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大全查詢已死的伯伯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一)

話說大唐貞觀十九年(645年),一幕真實的戰爭大片在安市(今遼寧海城南營城子)城下隆重上演,開架的雙方分別是睥睨天下的大唐軍隊和兇悍頑強的高句麗軍隊(高句麗國土橫跨今日中國東北、朝鮮大部和韓國北部)。

高句麗軍的統帥是他們的北部都督高延壽和南部都督高惠貞——他們的名字極具現代韓國風味。

唐軍的統帥也是唐帝國的最高領導人,他的名字家喻戶曉萬古不衰——李世民。

自打玄武門登基以來就再未嘗過沙場滋味的唐太宗李世民,此時親自上陣,又和闊別已久的盔甲寶刀弓箭戰馬親密接觸了。

李世民一聲令下,旌旗招展鼓角齊鳴,早就布置好的唐軍各路大軍集體殺出,如脫韁野馬,似騰空大鵬,高句麗軍引以為豪的四十裏大陣登時坍塌……

高句麗軍已被貞觀天子蹂躪得很是淒慘了,可更倒黴的是,唐軍中突然殺出來一個殺人如割草的高手,但見他身著極醒目的亮銀盔甲,外罩如雪一般的白色戰袍,腰懸兩弓,手握長戟,如兇神降世般直衝高句麗軍陣,並且邊衝邊厲聲高呼,狂飆突進,所向披靡,高句麗士兵直被殺得連哭帶叫魂飛膽喪。

高延壽和高惠貞被此情此景嚇得不輕,他們很想反敗為勝,但大勢已去,唐軍進攻勢頭愈發兇猛,兩位高都督內心拔涼,幹脆率眾投降了。

安市會戰,唐軍大獲全勝,殲敵兩萬余,俘獲三萬余,另外還繳獲戰馬五萬匹,牛五萬頭,鐵甲一萬領。此戰上到唐軍統帥下到唐軍士卒,都表現極為給力,而表現得最為神奇的,便是那位白袍小哥。

好生了得!又好生奇怪!了得的是他的勇氣和身手,實是震撼。奇怪的是他的造型:他為何要穿如此顯眼的白袍銀甲呢?縱觀兩軍將士哪有這般打扮,不知道的還以為披麻戴孝呢。

在真正的歷史中,所謂的白袍戰將、白衣美男、白衣大俠,幾乎是不存在的(“千兵萬馬避白袍”的南梁名將陳慶之是特例),穿那麼顯眼去玩命,不是找死麼?

另外,這個人又為何腰間懸著兩張弓呢?難道一張還不夠他射的?

長戟這種武器,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時倒是非常流行,無論戰將還是士卒都愛端著它衝鋒殺敵,可在現在是唐朝,長戟早就過時了,隋唐時最流行的兵器是刀、槊或槍,而這位小哥怎麼還耍戟呢?搞穿越?還是復古?

李世民看在眼中,不由得暗暗稱奇,趕緊派人詢問這白衣猛男到底是誰。沒多久,來者報上了他的大名。“薛仁貴”三個字灌入皇帝耳中!

是的,這位白袍銀戟的戰將就是大名鼎鼎的薛仁貴。他不但是貨真價實的歷史名將、如假包換的武林高手,還是不少民間傳說、評書戲曲、演義小說和影視作品中的主角。

歷史上的薛仁貴雖然沒有文藝作品中那麼神奇,但也是智勇雙全,威名赫赫,也確實是白衣長戟所向無敵,而且膂力過人,射術精湛,弦不虛發。

至於他出戰時為何這種非主流造型呢?答案很簡單:故意的!他就是要特異獨行,他就是要引人矚目,他就是要讓兩軍將士看仔細了——白袍銀戟者乃非凡高手並永遠記住他!正所謂史書所言“自恃驍悍,欲立奇功”也!

(二)

薛仁貴的自我炒作,大獲成功。李世民特令將他傳來面見天顏,大加稱贊,賞賜金帛馬匹,升為遊擊將軍並讓他負責皇城北門宿衛。大軍回師時李世民對薛仁貴說:“朕的舊將都已年老,不能勝任軍事,常想提拔驍勇英雄,朕看無人能比得上愛卿。朕對襲取遼東並不歡喜,歡喜的是得到愛卿!”

李世民說的沒錯,那些昔日追隨他南征北戰的淩煙閣舊將,死的死老的老病的病,李靖、李世勣(即徐茂功)、秦叔寶、尉遲敬德、程咬金……這些名垂青史威震天下的英雄戰將終究不可能永遠守護著大唐帝國,大唐,需要新鮮血液,需要年輕的英雄!風雲際會,乘勢而起,薛仁貴橫空出世了!

話說薛仁貴名叫薛禮,仁貴是他的字,乃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響當當的一條山西漢子,自幼家庭貧困,是個職業農民。然而他人窮誌不短,種田習武兩不誤,農具當武器,練得一身好武藝,擅騎射,也擅搏擊。

關於薛仁貴如何擁有蓋世武功,有那麼一段離奇的傳說。有一天,小薛上山打獵,忽然看到前方有一山洞,洞中白光閃閃。小薛很好奇,便走上前去,卻不料“哢”地一聲,他所站立的地方竟然塌陷下去,小薛當場就昏了。

當小薛醒來時,發現四周都是墻壁,忽然一陣香氣撲鼻,小薛頓時感覺肚子餓了,於是乎順著香氣走去,發現了一個超大的蒸籠,打開一看,喜出望外。上層蒸了九個水牛造型的米糕,下層蒸了兩個老虎造型的米糕,熱氣騰騰的。

小薛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吭哧吭哧幾口便把這些米糕全部塞進了肚子。

就在小薛打著飽嗝的時候,一條巨蟒突然衝將出來,看來它也是餓了。小薛很驚恐,但也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和巨蟒玩命。卻不想,小薛只出一拳,便把巨蟒給揍得飛出數丈八、逃之夭夭。

小薛哪裏知道,這米糕乃是神物也,吃了它,便有了九牛二虎之力!從此之後,小薛變得神功無敵,逐漸成為獨步天下的武林高手。可謂真正的虎威騰騰外加牛氣哄哄!

關於小薛的另一段傳說,也比較好玩。說他不是個凡人,乃上天白虎星君轉世,要麼說那麼愛穿白色戰袍呢!有一天,唐太宗李世民做了個噩夢,夢中自己被一敵將追殺,關鍵時刻,忽然一位白袍小將衝了出來,三戟挑死了敵將。李世民感動得涕淚交零,問他姓甚名誰?白袍小將竟然作詩一首:

家住遙遙一點紅,飄飄四下影無蹤;三歲孩童千兩價,保主跨海去征東。

這邊詩念完,那邊人就跳到龍嘴裏,沒了。太宗甚是驚異,醒後趕緊找人圓夢,結果解夢者說,第一句是日落西山的意思,便是家住山西,而夢中此人跳進龍嘴裏,那正好說明他是山西龍門人;第二句的意思是雪,雪和薛音同,就說明這人姓薛;第三句的意思是人的身價很貴,就是“仁貴”;第四句的意思就是這個叫薛仁貴的人會保著皇上去征東。

太宗聽後很欣慰。後來的遼東之戰中,果然有一個叫薛仁貴的白袍猛將出現了。

九牛二虎之力和夢到良將的傳說都挺扯的,但小薛的如猛虎蠻牛般的武勇和白袍大將的威名絕對真實,在整個大唐猛將排行榜中,絕對可以打入五強之列。

歷史上的小薛之所以能成為一名偉大的戰將,首先感謝的應該是一個女子。

(三)

話說這一日,小薛準備改葬先祖,一位女子突然走來對他說:“人有高世之才,須要遇到時機才能展露。如今天子親征遼東,征求猛將,這正是難得之時,夫君為何不去謀取功名?待到衣錦還鄉時再改葬先祖,那該多好啊!”

但見這女子釵荊裙布,不施粉黛,素面淡雅,舉止賢淑,雖農婦裝扮,卻談吐不凡,還有幾分大家閨秀氣質。此女不是別人,正是小薛之妻柳氏(傳說中的名字叫柳銀環),她,絕對是非凡之女子,賢妻之典範!若無她的這番精辟分析和衷心鼓勵,想必小薛這輩子也就只是農民伯伯了。

自古以來,似乎風流多情的薄命紅顏(多為後妃、才女、或名妓)因其命運曲折、故事傳奇更受世人矚目,而那些賢良淑德聰慧溫柔相助夫君的家庭婦女卻因平淡低調而被忽略,這柳氏便是如此。殊不知,這位貌似普通的家庭婦女才是了不起的,正是她的默默付出和勸導鼓勵,才造就了一顆熠熠生輝的大唐將星、一位名垂青史的蓋世英雄!

這正是:生薛仁貴者,他媽媽也!知薛仁貴者,他媳婦也!成薛仁貴者,亦他媳婦也!

賢妻一番話,使小薛如夢方醒,毅然決然地放棄農民職業,淚別妻子,前往投軍。薛仁貴加入了唐將張士貴的隊伍,光榮成為一名大唐帝國的戰士。

在評書演義小說或戲曲影視作品中,這張士貴乃一卑鄙齷齪、嫉賢妒能的奸邪小人,把薛仁貴坑得極慘,而正史上的張士貴絕非如此垃圾,反倒是一名傑出戰將,和小薛一樣膂力過人神射非凡,他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功勛赫赫,對薛仁貴十分器重,大力扶持,實在乃是薛仁貴人生的恩人、貴人也!

薛仁貴隨大部隊到達遼東戰場時,忽然發現不遠處人喊馬嘶一片混亂,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郎將劉君昂被敵軍包圍,似乎馬上就被群毆而死。薛仁貴突然感覺心潮澎湃全身是勁兒,二話沒說就抄起長戟直奔敵軍重圍!

敵軍群毆劉君昂正歡騰著呢,哪料到突然殺出這麼一個楞漢,對著他們連刺帶砍,而且衝擊力還那麼誇張,簡直擋不住!一員敵將好生氣惱,剛想親自出手挽回顏面,卻被薛仁貴一戟挑落馬下,其余敵兵遭此驚嚇,四散而逃,薛仁貴砍下敵將腦袋掛在馬鞍之上返回大營,得意不已,喜笑顏開,就差哼著山西小調了。

薛仁貴牛刀小試,名聲開始飆升。不久後安市大戰,他又標新立異白袍陷陣,一舉獲得唐太宗的高度賞識和大力擢升,“薛白袍”之名逐漸傳遍軍中。

不久,唐太宗李世民駕崩,一個波瀾壯闊英雄輩出的輝煌時代宣告結束了,而薛仁貴則迎來了屬於自己的輝煌。唐高宗李治繼位後不久,宮內發生了一件恐怖之事,使得時任大內侍衛的小薛獲得了高宗的無限信任和重視。

話說永徽五年(654年)閏四月初三深夜一更時分,高宗在萬年宮(即仁壽宮) 就寢,突然一陣天崩地裂之聲,地震了?不是,但恐怖程度不比地震小——山洪暴發!

但見那滔天洪水如咆哮的巨獸橫衝直撞,直突入玄武門,那些保衛皇宮的士兵腦子裏都忘了皇帝,只顧逃命,薛仁貴看到此景,怒火衝天,喝道:“天子危難,怎可怕死不救?!”接著一縱身,登上大門橫木之上來了一嗓門“獅子吼”:“山洪襲來,陛下趕緊登高!”

吼聲如雷霆般傳進宮內,高宗聽見後立即跑出皇宮直奔高處,當高宗到達安全地帶再回頭看時,發現他的龍窩已被洶洶洪水淹沒了。啊!原來是薛愛卿救了朕!真乃大大的忠臣也!高宗特賞賜薛仁貴禦馬一匹,此後對其青睞有加。

就在薛仁貴抗洪搶險英勇救駕的這一年,一個把高宗迷得神魂顛倒的女人被封為昭儀,薛仁貴的猛男壯舉也給這個女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日後她和高宗共同執政“二聖臨朝”的日子裏,薛仁貴備受重用,步步高升。而且在她自己登基之後,又對薛仁貴的兒子大加提拔。

這個女人想必諸位看官已經知道了她的名字,沒錯,正是武媚娘也!

話說這唐高宗在傳統印象中似乎總是一副懦弱無能的樣子,既不如他爹李世民,也不如他老婆武則天,而事實上高宗也是一位卓越君主,只是體弱多病罷了,他所開創的“永徽之治”絕對是千古盛世,而且高宗時,大唐軍隊開疆拓土,所向無敵,大唐版圖達到極致。身為高宗麾下第一猛將的薛仁貴,幾乎每次征戰中皆有上乘表現!

(四)

顯慶三年(658年),唐朝再征遼東,去收拾那個死也不服的高句麗王國。昔日隋煬帝楊廣打它,未成功;唐太宗李世民打它,也未成功。相比叔爺爺楊廣(楊廣和李淵是表兄弟)和老爸李世民,唐高宗李治似乎不那麼兇猛剽悍,但他依舊是壯誌淩雲雄心萬丈,他發誓,一定要把高句麗這個讓隋唐兩朝皇帝都極為郁悶的王國從地圖上抹掉!

高宗心想:那薛仁貴頗具神勇,早在太宗時就於遼東戰場白袍陷陣,具有豐富的打高句麗經驗,此次派他出馬,絕對是最佳選擇!

高宗果然英明,薛仁貴殺向遼東之後,真個是勢不可擋!長戟亂舞,弓箭狂射,只把那高句麗軍隊視若雞犬,盡情宰殺。

第二年,已在貴端城(今遼寧渾河一帶)和主將程名振一起斬首三千的薛仁貴又挺進橫山(今遼寧遼陽附近),正遇著氣焰囂張的高句麗大將溫沙門,薛仁貴頓時殺心大起,催馬單騎攻入敵陣,彎弓、搭箭、瞄準、勁射、再彎弓、再搭箭、再瞄準、再勁射……

那邊一箭已奪命,這邊手指又扣弦!薛仁貴連續出招,那動作真是電光火石,敵兵無不應弦而倒,溫沙門嚇得險些昏厥。

不過那高句麗軍也不全是吃素的,他們也有一神箭手,就在薛仁貴以弓箭瘋狂蹂躪高句麗軍的幾乎同時,高句麗的那位神箭手也在石城之下蹂躪唐軍,已有十多名唐軍將士被他射死!

什麼?賊軍那廝射箭也甚是了得?竟殺我諸多戰友,我倒要和他比試一番!高句麗神箭手的表現刺激了薛仁貴,把他刺激地更為狂暴,怒火中燒的薛仁貴又一次單騎突擊,直奔那高句麗神箭手而去,像極了一頭發瘋的公牛!

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高句麗神箭手看到衝向自己的這頭瘋牛,突然面色煞白,心跳加速,兩臂發抖,雙腿發軟,手裏的弓箭竟然全掉在了地上!薛仁貴“嗷”地一聲猛撲過來,把這位已經嚇癱了的神箭手生擒活拿!

小薛夠狠!有你出手,高句麗滅亡指日可待!不過現在,你得暫時放下高句麗,待日後再收拾。近日黑山(屬遼寧西南)一帶出現了新的敵人,帶上你的長戟和弓箭去走上一遭吧!

朝廷向薛仁貴發出了新命令。薛仁貴不敢怠慢,人不卸甲馬不停蹄,迅速轉移戰場,去對付新的敵人。

話說這新敵人乃是契丹首領大賀阿蔔固,此人見唐朝和高句麗交戰,心中歡喜,便趁火打劫,不斷騷擾唐朝邊境。高宗大怒,派軍征討,薛仁貴便被調到了黑山戰場,和另一唐將辛文陵配合作戰。

前些日子薛仁貴打高句麗還沒打過癮呢,這下正好把這股勁兒全撒向了契丹軍,依舊是狠命地衝,依舊是瘋狂地射,契丹軍一觸即潰,阿不固這才清醒認識到自己招惹唐朝是多麼愚蠢,他噴著痛苦的淚水被薛仁貴生擒了,此乃薛仁貴戎馬生涯中活捉的第一個敵王,薛仁貴把這名高級戰俘押解到東都洛陽,朝廷大為欣慰,封薛仁貴為左武衛將軍,授爵河東縣男。

雖說高宗時大唐鐵騎打遍天下無敵手,但仍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國家和部族蹬鼻子上臉,以侵擾唐朝為樂事,龍朔二年(662年),大草原上的鐵勒諸部反唐,貌似溫柔的高宗再次發狠,又把薛仁貴派到天山(蒙古杭愛山)戰場。

出征前,高宗專門在內殿設宴款待這位愛將,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高宗興致大起,兩眼盯著愛將笑瞇瞇地道:“古代擅射者能一箭貫穿七層鎧甲(說的肯定是春秋時的潘黨和養由基,他們的故事,咱後面會說),愛卿可試試射五層鎧甲!”說完高宗令人拿來五副鎧甲疊起捆好,讓薛仁貴表演。

這薛仁貴最愛顯擺,昔日在太宗面前白袍陷陣便是例子,今日得此良機又能在高宗面前展示武功,喜不自勝。只見他立馬抄起弓箭,一箭射去,還真就洞穿五甲。高宗驚喜不已,立即著人取出高級堅甲一副賜予薛仁貴,薛仁貴叩首謝恩,心中好生得意,暗想:出征後定要表現得更加出色,迅速平滅鐵勒,以報皇恩!

(五)

此次出征鐵勒的主將乃是鄭仁泰,薛仁貴只是副將,但副將實在兇猛異常狂傲無雙,其風頭明顯蓋過了主將……

話說那鐵勒一貫剽悍好鬥,擁兵十數萬抗拒唐軍,又狂妄無比,派出數十名驍健猛士前來挑戰,那架勢好像只要揮刀挺槍挑落幾個唐將放點血出來,便可把唐軍嚇得卷鋪蓋滾回老家!

鐵勒很狂傲,但架不住薛仁貴更狂傲,薛仁貴直把這數十名鐵勒猛士視若小兒,只見他面帶不屑之色,眼冒睥睨之光,拈弓搭箭厲聲喝道:“看本將箭法!”

弓響如霹靂,箭去似流星,但見一鐵勒猛士慘嚎一聲,倒於馬下,登時斃命!

其余鐵勒猛士還沒看仔細戰友是怎麼死的,薛仁貴第二箭又發射而至,剛送命的那位老兄在黃泉路上終於有人作伴了——第二個鐵勒猛士嗚呼哀哉。

“本將再賞給你們第三箭!”薛仁貴玩上癮了,剎那間控弦再射,於是乎,又一鐵勒猛士變成死屍,其陰魂追上先前死的兩位實現了黃泉路上三人行……

薛仁貴三箭奪三命,使得剩下的那些個鐵勒猛士們嚴重受驚,直嚇得渾身癱軟,驍勇之氣俱喪,雄武之名全無,紛紛下馬,大呼死罪,集體請降。薛仁貴乘勢挺進,掃蕩漠北,把鐵勒首領偽葉護三兄弟生擒而還。

薛仁貴只憑三箭便降服強敵,實為歷史罕見,一躍成為英雄偶像,軍中一片歡騰,將此壯舉編成凱歌唱到:“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鐵勒經此重創,逐步衰落,再不敢作亂。薛仁貴,不僅耍戟的水平達到了一流水準,射箭的水平也同樣蓋世無雙!

順便說一下,咱之所以沒把薛仁貴列入“神箭手”系列,而把他列入“使戟高手”系列,主要是因為正史上用戟廝殺的英雄實在太少,而神箭手幾乎歷朝歷代都有!

“三箭定天山”成為華夏戰爭史上的千古經典、大唐盛世的英雄傳奇,薛仁貴凱旋長安,萬眾歡呼,高宗龍顏大悅,著重誇獎。不料就在薛仁貴幾乎成為大唐全民偶像之時,一些官員卻突然摘掉了他頭上的耀眼光環,爆料出了他在天山之戰中的各種惡行!一個邪惡的薛仁貴形象出現了——

鐵勒猛士投降後,薛仁貴奸笑一聲,隨即把他們全部坑殺;

唐軍征服漠北後,薛仁貴淫笑一聲,縱兵擄掠並奪一女為妾;

全軍即將凱旋時,薛仁貴詭笑一聲,收納了大量賄賂和饋贈;

……

天啊!我們的無敵英雄啊!我們的完美偶像啊!竟然……竟然……竟然幹出那麼多殘忍卑鄙齷齪的勾當?!他還是不是那位英氣逼人神勇蓋世的薛白袍了?他還是不是那位獨具魅力萬眾崇拜的無敵英雄了?

一時間,輿論嘩然,美好幻滅……

(六)

英雄威名受損,形象大跌,但後世也有人為他辯護,說他坑殺俘虜是因為擔心後患畢竟敵眾我寡,而下令縱兵擄掠的是主將鄭仁泰和他無關,至於納妾和受賄,誰知真假呢,說不定是有人嫉妒陷害也未可知。

不管怎麼說,反正薛仁貴身上的這些汙點和他身上的閃光點一樣,都被史書明文記載,而且他也確實遭到了彈劾,只因戰功卓絕才沒被懲處。這便是:人無完人也!高大全的英雄只存在於虛幻之中,汙點才使得薛仁貴這人顯得更為真實,也不影響他作為一名出色戰將的歷史地位。

話說三箭平了鐵勒之後,薛仁貴暫且休息了三四年,他的大戟長弓也是太久沒嘗到敵血的滋味了,直到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又把目光盯向遼東,決定派出老將李世勣掛帥,再征高句麗,意欲將這個屢教不改的國度徹底滅亡。

這李世勣可非尋常之輩,和李靖並列為最偉大的唐朝“名將之最”,號稱“二李”。評書演義中那位足智多謀的“妖道”徐茂公(李世勣,本姓徐,字懋公,因戰功被賜予皇家貴姓李。後又因避諱李世民的世字,改名李勣)便是此君。

出身瓦崗寨好漢的李世勣自打跟了李世民之後,就毫不停歇的征戰四方,削平隋末群雄,功勛赫赫,為大唐開國立下汗馬功勞。唐朝建立後,他和李靖一起滅掉了東突厥汗國,自己又單獨滅掉了薛延陀汗國。此次出征高句麗,是他平生最後一戰。

縱觀當時所有的唐朝名將們,李世勣絕對是最聰明的一位(李靖早已去世),而薛仁貴呢,則是最勇猛的一位。高宗把這兩位派去遼東,高句麗軍隊的好日子算是到頭了。

薛仁貴第三次來到了他再熟悉不過的遼東戰場,第三次和老朋友高句麗相會,他激情燃燒,好不亢奮,他再度開始享受著這殺戮的快感!

但見“薛白袍”又一次全身心進入發瘋公牛的戰鬥狀態,或舞大戟,或拉長弓,率領同樣亢奮的兩千余名大唐鐵騎戰士,一路挺進,勢如破竹,一戰新城(今遼寧撫順北),斬首數百,二戰金山(今遼寧開原西北),斬首五萬,三戰扶余(今吉林四平),殺獲萬余,直把高句麗四十余個城池驚嚇得走投無路,望風而降!

第三次高句麗之戰,小薛幾乎每次皆是以少勝多。當他帶著那麼點兵馬去玩命的時候,眾將都是直搖腦袋,因為他們覺得太危險了。而小薛則對他的戰友們甩出那麼一句話:“兵不在於多,在於善用。”結果呢?還不都是打贏了嘛!

小薛的精彩表現讓唐高宗樂得合不攏嘴,親自手書慰勞薛仁貴道:“金山大陣,兇敵實多。愛卿身先士卒,奮不顧命,左衝右擊,所向無前,諸軍奮勇,獲此大捷。應努力建立功業,保全此英名也!”

領導一表揚,下屬更賣力,薛仁貴再接再厲,沿海攻掠,終於在次年九月和李世勣於高句麗京城平壤勝利會師,自此高句麗王國宣告滅亡,大唐帝國威震四海!

這薛仁貴打仗時狂野異常、冷酷無比,還曾坑殺戰俘,似乎是一魔鬼戰將,其實這是他的一面而已,魔鬼戰將亦有溫柔一面。滅了高句麗後,他被授右威衛大將軍、平陽郡公兼檢校安東都護之職,負責留守平壤,處理戰後事宜,即戰勝國駐紮戰敗國首都的軍政長官也。薛仁貴在平壤極善安撫,做了諸多善舉,如撫恤孤兒、贍養老人、唯才是舉、清除盜匪、表彰節義……

這一系列仁政竟使得高句麗上至官員,下至百姓全然忘了亡國之痛(唉,好生健忘呀,史書對此記載似乎有誇張溢美之嫌),對薛長官感激涕零,拍手擁護,欣然享受大唐德政。至今位於鴨綠江南岸的朝鮮新義州境內仍有薛仁貴的廟宇,據說朝鮮當地一些人們穿白色衣服也是為了紀念薛仁貴,也是看來這薛仁貴真是極具行政本事,政治忽悠手腕和他的暴力殺戮手腕一樣了得!

(七)

話說李世勣和薛仁貴蕩平高句麗,使得大唐東北邊境終於得享太平,哪料時過未久,大唐西陲又突起戰火,只因那位於青藏高原的吐蕃王國崛起了一位蓋世人傑,名曰論欽陵,乃松贊幹布時一代名相祿東贊之長子,此君文才武略不亞乃父,雄心勃勃,氣衝霄漢,官拜大相(宰相)之職,獨攬吐蕃軍政大權,極愛對外擴張,兼並西域大片領土,直接與大唐抗衡。

論欽陵此舉對吐蕃來說,實乃英雄壯舉,而對唐朝來說實乃嚴重威脅,唐高宗再度被惹惱,他又需要薛仁貴執戟張弓出擊強敵了。鹹亨元年(670年),高宗任命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率兵十萬,討伐吐蕃。

以往出征,薛仁貴雖然表現絕佳,卻皆非主帥,而這一次終於獨當一面統領三軍,心中興奮之情難以言表,更要好好表現才是。

躊躇滿誌的薛仁貴率軍一路挺進至大非川(今青海興海大河壩),將要繼續趕赴烏海(今青海喀拉湖)時,薛仁貴對副將郭待封說:“烏海地形險要,多毒瘴之氣,我們進入死地,可謂危亡之道。如攜帶糧草輜重,實在是行動遲緩,便會失去進攻良機,我看大非川上頗為平坦遼闊,可以設置營柵放置輜重糧草,留一萬人守衛,我們乘敵軍沒有防備兼程奇襲,便可滅之!”

薛仁貴謀劃得似乎極好,他把糧草輜重全交給郭待封,自己輕裝出擊,進軍烏海尋找吐蕃主力,然而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薛仁貴怎麼也沒有想到,那副將郭待封把這一切都給毀了……

郭待封乃威震西域的貞觀名將郭孝恪之子,將門之後,自視極高,曾為鄯城鎮守,和薛仁貴地位相同,如今卻給薛仁貴擔當副將,屈居人下,心中早有不滿。

“吾乃名家世家,功臣之子,你薛仁貴乃一農夫耳,憑什麼要我聽你指揮?!”郭待封越想越憋氣,便不理會薛仁貴的交代留守,而是擅自帶著輜重徐徐跟進。

薛仁貴哪裏知道郭待封如此操蛋,信心百倍的他一路疾馳,正遇著數萬吐蕃軍,他仗著猛男風格,身先士卒挺戟而上,其余唐軍隨後奮勇衝殺,只把吐蕃軍殺得七零八落,斬俘數不勝數,奪得牛羊數以萬頭。

薛仁貴樂得直拍手,但沒多久,他就欲哭無淚了……

郭待封帶著輜重不緊不慢地瞎溜達,正被神機妙算的論欽陵逮個正著,他調集二十萬吐蕃大軍來了招突襲,可憐這稀裏糊塗的輜重兵哪裏敵得過如狼似虎的生猛雄師,瞬間一敗塗地,郭待封倉皇逃跑。

薛仁貴驚聞後勤全失,猶如晴天霹靂,初戰告捷的歡樂立馬煙消雲散,心情跌入谷底,全軍士氣也一落千丈,即憤恨又無奈的薛仁貴只好退回大非川,他哪裏曉得,更恐怖的事情還在後頭呢,用兵狠辣的論欽陵早就為他準備了四十萬大軍這正是:挖下深坑等虎豹,撒下香餌釣金鰲!

薛仁貴率領的頹廢唐軍還沒布陣呢,就被四十萬氣勢洶洶的吐蕃大軍突然包抄,唐軍戰意全無,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降的降,薛仁貴本人倒是神勇,一會以大戟橫掃,一會以長弓勁射,可縱使他三頭六臂,也敵不住四十萬吐蕃大軍的群毆啊,更何況那論欽陵乃軍事天才,排兵布陣之才甚是了得,薛仁貴個人再武勇又有何用?

薛仁貴好不容易才殺開一條血路,羽箭全用完,大戟也有些殘,白袍染成紅杜鵑,從來未有那麼慘!

十萬唐軍全軍覆沒,薛仁貴萬般無奈,被迫和論欽陵議和,論欽陵見好就收,以迫使唐朝承認吐蕃為西域霸主為條件和薛仁貴簽訂了合約。

這位昔日的白袍戰神仰天長嘆:“今年乃庚午年,在西陲用兵觸犯歲星,當初攻滅蜀漢的曹魏名將鄧艾便因此而死。我原來就恐怕有此一劫,今果然如此!”

“薛白袍”用天象來詮釋自己失敗的原因,看來他真的是被打頹廢了……

大非川之戰,使得唐朝在西域勢力大減,吐蕃迅速崛起,成為唐朝最大的威脅,巍巍大唐的自尊,嚴重受挫,周邊邦國也清醒認識到,原來大唐並非無敵。

雖然戰敗的責任並不在薛仁貴,但朝中有小人黑了他一下,向高宗說他“縱敵不擊”才遭此大禍,高宗英明一世糊塗一時,瞬間把薛仁貴昔日的功勞忘得一幹二凈,一怒之下將其貶為庶人。壞事的郭待封也沒被處死,同樣被免職為民。

這一切,像是一場夢幻,當年在賢妻的鼓勵下,年輕的薛仁貴帶著他滿腔的壯誌和一身的武藝前去投軍,逐漸開始了輝煌的戎馬生涯,從終日勞作的平頭百姓成為戰無不勝的大唐第一猛將,而如今,他就像是從巔峰猛然跌落,又變回了一介草民。

人被黴神附體,喝涼水也塞牙。薛仁貴過了幾天百無聊賴的平淡日子,忽聞高句麗余眾造反(看來唐朝對他們再好,也終究是有不服的),朝廷要啟用他。頹廢的薛仁貴頓時兩眼放光有了精神,覺得自己要鹹魚翻身了,哪知剛從百姓恢復成大將沒多久,他又犯了事(具體何罪,史書未說),這次更慘,連普通百姓都做不成,直接被變成罪犯流放象州(今廣西柳州東南)。

“俺這輩子可能真的完了……”邋裏邋遢的薛仁貴蹲在墻角啃著饅頭喝著菜湯,越想越悲,無限淒涼。

終於有一天,唐高宗大夢方醒,突然想到這世上還有個蓋世神勇的猛男,名叫薛仁貴,又想到他昔日於君於國的各種好處,立馬熱淚盈眶,趕緊召見。

薛仁貴把自己收拾了一番,進了皇宮。高宗一見昔日愛將,心潮起伏,用顫抖的聲音說道:“愛卿啊!朕可算是見到你了!往日在萬年宮,若無愛卿,朕早就變成魚了!從前滅鐵勒、破高句麗,使漠北、遼東皆遵從我朝,愛卿功勞居多啊。愛卿雖有過,然而這些功勞又豈能相忘呢。有人說從前討吐蕃時烏海城下愛卿故意縱敵不擊,以致失利,當初朕就是因此痛恨而疑心的,如今遼西不寧、瓜州沙洲兩道也斷絕,愛卿怎可安臥家中,不為朕指揮軍隊呢?”

此番金口玉言,把薛仁貴說得淚濕衣襟——嗚嗚嗚,皇上還是記得俺的啊!

就這樣,高宗重新啟用薛仁貴,任瓜州長史,不久又拜為右領軍衛將軍和檢校代州都督。“薛白袍”真正的鹹魚翻身,戰神重出江湖!

此時的薛仁貴,早已不是多年前那個器宇軒昂英姿勃勃的“少俠”了,他的須發已和他的戰袍一樣,有了霜雪之色,不過他的功夫依舊不減當年,寶戟不老,寶弓更不老,他即將上演自己人生中最後一場精彩絕倫的壯舉!

(八)

開耀元年(681年),六十八歲的薛仁貴出征雲州(今山西大同一帶),對付作亂的突厥人。突厥軍統帥阿史德元珍遙望唐軍陣中薛字大旗飄擺,大驚失色,便派人出馬問道:“唐將何人?”唐軍一士兵高聲答道:“薛仁貴也!” 阿史德元珍可不沒有吐蕃論欽陵那般膽略,聽說薛仁貴的大名,已慌得手足無措,他又使人故作鎮靜地說道:“我聽說薛將軍已經流放象州死在那裏了,怎可重生呢?”

薛仁貴聽得此言,不由一笑,立馬提著大戟衝出陣來摘下頭盔,那突厥部眾見此情景,皆嚇得滾落下馬,跪地下拜,而且一邊拜還一邊往後撤,生怕薛仁貴那大戟碰著自己。

這薛仁貴打仗,一貫心狠手辣,管你拜不拜,宰你沒商量!

薛白袍乘勢出擊,輕松地大破突厥,斬首一萬,俘獲三萬!此乃薛仁貴戎馬生涯中的最後一戰,也是他超凡神勇的最後一次精彩展示,更是他殺敵的最高境界——還沒出手,僅憑赫赫威名和強大氣場就先把敵人給嚇癱了!

兩年後,大唐名將薛仁貴因病去世,終年七十歲。高宗聞訊,悲傷不已,追贈其為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並提供車輛給他護送靈柩返回故裏。

生於鄉村農田,終又歸於鄉村農田,神箭狂戟的薛仁貴大將軍英魂安息了。熱血、勇猛,忠誠、自信、狂傲、兇狠、冷血……這些個性鮮明的特點,構成了這位大唐戰神的真實面貌。無論優點還是缺點,那所向披靡的白袍已然成為大唐最為震撼的英雄傳奇之一,也成為那個輝煌時代華夏最強武功的經典標誌。

薛仁貴雖然去世了,但他的遺傳基因甚是優良,第二代薛家將也夠厲害的。正所謂將門出虎子,薛仁貴的長子薛訥頗具乃父之風,也成為唐朝的名將。

薛訥深沈果敢,膽氣雄壯。女皇武則天在位時,後突厥(東突厥亡國後又復國了)侵擾河北,武則天知道薛訥和他爸一樣都是勇武非常的猛男,便詢問他對敵之策,薛訥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談,說得女皇眉開眼笑,結果輕松搞定了後突厥。

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也對薛訥大加重用。吐蕃進犯,薛訥奉命出擊,兩戰兩捷,大破敵軍,斬俘數萬,生擒了吐蕃首領六指鄉彌洪。玄宗大喜,封薛訥為左羽林大將軍,進爵平陽郡公。

四十四年前,第一代薛家將薛仁貴在和吐蕃軍隊的對決中慘敗而歸,當時心情極度郁悶的白袍戰將怎會想到,四十四年後他的兒子薛訥會遭遇同樣的敵手,而且大獲全勝,凱旋還朝!第二代薛家將也算是為老爸報仇雪恥了,可謂給老薛家大大的爭光添彩。

既然薛訥和老爸一樣厲害,那些演義了第一代薛家將的民間文人們又豈能放過第二代薛家將?肯定也得渲染神話一番。在新的演義中,薛訥變成了薛丁山,又多了一個虛構的厲害老婆樊梨花。薛家將的故事被繼續傳揚,流傳至今。至於那薛仁貴的孫子薛剛反唐(強烈反對武則天的“暴政”)的事兒,那就是純屬胡扯了,人家老薛家對女皇陛下忠誠著呢。

歷史上薛訥的兒子名叫薛嵩,和他爺爺薛仁貴一樣,是個勇武過人的神箭手,可惜安史之亂時站錯了隊,投奔了反賊安祿山,好在後來知錯能改,回歸了朝廷,朝廷也原諒了他。這位第三代薛家將不但武功厲害,還擅長地方行政,是個青天,政績卓著,被朝廷封為高平郡王。

薛嵩的兒子名叫薛平,是為第四代薛家將,行政本事和軍事才能都很強,治理過黃河,造福於百姓,又於唐穆宗時代出奇兵平定了藩鎮叛亂,封為魏國公。

縱觀歷史上真實的薛家將,可謂一門忠勇,代代英雄,如此顯赫的武將家族,在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從唐初到唐末,他們見證了一個帝國的興衰,也寫就了一段英雄的傳奇。

刀槍劍戟,各具風姿,然無論頂尖高手把它們耍得如何厲害,也難以抵擋一種輕便兵器的突然襲擊或群起攻之——即弓箭是也!硝煙戰場之上,今有狙擊手,古有神箭手,百步取人性命,輕而易舉,那《水滸傳》中的帥哥花榮堪稱百發百中的佼佼者,不過花榮乃小說中人物,正史上的神箭手又有哪些呢?

預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請看下集=卷五:箭無虛發之49.百步穿楊 一箭足矣——養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