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香火旺盛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智能相對論,作者 | 佘凱文

中國一直被視為全球最大的無神論國家,在平時這一說法準不準確我不知道,但是在某些特定節日這個說法一定是不準的,就比如農歷新年。

中國過年的活動有很多,比如探親訪友、打麻將、逛廟會、看燈展,而在大年初五那天也有一個重要的活動,就是“祭神”,當天全國各地只要是稍有名氣的寺院廟宇都會被擠得水泄不通。

哪怕一些在平時從未有過信仰,進過寺院,遞過香火的,也會去燒香拜佛,祈求健康、風順,同時也會求簽、算命看看今年自己“命數”如何。

“算命”的文化在中國已經有了2000多年歷史,一般往往是由“高人”根據你的抽簽、掌相或面相來幫你“預測吉兇”,但從近些年的一些技術來看,人工智能似乎也正在往“玄學”方面發展,所以將來會出現一個所謂的“科學神”嗎?

AI“算命”正在由娛樂向科學升級

在很多年前,特別是在中國的互聯網上,很多“測名”、“解夢”的網站或APP就已經出現了。

不過顯然這些東西都不靠譜,僅僅用來娛樂一下還是可以的,這些網站或APP的背後不過是存在了幾套模板,像姓名測試,你多輸入幾個姓名就會發現說來說去都是那些內容,只是做了不同的排列組合罷了。

那麼將AI技術應用到這一領域能使其靠譜嗎?

早兩年關於這方面的研究還真的蠻多,在2017年臺灣的一個團隊研發了一款“看手相”的應用,團隊先是研究了大量的手相基礎知識,再使用2000多張真實的手掌照片,將手相理論與手掌照片像結合,對他們的社會關系、身體情況等進行分析,得出了數千個樣本。最後再利用“深度學習”技術讓計算機學習這數千個樣本,最終學會看手相。

雖然最後這款應用因涉及隱私而被關停,其準確性也無法判斷,不過從另一個數據來看,這款應用的用戶留存率達到了80%以上,也就是說它獲得了絕大多數用戶的認可。

有獲得認可的當然也會有不被認可的,在2016年一款由上海交大教授武筱林,所研究的一套“AI預測犯罪”理論則遭到了全球學者的圍攻,該理論獲取了1126個普通人的面相,再加上730名各種罪犯的面相照片,將照片混合後利用“深度學習”技術對這些面相從額頭到下巴做了詳細分析,最後得出了犯罪者和普通人之間存在三大區別的結論。

該理論被全球範圍內的學者認為是“極不負責”的,甚至稱之為“面部歧視”,谷歌的幾名研究人員更是發出了萬字長文從歷史、倫理出發,對“相面術”及其在機器學習時代的新形態進行了批評。

谷歌顯然有這個資格進行批評,因為他們將“AI算命”這一技術真正的代入了科學領域。

當然谷歌的“AI算命”跟我們熟知的傳統“算命”是截然不同的,谷歌旗下的Medical Brian團隊在2018年,推出了一種新的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幫助醫院預測病人的死亡時間,包括他們可能的住院時間、再次住院的概率以及短期內死亡的概率。其根據的是病人的身體數據,再結合之前數十萬的病患信息進行“預測”,其準確率要遠遠高於醫生的判斷。

而這項技術研發的目的是為了可以更加合理的分配醫療資源,及為臨終病人帶來更好的關懷,但是也有很多人認為這項技術是福是禍還難說,像是否會給病人帶來心理壓力,讓病人放棄治療,又或者以基於AI算法的結論來主導醫療資源的分配真的就公平嗎?

因此,將這項技術應用於實踐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好與壞,還需要進一步的關註。

“AI+玄學”,能給“玄學”正名嗎?

“玄學”在近代中國一直被當成封建迷信,而現在民間對於“玄學”的態度則有點模糊,你信吧,它又找不到事實依據,不信吧,跟某些生活上的事情一結合還有點準。

在西方國家“玄學”和“中醫”一樣,長久以來是不被他們認同的稱之為“偽科學”,用來娛樂娛樂還行,要真把“它們”當一回事去研究是不可能的,就像谷歌當年發萬字長文否定“AI罪犯預測”的同時,也否定了所謂的“面相學”。

目前AI技術正在各領域“大發神威”,其中AI的“深度學習”技術又被首當其衝的譽為改變世界的技術之一,但是“深度學習”技術的運作原理卻沒有人能夠講明白,這就跟中國的“玄學”在某種認知程度上一樣了,那麼如果“深度學習”靠譜的話,“玄學”是不是也能靠譜呢?

“算命”、“測字”在中國已經存在了2000多年,這些東西如果真的只是扯淡,又或者只是單純的心理安慰的話,為何又會流傳至今呢?“算命”的流傳,其實也能被當成是一種學習的過程,只不過它不是由機器完成,是由人一個一個一代一代的來完成學習的過程,通過觀察面部、手部或身體、氣色等特點,再將這些特點歸類,結合前人的觀察結果,找出相匹配的部分,雖然你說不出個科學原因,但是往往會有些一樣的結果。

例如,在“手相”當中有這麼一說,無名指的長度與人的財富、子嗣、精神等方面相關,而在以前人們只觀察到了當時很多富有的、兒女多的、長壽的人其無名指都長,無名指短的人則元氣虛,精神不振,但卻不知其中緣由。

而現代科學研究發現,無名指的長度體現了一個人的睪酮含量,而睪酮含量將影響一個人的性功能、免疫力、精神狀況甚至是商業能力。

又比如,在“面相”中有所謂“印堂發黑”,以現代醫學來看,該區域會被人體的心肺功能影響,心肺功能差的人會出現舌頭發紫、眼圈發黑的情況,最後,會發展到印堂,使得印堂出現烏黑顏色。

“玄學”本身就好比一個人“腦部思維”,關於記憶、情感、思想你知道明明都在你腦子裏,但是即便打開大腦這些東西依然誰也看不見。

科學的介入,就好比將“大腦思維”具象化了,讓人們看清了為什麼,為什麼手指長就好、為什麼印堂發黑不好。

而AI的加入通過大數據、算法及機器學習,提高了匹配的準確性,並且能加速“玄學”科學化的進程,可能目前有很多已經能用科學方式來解釋的“玄學”內容還“未見天日”,AI能夠快速匹配上這些內容,同時AI也會將一些錯誤的內容過濾,未來說不得AI或真將幫“玄學”正名,“周易”或變成全球第一部“科學”典籍也未可知。

小結

為何要將“人工智能”和“算命”放在一起呢?因為智能與算命之間有一個極大的共同點,就是“預測未來”。“預測”被視為是智能的本質,而“預測”也是人們算命的最大理由。

未來通過各種數據、算法及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的“預測”能力肯定還會有明顯提升,而像掌紋等信息也在慢慢被證實確實可以反映某些人體情況,再結合AI技術其準確性也將大大提升,AI或許真能讓中國傳統“算命”走向臺前。

更多精彩內容,關註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