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慈善所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余華在《活著》中,沒有對這些事情做任何價值觀的隱射,他表達給我們的主題就是“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 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人的自然屬性就是本能的欲望,本能的欲望最重要的就是生存和繁衍,而在社會中你擁有更多的資源就可以更好地滿足你的欲望,而獲得權力就是你最好的目標。

因為你獲得權利以後你的這些欲望統統被實現,因此對權力的追求就是你自然屬性在社會中的一種表現,我們崇拜權力,渴望權力,就是為了滿足我們的原始欲望,符合我們的自然屬性的原則。

關於欲望與需求,叔本華認為,人們為了加強欲望獲得快感,就會不斷增加自己的需求,如講究奢侈、排場,或是與之相關的任何事物。

在叔本華的理論裏,人就是需求的凝固物,滿足這些需求不易,滿足這些需求會使人處於沒有苦痛的狀態,但會掉進另一個魔掌,即無聊。用叔本華的話講:生存就其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因為無聊恰恰就是感覺到了這一生存狀態的空洞、乏味。

換句話來說,人類的本質與存在在於渴求生活,如果生活本身具有肯定的價值與真實的內容,是不會產生無聊之感的。可是,回身看我們的生活,我們並沒有感到快樂。當一個人正在實現某種遙遠的目標時,會從中得到滿足,但這種滿足會隨著目標的實現而消失。

當然,從古至今,幾乎在每個文明裏面,大家都崇尚權力,權力帶來的控制感,會讓一個人獲得巨大的滿足感和虛榮心。哲學家羅素說:一切社會活動,包括戰爭在內,主要的根源都是對權力的渴望。

為什麼我們渴望更高的地位,更多財富、更有影響力,因為,在我們內心,這些都是跟權力劃上等號,或者說至少是成正比的,但這是我們大多數人的誤解,因為權力不完全依賴於這些。

比如一個團隊的領導,對一名優秀員工的依賴,要比這個員工對他的依賴大的話,那麼實際上,他的下屬更有權力。

權力很大時候和地位、職務、影響力並不是直接的關系,這些都只是表象或者說相關性,不是必然性。

而且,權力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任何人的權力都完全取決於權力生效的環境。比如在人人都自信的情況下,自信就不占據什麼優勢;在一群俊男靚女中,僅僅只有美貌就不占社交優勢了。

同樣,財富、野心和名聲這樣的品質也完全是相對的。一個在與直接下屬開會時大權在握的公司總裁,未必能在與董事會開會時擁有權力,也未必能在與自己十幾歲的孩子共進晚餐時掌握控制權。

其核心是,權力在於此時此刻,他人對你的依賴程度,而不在於你是什麼地位,什麼角色或者有多麼豐富的資源。人們會擺脫無法忍受的婚姻,孩子長大後會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反復虐待員工的老板最終可能會被員工炒掉。

一個運動員在幫助自己的球隊贏得冠軍之後,在下一輪選秀中可能炙手可熱,但如果在賽季前的訓練中膝蓋受傷,就會變成一個無人問津的廢才;支持率很高的政客在臺上可能權傾一時,但一旦下臺之後,就會人走茶涼。

特朗普就是典型的例子,在位的時候不可一世,在離開總統崗位時,卻官司纏身,成為了眾矢之的,過街老鼠。簡而言之,權力是動態的,權力的本質是他人對你的依賴程度。

有一位達官顯貴雖然過著人人羨慕的生活,但他總是不開心,而且,他的欲念從未斷過。一天,他問禪師:“大師,我的欲望該如何壓制?”大師微微一笑,走進房間拿了一把剪刀對他說:“去將門前的那株灌木修剪成你想要的模樣。

他按照大師說的去做了,一炷香的時間過去了,他累得滿頭大汗,大師走過來說:“感覺如何?”他說:“身體舒服了很多,可縈繞在心頭的欲念還是沒有放下。”大師說:“回去吧,明天繼續。”

後來,他繼續來修剪,一個月都過去了,灌木有了一定的形狀。他告訴大師:“現在我已經可以心平氣和地修剪枝葉了,但我一離開這裏,我的欲念還是會時不時冒出來。”大師笑著說:“我建議你修剪枝葉,是想讓你看到,剪去的枝葉會重新長出來。

這就如你所說的欲望,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能做的就是將其修剪好。當你放任自己的欲念,它就會如瘋長的灌木一般,毫無形象,醜露無比。相反,當你時時修剪,它就會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

每個人都有欲望,而且會不斷地出現,當你實現了一個欲望,就會有另一個欲望緊隨而來,欲壑難填,唯有不時修剪,才能不被其束縛。

人的欲望是無窮的,而且多種多樣,其實,人的欲望從小就有,為了使成績超越某同學而挑燈夜讀,在孩童時期,其實人的欲望很有限,因為,本性多被認知所占據,會用新奇且純粹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意誌不會被輕易撩動。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大,人們所追尋的東西也越來越多,於是便有了占有、搶奪。於是,年齡越大,所面對的痛苦也就越多。

因為,無論你的欲望是否能實現,你都會感到痛苦,如叔本華所說的:“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欲望,可以說,欲望就是人的本能。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強行壓制欲望而是真正理解欲望。

因為有了需要,人就會產生欲望,所以,需要有罪。那麼,如何戒?是不是戒掉需要就沒有罪了呢?那些“孤家寡人”其實大多都是領悟了人生的哲人,他們寧願選擇獨自一人待著,也不願加入無聊的社交中。就如叔本華,選擇最為平和的方式來完成自己的目標。

可是,有多少人能達到叔本華的境界呢?對於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要做的不是消除欲望,而是選擇接受欲望,不要用惡劣的方式去滿足你的欲望,那會使你產生負罪感,進而越發痛苦。

人類最初追求財富是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於是不眠不休地勞作,不斷盤算著如何增加自己的財富,對於財富之外的事卻充耳不聞。可以說,他們的精神世界是空白的。

或者說,精神世界對他們來講是遙不可及的,於是,他們便開始尋求另一種刺激,尋求精神上短暫的樂趣。在他們看來毫無意義的娛樂行為是可以取代精神享受的,這種想法其實愚不可及。

時下很多年輕人因為追求享樂而忽略生命的本質,因為經不住誘惑,選擇了一條看似風光,實則沒有意義的人生。

生活給了我們很多選擇,有些人一味地追尋奢華和快樂,被貪婪和欲望所撩動而漸漸迷失了自我,自身價值與追求也忘得一幹二凈。於是,便出現了一種悲劇:表面風光,背後滄桑。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越來越富有,可是,內心卻越來越虛無的原因。所以,當你什麼都有了卻還感覺不到快樂,那就是因為你缺乏思想的熏陶。

學會理解欲望,欲望與需求是人類的本質,它與生俱來,是一個人最內在、最基本的要素,克裏希那穆提說:“對欲望不理解,人就永遠不能從桎梏和恐懼中解脫出來。

如果你摧毀了你的欲望,可能你也摧毀了你的生活。如果你扭曲它,壓制它,你摧毀的可能是非凡之美。”欲望並非不想、不要就會消失,換句話說,這是“不”的欲望,清心寡欲、無欲無求也並非沒有欲望,這也是一種變相的欲望。

不要把欲望理解成可恥的事,只要是正當的需求,那就盡力去做,就如叔本華一樣,即便知道追求哲學會越來越孤寂,卻還是堅持下去,因為他懂得與自己對話,把欲望看成是最本能的事。

比如說,精神根源的欲望,它不同於生理根源的欲望來自於肉體的欲求,精神根源下的欲望來自於人心理傾向的欲求,主要有美的欲望、暴力欲、求知欲和超越欲。

美的欲望是人的基本精神欲望之一。一個裝修精致芳香怡人的房間和一間亂糟糟臭烘烘的房間讓你選,你更願意住哪一間呢?

暴力欲也是人的基本精神欲望之一。小孩子不用任何人教,碰到不如意的事就會打人,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是如此(作為一兒一女的父親,我充分體驗了這個暴力欲的效果)。

求知欲是一個人追求知識的內在欲望。知道了這個欲望是不是發現自己其實先天就是很好奇的,只不過這種好奇的求知欲後天因為各種原因被泯滅了而已。

超越欲是一個人不斷超越自我現狀的欲望。希望明天比今天更好,未來比現在更好,是我們天然就有的欲望,會驅動我們不斷超越自我。

社會根源的欲望,生理根源和社會根源的欲望,都是基於個體的欲望。人作為社會性動物,還有基於社會根源的欲望,主要有權力欲、表現欲、獲得欲、模仿欲、歸屬欲等。

權力欲、表現欲、獲得欲我們已經知道是怎樣的欲望,以及它們會驅使我們做出怎樣的行為。

模仿欲是一個人模仿社會中其他人言行舉止和穿著習俗的欲望。比如,年輕女生會模仿女明星的穿著,朝鮮年輕人會模仿金正恩的發型等。

歸屬欲是一個人想歸屬於某個團體或組織的欲望。作為群居型的動物,我們沒有人能長期忍受一個人的孤獨,哪怕不婚主義者也會加入在某個群體中。以上的生理根源、精神根源以及社會根源,就是我們欲望的三大主要來源。

清楚了欲望的來源,你也就更容易知道自己有多少欲望,以及這些欲望是如何產生的了。如何對待欲望,欲望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既愛又恨的存在。

沒有欲望人類還會停留在原始社會,沒有欲望就沒有現在科技的種種進步,但過多的欲望驅使下我們又將地球的生態環境破壞得千瘡百孔,將各種資源開采得臨近枯竭。整個人類如此,每個個體也是如此。

欲望是前進的動力,欲望又是沈淪的開始。因為欲望的驅使,一個人從饑不得食、寒不得衣,可以奮發圖強白手起家。

但同樣因為欲望的驅使,一個女人可以有一千條裙子、一萬雙鞋子;一個男人可以有十幾輛豪華轎車。

因為欲望的這種矛盾性,關於欲望人類一直處於爭論中。有主張縱欲的,充分尊重和釋放人性,這是目前西方自由主義所主張的,人的自由高於一切。

也有看到縱欲的危害而主張禁欲的,代表的有中國的宋明理學、佛教、西方的基督教。

但無論縱欲還是禁欲,其實都難以長期地持續,因此人類的欲望天平就一直在搖擺,縱欲多了後就強調禁欲,禁欲狠了後就又呼喚縱欲。

人類社會的欲望就這樣在動態中取得了平衡。那我們個體又該如何做到欲望的動態平衡呢?只要做到以下兩點就可以了。

原則上:讓利他的欲望高於利己的欲望。人不可避免會有各種欲望,人也更需要欲望來驅使自己行動,完全失去了欲望的人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活死人”。

不過任由欲望的驅使,又不可避免會讓人淪為欲望的奴隸。但如果讓利他的各種欲望高於利己的各種欲望的話,你就既可以保持欲望的驅動力,又可以避免欲望帶來的沈淪。

在利他的欲望高於利己的欲望下,你可以追求無止境的物質財富,只要你所追求的物質財富,想用於造福他人的比例高於自己享受的比例即可。

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比爾蓋茨,他雄踞多年全球首富的寶座,但並未給人留下任何為富不仁的印象,相反他和夫人所成立的蓋茨基金會,這麼多年來為第三世界國家的教育、醫療和慈善事業做出了很多的貢獻。

在利他的欲望高於利己的欲望下,你可以在權力欲的驅動下不斷追求更高的領導地位,只要你追求權力的目的是造福他人而非以權謀私。

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他雖以非太子的身份發動“玄武門之變”搶得皇帝之位,但因他為政清明愛民如子,依然留下了千古明君的美名。

執行上:動態調整欲望的強度和方向。掌握好利他欲望大於利己欲望的原則之後,你基本就能用好欲望了。

但如果你要更好地發揮欲望的作用,那還要適時地調整欲望的強度和方向。頹廢或懈怠時,底層的生理欲望驅動力是最強的,因此當你處於頹廢或懈怠狀態時,就可以用比能力高一點(跳一跳夠得到的程度)的生理欲望來激發自己的動力。

尼采說:人最終喜愛的是自己的欲望,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所有那些因為得到而產生的快樂,和因為得不到而產生的痛苦,皆是源於內心的欲望。當欲望得到了滿足,心就快樂。反之,則痛苦。故,欲望即根源!

心理學大師榮格說過,當你開始探索潛意識之前,它一直導控著你的生活,而你卻管它叫命!想了解自己的“命”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潛意識,找到真實的自己!

什麼是潛意識?潛意識是心理學術語,是指人類心理活動中未被覺察的部分,是人們“已經發生但並未達到意識狀態的心理活動過程”,通俗一點說就是我們內心深處的真實感覺。

比如你剛剛對自己說,我要去買一瓶可樂,走到超市後,你卻買了冰淇淋,然後吃著吃著突然發現,咦,我不是打算買可樂的嗎?這個時候,其實就投射出潛意識裏你吃冰淇淋的渴望是大於喝可樂的。

潛意識是指導我們行為的根本動力。很多人都覺得我們的行動是由意識決定的,其實,潛意識和意識就像一架馬車中的馬和車夫,馬覺得自己是自由的,想怎麼走就怎麼走,而其實車夫才是主導者,是他讓馬左邊疼,然後馬就往右邊走,讓馬右邊疼,然後馬就往左邊走,這裏“馬”就是意識,而“車夫”就是潛意識。

潛意識最大的原則就是趨利避害。凡是好的東西我們就想擁有,凡是壞的東西我們就想遠離。比如我們和別人發生衝突的時候,不管你能不能吵得過他,只要你的潛意識裏相信,你可以吵得過他,你就會吵,因為你是獲益的;如果潛意識裏你認為自己會輸或會受傷,那你就不會和他吵,你就會采用回避策略或討好策略,即使你用理性控制自己和他吵,吵的那一刻你也會心驚膽戰,控制不住心跳加速。

怎樣走進潛意識?現實生活中,我們有很多想法被壓在潛意識深處,沒有表達出來,自然我們也不容易意識到。那麼,怎樣才能探索潛意識呢,主要有四種方法:

自由聯想,就是一個人在全身心都處於放松的情況下,進入一種“自由聯想”的狀態,腦子裏出現什麼就說什麼。

催眠,由催眠師向被催眠者提供暗示,以喚醒他的某些特殊經歷和特定行為,使被催眠者潛意識中的大量信息被提取,並與催眠師的意識發生連通。

分析口誤筆誤,我們說錯話或寫錯字不是一個簡單的行為過失,而是有意義的,導致過失的罪魁禍首,就是不為意識和意誌所覺察和控制的潛意識。

解夢,夢是潛意識的藝術化表現,它會通過具有象征性的意向來進行表達,解夢可以了解到你內心深處真實的心理活動。

如何打開潛意識中的限制,不知道大家意識到沒有,限制一個人的,從來不是他的經濟、年齡、相貌、身體、環境,而是他內心深處潛意識的想法,人所執著的這些想法,被稱為“限制性信念”,而每個人都有“限制性信念”。

限制性信念的可怕之處就在於:你每天被它控制,你會用固定的方式處理你的親密、親子、工作、財富、關系等等,每天使用得理所當然,活100年,猶如活了一天,一直在重復套路。

打開限制性信念的基本理念就是把所有“必須”變成“可以”,比如你的限制性信念是我必須要改變,這樣你就在迅速地消耗自己,你會很容易透支;如果你調整為我可以改變,這第二種信念告訴你改變是好的,但不改變也可以,這就給了自己松動的空間,讓你可以放松下來。

要打開限制性信念,就要找到這個信念的代價是什麼?獲益是什麼?比如做事情一定要有規劃,這個信念帶給我們的代價是,當我們開始規劃時就多了很多擔憂,很多“萬一”。

畏手畏腳,不敢前進;這個信念帶給我們的好處就是不會犯錯,可以實現利益最大化。當我們看清了這個信念的壞處和好處後,就可以分析是否值得,如果覺得不值得那就打開限制,有時候做事情可以規劃,有時候做事情可以不規劃。

一個人從本質上來說,他的命運走向與潛意識息息相關,如果我們想要變得氣場強大,內心越來越有力量,我們就要了解潛意識,打破那些限制性信念。當你的潛意識變得越來越積極的時候,你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自己心目中所期望的那種人!

潛意識裏的自己,心理學家稱,人是一個欲望和需求不斷膨脹的動物,正是由於欲望的產生,才使得人不斷的進步與成長。

欲,是人的一種本能,關乎生理的心理的。生理上的欲,是伴隨人體機能的成長而來。心理上的欲,則是推動人生發展歷程的原動力。每個人的欲望深處,都有一個潛意識的自己,成功而美好。

欲望是一把雙刃劍,合理的欲望,是人類生存進步的源泉,會指引我們與潛意識裏的自己相遇。過度的欲望就像一個魔鬼,把人拉入深不見底的深淵,讓人一生都在欲望的苦海中掙紮,徘徊,痛苦。離潛意識裏的那個美好的自己越來越遠!

現實的我們要想與另一個自己相遇,勢必要學會控制欲望,讓它變得合乎常理,成為我們與潛意識裏的自己對話的橋梁。如何架起這座精神之橋呢?我們必須掌握以下三點。

認識你自己,人,是一切之根本。要想成為一個掌控者,認清自己是首要前提。人,只有當認清自己的時候,才能對周邊的一切,包括心理實施掌控。

世界之大,人有千萬種姿態,每一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為什麼人會有千萬種模樣呢?一切皆源於對自我的認識。自負的人往往自視過高,自卑的人通常自我輕賤。而我們每個人所偏好的則是自信的人。因為自信的人,往往對自己都有清醒的認知。如何做到清醒的認知呢?

具體建議:自知,知我所能,亦知我所不能。每個人都有閃光點和不足之處。我們除了知道自己能做到的,更要知道自己不能做到的。即知我所能,亦知我所不能。

復旦大學哲學教授陳果老師說過:如果一個人無可避免地生而有弱點,如果不能接受自己的弱點,那才是無可救藥的弱點。

我們每個人必須有正視自己不足之處的勇氣。知我所能,但是不知我所不能,就容易盲目自信,成為自負之人。

而知我所不能,不知我所能的人,則會過度放大自己的不足,變成自卑之人。自信往前一步是自負,往後一步是自卑。要想成為一個自信的人,二者缺一不可。

不拘泥於鏡像效應,鏡像效應:拿他人當鏡子,通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和態度,來反觀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是我們最常見的認識自我的方式,但這種方式往往也會出現偏差。

愛因斯坦的父親曾給他講了一個故事:父親和鄰居傑克一起去清理大煙囪。傑克在前,父親在後。當他們清理完煙囪,鉆出來之時,有趣的事情發生了。

傑克臉上頭上都是煙灰,黑乎乎的,父親身上卻什麼也沒有。但是看到傑克的樣子,父親以為自己也和他一樣臟。就去小河裏洗了又洗。傑克看到父親的樣子,以為自己跟父親一樣幹凈,直接就跑到大街上去了,結果鬧盡了笑話。

故事很短,卻很真實。它告訴我們:拿別人做鏡子,天才也有可能照成傻瓜,傻瓜也有可能成為天才。

所以我們要學會跳出鏡像效應,不拘泥於它。要知道,認知自己最好的方式,其實是自己做自己的鏡子。

摒棄我所不能的,不做徒勞之功。這裏所說的摒棄,不是為了掩蓋。而是通過清醒的認知,找到自己的定位。適時的舍棄那些我所不能的,把精力集中於我所能的事情上面,規避掉自己最不擅長的部分。

就好比我們學語文不能找外教老師一樣。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當努力的目標和方向出現偏差時,所有的堅持和努力都會白白浪費,徒勞無功。拒絕平庸,有明確的理想。人們常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當人清醒的認知了自我時,看到了內心想要的東西,也就是內心欲望推動的東西,那麼理想必然會隨之而來,不再甘於平庸。如何拒絕平庸,確立理想呢?

具體建議:強烈的成功欲望,要有對成功的渴望,制定一個合乎情理的夢想。夢想之所以稱之為夢想,是我們努努力就能夠得著的。如果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實現的,不能稱之為夢想。又或者是好高騖遠,拼盡全力都夠不著的,那就只能在夢裏想想了!

切合實際的,靠努力可以換取的,才會鬥誌滿滿,萬分渴求。拒絕貪婪,貪婪是人性的弱點之一,學會拒絕它,才能讓夢想合乎常理。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名為《公地的悲劇》,講述的是一群牧羊人擁有一塊公地。公地的羊群已經趨於飽和。其中有一個牧民想多加一只羊,以此來獲取更多的利益。

可是,如果其他的牧民和他一樣,都有同樣的想法。總有一天,公地會因為超出負荷,無法再生。最終導致不能牧羊,所有的牧民都會因此而破產。

這種悲劇產生的背後,則是人性的貪婪。就像現實中的很多人一樣,總是把眼光放在自己沒有的事物上,對自己所擁有的,總是視而不見。

不停的追逐著那些沒有的,可是一旦沒有得到,心底的欲望無法滿足,人就會因此心生痛苦,難以忍受。

要想規避這種痛苦,拒絕貪婪是必須的。不管任何時候,任何心境,都要多看看自己擁有的,不是就此止步不前,而是從中感受被自己忽略的快樂。

淡泊,這裏的淡泊不同於古人口中的淡泊。古人口中的淡泊多是指對功名利祿不動心。我今天說的淡泊是指正確取舍。

古語有雲: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就是正確取舍的最好寫照。是自己的,該做的,當仁不讓。不是自己的,不應該做的事,就是放在眼前,也不動心。所以請切記,任何時候,都要不忘初心,堅守自己的原則底線。

清零心態,不自我設限。所謂清零,就是不管過去的自己是榮是辱,都當沒有存在過。保持空杯狀態,隨時能夠容納更多的新東西進去。

作家陳諶在他的新書《一個人就足夠》中說:“我曾經羨慕過很多人,羨慕別人的成功,羨慕別人的圓滿,羨慕每一種光鮮亮麗的生活,於是我踏著別人的腳印,渴望能復制那些看似了不起的人生。

然而當我轉身回望的時候,突然發現生命的片段裏什麼都有, 就是沒有我自己。我才明白,原來最有意義的人生並不是參考別人,而是活成自己。”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種人生。生而為人,有一種難能可貴是:讓自己成為自己,讓別人成為別人。

做自己:不相關的悲喜皆是吵鬧。很多年前,魯迅先生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在這個年代,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不同階層人的悲歡並不相通,因為他們面對的世界完全不同。

有一個以寫小說為生的貧窮作家,被一個影視公司的老板邀請來北京,他給作家買的是頭等艙的機票,酒店定的是五星級。等作家到了以後,直接被接到了老板的私人會所,他說這是他每天吃飯和會客的地方。

在一周的時間內,作家知道了什麼叫作光鮮亮麗的生活,什麼叫作奢華,什麼叫作社會的頂層。老板的人生超出了他的想象範疇,在他眼裏,逃離貧窮是這世界上最大的幸福。

然而給作家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並不是這些表面上的流光溢彩,而是有天下午老板一個人歪在沙發上,醉醺醺地對作家說:“每天都要見不同的人,說不同的場面話,實在是活得太累了。”

他這句“活得太累了”讓作家覺得有些心疼,不是心疼老板,而是心疼自己沒法理解他。他們完全不是一個階層的人,只不過因為某些因緣有了短暫的交集。階層的關聯逝去得無比之快,畢竟他們的悲歡並不相通。

曾經以為這個世界是個三明治,總共就三層——窮人、普通人和富人,後來發現這個世界是個千層餅,每一層都夾雜著太多魔幻現實與人間悲喜劇。

做自己:孤獨並不可恥。微信剛推出“三天可見”的功能時,網上熱鬧非凡,其中有一些觀點是這樣的:

朋友圈三天可見”就好像你同意我去你家做客,但正當我興高采烈地進門時,你卻站在門口冷冰冰地囑咐我:“除了客廳別的地方都不能進!”你明白這種忽然被推開的距離感嗎?

“朋友圈三天可見”是一種無用逃避,避開的不是陌生人,而是那些對你用了心的人。總結起來就是:“三天可見”是一種逃避,傷害了關心你的人,大家都把朋友圈打開當個敞亮人吧,朋友之間是不該相互封閉。

看到這樣的觀點,總是忍不住要反駁,這種“好像很懂你”還“教你怎麼做人”的道理,實在是無法讓人理解。

年少的時候,我們習慣於把情感寄托在別人身上,自我價值的實現完全靠社交來體現。

那是一段無法獨處的日子,大家都積極地融入各種圈子,害怕被孤立,與朋友之間的關系需要用各種方式的表達來維系。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個人的心態會慢慢發生變化,往往不會再因為缺乏社交而焦慮,幾個很好的朋友都是多年舊交,也許不多,但已經足夠了。

即使沒有社交活動,也有足夠的能力讓自己過得很充實與舒適,不會再覺得孤獨是一件可恥的事情。為什麼非要把全部生活都展示給你看呢?

所以這並不是在逃避什麼,恰恰是開始正視很多東西了:我的生活是我自己的,我的喜怒哀樂沒有必要也沒有義務讓所有人知道。

我開始明白真正關心你的人並不需要通過朋友圈來獲得你的這些信息;我有能力掌控自己的情緒,並且在大多數時間裏很融洽地和自己獨處,幸福感的來源不再依賴於關註度。

簡單來說,“三天可見”透露的社交觀就是:過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凡是參透這句話的人,大都活得挺灑脫的。

做自己:盡最大努力,做最壞打算。很多人問過關於人生選擇的問題,比如是考研還是參加工作?

比如還要不要維持現在的的感情?比如是在大城市發展還是回老家的小縣城?其中大多數人都很糾結,不知該如何抉擇。

之前在三亞遇到一個年輕人,他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他說自己不喜歡現在的生活,特別想放棄工作去旅行,過綜藝節目上的那種自由自在的生活。

或許,這個年輕人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心聲。其實,想要解決這樣的問題也很簡單,就是反問自己兩句話:“你能接受失敗嗎?你考慮過最壞的情況嗎?”

如果這些你都已經想過了,並且做好了承擔一切後果的準備,你就完全可以盡最大努力去實現。

如果最後事與願違,甚至從精神到物質上都淪落到很難堪的地步,你還有沒有重新面對生活的勇氣?

如今發達的媒體行業給我們灌輸了太多激進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只是一味地渲染要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卻往往脫離了生活的本質,從不告訴我們該如何體面且可持續地獲得滿足感。

盡最大努力,做最壞打算。對於生活來說,永遠都要有一個備選方案,永遠都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如果沒有做好挑戰生活的準備,安於現狀也並不可恥。很多人都想成為了不起的人物,但很多人最後回歸了平凡,步入與父輩極其相似的生活軌跡中。這並不是一件壞事,如果波折和漂泊充滿了不確定,沒有人會不喜歡穩定與安心。

共勉!

作者:青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