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馬犁地犁到家裏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文/張天科

七九年七月,我十七歲參加高考落榜,從學校高中畢業,回鄉參加生產勞動,直到83年地分到戶,一共在農村勞動生活了四年多的時間。可以說,那段激情澎湃的歲月在我的人生經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記得當時畢業正值“三夏大忙”季節,生產隊剛剛收割拉運完麥子,還要打碾麥子,摞麥草垛。

打碾麥子的工作,是很辛苦的工作,社員們早上6、7點就起來“攤場”,經過太陽爆曬幾個小時,11點多開始用拖拉機拖著石碌碡碾場,12點多“翻場”,再二次“碾場”,下午二三點再“起場”,男女老少齊上陣,經過兩三個小時的奮戰,精壯勞力把碾過的麥桿集中起來摞成一層一層長長的橢圓型的麥草垛;剩下的小麥和麥殼推成一個又一個大堆,等晚上起風了男勞力集中起來,分成幾攤,揚場的揚場,掃麥殼掃麥殼,裝麥袋子的裝袋子,直到晚上9、10點才能收拾完。在大太陽曬上一天,頭昏腦脹。一天活下來,勁疲力盡,渾身都不舒服,倒頭便睡。就這樣,一個月下來,我變的又黑又瘦。

三夏忙完了收割小麥,還有夏播。主要是點播玉米,一般是在川道地種。那時的生產隊是人扶犁套著牲口在前邊豁溝,社員在後面點播玉米。我的主要任務是在前面牽好牲口,男把式們在後面掌犁,女社員在後面播種,完了再套上牲口拉著耱耙整個過一遍。大約過上一個多禮拜,“蕃麥苗”就長出來了,半個月開始“間苗,”就是一窩幾棵苗,把弱苗拔掉,只留一棵壯實的。然後一個月過後鋤地松苗,三伏大熱天,男女老少一人一行住前鋤,算鋤算撥草,累了在中途休息一下,接著往前鋤。自己一個毛頭小夥,和那些精壯勞力相比,身單力薄,不一會便汗流俠背,落在了後邊,眼看著別人已到了地頭,而自己還有很長的距離才能趕上……

最吃力的要數玉米長到膝蓋高時的“摟玉米”,就是給玉米苗施肥夾行了。先把尿素肥料點到玉米苗下邊,再用鋤蹶一鋤一鋤地把兩邊的土往中間摟,一個人一天要摟半畝多玉米,腰酸腿困,渾身困乏無力,豆大的汗滴不停地往下落,當個農民真是夠辛苦的!

玉米是耐水作物,在生長過程中至少要澆三遍大水,後期還要施一遍追肥,才能長出豐顧的玉米棒子,到了九十月間玉米成熟,社員們掰得掰,背得背,拉得拉,剝得剝,直到金燦燦的包谷掛著生產隊院子的橫梁上,墻上,才算收獲完畢。

十月初又該犁地了種麥子了。那時種麥子沒有播種機,主要是牲口拉犁鏵種麥子。生產隊在種麥子時,以一個犁鏵為一組,每組有3~5個人,一個負責犁地、一個撒種子,有時還有一個撒化肥的、一個散糞、一個牽牲口。種麥子先從坡塬地開始,一層一層地從下往上種,塬上種完再折返回川道,播種過程中,牲口要快的話,一天能種三畝地兒。那時的天氣好像比現在冷,一大早去種麥的時候,老農都穿著邦邦棉襖,牲口呼出的氣都是涼的。

在生產隊勞動,經常要幹的活就是犁地、種地,所以,要紮根農村,當一個合格的農民,必須學會犁地。看著那些“老把式”嘴裏抽著用紙卷著的旱煙,一手扶著犁鏵,嘴裏吆喝著牲口,悠然自得犁地的時候,真的讓人羨慕。他們把每一犁鏵都犁得很直,從邊上看是一條直線,一米寬要犁幾犁鏵,都有哈數,不能多也不能少,這就要看扶犁人的經驗和功夫了。我第一次學犁地時,總想追求完美,渾身拿著勁,把腰桿挺直,兩臂挾緊,兩手把犁緊握端平,但還是掌握不了平衡,地犁的深淺不一,手按犁頭不是輕了就是重了,稍不註意,就把手給噌破了皮,一天下來,全身都痛。後來,經過我一年多觀察、學習、試手,在參加生產勞動的第二個年頭,就正式開始扶犁種地了。每當看到自己種的麥子出苗後,一行行整齊而勻稱的麥苗,心裏也多少有點成就感。

到了冬天,生產隊的人也不能閑著,主要任務是給莊稼地裏拉糞、散糞。當時,我們住在半坡上,隊長會安排一男一女倆個人用架子車往下面川道地拉糞,一個來回得一個多小時,厲害的一天要拉八回糞,一般不行也得拉六回糞,坡塬的地主要靠人駕著牲口拉,一天下來社員們個個累的死水汗流。“散糞”相對輕松一些,就是把拉到地裏的大糞堆,用鐵鍁拋散在地裏,作為肥料。過去的農家糞全是有機肥,不僅能肥田,還很環保,只是不多,不能完全滿足農田的需要。

農村的農活都是周而復始的。春種夏收,夏種秋收,年復一年。在生產隊勞動的那四年,我跟過馬車和拖拉機拉運石料給隊搞副業,參加過平田造地和梯田大會戰,修過河堤,拉過牛糞,撒過種子,割過小麥,種過蔬菜,掰過玉米,犁過地,交過公糧,當過記工員、保管員、出納員,代理過生產隊長,農業社的所有農活都會幹,也能幹。

在農村四年多的勞動日子裏,我的體格得到鍛煉,也學會了很多農業技術知識,我的性格和意誌得到了歷練,更使我親身感受和了解了農村和農民的辛苦勞作與生活的不易,這對我的人生起到了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這樣的經歷和鍛煉,使我受益終身,永生難忘。

一晃幾十年已經過去了,現在的農村,早已地分到戶,實行單幹,家裏幹農活的都是些老人和婦女,年輕人都到城市或外地打工掙錢。有些農田不知不覺地荒廢了。農作物的增產主要靠化肥農藥,有機肥用得很少。隨著農業機械的使用和發展,一些傳統有效的農作物栽培技術也已失傳,大隊人馬到地裏種莊稼的情景也已不復存在,今後也許不會再出現了。

歲月如梭,逝者如斯。歷史在延續,社會在進步,農業發展更是日新月異,如火如荼。現在的農村種地收獲全是機械化作務,再不需要過去那種原始的、傳統的、落後的生產方式了,農民也不用一年四季“面朝黃土背朝天”整天在地裏辛苦勞作了,再也不會為生計發愁了。如今,億萬農民擺脫了貧困,實現了小康水平,生活一天比一好,正在向鄉村振興,發展現代農業邁進。黨和國家的政策也好,現種地不繳稅反而還有各種補貼,而且有養老醫療保險,農民衣食無憂,生活的很幸福。

但我仍然懷念過去在農村勞動的日子,懷念那激情澎湃的歲月。多少個睡夢中時不時地還會出現那個年代在生產隊勞動掙工分的場面,那是我一生的記憶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圖片源自網絡)

《當代散文》由山東省散文學會主辦,散文雙月刊,主要發表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作品,歡迎山東籍散文作家申請加入山東省散文學會。山東省散文學會常年舉辦各種散文活動,為作家提供圖書出版服務,歡迎聯系。投稿郵箱:sdswxh@126.com、 sdca98@163.com

壹點號當代散文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