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之手表散架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圖說:洋山港氣象站 新民晚報記者馬丹 攝

6月30日,上海海洋中心氣象臺洋山港氣象站站長沈其艷又一次上山了,開始她為期4天的值班——臨港新片區小洋山島小城子山這段15分鐘的山路,她已經走了25年,而在25年間,她也從當年青蔥的漁家女變成了如今經驗豐富的氣象觀測專家,也為洋山港這一東方大港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土生土長洋山港“漁家女”

洋山港氣象站在小洋山島小城子山的山頂,是上海市域內距離市中心最遠的有人值守氣象站,也是瞭望東海風雲變幻的重要窗口。“這裏氣候環境惡劣,經常性出現大風和大霧等災害性天氣,特別是汛期臺風期間,經常受到狂風暴雨襲擊,這也使其具有了難得的氣象觀測價值。”沈其艷說,洋山港氣象站自設立之初就在航運一線“觀雲測天”,2006年後升級為港區提供精細化分區觀測服務,幫助港區減少航運風險,避免不必要的停運。

沈其艷正是土生土長的洋山港人,她的家原本就在小洋山島上。1997年,為了獲取建設洋山深水港的第一手氣象資料,已經退休的老站長林賢超被委派來到洋山港,建立起了洋山港氣象站。“20歲前,我是一個漁家女,‘風浪一大就沒法出海’是我童年的氣象記憶。直到洋山第一個氣象觀測場建成,才讓我有機會了解了什麼是氣象。”沈其艷說,當時,上海氣象部門需要培養一個洋山港當地的觀測員,以便和幾位市區觀測員交接班。“當時,領導要求我3個月內考取上崗證,這就意味著我要在3個月內,熟記一本厚厚的地面觀測氣象手冊。於是,我就每天跑到觀測場學習,一坐就是大半天。”

圖說:沈其艷在觀測場調試設備 采訪對象供圖

差點被雷擊更知觀測重要

在洋山港氣象站2016年進入自動觀測階段前,沈其艷和同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每天3次的氣象記錄——3個時間點的觀測結果必須5分鐘內上報,不能遲測、更不能漏測。不管外面是什麼天氣,都必須準時到山坡上的觀測點。為了讓數據上報不出現任何紕漏,沈其艷設置了3個鬧鐘,手表也比正常時間快5分鐘。

在沈其艷的觀測經歷裏,經歷過狂風暴雨,也經歷過電閃雷鳴。一次雷暴天氣裏,沈其艷冒雨在觀測場觀測,一個滾地雷打在了她腳跟。“當即,我的耳朵就有點失聰的感覺,但是上傳數據刻不容緩。待到傳完數據回過神,我才有點後怕:有時候生命或許就在一道雷電之間,如此脆弱又如此頑強。”沈其艷說,但也正因為這次經歷,她更意識到氣象觀測的重要性,是為了保障普通人的生命財產,也是為了洋山港的安全運行護航。“我的爺爺和外公都是在出海捕魚時遭遇臺風再也沒有回家。如果當時有精準的氣象預報,他們或許就不會遇難。”

圖說:沈其艷和潘丹正在查看觀測數據傳輸狀態 新民晚報記者馬丹 攝

7000多天觀測從未間斷

“守護洋山港區,靠的不是我一個人的力量,而是三代氣象人的接力。”沈其艷說,25年7000多天觀測不曾間斷過一天,多少次她和老站長林賢超一起頂著臺風、冒著雷電危險衝到山上去記錄氣象數據,在多少個沒電的夜晚熬過酷暑、忍過嚴寒。也正是他們的堅守,為洋山港積累了大量珍貴的氣象數據,並在每一次臺風、大霧等天氣來臨前及時發出預警,為洋山港這一東方大港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隨著港區的發展,氣象服務的需求日趨精細化,洋山港氣象站的任務越來越重,年輕力量開始和沈其艷們並肩作戰,80後潘丹就是其中之一。2009年,潘丹本科畢業從繁華的城市來到海島,她也曾感覺不適。“但很快被老氣象人的堅持和付出所感動,不知不覺在這裏待了十多個年。”

4月1日起,洋山港氣象站開始全面自動化測量,但維護觀測設備還得靠人力。去年8月來襲的臺風“黑格比”個子小脾氣大,小洋山島刮起狂風,港內船只都駛向錨地避風。沈其艷發現臺風觀測場圍欄被吹得散架了,稱重式雨量傳感器的擋風葉也被刮斷了,於是,她與潘丹相互攙扶著,頂著吹得人都站不穩的大風,完成設備搶修。

新民晚報記者 馬丹 特約通訊員 謝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