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自己擠上車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昨夜,是靜安寺街道辦公室主任江泰平睡在辦公室的第五天。從1月11日這波疫情初起,為了“跑贏病毒”,他始終沒有離開過崗位,5天只睡了十多個小時。

能早一點是一點,能快一步是一步。抗疫兩年,時刻準備與病毒賽跑,已經是上海基層社區工作者的常態。上海抗疫強調的“四早五最”背後,離不開他們的默默付出。

靜安寺街道防控應急組工作人員、居民區帶塊社工與地段醫院醫生、派出所民警多方聯動,實現基層一線疫情防控轉運快速、平穩、安全。受訪者供圖(下同)

“這次我們靜安寺街道的愚園路228號成為中風險地區,這幾天每天光接、打電話就不下數百個。”江泰平是靜安寺街道的流調組組長,也是負責後勤物資的大管家,每天忙得腳不沾地,為了盡可能快,盡可能把時間省下來放在流調上,他幹脆住在了單位。

“白天正常上班,流調任務下達大多是半夜,我和小夥伴們一個個電話打完,基本上都快天亮了。”江泰平說,半夜打通電話不容易,有時一個號碼就要撥10到20次才能接通,很多人接起電話都是懵的,滿腦子疑問,要把事情一點點說清楚,然後幫他們回憶這些天的活動軌跡,再說服他們放下顧慮,最後派轉運車輛上門……同樣的流程一晚上要重復二三十次,真的身心俱疲。

這樣的工作節奏,幾乎每一位社區幹部都經歷過。

靜安區臨汾路街道社區管理辦副主任仇育鉞從2020年開始就負責社區防疫。1月11日至今,他平均每天睡眠不足3個小時,最長的一次連續工作了30個小時。為了做好全街道疫情排查、封控和轉運,他專門在街道附近臨時租了一個不足30平方米的房子,確保隨叫隨到,隨時完成任務。

靜安區的和源名城是個超大居民區,高層樓棟有28個,常住居民1.5萬人、4000多戶。1月11日以來,有6戶居民先後按照防控要求轉運隔離。為確保24小時隨時到崗,居委會全體工作人員分班待命。居委會主任朱定因為身體原因,每天需要吃抗過敏藥,但由於過敏藥可能導致嗜睡,只要是待命的晚上,她就盡可能少吃藥。

1月13日,為了等待轉運車輛,朱定從晚上10時一直等到了次日早上4時。除了安撫居民情緒,通知物業做好樓道消殺,把隔離人員送上轉運車外,還要應付各類突發狀況。比如,有的居民家裏養的寵物沒人照料,居委幹部也要承擔下來,讓大家可以安心集中隔離。

“這幾天做夢都是在轉運現場。”陽曲路760弄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章旨欽告訴記者,最晚一次接到轉運通知是淩晨4時,當時剛剛忙完社區排查入睡才不到2小時,但她立刻從床上彈起。

共和新路街道柳營橋居民區接到密接、次密接、高風險地區返滬人員轉運指令後第一時間響應,居委幹部穿上防護服告知並勸說對象人員上隔離大巴車配合轉運。受訪者供圖(下同)

一觸即發,這是所有居委幹部的工作常態。共和新路街道柳營橋居民區書記強碧薇告訴記者,因為白天還要負責疫苗接種的社區動員,很多同事話說了一天,一到家就癱倒了,飯都不想吃,但一接到轉運通知,又像觸電了一下精神抖擻,馬上從家裏趕回居委會。

“雖然很累很苦,但始終有一種信念支持。大家互相加油鼓勁,但最盼望的還是能夠得到居民的理解配合。”強碧薇說,為了把工作做細,確保每個轉運居民都順利轉運隔離,居委每次都安排工作人員跟車。“因為是閉環管理,我們不能上車,幹部們就自發騎著電瓶車跟在後面。冬天特別冷,下雨天就更狼狽。而且每次轉運車要接的人有多有少,有時會連續跟車幾個小時。”

強碧薇回憶,前幾天一位居民到了賓館又突然不願隔離,當時跟車的是已經年過半百的同事吳國華,累了一夜的他,只得振作精神穿上防護服上前做說服工作。“老吳整整勸了5個小時,想盡辦法,嗓子都說啞了,才最終打消對方的顧慮。”

新民眼工作室(作者 潘高峰)

來源: 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