另外,就是來自徽商的重要經驗:“中國人做生意不能沒有靠山。”

胡雪巖由商場進入官場,一路平步青雲,第一座靠山是王有齡,第二座則是晚清重臣左宗棠。

39歲那年,即1861年,太平軍第四次攻占杭州,胡雪巖受王有齡之托到上海購買、運輸糧食和軍火等,以接濟受阻清軍。最後,堅守杭州的王有齡以身殉節,而胡雪巖也轉投至新任浙江巡撫左宗棠旗下,被委任為浙江糧臺總管,主持全省錢糧、軍餉,開啟了向帝國首富進發的歷程。

▲左宗棠。圖源:網絡

胡雪巖得以迅速積累財富,一靠差價回扣,二靠資金集聚。

胡雪巖“大銀行家”的美名,來自於他龐大的金融網絡。他的阜康錢莊,自1860年創辦以來,12年間,分支機構已達到20多處。除錢莊外,還設有銀號和典當鋪。當時,憑借一些官方重臣的背書,胡雪巖向民間吸納了大量的存款:上至清政府尚書,下至平民百姓,都願意把現銀存入。有了足夠的流動資金後,生意就能不停擴張,越做越大。

除此以外,當清廷軍費緊缺,胡雪巖曾多次出面向外國銀行借款,幫助清廷渡過危機,從中又能收受一大筆利息。有研究者指出,光是胡雪巖協助左宗棠平定新疆的“西征借款”,從中賺取的利差就高達288萬兩之多。

憑借政治靠山,胡雪巖的生意場風生水起,個人資產曾高達白銀兩、三千萬,大大超過了當時清政府的國庫儲備金。倚靠左宗棠的他,在賺錢的同時,也在洋務運動下,切切實實辦了些好事,如利用自己的商業網絡,積極引進西方先進的機器設備和技術,協助創辦福州船政局等。此外,他所創辦的藥房“胡慶余堂”,也因童叟無欺、賑災施善等留有美名。

▲胡慶余堂裏掛有“真不二價”的橫匾。圖源:圖蟲創意

但他的商業帝國,並沒有如範蠡一般流傳子孫萬代。

胡雪巖的商業生涯,可以說是成也錢莊,敗也錢莊。當年,李鴻章與左宗棠的派系鬥爭日益激烈,作為左宗棠左臂右膀的胡雪巖首當其衝,被李鴻章手下、日後另一富商盛宣懷設局,先是把大量現金流都投入到“鬥絲”和墊付清廷借款上,後又遭到全國人民的擠兌,最終家財散盡。

或許,這樣的人生用成也政治,敗也政治來形容,更為貼切。與政治共舞,就是與狼共舞。

盡管胡雪巖最後成為了政治的犧牲品,富豪傳奇無以延續,但是,用早年的誠信、義氣和慧眼識珠打下的商業傳奇基礎,值得借鑒。

04

清末亂世,像胡雪巖這般由商入政的人不少,但像張謇這般棄官從商的,更值得欽佩。

一切可歸於“實業救國”四字。

張謇自幼聰慧,15歲就考上了秀才,但卻坐了26年的科舉冷板凳才考上狀元。此時的他,已經41歲了;此時的大清,正在經歷1894年。

這位狀元爺,若要論在清廷裏的成就,可能出道即巔峰,身份即證明了他的實力。但若是論在近代中國裏的成就,狀元則是最不值得一提的“榮譽”。

▲“狀元實業家”張謇。圖源:網絡

1895年,清廷在甲午戰爭中落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在條約簽訂之時,張謇早已因父親病逝離職回籍守制。看到這樣慘痛的投降局面,張謇在日記中悲憤地寫道:“幾罄中國之膏血,國體之得失無論矣。”

此時的他,早已對國家的積貧積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1895年夏天,張謇為張之洞起草《條陳立國自強疏》,在裏邊比較系統地闡明了自己的救亡主張,其中包括加強國防、廣開新學、提倡商務等,其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發展近代實業和近代教育。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務立國,此皮毛之論也。不知外洋富民強國之本實在於工。講格致,通化學,用機器,精制造,化粗為精,化少為多,化賤為貴,而後商賈有懋遷之資,有倍徙之利。”憑借這樣的認識,張謇在張之洞的指示下,開啟了他的實業之路。

1896年,張謇奉張之洞的命令,要在通州設立大生紗廠。首先選擇辦紗廠,並非偶然,而是經觀察發現,當地盛產綿花,且質量較高,十分暢銷。同時,也帶動了手工棉紡織業的發展,當地生產的布料很受東北市場歡迎,從而又帶動了專營運銷的布莊的興起。如此完備的產業鏈,可證實發展紗廠的莫大潛力。

▲大生紗廠。圖源:網絡

幾經討論和周旋,最後決定大生紗廠要通過“紳領商辦”的形式辦起來。但從籌辦到開工,經歷了一次又一次資金籌募的困境。建廠房、雇職員、買機器、購原料,全都要錢,從商人那找來的投資,不夠;找官員要,不理。張謇要去上海集資,旅費是靠賣字得來的;找到各地官員求他們籌措資金,就像個到處化緣的和尚。

憑著堅定的意誌和強大的魄力,輾轉4年,大生紗廠終於開起來了,投入了對抗外國資本的“戰鬥”之中。

隨著資本的不斷積累,張謇又陸續開辦了油廠、面粉廠、發電廠和電燈廠等大大小小的企業,合計有二十多家,成為了當時國內最大的民營企業集團。

張謇所操辦的實業,讓民族工業崛起,大大推進了中國近代化進程。同時,實業賺到的錢,又成為了近代教育的啟動資金,一所所新式學校創辦起來,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新式人才。

胡適曾評價張謇:“張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國史上是一個很偉大的失敗的英雄……他獨力開辟了無數新路,做了30年的開路先鋒,養活了幾百萬人,造福於一方,而影響及於全國。”

盡管到最後,張謇的實業集團還是因戰亂、商業競爭和投資失利等原因,破產易手,但他挽救國家力量,已深深地註入到這片土地之中,影響深遠。

在發家致富的行列之中,有走運的人,但更多是腳踏實地,又能夠洞悉機會的人。路途之上,若對金錢過分執著,常囿於個人或小團體的利益,千萬家產終有一天會成為人生的絆腳石。

而那些堅守本心和德行的人,終將“千金散盡還復來”,或是造就了惠及千秋萬代的功業。

參考文獻:

[漢]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2014年

[唐]房玄齡等:《晉書》,中華書局,1996年

王兆祥等:《中國古代的商人》,商務印書館,1995年

徐潛主編:《中國古代著名商人與商業》,吉林文史出版社,2013年

章開沅:《張謇》,團結出版社,2011年

饒恒久:《範蠡生平考論》,《社會科學戰線》,2000年第6期

徐明德:《論清代“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歷史功績》,《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

李偉:《西漢財政政策研究》,南京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