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腳上長牙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有一段時間沒和大家聊偏方了,上次談還是去年12月。

就在前兩天,廣州日報報道了東莞一位奶奶,給孫女餵了放置4年的冬瓜水,導致4歲女童亞硝酸鹽中毒,住進了重癥監護室!

然而,妄想用冬瓜水治中暑、發燒,這樣的偏方,已經不是第一次出問題了!

記得早在2018年,廣東中山就發生過同樣“亞硝酸鹽中毒”的事件,媽媽聽信偏方,一家仨娃喝下珍藏3年的冬瓜水,被送進ICU。

不得不感慨,科學育兒的道路,任重而道遠啊!

養娃路上,你聽說過、相信過、甚至用過哪些偏方呢?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散布在媽媽群、家庭群、朋友圈的土方法,哪些無害也沒用,哪些坑娃又害人。

01 這些偏方沒用,侮辱性賊強!

有些偏方,光聽起來就已經很匪夷所思了,可偏偏還真有人信。

吃豬尾/和魚親嘴/喝羊糞煮水

治療流口水

在某音上看到一個不到1歲寶寶,抱著豬尾巴認真吮吸。

配文稱“聽老一輩說,小孩流口水吃豬尾巴,我也給孫子試一試...”

這還不夠,偏方還說到水裏遊的,用鯉魚親嘴巴,還只能是鯉魚。

哦對了,還分地區,另一位園粉留言說,他們那邊是鯽魚親嘴

魚大概一生也想不明白,為啥初吻就這麼沒了。

前兩種還能忍,第三種“羊糞煮水”是什麼鬼?Unbelievable!

但真相是,4個月-2歲之間的寶寶流口水,基本和口欲期、長牙有關,屬於正常現象,慢慢就會消失。

家長不需要抑制,只需要準備好口水巾,及時用軟布蘸掉口水,預防口水疹就好。

屎殼郎屎煮水

治咳嗽

蟑螂屎煮水?估計蟑螂死都沒想到,自己的shi會被人類拿來煮水喝。

但真相是,咳嗽不是病,而是一種人體的自我保護方式。

咳嗽可以幫助寶寶清理呼吸道中的粘液、刺激物、異物,讓寶寶更好地呼吸。

所以啊,家長不需要視咳嗽為“敵人”,咳嗽更像是身體健康的“哨兵”,本身不需要治療。

如果寶寶咳嗽,意味著呼吸道需要清理了。積極尋找咳嗽的原因,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而不是盲目用土方法抑制癥狀。

鹹菜條、濕布條蘸白糖磨

去馬牙

有園粉留言說,家婆給剛出生沒幾天的寶寶“去馬牙”,拿鹹菜條、濕布條、白糖在寶寶嘴裏磨?

這些沒有科學依據的土方法,當心不幫娃反害娃。

新生兒口腔粘膜很嬌嫩,粘膜下血管豐富,而全身抵抗力極低,如果用針挑破或用布擦掉“馬牙”後,會引起粘膜損傷,

很可能使細菌從破損處侵入,引起局部感染、新生兒敗血癥,甚至化膿性腦膜炎。

況且,馬牙就不是病,而是寶寶乳牙胚生長發育的正常生理表現。醫學上叫上皮珠,由位於腔道表層的細胞堆積而成。

一般在嬰兒在出生後大約4~6周出現,在口腔上腭中線兩側和齒齦邊緣出現一些黃白色的小點。

不影響嬰兒吃奶和乳牙發育,在寶寶出生後的數月內會逐漸脫落。

PS:馬牙不是牙,只是長得像牙,且不是所有寶寶都會長馬牙。

02 這些偏方打死也別用!

有些偏方不僅不治病,真用起來要人命。

吃活蝌蚪

下火強身健體

下面這張動圖,一位家長正在一勺一勺地給孩子餵活蝌蚪,號稱這樣吃可以強身健體。

然鵝真相是,蝌蚪中含有大量寄生蟲,如果吃入體內,極有可能感染裂頭蚴。有網友爆料,自己就曾會診過一位腦囊蟲患兒:

想帶孩子強身健體,多做運動不香嗎?

敷貓毛/用男人的尿液

治燙傷

3歲孩子被開水燙傷,老人把貓剪禿敷貓毛治傷,結果引發感染。

是的,你沒有看錯,這樣離奇的事情,真有人做。

可小貓咪有什麼壞心思呢?它只是長了一身毛,誰曾想過被迫“裸奔”。

如果敷貓毛是青銅,那下面這個“用男人的尿殺菌治燒燙傷”的偏方,絕對算是王者了。

天啦擼!讓人驚掉下巴的偏方又增加了!但凡稍微用理智想一想,也能明白尿液裏有細菌啊,這種做法很有可能引起傷口感染,加重病情。

那麼如何正確應對呢?大家可以點這裏查看詳情☞【孩子燙傷,奶奶一個動作,全家反對,醫生卻點贊】

銀手鐲煮水/珍珠粉泡水

退燒

人民網曾報告過,一個還沒滿月的男嬰,因為家人用銀手鐲煮水治退燒,導致就醫延誤而喪命。

多麼痛的教訓啊!尤其未滿月的寶寶發燒,第一時間難道不應該就醫嗎?

為什麼寧願嘗試多種偏方,也不願相信醫生呢?實屬令人費解。

此時再次強調一下正確操作▼

無花果葉煮水洗腳

治腹瀉

有老人用民間偏方,無花果葉煮水給寶寶洗腳,結果導致化學性皮膚灼傷!

而這類燙傷反應,叫植物光敏性皮炎,在過敏體質人群中尤其易發。

因為無花果葉中含有某種光敏性物質,寶寶用無花果葉煮的水洗過腳後,這些物質附著在寶寶腳上,

當接受了日光照射後,就會和日光產生一系列反應,進而出現紅、腫、痛、起疹子、發水皰等皮炎癥狀。

所以,即便別人用了沒事的偏方,也請不要隨便給自己家娃嘗試。

正確處理方法▼

03 說在最後

我們理解,當孩子遭遇各類突發狀況時,廣為流傳的“偏方”仿佛成了家長的救命稻草。

但孩子不是小白鼠,經不起偏方的瞎折騰!

家長希望孩子盡快痊愈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對“偏方”要學會甄別,“過來人”的經驗不能作為用藥依據。

藥物的治療效果,也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性。

即便看起來癥狀相同,但別人家孩子的痊愈經驗,未必完全適合自己的孩子。

即便是同一種藥物,孩子在不同時期使用效果也會有差異。

所以,家長最好不要相互介紹用藥經驗,也不要僅憑經驗便草率決定,更不要聽信毫無科學依據的“偏方”。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些匪夷所思、甚至反人性的偏方。開開眼界就行了,但千萬別信啊!

多說一句,記得避開飯點,再點開看大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