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家人賭博沒有錢了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王慧華/文 通訊員 吳維康/攝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研究成果

01

《神奇的太極星象村》(周誌雄 汪本學)

外界說起俞源,有兩個好奇:

一是它被稱為“神奇的太極星象村”,據說這個村的設計是按天體星象布局的,這是真的嗎?

二是村莊的設計者很有名,據說是明代開國名臣劉伯溫,因他與俞氏第五代俞淶是莫逆之交。那麼劉伯溫真的到過俞源嗎?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走進俞源村,感知鄉土宋韻裏的“一村一家族”的前世今生。

村口全景

宋代建築——

洞主廟成圓夢勝地

四面環山的俞源村,僅在北面有一個小缺口,整個村莊就像一個口小肚大的瓶子。建築形狀就像是一幅完整的天體星象圖:

發源於九龍山的小溪自東向西流入村莊,溪水流出村子以後,並沒有直接奔流而下,而是在村前繞了一個“S”形的灣,從上往下看,這巨大的“S”灣就像是一個刻劃在兩山之間的太極八卦圖,雖然這一特殊的地理現象只是大自然的一種巧合,但它給俞源帶來了不少的神秘氣息,加之村中北鬥七星塘的獨特建築格局,讓俞源成了中外遊人紛至沓來的地方。

相傳七星塘和太極八卦的建築風格是劉伯溫所設計,村人設計了太極河,按劉伯溫要求用二十八宿方位布局設計了村中28幢主要建築。

橫貫俞源村的小溪從南至北巧分陰陽二儀,而村頭兩水最高處,有一座洞主廟,建於南宋年間,距今700余年。

這個廟占地1500平方米,其以“圓夢”取勝,是遠近聞名的圓夢勝地。相傳俞源村以前經常發生水災,於是人們特別建造了洞主廟,專門供奉都江堰治水功臣李冰的塑像。每年俞源村都會舉行盛大的廟會,正月十三是“圓夢節”,據說在這裏睡一個晚上必會做夢,且解夢十分靈驗,許多人都會趕來古村圓夢。在這一天,白天村裏要組織“擎臺閣”民間文娛活動,從明清起延續至今。

俞氏祠堂

俞氏家族——

雅誌清修,佳愛山水

村內名勝古跡眾多,還留有許多不解之謎,如“商坐樓”邊有一口井,它被村民們稱為“氣象井”,據說天晴時,井水清澈見底,而一旦井水變渾濁了,那就一定會下雨。而在“聲遠堂”檐口的桁條上有九條木雕鯉魚,它們會隨著季節氣候的變化而變換顏色,或黑或黃或紅,非常神奇。

村裏一個很重要的建築就是俞氏宗祠,俞氏祖先以《擢秀亭記》為墓誌銘,是希望家鄉青年才俊純潔清正,這是荷花的品質,更是成才的基礎。宗祠裏設有家訓館,墻上刻著俞氏家訓三字經——“宋包公,刻誡廉。類彼者,廉之範。寧無財,不傷廉。若俞子,當自警……”

俞氏的遷居落戶發生在南宋末年。俞氏老祖宗叫俞德,原籍杭州,因學業有成被舉薦任松陽縣教諭。往返路途,經常路過九龍山下的一處朱顏小村,在此安家立命生息繁衍,而原有的朱顏兩姓日漸衰退乃至消失,村莊為俞氏家族所代替。

俞氏是從元末第五代俞淶起,開始人丁興旺的,他四子中三個兒子的後代子孫,成為如今俞氏家族的三大主要支脈。俞淶雖有博學宏才,一生卻耕讀為樂,善交廣結,多行義舉,為俞氏家族樹立了一面精神旗幟:雅誌清修,佳愛山水。

當時,劉伯溫對俞淶的人品深為贊賞,為其寫下“結廬人境而無車馬,竹冠野服棲遲其下,我求其人其淵明之流亞乎?不知采菊東籬,仰見南山……”的贊美詩句。

劉伯溫輔助朱元璋統一天下之後,力薦俞淶的孫子俞繼祖為南京錦衣衛鎮撫。與劉伯溫同時被朱元璋征召的江南名士,像宋濂、章溢、葉琛及之後的蘇東坡後裔蘇伯衡等,都與俞家交遊甚深。俞淶死後,宋濂為他寫“敬一處士墓誌銘”。俞淶最小的兒子善護建造“皆山樓”,蘇伯衡為之撰寫“皆山樓記”,被收進《四庫全書》。

俞氏家族尊禮重教,凡族裏有人赴考,都按不同層次給予資助。在明清時期,出過進士、舉人、秀才等293人,如俞淶八代孫俞大有,在清朝中殿試二甲進士,任禮部觀政。自清乾隆後,俞氏家族中的殷實之戶增多,紛紛不惜巨資興建廳堂樓閣,使俞源村落布局大為改觀。保存至今的50余幢古宅民居,多為這段時期所建,並留下古詩百余首。

俞氏家規——

懷大禹心,有愚公誌

俞氏家族十分重視維護祖居家園容貌,嚴禁亂伐林木,俞源村頭至今留有百年古樹數十株。宗祠訂有嚴格護林規則,並設專人護養。比如俞源村老黨員俞鳳法新定下的一條家規是“懷大禹心,青山綠水留恩遠;有愚公誌,十裏河渠治愛深”。他對媒體記者說:“俞氏宗譜裏就有護林治水的族規,我們要把這個好傳統傳承下去!”

俞松發老人曾為當年俞氏家譜族譜的保存和資料整理做出貢獻。俞氏家族的族規祖訓,規定上譜八不書:死於非命不書,盜竊者不書,賭博者不書,不孝不悌者不書,犯獸行者不書,納妾寵婢者不書,茍合微賤者不書。它們從道德修養、行為法度、人生發展以及價值取向等方面為族人定出了行事的方向和標準。

其中有一條有關防止嫌棄女嬰的家族規定很值得一提:清道光年間,俞氏20世裔孫誌俊、誌候倆兄弟,鑒於家族中時有棄養女嬰現象,遂倡議訂立育嬰族規,並帶頭捐田年租,作為救濟本族貧困裔孫生育女嬰的專項補助。

救濟章程規定,補助款額一女嬰為3000文,產後一個月內分三次付給。女嬰自養或與他人,聽其父母自便,但若發現有溺嬰行為,則追回補助款,並按族規教訓。倡導男女平等,申揚社會正氣,這也是俞氏家族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參與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原武義縣文聯主席、浙江師範大學特聘研究員鄒偉平曾兩度為俞源編書,出版了《走進俞源》、《俞源古村落》等,他說,自南宋以來,以呂祖謙學術思想為代表的明招儒學傳統文化經久不衰,影響極其深遠。其中像俞源、郭洞、鞏宅、劉宅、白革這些古村落都是在宋韻文化的影響之下慢慢地繁榮和發展起來的,它們至今還保留著我們古老而神秘的傳統文化底蘊,散發出農耕文化的獨特魅力。

2013年,武義縣人民政府和浙江師範大學聯合成立了“中華明招文化研究院” ,多次成功舉辦了由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參加的研討活動,編輯出版相關文獻等,對於整理和挖掘以明招文化為核心的武義地方文化,傳承從宋文化發端延續的傳統文化精髓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古村落名片

俞源古村

風光秀麗的浙中九龍山下,有座俞源古村,它創建於宋代,世代聚居的俞氏家族,勤勞創業,耕讀為樂,尊禮重教,急公好義,人丁興旺,歷經32代,至今已逾800余年,是浙中一大望族,也是目前全國最大的俞姓聚居地。

俞源現存明清古建築有395幢之多,以其悠久的歷史文化沈澱,淳樸的耕讀家族文化,2000年列入省歷史文化保護區,2001年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被命名為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

浙江省青少年研學成長雲空間啟動

快來報名加入浙學少年團

延續第一季“文脈尋根-雲研學約會古今大先生”的做法,我們將依然按以下方式進行:

第一階段:投稿報名:即日起至2022年3月底

錢江晚報成長讀本定期發布約會千年古村落的線路地圖及尋訪指南,中小學生可自由學習和尋訪,寫寫你心中的古村落,上傳圖文作品,即文字感想+才藝作品(攝影、書法或繪畫作品等)。

參與方式:登錄錢江晚報教育微信號“升學寶”,底部菜單“閱鹿書院”小程序投稿,投稿即為報名,截止日期2022年3月31日前。

第二階段:現場體驗營:2022年4月-5月

從學生投稿中,我們將優選出100人左右,組成浙學少年團,有機會在節假日免費參與現場體驗營活動,走出課本,由名家名師領遊,實地尋訪這些千年古村落。在名師指導下,學生完成研學報告或錄一段解說誦讀視頻,記者將全程跟隨記錄。(註:約會古今大先生研學體驗營,原定在今年11月進行,因疫情原因推遲到明年,也將在此期間同步進行)

第三階段:專家雲點評,2022年6月

浙學少年團的兩季研學報告,我們將請省內著名學者專家在特定時間走進線上直播間,對學生研學報告集中進行雲點評,對評出的優秀作品將頒發獲獎證書。

今天,我們就首期發布武義俞源古村、建德新葉古村的尋訪地圖(詳見本報第2、3版),一起開啟約會千年古村落之旅吧。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