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參加皇帝登基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世上有一種事,人人都會做,可古今中外沒一個人和別人做的是一模一樣的,這就是夢。夢這東西很玄虛,也很實在。叫你永遠都捉摸不透,還差不多天天都會遇上它。玄之又玄的東西很神秘,神秘到不為人們拆解的程度,就升華成了神——“夢神”。夢神是周公,那麼這個周公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周公姬旦畫像

周公,全稱周公旦,他的姓名很響亮——姬旦(非“雞蛋”)。當然這只是我們後人對他的稱呼。文王有一百個兒子,大多數都不怎麼樣。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個兒子,老二武王姬發的同父同母兄弟。他輔助二哥武王開創了大周的八百年基業,制定禮樂行政。對我國民族文化的形成具有開山的意義,被後世尊為“聖人”。

他的大致生平是這樣的:文王在世時,姬旦十分孝順,為人忠厚仁愛,勝過其他兄弟。文王封他到周原,故稱周公旦。

武王即位,周公旦輔佐二哥處理了很多軍機政務。牧野大戰前夕,武王在寧邑(今獲嘉)同盟山向八百諸侯宣讀《牧誓》,這發言稿就是周公所寫。其文分為兩段:第一段痛罵紂王無道,第二段申明武王替天行道,鼓勵大家奮勇作戰,同時宣布軍紀。此文被收入《尚書》,列位可找來欣賞欣賞。

武王伐紂

牧野之戰,殷軍前陣倒戈,紂王登鹿臺自焚而死後,就是周公手持黃鉞(大銅斧)隨武王最先進入紂王宮殿的。“鉞”是權力的象征,可見周公地位之高。滅商後,他建議寬大俘虜,仁厚理政。把紂王的兒子武庚祿父就舊地朝歌安置,只是派他的三哥管叔姬鮮,五弟蔡叔姬度,老八霍叔姬處作為監督,與武庚共同治理殷商故地。

不久,由於日夜操勞國事,武王身染重病。周公於是以自身為質,祈禱三世祖宗,作文告曰:“周王發辛勞成疾,如果三位先王欠上天一個兒子,就請我姬旦代替周王發。旦靈巧能幹,會伺奉鬼神,這一點二哥不如我;但周王受命於天,要治國安邦。他能使國運昌盛,使先王永享奉祀,請你們答應我的要求吧。”然後悄悄放在了一個密封的匣子內。第二天周王果然好了許多。不過這只是回光返照,武王不久還是死去了。

武王駕崩,他的兒子成王即位,當時成王只有十三歲。於是周公為保證大周安頓不亂,便代理政務,主持國家大政。

周公輔成王

周公攝政,在管地監察紂王後裔的老三管叔鮮不滿意了。他夥同紂王的兒子武庚,串通五弟、老八,制造流言蜚語說周公企圖篡權了,準備殺了周公自己登基。由於皇族煽動,一時叛亂勢力遍布河南、河北、山東和安徽等地,聲勢浩大。周公見勢,命召公留守鎬京,自己親率大軍東征。反周勢力看起來氣勢洶洶,實際並不團結。周公採取各個擊破、擒賊擒王的戰略,直取朝歌,擊潰了武庚所部。然後乘勝出擊,攻取了管、蔡之地,誅殺了老三管叔鮮,又擒殺了紂王的兒子武庚。流放了五弟蔡叔度。將罪過較輕的老八霍叔處貶為庶民。周公平叛歷經三年,至此勝利結束。周公攝政時,曾親自去洛建造新城,起名“成周”又名“洛邑”,也就是後來的洛陽。

出土陜西鳳翔、藏舊金山亞洲美術博物館的周初青銅器冉方鼎,銘文開頭說:唯周公於征伐東夷,豐伯博姑鹹裁。

周公攝政第六年,招集天下諸侯雲集成周,舉行了開城大典,冊封天下諸侯。並宣布了各種典章制度,即“制禮作樂”,這禮樂就是後世儒家稱頌和推崇的“周公之禮”。

周公禮賢下士,有一次他正在洗頭,有賢達人士來見,他不等洗完就數次握著頭發見客;正在吃飯時,曾三次吐出入口的食物,起來接見賢士。這就是後來曹操著名詩句:“周公吐脯,天下歸心”的由來。周公攝政時是成王、魯國的康王在位之時,天下清平,文化昌盛,百姓安居樂業,“刑錯四十年不用”。史稱“成康之治”。這就是後來大聖人孔子所向往的美好時代。周公臨死,他要求葬在成周(今洛陽),表示自己不敢離開成王,永遠臣服於侄兒成王。周公死後,成王把他葬在了畢邑,使其能夠陪伴自己的父親文王,來表示成王不敢以周公為臣。以後使用周公定制的“周禮”,以迎神取代占蔔。

一飯三吐哺

周公被孔子尊為聖人,孔子經常在夢中夢見他,還常說“吾不復夢見周公”。言外之意就是特別憧憬周公時的美好社會。大成至聖先師此話一出,再加上一部《周公解夢》傳言系周公所作,周公便被擡升成了“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