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卦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第三章 中國經濟理念歸納

中國經濟理念有很多,如勤儉節約、誠信教育、過猶不及、和平等等。觀念來源於社會實踐,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好經驗和好方法。可以說,大多數經驗和觀念都具有經濟節約的效用,類似工作定式。文化是觀念的集成或結晶。之前,大多數的學者都有對文化進行定義,但大都繁瑣或不精確。我們這裏給出文化的定義就是:文化是觀念的集合。人們觀念中的文化有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屬於觀念容易理解,但物質文化是觀念集合就比較難理解。物質文化如:青銅器、鐵器、陶器、歷史遺址等等,這些都是之前人們在社會生產和生存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觀念影響之下的勞動產品。如青銅器制造技術是經過無數次的生產實踐總結出來的;歷史遺址是人們在長時期的社會生存實踐中建造出來的;它們都是先有實踐,再總結出來觀念,再發展演化,最後產生出來的代表性物質遺存。在實質上也是觀念的集合。

中國經濟理念的總結和歸納必須在中華文化裏面進行。中華文化的根源是《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以及眾多的儒家經典和諸子百家經典,但總根源是《易經》。我們可以先總結出中華文化的基本原理,然後在中華文化的基本原理之上再進行衍生經濟理念的解讀。

我們總結中華文化有三大原理:第一是陰陽原理,也即易經理念的基本演化。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已經給我們進行過很好的總結,就是對立統一規律。第二就是循環發展原理,事物有始終,循環發展,周而復始,這是客觀的規律。由易經演化出來的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就是基本的循環發展原理。第三就是天道。也就是道德經中所謂的“道”,儒家經典中所謂的天理。道德經的“道”原理要求師法自然,一切效法自然,以自然為師,順其自然,告誡不要逆自然規律而動,如果違反自然界的發展規律,那麼就必定要遭受自然界的懲罰。

中華文化的三大原理每一個都是獨立的、系統的理論體系,是經過長期的社會生產實踐和生存實踐總結出來的,具有普適性。所以我們要先總結講解中華文化的三大原理,然後再根據中華文化的三大原理來進行中國經濟理念的闡釋。

一.易經的陰陽原理

陰陽原理是中國祖先最早總結出來的概念,因為每天都有日和夜的交替,動物都有公和母。在日常生活和生存實踐中,我們祖先發現每一事物都有陰陽兩方面的屬性,因此總結出世界萬物是由陰陽兩方面因素構成的重要觀念。由此衍生發展出中國的文化根源------易經。

(一) 易經的基本原理

易經就是我們所說的周易,確切的講就是周文王坐牢時所著作的易經。《周易》產生之前易經已經存在,就是《連山易》和《歸藏易》。它們與《周易》並稱三易,在劉向寫藝文誌時還並存於世,現如今《連山易》與《歸藏易》已經失傳,只留存《周易》。《連山易》以艮山為起始卦進行易理的推演,故稱連山易。《歸藏易》以坤卦為起始卦進行易理推演,坤為地,地歸藏萬物,因此稱為《歸藏易》。《周易》以乾卦為起始進行易理推演,因為是周朝時的著作,故而稱為《周易》。不管從什麼卦起始進行推演,易理是一致的,只是有些起始卦不同,也就是說立論不同,推導的根據不一樣,但大同小異。漸漸的《周易》的邏輯和方法涵蓋並取代之前的連山易和歸藏易,導致現如今連山易與歸藏易的失傳。易理包含多代人的實踐經驗和智慧,它是由先輩眾多細小的、點滴的真知長年累月匯聚而成,發展到最終才成為包羅萬象,屢屢應驗的《周易》。

《周易》的靈驗是因為周易是科學化、抽象化的經驗總結,是真理。中國先人看到太陽與月亮、男人與女人、天空與大地、黑夜與白天等等不同的現象,隨之總結出“陰”“陽”兩個即對立又相輔相成的概念。這好像數學,開始由三個人加五個人等於八個人,三個蘋果加五個蘋果等於八個蘋果一樣,把數量詞後面的概念名詞去掉,就剩下3+5=8這樣的等式。當原理通了就發展出像數學這樣的科學。同樣的理論演繹推理,就出現了之後的幾何、代數、微積分、虛數等等的數學分支。

古代中國人研究掌握周易原理類似於我們所敘述的數學發展。簡單的開關,0、1概念類似陰陽原理,但二進制發展至今,誰也想不到視頻影像等等都是由0、1概念的演化發展而來的。因此周易如何應驗我們不去贅述和研究,而是要總結周易的基本原理。

從易經的文本和象數理等個方面研究,我們總結出易經是一種看待世界的和認識世界的世界觀,也是怎麼認識和適應周圍環境的方法論。從這一方面來說周易就是關於智慧的學問,就是哲學。

大道簡單,易理簡化,不多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包含了世界萬事萬物。周易道理不用質疑,這好像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裏面雖然只有簡單的一百多種元素,卻構成了世界萬物。六十四卦不同的象數理綜合就可以判斷萬事萬物。理是最基本的變化原理、象是事物變化的特征、數是事物所含的陰陽因素的變化含量及其他的有形變化。陰陽的概念貫穿於事物的發展過程,從單一的原子到物質世界和反物質世界,無不如是!

易理簡單,就好像哲學家奧姆說的一樣,將簡單問題復雜化容易,而將復雜問題簡單概括出來則很困難。易經就是中國古代先人總結出來的真理。玩魔方的人都知道,魔方的轉動方式有上億種,可是正確恢復魔方的方法和步驟才六步,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就可以在兩三分鐘內將魔方復原。下棋的道理也一樣,簡單的下棋規則之下,有上億種不同的棋局演化。圍棋和象棋的定式就是將前人的經驗進行總結,形成正確的應對定式。只要不按定式走就不是合理的應對,就會有漏洞,就會在棋局發展中吃虧。研究定式不但要知道應對步驟,還要知道如果不按定式走,將會出現什麼漏洞,可以怎麼利用這樣的漏洞來取勝。周易就是前人總結出來的生活定式。

易理之一:系統論觀點。周易將每一個體和系統都看成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的,是從宏觀到微觀的系統論。判斷分析事物要從微觀到宏觀,從宏觀到微觀反復分析驗證,找到決定影響發展的關鍵因素,並分析該主要因素的影響結果進行分析預判。

易理之二:世界的各種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沒有靜止不變的事物,量變會導致質變。變化是物質世界和人類社會發展的主調。一切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要用運動發展的眼光看世界,不能僵化的或教條化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在判定事物處於好的發展階段中就要避免不利的量變以防止質變;在判定事物處於不良的發展階段中,就要極力促使反對力量的發展,以加速事物的質變,終止不良的事態發展。

易理之三:陰陽是萬事萬物發展的根本,同一事物在陰陽兩個方面出現量的變化會決定事物的不同的發展趨勢和發展方向。在事物的陰陽兩方面對立因素作用下,對陰陽量的控制是幹預事物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防止事物朝不良發展方向發展的重要方法。

易理之四:事物的總體發展趨勢是朝著好的方面發展的,不管是什麼事物。一時的不好表現只是階段性的不利,總體的趨勢是好的,這是物性,是易理。人和事或物都存在著進化,都會按一定的規則發展,不斷的復雜化、進化。就好像環境汙染,雖然一時破壞了環境,但人們生活受惡劣環境的影響,不健康之後,就會有意識的去防止環境汙染,並且會采取一些措施使得環境慢慢恢復,采取法律手段來限制汙染環境,這樣以後的環境生態就會逐漸變好,乃至固定化幹預,經過若幹年之後,地球上將難以再找到惡性環境汙染的地方。

易理之五:物極必反。凡事不宜過滿,謙受益,滿招損。整個周易宣傳的就是謙虛的原理,也只有謙卦沒有不好的爻辭。人與事都要遵循謙虛的原理行事。

易理之六:周而復始。卦從一至六爻而轉化為其他卦,轉新卦而再論。卦經六十四而不同循環,期間因時空的不同、人物的不同而感應不同,爻變不同,理念不同。

易理之七:把握重點,抓住主要矛盾。“知幾其乎神?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1]幾理為事物變化之關鍵,把握幾理就是中庸之道。後來毛澤東將易理之把握重點演繹為《矛盾論》中的抓住主要矛盾。

(二) 易經的象理和數理略說

1.周易象理

象、數、理是易經的一體多面,是不同的推演邏輯和方法。周易簡單概括的說就是物性代數,但這種代數的推演不會按照僵硬的死概念來進行演繹,而是按照物性的統一歸類來進行,在演繹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來替代實際的變量。同一卦中有不同的象征,怎麼確定用不同的的事物來說明預測結果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統一規範。象理就是對物性特征呈現的把握和運用,是比較關鍵的原理。

系辭曰:“是故,易者,象也者,像也,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動也。是故,吉兇生而悔吝著也。”[2]象從字義上說就是大象,是代表總體事物的總體特征。象是易的最初邏輯。兩儀生四象,就是陰陽變化為老陽、少陽、少陰、老陰,分別代表數字九、七、八、六。象理就是在眾多變化的象征中,把握關鍵性的象征。所以古人說“七八象,卦靜,九六以象爻動”,動靜互為因果。爻動則說明卦有變異,卦變則需要依據各自的修為去解讀,這就是天人感應。所以立心為公,正直之人比較容易獲得卦象的正解。

易的關鍵是變,求解出來的卦是否要變?怎麼變?怎麼進一步求解是象理的主攻方向。“易理寓於象,極於數,通於變”。卦理是地在下,天在上,人居中,天地人合位一般不用變。天地勢位很關鍵,位當則呈現出來的就是真象,位不當則卦會變,這是象理。

象與數呈現出來的很不一樣。例如象理上的河圖是圓的,洛書是方的,是天圓地方,而數理上,河圖代表六,洛書代表九有很大的不同。(本章節之精髓,西方人很難懂,因為他們沒有在中文的意會語境中生活過)。

象有大象有小象,易經上的大象是卦象,爻辭上的象是小象。例如乾卦是龍象,龍多變則乾卦多變,乾卦代表馬,馬是具象。所以周易這樣的物性代數,現代人和西方人極難理解。因為乾卦具有馬象,因此有“天行健”一說。

易經裏大都有君子什麼什麼之說,之所以強調君子就是說易理只適合正道,偏門用易則難以應驗。例如有專門學易的,用易經來預測搶劫或賭博,那當然是不會準確的。易用於正事才能保證準確率。象理的把握有些玄妙,人們根據象理的特征和原理發展出拆字、解夢、看相、四柱八字等等不同路徑的預測方法。

概括的說,象理的關鍵是把握九六之變和勢位之變,無變之卦是容易把握的。各爻辭之象也有意義,但不影響大局是小象。

象的演化原理是五行,古人認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中元素構成的,“行”則意味著運動、輪回、作用。簡而言之,五元素的相互作用、循環均屬五行,在不同的事物上有不同的表現。比如五色:青赤黃白黑;五音:角徽商宮羽;五情:喜怒哀樂怨;五味:酸苦甜辛鹹;五臟:肝心脾肺腎;……等等,每種事物五項內容分別呈現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順序,五行有生成、相生相克的順序,相生的順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順序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統一卦象的不同屬性特征要加以區分,就像乾卦的龍馬之象。

象的變化比較難以理解,有心者可以去研究六十甲子納音,庚申、辛酉天幹地支都是屬金,可是兩兩相配之後呈現出來的屬性就是木。丙午、幹支屬性都是火,可是總體的屬性卻是水。這就是把握象理的玄妙。但細考究可以知道丙午、庚申等符合易理滿則變的原理。六十甲子納音是物性和數字的結合,五音十二律與明朝之後的十二平均律有關聯,音律的物理性平均化與古代的納音原理一致,象理與數理的科學化由此可見一斑。

卦變大都由象理的位來演繹的,位不當就會變,變為位當時會出現什麼情況就是演變的象理,變卦、互卦、綜卦至位當則止。用揲蓍法出現老陰、老陽則要變,在變與不變之間把握真象。(多是爻的解釋)。

2.周易數理

易經的科學性可以從陰陽的二進制,到現代的計算機技術發展現實中看到,更為玄妙的是易經的六十四卦與與遺傳基因密碼是一致的。在這裏我們不是講易經的科學性而是講易經的數理。

要了解易經的數理必須了解易經由河圖與洛書發展而來。最初的易經版本是連山,起卦是艮;商朝之後發展成為起卦為坤的歸藏易;最後到了周朝發展成為起卦為乾的周易。不同的起卦方法等於用不同的原理和方法看待事物的變化。由於周朝時文字成熟,再加之處於同質地位,周易就超越了以前靠簡單圖形和口授方法的預測,成為易的主要方法。

河圖以不同的點來進行排列說明,其圖形數字是一至十,1、3、5、7、9以白點標識,代表陽,2、4、6、8、10用黑點標識,代表陰。洛書的代表方法也一樣用單數的1、3、5、7、9代表陽,也用白點,用2、4、6、8代表陰,只是少了十這個數。河圖和洛書有很大的不同,代表的意思各異。在圖形上河圖中間的5和10含義都是5,暗喻陰陽無分,陰陽同源。但是在數理上河圖的白點相加為25是天數。黑點相加是地數。正所謂“天地之數五十有五”。上(7-2);下(6-1)左(8-3);右(9-4);中(10-5)。其差均為5,其中包含五行生克之義。大概明了預測的人都知道天幹之合:甲己、庚乙、丙辛、丁壬、戊癸就是河圖黑白點的天幹表述。天地之數55,五行之數是小衍之數,天地之數減去五行之數就是大衍之數,是揲蓍法的基數。熟知揲蓍法的人知道,經過三變之後,一般會出現四種結果,6(24)、7(28)、8(32)、9(36),各為老陰、、少陽、少陰、老陽。陰陽取數六九代用,乃為習慣法。演易以前多采用揲蓍法,故而爻辭講解多用六九稱陰陽。

河圖與洛書形成的陰陽六九稱謂與現代數學的眾數和相契合。河圖的黑白點構圖,實際上可簡化為縱橫兩組數字,縱的數字是72516,橫的數字是83549(中間的黑白點其實就是相互演化的五)兩排間隨意組合的五個數相乘所得之數的眾數和是6,如16527×38594=637843038,,6+3+7+8+3+3+8=42,4+2=6。這很奇妙。而洛書是一個橫豎對角線連接相加為15的九宮圖,而洛書中隨意連線數字相乘的眾數和必定為9。如492×294=144648,1+4+4+6+4+8=27,2+7=9.這其中物性代數與數學眾數和的原理有待研究和深入挖掘。

由於易文化和揲蓍法的影響,我國的四季和東西南北也用6、7、8、9來表示。如《黃帝內經》:“東方青色,其數八;南方赤色其數七;中央黃色其數五;西方白色其數九;北方黑色,其數六。”《月令》:“孟春之月,其數八;孟夏之月,其數七;夢秋之月,其數九;孟冬之月,其數六。”

復卦之卦辭“七日來復”,鄭玄註:“建戌之月,以陽氣即盡;建亥之月,純陰用事;至建子之月,陽氣始生,隔此純陰一卦,卦主六日七分,舉其成言之,而雲‘七日來復’”。這麼理解,以六十四卦配一年365.25日,以震、兌、離、坎、(東西南北)各主一方,余六十卦除以360日每卦各得六日。每日分80分,5.25天合計420分,除以六十卦各得七分,每卦各得六日七分,取其整數言。卦有六爻,每爻一日,故七日來復。

一為先天之數,代表天、道、整體,代表天人同構。天人合一,意義重大。數字三代表天地人,天地人相合交應,產生萬事萬物,這是三生萬物的道理。數字四為四維,也稱四象。易的數理還有很多,變化深奧,這裏只能簡單略說。

(三) 易經對西方學術觀念的影響

古代一直到近代西方人都非常羨慕中華的經濟成就和文化,因此《易經》和《道德經》的翻譯版本在西方各國非常的流行,《道德經》甚至是只比《聖經》印刷數量少的第二出版書籍。易經也一樣也是中華文化的代表,一直被歐洲各國翻譯學習,因此《易經》對德國和法國的哲學界影響深遠,萊布尼茨的二進制就是受易經陰陽概念的影響,黑格爾的辯證法和矛盾概念也是受易經陰陽概念的影響。

看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那不就是陰陽對立,相輔相成,量變質變的易經原理嗎?對立統一規律是黑格爾在他的《邏輯學》著作裏首先提出來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將之改進成為了放之四海皆準的“唯物辯證法”。

黑格爾的“正題、反題、合題”的思維方式就是周易的邏輯思考方式,而歸納1------演繹1,進而到歸納2-----演繹2,再循環進行的否定之否定其實就是周易六十四卦中,每一卦六爻演變,再演變到另一卦,不斷循環遞進的易理(卦理)。

對立統一規律雖然不能涵蓋周易的理論內涵,但也把握了周易理論重要的基本觀點。如事物都是由陰陽因素構成的,也就是西方人所說的矛盾;陰陽兩方面的數量變化會導致事物性質發生變化,這就是量變質變道理;而周易的動態認識論,不斷的根據時空變化而變化的如變卦、綜卦、別卦、內卦、外卦,卦的變化推演論斷之後,再據此進行變卦演變對事物發展方向進行預判,這就是“否定之否定規律”。

正因為唯物辯證法與我國的易經文化暗合,我國知識分子中的有識之士非常容易就接受了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也很好的理解了馬克思唯物辯證法的思路。如毛澤東的《認識論》就符合否定之否定的規律,並且超越了西方人的總結;《矛盾論》更是後來人學習分辨把握主要矛盾解決問題的好方法論,也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再發展。總的來說,西方唯物辯證法的理論源頭還是易經。

(四) 陰陽易理影響下形成的經濟理念

陰陽易理是中國文化的根源,由此而直接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經濟觀念,系統論和憂患意識。

1.系統論觀念。陰陽易理認為世界的一切都是由陰陽因素構成的,不管是宇宙、世界還是世界上的每一生物個體,或是沒有生命的每一物品,他們都是由陰陽對立的兩種因素構成。這些事實,我們可以從簡單的原子構成看到並得證。從原子到分子,再到不同種類的物品,他們無一不是由陰陽兩種元素所構成。而且從原子到不同種類的物品,再到整個世界都有自己整體的運動系統,每一層面的系統裏,各相關陰陽因素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系統論觀念適用於各層面的每個單一系統,也適用於整個世界。從微觀到宏觀,從原子結構、人類個體、社會乃至到整個世界,都是相對獨立的系統,而每一系統又可能就是另一系統的原子。如個人就是人類社會的原子,每一原子又自有系統,系統與系統環環相套。

系統論觀念的精確含義有兩層:第一,一切事物包括世界和宇宙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系統,它們只是層級大小不同的系統而已。觀察和研究事物要采用全面的系統觀點來進行,這樣才可以把握每一系統的關鍵,有利於解決問題和把握事物發展方向。第二,各系統之內都存在著陰陽對立的兩個方面因素,對立因素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缺乏了對立面的事物就不是原來的事物。每一系統的陰陽對立面因素會相互轉化,當陰陽因素轉化到達一定量的時候,事物就會發生質變。

系統論是一種哲學觀念,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世界觀是看待世界和事物的觀念和態度,方法論是處理事物的方法。在長期的生活、生存實踐中,中國人已經驗證了易經陰陽原理的正確性,所以中國人形成一個固有經濟理念就是系統論。例如中國人認為人類社會就是一個完整的系統,是天下。因為中國人認為所有人不管種族、膚色都是系統的各組成元素,天下是同一的人類社會系統,因此自古至今中國人沒有強烈的排異思想和觀念,非常容易與各有色人種、各宗教、各種族的人和平相處。唐朝和宋朝時有大量的各國人在為朝廷服務。即使是有些許排異思想的明朝和清朝都還有外國人任職朝廷的高官。這樣的文化現象在其他文化中是不多見的。如希臘的雅典、斯巴達、還有羅馬帝國,這些外國政府對於當官的身份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因為中國文化不存在強烈的排異,社會生活和諧穩定,世界上最難同化的猶太人,還有比較難以同化的阿拉伯伊斯蘭人在中國生活,最後都成為了地道的中國人,忘卻了他們自己的本土文化。

世界大同的天下觀念,以及每一個體都是社會的組成這樣的系統論理念使得中國人習慣於將整個人類社會看成系統。就此形成了統一國家的基礎------“大一統”觀念。“大一統”觀念是一種非常突出和重要的經濟理念。中國自夏商周開始就是一個統一的系統,只是這些系統與秦始皇之後的大一統有所區別,是比較松散的大一統,在統一的王朝下,各諸侯國有較大的自主權。周朝模式的大一統就是分封諸侯,但各諸侯國由於自主權較大,逐漸的不滿足於自己的封地,他們利用各式各樣的機會不斷吞並其他諸侯國的土地,形成春秋五霸和以後的戰國七雄。諸侯國之間的相互兼並使得戰爭頻繁,妨礙並大大損害了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順應大勢,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形成了新的大一統國家。但秦朝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迅速滅亡,後來劉邦建立漢朝。一開始漢朝統治者錯誤的總結了以前的歷史教訓,認為秦朝是因為沒有按照周朝的分封模式實施管理才導致迅速滅亡。因此項羽和劉邦按照歷史模式不斷的分封各有功人士和親屬為王。漢朝之後的分封親屬為王的目的雖然是為了維護中央王權的穩固,但卻招來了不良的實際後果,那就是諸侯國實力強大之後形成與中央對抗的力量,因此又發生了七王之亂,危害整個社會的經濟和民生發展。七王之亂後,漢朝統治者認識到分封制度已經不適合新的大一統,不斷的分化回收各諸侯國的土地,形成了強大的郡縣制大一統國家。在之後的兩千多年裏,雖然國家分分合合,但統一的時間還是比較長的。新的中央集權制“大一統”思想深入人心,獲得民眾支持和擁護。“大一統”是天下大勢,民心所向。經過兩千多年後,我們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大一統”觀念其實包含著巨大的經濟效益。

大一統觀念經濟分析:

(1)人類社會一個主要的特性是協同組織性,就是因為人類懂得協調互助,才使得人類成為萬物之主。西方經濟學一個非常明顯的錯漏就是忽視人類社會的組織性,只強調個體的理性經濟人。組織性是人類強化力量和節約人力物力的經濟觀念。人類的組織性的經濟價值不是簡單的算術加總,而是具有局部相加大於原來整體的經濟功能。因為人類組成群體可以促進分工協作,有利有生產效率的提高,也有利於生產和生活知識的傳播與學習。分工形成單項產品的專業化生產,提高生產率;協作對於耕作、漁獵等生產技術相互學習有大的促進作用。群體越大其規模經濟效應越明顯。

(2)大一統觀念影響下促進形成大的社會組織,大社會組織執行的是同一法律制度有利於社會整體交易成本的降低。如關稅、交通稅費(中學世界史教科書告訴我們,德國統一之前是眾多的小國家,各國相互征收高額的關稅和過境稅,導致商品流通困難。德國統一後,這樣的弊端消除了,德國馬上成為世界強國。)歐盟成立後,歐盟國家因為實行統一的法律、關稅和財政貨幣政策,大家都獲益。其關鍵就是交易成本大幅降低。

(3)抗風險能力增強。在大一統觀念影響下,形成的大國家就可以大大提高抗風險能力。例如中國,每年都有不同的地方出現幹旱或者水澇,在大國家前提下,政府就可以協調各地的產出相互幫助接濟,不至於讓受災地區的民眾受苦受難。大國家的抗風險能力還體現在國防和軍事上,大國家可以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來構建強大的軍隊,這樣其他周邊的國家就不敢輕易發動軍事襲擊。因為國家大,經濟實力超常,秉承和平理念的中國可以采取後發制人的方式來進行有效的防禦。因為其他國家一旦侵犯大國就會招致痛苦的毀滅性打擊。大國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可以維持長久的戰爭。這使得大國可以在總體上節省國防開支。而采用後發制人國策的國家則更加節約國防費用。經濟意義非凡。

(4)“大一統”觀念形成的中央集權制大大的減少了各地方群體的相互消耗和巨大的戰爭損耗,這是難以估量的經濟獲利。減少戰爭有效的維持正常的社會生產秩序,使得社會經濟可以無阻礙的健康發展。

“大一統”經濟模式有幾個重要的經濟特性必須專門說明:

(1)組織計劃性。強大的中央集權制要管理巨大的國家必須具備有效的管理組織和制定有預見性的管理計劃。以防備各式各樣有可能出現的危機和困境。計劃性是中央集權制國家所必須具備的一個特點。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和知識分子都知道有效管理中,計劃制定的重要性,他們對於計劃是推崇的。因此當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廣大的知識分子群體紛紛認為適合中國的經濟發展,其原因就是有計劃的管理和發展經濟原本就是中國兩千多年的社會管理實質。

(2)規模經濟特性。大家知道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1970年在其經濟學中提出了企業進行生產的原因是追求大規模生產,以追求規模效應,降低生產成本以獲得市場競爭優勢。大國家管理其實質也是“規模經濟效益”獲得的根本。大的國家可以大幅的減少人均國防開支,大幅減少訴訟費用,大幅降少各地的戰爭損耗,還有,大國家有利分工協作以及生產專業化,總之“大一統”規模經濟效應不勝枚舉。

(3)包容性。“大一統”思想的形成的理論基礎是系統論,系統論認為世界沒有絕對的正確與錯誤,各式各樣的因素都是系統所需要的,“有容乃大”是中國人固有的思想。包容性是大一統思想的一大特性。包容性不存在強烈的排異,只要是好的經濟理念和經濟因素我們都可以吸收容納。

“大一統”的經濟優越性和包容性,強化了文化認同,使得中國歷史上多次出現了少數民族整體歸化認同漢族文化的事件。北魏鮮卑族的漢化與認同,以及後來的金代的漢化直接導致了後來清朝的徹底漢化與認同。中華文化的強大認同的根本原因就是中華文化經濟理念的優越性。

系統大於各部分綜合的經濟觀念又使得中國人重視群體性和組織性,社會自發形成堅固的家庭族親、氏族宗親、地域親情認同和結拜異性兄弟的群體性認同。因為結成群體等同於簽訂契約,大家在相互幫助中都可以獲利,可以獲得競爭優勢。這是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一大特點。

2.憂患意識。

易經的原理:是一切事物都是由陰陽兩方面因素組成,而且事物中陰陽因素不斷變化,從量變到質變,一直處於變化發展之中。 因為事物發展變化的質變是難以把握的,它總是在你不經意間發生,就好像旱澇災害一樣隨時發生難以預測。因此,中國人會有強烈的憂患意識,那就是時刻防範不良事情的發生。因為不管事物發展狀況怎麼好,都有可能隨時出現意想不到的壞變化。“防範於未然”,以及“治未病”是中國人憂患意識的具體表現。

(1)平糶法與平糴法

在經濟方面最典型的憂患意識表現就是兩千多年前的“平糴法”和“平糶法”。春秋時期範蠡的“平糶法”與戰國時期李悝的“平糴法”是我國古典經濟思想的精華。是憂患意識觀念的具體化。

範蠡在“平糶法”中指出:“夫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末病則貨不出,農病則草辟也。上不過八十,下不過三十則農末具利矣。故古之治邦者本之,貨物官市開而至。”[3]範蠡以糧食買賣為例說明糧賤傷農,糧貴傷害商賈。以此將商品分類設定價格,以免傷害國家的根本------糧食生產。這就是防範於未然。糧食市場價格變動雖然是依照糧食生產的循環周期和天氣的好壞而定,但任由糧食價格的波動自由漲落則很容易發生糧食短缺。因此設定最低的糧食售賣價格和最高的糧食售賣價格,即有利於商賈也有利於農業生產。這是最早的國家計劃幹預記載。是憂患意識考慮的應對結果,其經濟效應就是保證國家的根本糧食生產。

李悝是戰國早期法家代表人物。李悝的著作只記錄在漢書藝文誌和食貨誌。李悝的平糴法認為“米甚貴則傷民,甚賤則傷農,民傷則離散,農傷則國貧。”[4]李悝的平糴法將農業年成分為上熟之年、中熟之年、下熟之年。糴就是買入米,在上熟之年國家收購糧食總數的3/4;在中熟之年國家收購糧食總數的2/3;在下熟之年國家收購糧食總數的1/2。國家的收購是為了在豐收之年糧價下跌時提高糧食價格,增加農民的收入,以免糧食生產因價格因素而減產;在大災之年國家則將原來收購的糧食按收購價出售,以增加市場供應量平抑糧價。使得民眾不會因災荒而離散。“雖遇饑饉水旱,糴不貴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補不足,行之魏國,國以富強”[5]。

平糶法與平糴法都是圍繞之經濟發展的根本糧食生產而進行,糶是賣出米,平糶法是規定糧食的賣出價格,不允許賤賣和貴買糧食,平抑糧價。其本源是憂患意識,防止糧賤傷農,致使整體的糧食生產減少。糴是買入米,其意願是防患未然,防備災荒之年的民眾的流離失所,將豐收之年的糧食在災荒之年平價出售以攏聚民眾。平糶法與平糴法是憂患意識比較具體的經濟表現。其中體現了系統觀念和動態的防止變異的觀念。

(2)儲蓄觀念

一切事物都是發展變化,在事物的變化發展中要預防不良情況的發生。這樣的觀念不但體現在國家管理上,也體現在民眾個體的生存經驗上。中國人的儲蓄觀念是非常強烈的,這就是個體生存憂患意識的體現。潮汕俗語講“天晴要積累下雨時的糧”,就是要求一切都要有事物隨時變壞的打算。備戰備荒是中國人固有的觀念。

世界大多數的經濟學家都驚詫於中國人強大的儲蓄習慣,中國人生來就喜歡儲蓄,即使現在大肆宣傳資本主義消費習慣的當代,也不能改變中國人的儲蓄觀念。中國人的儲蓄率一直都是世界最高的。

很多海外華人孤身一人到海外當勞工,沒有關系,沒有專業技能,但由於有良好的憂患意識,也即儲蓄習慣,華人勞工一般都會在世界各地發展起來。他們大都會省吃儉用,一點一點的積聚財富,極少稱多後就具備一定量的資本,慢慢的就擁有生存優勢,可以投資開店、開廠。良好的憂患意識和儲蓄習慣使得身處異域的華人大都可以獲得長足發展,獲得生存優勢。良好的儲蓄習慣是中華文化的精華,防患於未然,使得華人不管身處何方都具備巨大的生存優勢。這就是中國人到哪裏都可以良好發展的奧妙所在,富含經濟學精華。

本章節小結:陰陽是構成宇宙和世界萬事萬物的因素,一切大小系統裏面都存在陰陽兩種因素。陰陽易理的根本性推演必須具有系統論觀點,系統論觀念自然的使得中華文化具有“大一統”思想。大一統思想具有強烈的經濟意識,如計劃性、組織性、社會性、包容性,大一統使得社會和人群的抗擊災害能力加強,生產分工更加的細化。陰陽易理說明事物是不斷變化的,因此人們要註意事物的發展變化,在正常的環境和條件下要防備事物的突變。由此中華文化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憂患意識使得中國人喜歡積蓄以防備災害,也使得人們不走極端以防事物的突變。

二.循環發展原理

循環發展原理來源於日月交替、四季變化。依季節勞作是農耕民族的特點,因此農耕民族非常重視季節變化,由此發展出來中國最早歷法夏歷就是為了方便農作,故而成為“農歷”。現如今,農歷還在民間十分流行。在農耕循環勞作的原理影響下,中國人形成牢固的經濟發展理念,那就是------循環發展經濟理念。仔細分辨中國文化的循環發展經濟理念其初始起於農耕,但發展到後來又有兩個重要的源流強化了循環發展理念,那就是易理的“陰陽五行”學說與《黃帝內經》等中醫理論。

(一)循環發展文化源流

1.陰陽五行理論

陰陽構成萬事萬物是易經的基本結論,而依照易經理念,中國古人將世界萬事萬物區分為五類物質:金木水火土。陰陽五行的初始記載是《甘誓》。《尚書·甘誓》中記載:“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6]此處引用五行來說明天理和既定規則,說明在夏朝時將物性設定為五類金木水火土的觀念已普遍被人民接受。其後《尚書·洪範》對陰陽五行有更加詳細的記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折,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折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7]到了戰國時期齊國的稷下學派鄒衍將陰陽五行理論化,從而演化出四柱八字,陰陽風水等預測術。

鄒衍的陰陽學說是五德終始說。鄒衍認為,天地有五行,從開天辟地以來,社會發展都是按照五行之德轉移的次序進行循環的。而五德轉移是按照自然界五行相克的即: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的規律進行的。人類歷史變化同自然界一樣,也是受土木金火水五種元素支配的,歷史上每一王朝的出現都體現一種必然性。鄒衍說:“五德之次,從所不勝,故虞土、夏木”[8]《呂氏春秋》記載則說明五行生克變化古已有之。“凡帝王之將興也,必先見祥乎下民。黃帝之時,天先見大螾大螻。黃帝曰:‘土氣勝!’土氣勝,故其色尚黃,其事則土。及禹之時,天先見草木秋冬不殺。禹曰:‘木氣勝!’木氣勝,故其色尚青,其事則木。及湯之時,天先見金刃生於水。湯曰:‘金氣勝!’金氣勝,故其色尚白,其事則金。及文王時,天先見,赤鳥銜丹書集於周社。文王曰:‘火氣勝!’火氣勝,故其色尚赤,其事則火。代火者,必將水,天且先見水氣勝,水氣勝,故其色尚黑,其事則水。”[9]近代學者考證,這些應該就是鄒衍五德終始說的軼文。

鄒衍的五德終始論依據的是六十四卦的的終始循環演化原理。但陰陽五行的循環演化原理更加的通俗易懂,因此五行生克的循環以及逆循環原理被民間廣為認同。鄒衍之前的陰陽五行論可概括為相生相克的物性循環論。其具體內容如下:

五行相生:木生火,是因為木性溫暖,火隱其中,鉆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火生土,火灼熱,可以焚燒木,木被焚燒後成為灰燼,灰即土,所以火生土;土生金,因為金隱藏土裏,金由土裏來,因此土生金;金生水,金是少陰之氣,溫潤流澤,金利水生所以金生水;水生木,水利於木的生長,木無水難生,所以水生木。

五行相克:火克金,金遇火化,旺金遇火可成器皿;金克木,木遇金則傷損,木旺得金方為棟梁;木克土,木植克化土,土無木難固,土弱逢木,必為傾陷,土旺德木方能疏通;土克水,土制水,水有制方利於物,水多土流,水弱遇土必為淤塞,嗆水得木方泄其勢;水克火,火多水幹,火旺得水方得相濟,火弱遇水必不熄滅(火生土,土克水,火性自存)。五行相克論是一個復雜的變化系統。

就自然界而言,遵循五行相生原理而變化,循環往復。例如年月日的變化。月份變化的理解難一點,春夏秋冬,木火金水,沒有土,但土隱含其中。夏歷以建寅為正月,因此辰、未、戌、醜分別為土,相間其中(這是復雜的術數理論,這裏不贅述)。這是天道。

社會變化原理則遵循相克循環原理,鄒衍的朝代相克理論就是一個例證。社會變化是人道,人間之道與天道相反。相克循環雖然有規律,但必須辯證的看,比較難以把握其精髓。

陰陽五行理論衍生出很多的理論如四柱八字預測術、陰陽風水術、六壬預測術、奇門遁甲等等。這些理論都流傳於民間,對中國人的思維和觀念形成深刻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循環理念。

2.中醫理論循環理念的影響

中醫理論依據的就是陰陽五行的理論。氣血運行,十二經脈,中醫用藥調理等等都是依據陰陽相生相克原理。中醫理論的初始經典是《黃帝內經》。

身體的血液循環是我們現代人所熟知的,但氣血運行和經脈運行則是現代人難以理解的。但我們中醫運用陰陽五行的理論對各種病狀和病理進行治療都有很好的療效,這是經過兩千多年社會實踐長期驗證不可否認的事實。

西醫關於血液循環只是對表象的描述,而人身體上的氣西醫則難以理解,西醫只有血液是輸送氧氣載體這樣的認識。中醫對於氣的研究和描述則復雜很多,如十二經脈運行、功效的系統研究。現代科技利用紅外熱成像原理已經證明了人體經絡的存在。西醫儀器則對於血液的氣化噴射無法顯示,也無合適理論解釋。但中醫的血氣運行論則可以很好的解釋。氣之輕者行於頭腦,氣之重濁者下凝為血水。人體的陰氣過分稱濕重,濕重顯示陽氣不足,濕重陰冷,久之成瘀、成痰。中醫用藥運用的是陰陽五行相生相克之原理進行調理,藥性為陽的中藥多生於陰性之地,如人參、雪蓮,生於陽性之地多為寒性中藥,如犀角。中藥藥性分為“寒、熱、溫、涼”。中醫的理論和用藥遵循的是陰陽五行相生相克,其根本的血氣循環平衡論深刻的影響這中國人的思維,使得循環觀念深入民心。

中醫理論的關鍵是氣的概念,氣是一個中國哲學概念,它是一個意會詞,其含義:一,是本源,人的健康病痛都源於氣(“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天地合氣,命之曰人”[10]);二,氣的循環與平衡調理(功能和運動化合);三,是起因、根本。風邪、就是病的起因。氣的運化與調理是中醫的根本。

3.佛教的因果循環報應論

佛教《涅槃經》“業有三報,一現報,現作善惡之報,現受樂苦之報;二生報,或前生作業今生報,或今生作業來生報;三速報,眼前作業,眼下報。”這是我們民眾通常知道的佛教知識。

因果循環論是佛教的基本理論,是佛法的核心。因果又叫業,因、緣、果、報。業指一切身心活動,是梵文的譯音,意為造作、活動。“已做不失,未做不得”[11]意思講,做下的因不會消滅,未做的因不會得到果報。

佛教的循環報應論在於勸人行善不要作惡。因為佛教是我國民眾歷朝歷代主要信仰的宗教,因此佛教的“因果循環報應論”被我國廣大的民眾所接納,成為一個比較重要的文化觀念。

(二)循環文化理念的經濟效用

循環發展理念是最重要的經濟理念。農耕文化按照季節來播種收獲,年復一年始終如一。農耕文化最重要的是怎麼保證耕作收獲的可持續發展,在農閑時修水利,以防備旱災和水災;在豐收時積累多余的糧食,以防備難以預測的天災。保持可持續的農業發展就可維持社會的穩定,也就保證了生存環境的穩定。按照現代的觀點說就是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可以循環發展最為關鍵的。在經濟學理論中,可持續的循環發展比增長重要,只有可持續的發展才可以維持人類的生存。有了可靠的生存保證之後,人們才可以考慮發展,可持續維持是關鍵。例如現在西方國家拼命發行紙幣來刺激經濟,鼓勵提前消費來刺激經濟,這是有悖於經濟發展的本質,因為發行貨幣和提前消費,只能刺激一時,難以保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寅吃卯糧,必定會有虧空斷鏈的時候。經濟發展靠不切實際的刺激,雖可以一時產生效應,但長期會破壞整體經濟發展的正常生產秩序。也就是說靠貨幣刺激和提前消費來刺激經濟,並不能很好的發展經濟,並且會破壞整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遊牧民族和航海民族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受限於氣候,一旦天氣幹旱,遊牧民族所依賴的草場會大量枯死,導致牛羊的大規模死亡,因此經濟發展在天災面前抵抗力微弱。因此遊牧民族在天災年份為了生存必須發動戰爭進行掠奪才能維持其民族的生存。但是長期的劫掠文化又使得一些遊牧民族錯誤的總結經驗,以為靠武力就可以使自己的民族很好的生存。結果導致整個民族的衰亡。斯巴達和匈奴就是典型的例子。航海民族經濟一樣受氣候影響嚴重,在氣候不好的年份,貿易收入和捕魚收獲就會大量減少。因此航海民族也會有一定的劫掠文化基因。

基於農耕文化的中國與基於航海文化和遊牧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就是不靠天吃飯的經濟系統與依賴氣候生存的經濟系統。農耕文化抗災能力強,不需向外進行掠奪就可以維持族群的生存。而航海文化和遊牧文化的經濟則非常依賴氣候,一旦氣候條件不好就會出現族群的生存危機,就必須向周邊地區侵略掠奪來維持生存。因此航海民族和遊牧民族非常重視戰鬥技能的培養與學習。

中華文化循環發展原理使得中華民族非常註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管在什麼時候,經濟發展的可循環,可持續都會受到重視。這是中國歷史持續不斷發展,並且綿延幾千年不斷絕的一種經濟學解釋。很多歷史學者不明白世界那麼多民族,為什麼單單中華民族可以持續不斷的發展?其中遵循循環發展原理至關重要,它是中華民族綿延發展不間斷這個歷史現象的經濟學答案。

(三)循環文化理念之下所衍生出來的經濟學理念

在陰陽五行、中醫理論,以及佛教因果循環報應論的影響下,我們形成了牢固的循環發展文化理念,在註重循環的文化語境下,中華文化衍生出幾個比較關鍵的經濟理念,如秩序、平衡等。下面進行論述。

1.均衡發展

均衡發展是社會再生產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保證。在循環發展的文化理念影響下,特別是中醫理論的實踐經驗影響下,我們的先人非常註重事物的均衡發展,一切不追求極致,視極端為禍害,“過猶不及”是人們的普遍認識。

陰陽平衡是一個人健康的基本要求,人如果生病,就是身體裏面的陰陽之氣的不平衡,也成為不協調。一般中醫對於病人的治理就是根據脈象判斷身體的是那個方面出問題,依據黃帝內經的素問和靈樞理論對身體進行調理。陰虛以陽補之,陽盛以陰抑之,中醫治理追求的就是陰陽平衡。同理經濟發展也需要均衡。例如生產與銷售,如果兩者不均衡就會出現產能過剩或者商品供不應求,那麼整體市場上就將出現不協調,接著就會出現部分企業的倒閉,如果惡性發展就有可能破壞整個社會再生產秩序。

經濟學上的“均衡發展理論”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理論”是西方經濟學界在最近幾十年才發展出來的理論。但我們國家的人民,只要是在中華文化語境中生活的人都知道循環發展和均衡發展的重要性,而且非常明白事物的可持續發展是最為重要的。特別表現在經濟發展的可持續考慮上。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對於經濟發展增速過快產生極大憂慮的國家,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我們國家就一直有經濟過熱的討論出現,國家領導人擔心經濟增長過快,一直采取措施對經濟增長過快進行抑制。擔心經濟過熱就是考慮到經濟增長太快難以持續,而且可能破壞均衡經濟的有序的發展。這種種現象就是均衡發展經濟觀念影響深入民心的文化表現。

我國學者王建國在2006年就撰文表述觀點,他說經濟學研究有四個層次:“第一個是市場層次。在這個層次上,經濟學主要研究價格機制和資源的最佳配置問題。新古典經濟學主要就是在這個層次上展開研究的。凱恩斯的宏觀經濟學雖然把研究重點放在通貨膨脹和失業上,但它仍把以私有制為前提的市場經濟制度作為研究對象。新制度經濟學雖然把研究對象轉向制度的演進問題,但它仍是在私有市場制度的前提下研究經濟組織的選擇和演進過程。如果說新古典經濟學關心的是資源配置效率,那麼新制度經濟學關心的就是經濟組織的效率,也就是市場經濟制度在演進過程中如何選擇最有效率的經濟組織形式。可以說,迄今為止的西方經濟學各個流派,其研究基本沒有超出市場層次的範圍。然而,依我看,經濟學還有三個更高的研究層次:經濟制度均衡層次、權力結構均衡層次、精神與物質的均衡層次。在經濟制度均衡層次上,經濟學研究的是如何選擇最佳的經濟制度結構,以使社會總福利最大化。這時,經濟學研究的前提不是單一的市場制度,而是包括市場制度在內的一種混合制度結構。這是因為,單一的制度往往是不穩定的,單一的市場制度甚至不能有效運作。按照新古典經濟學的研究,完全競爭市場是最有效率的;然而從制度均衡的角度看,完全競爭市場根本就不能維持。我們知道,每一種經濟制度都是一套經濟競爭的規則。在一種給定的規則下,總會有得利者和利益受損者。得利者總是力圖保護原有規則不變,而利益受損者則有強烈的動機改變既有規則,並建立對自己有利的新規則,也就是新經濟制度。雙方會不斷權衡、鬥爭與妥協,而最終新制度、新遊戲規則一定會在一定的範圍內引進,由此形成一套均衡的制度結構。在理論上,一定存在著一套最佳的制度比重(或遊戲規則比重)結構,使得社會總福利最大化。這也是現實世界並不存在純粹的自由市場經濟制度的原因。這種尋找最佳制度結構的研究,已經超出了市場層次的範圍。經濟學研究的第三個層次是研究最佳的權力均衡結構,以使社會的總產出最大或經濟增長率最高。這就是說,經濟增長是權力分配和制衡的函數。權力的集中與分散的程度、權力產生和分配的形式以及執行權力的組織結構,會直接影響產權的界定與分配,從而影響經濟制度或競爭規則的均衡和市場運作的效率。這樣的研究不僅超出了市場層次,而且超出了經濟制度均衡層次。經濟學研究的第四個層次是研究精神與物質在效用上的均衡。也就是說,在精神與物質之間存在著一種最佳均衡比重,從而使得社會總福利最大化。人有精神享受和物質享受,前者是心理享受,後者是生理享受,精神和物質都能帶來幸福或福利。精神享受當然也需要物質基礎,例如時間、金錢。當某些時間用於精神享受時,就可能無法同時用於物質享受;當把一些金錢用來購書以滿足精神享受時,這些錢就不能同時用於物質享受。這表明,在給定的預算約束內,存在著精神與物質享受之間的資源分配。什麼樣的分配比重會使人的總幸福或效用最大呢?這就是精神與物質的均衡問題。”[12]

從王建國教授的論述中我們可以明白均衡理念在經濟學中的重要性。中華文化中在中醫理論影響下,形成固有的均衡發展理念使得不懂經濟的人也會對事物發展進行經濟學考慮,那就是“是否可持續發展”,是否“均衡發展”。均衡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保證。

在均衡發展追求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下,也自然的將“過猶不及”這樣的觀念作為做事的宗旨,凡事不求極端。在商業上不追求暴利。著名晉商喬致庸就有家訓,“學會吃虧,只取四分利”,留下的六分利給其他的合作者。這樣的商人,這樣的合作者誰會拒絕?當然會有不斷的生意合作者找上門。這就是可持續發展的保證,當你什麼事都能為對方考慮,那麼合作方自然會持續的與你保持合作。這就是可持續發展的保證。

2.秩序、制度

為了保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人們必須總結經驗來進行維持。經濟要保持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有穩定的社會秩序和制度。社會秩序是社會穩定的保證,穩定是進行可持續,可循環再生產的前提。

西方有制度經濟學派,其代表人物是凡勃倫、康芒斯,後來又出現科斯和諾斯。西方制度經濟學派的經濟學家們重視非市場因素對經濟的影響,並對非市場因素進行分析和研究。如制度因素、法律因素、歷史因素、社會因素、倫理因素等,其中猶以制度因素為甚。因為他們主要分析研究制度因素,因此簡稱為“制度經濟學派”。

人的社會關系互動、產權制度變遷、社會組織效用等都是西方制度經濟學的分析研究重點。但是西方制度經濟學對於制度和秩序的分析局限於,交易費用和產權,缺乏大局觀和系統觀念。只註意產權、交易成本和經濟績效,這些只是經濟的表面現象。經濟發展最為重要的問題是社會再生產的可持續,以及怎麼保證和維持社會再生產的循環發展,這恰恰是西方經濟學家們所忽略的。而中華文化語境下成長的人,就會有牢固的循環可持續發展理念,一旦大家跳出教科書中西方經濟理論設定的條條框框,就很容易明白經濟學的發展必須先研究可持續與可循環。

社會再生產的可持續和可循環的保證就是社會秩序的穩定。社會秩序的維持靠人們在社會實踐中的經驗積累和總結。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濟規則會慢慢的固化成為制度。在幾千年的發展中中國人發展出來有效維持社會穩定的“宗法制”、“禮制”、“仁孝”、“德治”等制度,其實質就是維持社會穩定,保持社會再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1)宗法制

宗法制簡單說是一種繼承制度,它來源於原始社會的父權制,是一種血統繼承制度。宗法制的原則是嫡長制,“傳嫡不傳庶,傳長不傳賢”。為的是保證血統的純正。因為古代中國大都有三妻四妾,甚至更多,因此具有相同血統的人就需要區分嫡庶長幼,以保證社會發展秩序,不產生紛爭。

宗子繼承之後對於自家範圍的族人具有統率、處置和庇護之權。具體規定:第一,宗子具有支持祭祀,主祭權是一種身份;第二,宗子有權長官和處置本宗財產;第三,宗子有權掌管婚喪事物,也有責任幫助宗族成員料理婚喪事物;第四,宗子對於宗族成員有領導權和懲戒權。

宗法制使得中國古代社會國家架構和族群架構類似,形成家國同構的政治格局,有利於社會管制和穩定。“欲治其國,必先齊其家”。

所謂的宗法就是指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認同,標榜尊崇共同的祖先,維系親情。在宗族相同的認知基礎上區分尊卑長幼,並訂下規矩規定宗族成員的的權利和義務,共同遵守。宗譜是文字考證血緣歸屬的根據,族規、家訓是維持族群秩序的規則。時至今日,宗法制對於現代中國還有很多深刻的影響。如潮汕、閩南地區、溫州地區就有兄弟、同宗相互幫助的習慣,在財產獲得上很多地方都會視為兄弟共有。這在社會競爭生存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溫州人相互幫忙在國外發展,按照自己熟悉的行當和業務幫助老鄉或親戚發展業務,不怕同類競爭。因為這些後來去的人都必須聽從先到幫助他們的先輩指揮,這樣使得在西北歐的溫州人在鞋帽、飲食等方面形成規模效應與合力,更加具有競爭優勢。

(2)禮制

禮制通常指各種重要場合的禮儀。禮儀是一種儀式,也是一種認知。最初的禮儀來源於氏族首領的就職,原始部落的氏族首領上任,一般都需要通過某種儀式進行確認。如被大家吐口水、打罵,經過這樣的儀式之後就是受人尊敬的部族首領。“受國之詬,是謂社稷主;受國之不詳,是為天下王”[13]

禮儀發展成為一種制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禮制成熟於周初,禮儀的盛行使得,周朝初期大家將武力紛爭轉化為文辭說理,就好像近代歐美的私人決鬥轉化為體育競爭一樣。在認知相同的人群之下,大家很少出現武力紛爭,這樣的習慣,延續到春秋初期。左傳中就記載了很多國家交往使用詩經典故來進行交往用語,不能采用或不慣於使用詩經文化儀式的國家被稱之為蠻夷,如吳越等國在春秋時就被稱為南蠻、東夷。

“禮由人起,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忿,忿而無度量則爭,爭則亂。先王惡其亂,故制禮義以養人之欲,給人以求,使欲不窮於物,物不屈於欲,二者相待而長,是禮之所起也。”[14]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則無安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15]

“禮之貌誠深矣。堅白同異之察,入焉而弱,其貌誠大也。擅作典制褊陋之說,入焉而望,其貌誠高矣。暴慢恣睢,輕俗以為高之屬,入焉而隊。故繩誠陳,則不可欺以曲直;衡誠縣(通懸),不可欺以輕重;規矩誠錯,不可欺以方圓;君子審禮,不可欺以詐偽。故繩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規矩者,方圓之至;禮者,人道之極也。”[16]

正因為禮是維持秩序關鍵,生逢亂世的孔聖人才會提出“克己復禮”的政治綱領,其目的就是恢復以前的社會秩序,以減少殺戮、欺詐。

以禮為核心的儒家理念在孔聖人之後衍生發展出“仁義禮智信恕忠孝”等觀念,其主要觀念和功效就是維持社會秩序的穩定。在經濟學上的意義就是維持社會再生產的秩序穩定,以保證生產的良性循環。

禮的本質就是對人際關系的規範,在一定的規範之下,人們相互尊重,減少不必要的社會紛爭和損耗。在社會生產力低下、物質條件匱乏的條件下,禮還起到制止攀比節省社會資源的經濟效用。

本節小結:在陰陽五行、中醫理論、佛教文化的影響下,中國人具有循環發展的牢固理念。循環、可持續發展、註重社會秩序的保證是中國人固有的特性,這樣的文化特性,體現在經濟價值上就是保證了社會在生產的可循環持續發展。

三.道德原理

(一). 道德是什麼?

  道德是什麼?中國與西方在理解上理解有相同的交集也有很大部分的不同。先看西方人對道德的認識。

  蘇格拉底認為自然萬物都蘊含著內在目的,蘇格拉底將之稱為“善”。具體到人的身上“善”就表現為“德性”。“德性”是人之為人的本性。在蘇格拉底看來,趨善避惡是人的本性,是行善還是作惡,關鍵取決於人的他的知識。因而每個人在他有知識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無知識上則是惡的。由於蘇格拉底把德性與知識等同起來的觀點,奠定了理性主義倫理學的基礎,所以人們稱蘇格拉底為倫理學創始人。

  亞裏斯多德繼承了蘇格拉底關於善和德性的概念和解釋,將倫理學更加的系統化。他認為道德是一種實踐活動,因為人們評價一個人是否有德性的時候,主要看他的行為。而且亞裏斯多德還將蘇格拉底的“知識即德性”加以拓展,認為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生活,而又德性主要決定於人的品質,也即人選擇善惡、利害的能力。這就是倫理學“理性論”的開端。

  亞當斯密認為人都是從“利己性”本性出發的,他指出支配人類行為的動機有自愛、同情心追求自由的欲望、正義感、勞動和交換傾向等,人的自愛本性與同情心是相伴隨的。然而人在本能上又是自私的,總是在自愛心的引導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從而妨礙同情心的充分發揮。他認為“自愛”與“自私”不能混淆。他還把“自愛”當做是一種美德,認為它是人類經濟活動的必要條件。這就是那有名的“看不見的手”。《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都是從人是自私的這樣的論點出發進行闡述的。斯密認為人們追其私利的自愛活動,促使社會總體利益的增長和社會進步。

  休謨對原有西方道德理論提出了懷疑“我大膽的斷言,只要我們把理性假定為道德獨一無二的源泉,這樣的理論就覺不會找到。”[17] “理性要麼判定事實,要麼判定關系。”[18]每個人的判斷無固定的標準,因而不可能成為公認的道德標準。 還有人對事物發展過程的認識有限,因而難以準確判斷。

  康德則認為理性就是道德法則,而康德所說的這種“理性”不依賴於任何其他東西,而只會依照自身最一般的內容行動。“每一個人從法則那裏得到的自由與他受法則限制的自由是同等的,這如同一個人的自由同時也限制另一個人的自由一樣。”[19] “除了純粹意誌,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善” 這就是康德對理性與道德的註解。意誌自由是康德的立論,康德又從意誌自由反推到上帝存在。因為他不知道“至善”的標準是什麼?怎麼定性?每一個人的標準都不同,要怎麼統一?只有上帝是解決的辦法。上帝在康德那裏就像是數學裏的X,用來代表未知數。康德還有一個觀點就是:一個行為是否具有道德意義不能從結果或者行為本身來判斷,只能以動機來作為評判標準。因為同一個行為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動機,而這些動機又並不都是善良的。

  “美德存在與正確理性所養成的那種平凡習性”、“道德情感似涉及道德約束力造成的快樂的平均效果”邊沁認為道德是與法律類似的系統,它的功效是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是邊沁的道德標準。

  尼采反對舊有的道德系統,批判基督教的“至善”觀念,直接發出“上帝死了”的吶喊。他認為舊有的道德是一種有用的錯誤,它保護弱者。他認為道德本身的價值危害生命本身:A危害對生命享受和感受。B從個體的強化的角度看,損害生命的美化。C危害對生命的認識。D危害生命的發展。尼采提出了自己的道德原則:1生命原則—----每一種道德都受生命本能的支配。而生命就是強意誌力。2強力原則-----以強意誌力為道德價值標準的自主的道德,超越善惡,體現生命道德的自主性。3個人原則------以成為你自己的道德價值的自我道德在自我肯定的意義上,每個個體對自己生命力量的誠實。[20]尼采提倡的“弱肉強食”,他的理論對於衝破當時僵化的基督倫理有積極作用。但又因為他的提倡的“強意誌力”學說催生了希特勒這樣的魔鬼。

  亨利柏格森認為道德分為“社會道德”和“個人道德”。其中之一源出於人類社會的原始結構,另一部分在其對於解釋這方面原則中得到說明。他認為道德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社會頒布並維持社會秩序的規則在某些方面類似自然的法則。……任何一個法則無論是物理的、社會的還是道德的、都是一種命令。存在著某種以法則方式得到表達的自然秩序,眾多的事實被認為“服從”這些法則以便與那種秩序保持一致。”[21]柏格森的結論道德還是理性。“簡單的說就是:文明社會中的道德活動在本質上是理性的。”[22]

  托馬斯.格林認為,自我意識不僅是客觀事物存在的原則和前提,而且是人們獲得自然知識的原則和前提。自我意識在邏輯上先於客觀世界。因此他認為“追求自我滿足是一切道德的基礎”。

  對西方哲學家關於道德論述不可能在這裏全部復述,只能蜻蜓點水的,找一些典型的論點來說明一下。總之,西方哲學對道德的描述通常是從個體感受出發來進行,而且主要的是從理性出發的。而理性又是一個模糊概念,它因人而異,不同的人在成長和學習的社會實踐中形成了自己不同的觀念,它們是千差萬異的。而理性是根據已有的觀念和經驗做出識別和判斷的過程,因此理性沒有統一的標準。故而在無法完滿的解決道德推理的邏輯矛盾時,大哲學家康德只能求助“上帝”這個概念來進行暫時過度。

  中國的文化源流大家公認的是儒釋道,儒道兩家來源於“易”。而來源於印度的佛教與中國的“易”文化的內涵暗合,因此發展出了中國式的禪宗,禪宗和佛教的因果循環與中國易學的天理循環有很多耦合之處,只是禪宗更加註重於探索事物中的道理。因此我們要理解中國的道德文化應該從易學入手。

  中國的道德是由兩個不同概念的單詞組合而成的組合詞。中國人對組合詞道德的理解,來源於易學。中國古人有很強的概括能力,他們根據男女、雌雄和日月就推斷出世界的本質是陰陽互動;從四季變化、日夜交替而知道輪回變化,並由此而知道盛極而衰的量變到質變的道理。

  “道”源自老子的《道德經》,“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看上去“道”很玄妙,難以理解,可如果從哲學的觀念上來理解就比較容易。“道”應該是西方哲學所力求解釋的“本原、”或事物發展規律,也就是說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只不過中國古代的哲學觀並不認為它可以描述和解釋,只能意會。因此上才有“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的論述。實際的情況也正是如此,真理不是絕對的,它會隨著事物的發展而發展。因此現在對真理的真切描述,以後或另外的場合就不真確了。例如“明天太陽還會出來”看上去好象真理,可是在南北極地區這樣的描述就有可能不能說明真正的情況。在《道德經》和《易經》裏描述道的句子很多,如“一陰一陽謂之道”、“道之物,唯恍唯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易傳》 “形而上者之為道,形而下者之為器”、……。總之要說明的是道的不同形態和變化,因此上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道”指的是宇宙萬物的發展規律。

  “德”道德經裏的德比較難以理解,引用《莊子.天地》:“物得以生謂之德”;《管子.心術上》:“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謂所得以然也。”;再有《道德經》:“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我們從上面這一句可以知道,德的排序在道之後,而“道”為宇宙萬物的發展規律,則“德”為人類社會的生存發展規律。“道生之,而德蓄之、長之、育之、亭之、度之、養之、覆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長而弗宰,是謂玄德。”這是道德經對於道和德的關系和定義的具體描述。

  孔子論道德“中庸之謂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將中庸作為至德的觀念也來自於易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用人的情緒來解釋中的狀態,即要把握事物的初始未發狀態。這與易經把握“幾”理的原理是相同的,“幾”理即事物發展變化之關鍵和樞紐。“過猶不及”也是來源於易經的原理老陰變陽,老陽變陰的原理。儒家將道德修養和要求具體化為“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標準模式,將之視同為道德修養的標準和要求。可惜中國古代長時期的將孔子的儒學過份的教條化,違背了“過猶不及”和“中庸”的初衷,出現了禮教吃人和禮教阻礙科技創新發展的情況。

  中國古代也有類似西方關於人性的善惡的哲學性討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孟子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不分善與不善,猶水之不分東西。”孟子曰:“水信之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孟子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善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恭敬之心,禮也;善惡之心,義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爍我也,我固有之也。”[23]  荀子認為:“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肌膚好愉佚。是皆生於人之性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後生之者也。”因人的本性有求於同伴和外界,難免產生衝突,這是惡的根本,因此堅持性惡論。但荀子認為人性雖惡,卻可以通過道德禮義將之教育歸化。“塗之人可以為禹,曷謂也?曰:凡禹之所以為禹,以其仁義法正也。然則,仁義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塗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皆有能仁義法正之具,然則其可以為禹明矣。”(《荀子。性惡》)縱觀中外賢哲對道德的解釋,我們接著再來了解中西道德觀念的差別。

  (二)中西道德觀念的差別

  中國與西方在文明的發展進程中都相當重視道德的作用,不斷的有哲學家和思想家對道德原理和功效進行解釋。但是中西方由於在世界觀和方法論上面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註解道德也有很大的不同。

  西方人擅長於邏輯推理好和精細化發現,因此西方人對於道德也從社會的基本單元出發,即從個體的人出發來論述道德的功效和原理。因此西方的道德學家多從人的個體感受如:情感、幸福、功利等方面來論述解釋道德。

  中國人的世界觀是系統論觀點,從道的定義(一陰一陽謂之道),講清道德是基本的天理,人要順天應命。中國人認為“道不可須臾而離之,離之非道也”。

  西方人論道德從個體出發,結果導致大哲學家休謨也難以明白為什麼“‘自我克制、冷靜、忍耐、堅貞、堅毅、深謀遠慮、周密、保守秘密、有條理、善解人意、殷勤、鎮定、思維敏捷、靈巧表達’這些僅僅有助於擁有者的功效,而與我們社會沒有任何關聯的品質,仍是敬重和尊重的。”[24]

  而中國人從系統論的觀點出發,要求人的行為和修養必須符合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發展的的規律,將道德規律化認為道德是不可須臾相離的。

  中西方衡量是否道德的標準有很大的不同,中國人認為個人的私德非常的重要,只有自己個人的道德修養好了,才能有符合大眾和社會的道德行為出現。私德通了則公德也通,公私一致,公德大於私德。而西方就不很註重個人的道德修養,他們認為只要社會大眾認定是道德的就可以,至於私人的品行如何並不是很重要。他們認為道德具有契約功效。結果因為西方衡量和規制道德的標準與中國的不一樣導致西方專門研究道德的學者經常出現很多不道德的現象。如培根、叔本華、尼采、盧梭等。

  西方出於精細化推理的思維習慣來推導道德原理和標準,而道德的定義和標準又是難以有統一的定量和定性。沒有定性定量的推導,照嚴格邏輯的推理的習慣推導就無可避免的要出現矛盾,而矛盾的出現又沒有辦法解決。因此很多的西方哲學家如康德都通過“上帝”的解決道德的證明和推導問題。

  西方人還有一種很奇特的原罪觀念,這種基於基督教原罪說的觀念因為基督教的影響巨大而深深嵌入大多數西方人的腦海。西方人普遍相信人是有罪的,既然有罪就必須不斷的通過懺悔來改善人格和德性。這一因素在西方社會的道德規制中起著很大的作用。但相信了上帝後就可以進入天堂的說教又讓很多的人選擇投機,這又讓有些西方人不吝作惡,認為臨死相信皈依上帝也一樣可以進入天堂[25]將道德效用神化是西方哲學的一大特點。

  中國的道德從原理講起,說明道德是客觀規律的要求,人要順乎道德才能順利發展。從系統論說起,從社會性說起,讓人們明白遵守道德才是最有利於自己的事。並因此而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個人道德要求。以理服人,讓人自己講道德。而且中國古代的先哲在定義道德時就順帶解決了西方哲學的困境。西方哲學的困境就是怎麼定義一,也就是什麼才是事物的本源?中國人認為道就是是事物的本源。道為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迎著不見其首,隨著不見其後;道“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西方的道德從公德出發,講究的是群體對違反道德的懲罰性,說明如果不遵守道德,就要遭受社會的懲罰。這多少帶有外加的社會強制性,因此就有很多的“道德投機者”,一旦他們認為有利於自己且不會遭受懲罰時,他們就會進行道德投機,做不道德的事。這樣的世界觀也影響西方人的行為,美國這樣的國家就是受這樣觀念所害的。美國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沒有什麼國家有能力和權力來懲罰美國的不道德行為,因此美國就隨意行動,隨意侵略和屠殺,結果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就讓美國嘗到了不講道德的苦頭!導致美國財政赤字擴張,入不敷出。這又迫使美國使用奸詐的手段推廣次貸資產來斂財,結果發生次貸危機,引發世界對美元的信任危機,直接損害美國的根本利益。仔細辨清中西道德觀念的差別後,我們可以再來考察道德的規律性。

  (三)道德的起源

  研究道德必須先考究清楚道德的起源在那裏。從人類進化發展史中大家都知道,人是逐漸從類人猿進化而成的。也就是說類人猿在某些時段腦部產生了突變,學習能力大為增加,逐漸進化成為人類。隨著人類知識的積累,人類的群體性和社會性大大增加,跟著人類就進入了原始社會。

  在原始社會的時候人類認識世界的知識極為有限,有很多的客觀現象,人類是無法了解的。但基於求知心,人們又很想知道那麼多的客觀現象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如為什麼打雷、下雨、閃電、……等等無數的問題。

  面對這麼多現實的問題難以解答,人們就此遭受求知欲折磨。為了解決眾多的疑難問題,原始的人類設置了“神”這一概念。這好像我們現代人對於數學的推理遇到阻礙了,會先設置一個未知數X來解決數學問題一樣,“神”是原始社會群體解決問題的大“X”。現代人類學家的眾多研究成果表明全部的原始社會群體都存在著“神”“巫”的崇拜。“神”“巫”是原始人類所依賴的、具有決定性影響的觀念,而且觀念上的“神”“巫”往往主導著不同原始群體進行各式各樣不同的生活。“神”的初始概念是為了解決認知問題,也可以順帶讓群體安心,是極大的心裏安慰因素。

  先來看原始部落裏打到獵物時的分配,打到獵物後實行分配時,有功的人可以先取他認為好的部分,跟著是酋長,可在份量上他們並不能多取,在食物不夠的時候部落裏實行的是平均制度。平均的分配制度只是落後生產條件下為了適應生存環境而形成的,因為大家都知道打獵時不一定時時都能夠獲取獵物,在沒有獵物收獲時就需要別人的獵物來充饑和維持生命。因此平均分配在原始部落裏是最為關鍵的分配原則,也是維持部落生存的必要條件。在長期的進化中很多有益生存的經驗就這樣被固定了下來,並慢慢的形成了道德規範,象平均分配、不能背叛、勇敢、熱愛群體、幫助婦孺、……等等都慢慢的演化成為道德準則。因此,道德有著深厚的生活實踐基礎,也有著異乎尋常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由於時間長久已經嵌入基因裏面。“人皆是佛”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還有,人們在與自然對抗改造自然的生活實踐中,不斷的摸索出一些有用的生活經驗和生產經驗。如生火、農耕種植、相互幫助、……等等。對原始人來講這些有利生活實踐經驗有如我們現代數學裏的公理一樣,是“不證自明”的。但是還存在著一些原始人難以明白的道理,它們只能原始掌握,知道經驗有用又不知怎麼解釋道理。這些較難理解又有利於後代生存的經驗,長輩們很想後輩接受,又講不清道理,只能用“神”這樣的概念來加以強化,以命令式的祈使句式讓後輩無條件的接受。在傳授這些知識的時候,先輩們往往會說明這是神意,必須遵守,否則將遭到懲罰。這就是原始的宗教道德觀念。因此,現代的道德觀念來源於初始的宗教神學的道德觀念。它們的本源還是社會實踐。

  西方人對於道德的起源和發展沒有像他們追求科學知識一樣那麼執著,他們只是簡單的認為道德是上帝的規則,是先天給定的。而零星哲學家執意要研究道德又受困於西方的邏輯推理。因為西方人的推理習慣從簡單推向復雜,因此他們的著重點在於個人(研究個人的道德感覺,卻不註意個人的道德修養。只註重社會公德規範)。因此西方大都從個人感受如幸福、情感、同情心……等來研究道德。

  中國人的思維習慣是先考慮大局,然後再考慮局部與全體的關系。如日夜交替運行、男女相助、雌雄相配、……等等總結出了“陰陽”概念,又從陰陽推出“一陰一陽謂之道”,道貫穿於萬事萬物的發展。“順天應命”“修身養性”是中國的道德要求。現代的科學也證明中國人的古代哲學觀念是正確。

  荀子有關於禮的來源的敘述:禮起於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不能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以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26]禮是人際關系相處的規則,它雖不是道德,但也是道德的一部分。從荀子的禮論我們可以大致知道道德的起源。

  道德的起源初始是為了將好的行為模式固化,形成祈使句式的訓誡條例,要求人們無條件接受。這其中借助神的概念來加強合理性豫權威性。道德的本質是為了節省人力、物力和維護社會秩序。人類社會是群體活動的社會,在不同利益的個體相互行動時就需要有公平合理的秩序。道德是最高的秩序維護機制,由於道德的規律性,人們根本不需要告誡遵守道德規條。因為那些不遵守道德規條,以為道德規條只是限制傻子的“空話”,“聰明人”根本不需要遵守道德的人終將遭受道德的懲罰!(虐殺俘虜、隨意發動戰爭、侵占別人利益、“寬以待己,嚴以律人”等等違反道德的行為或事件都要遭受道德規律的懲罰。“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社會上有正常的法律和風俗習慣來限制和規範人們的行為,它們的功效都是為了維護正常的互動秩序。道德隨也是維護秩序的機制和要求,但道德是最高級的形式,因為道德不需勸戒,只要不受道德者都難以在社會上有大發展空間,他們或者會因為不遵守道德而由成功迅速衰落。美國就是最好的不遵守道德遭受懲罰的例子!

 (四)道德的經濟效用

  道德的機制非常復雜,它貫穿於人類文明社會發展的始終。應該說道德需求是人類區別與動物的根本。道德機制類似於大氣環流。起初原始人不明白為什麼會刮風下雨?而現代的人對於刮風下雨的原理及非常的明白,而且還知道怎麼對刮風下雨進行預測。天氣預報最基本的原理是空氣的熱脹冷縮,熱脹冷縮導致空氣的比重變化,由此而產生風。而冷暖風鋒面的交匯就會產生降水,也就是下雨或下雪。道德機制也是同樣的道理。所謂道德就是人類生活中規律性的總結,它像公理,不喻自明。人們必須遵照道德規律來做事。一旦違反道德就將遭受懲罰。

要明白道理的機制和原理,必須從最基本的問題說起。這樣說,人們生活於社會群體當中,相互的關系會產生類似物理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小的違反道德的事件就會產生不良的反作用力。當不良的反作用力積累到一定的時候,就必定要產生反制的作用。這就是道德機制。再有,道德是生活的經驗總結。道德原則節省人力、物力的行為模式和經驗的總結和概括,違反道德規條就將付出比遵守道德要多的操作費用。這就像數學公理一樣,是自明的的,不需證明。因為誰違反了道德,誰就將遭受懲罰。因此道德只是通過祈使句式來教導後代,但道德宣傳教育中並沒有講明違反道德將如何的例子訓誡。這是因為“講道德”是自利的,不需多說明。當人們忽視道德或者處於亂世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違反道德規範的短期行為。但生活終將眷顧那些講道德的人們。不管什麼社會,那些講道德的人都必定是社會的主宰。而即使當上皇帝、主席不講道德一樣遭受滅頂之災或失敗。因此隨著社會文明化程度的加強,人們會越來越講究道德。

例如:蔣介石要求別人講道德,他自己又玩陰謀詭計,不講信用和道德,在關鍵的時候就沒有人相信他,導致兵敗如山倒。又例如美國因為是世界霸主,沒有誰可以制約美國。按西方人的思維模式道德只是倫理效用,是用來約束別人的。因此美國人就不考慮其他人的利益利用世界對美元的信任濫發美元紙幣,導致美元出現信任危機。還有美國自己設計次貸債券,本來是為了欺騙世界各國政府和企業來購買,他們認為是不需要償還的債務。但美國人沒有想到這些債券,直接關系到美國的國家信譽和美元的世界信譽。雖然次貸危機和2008金融危機沒有直接擊垮美國經濟,但卻造成了美國國家信譽的巨大損失,使得美國的國際影響力大幅下降。這就是道德的經濟效用。不管是誰,不尊重道德規則,最終都會造成自己的巨大損失。

(五) 道德原理衍生的經濟理念

中國文化一直和重視道德,兩千多年來強調德治就是知道法律制約有所不及,難以全面,而且經濟效用差。講究道德與禮,讓人們相互尊重與自我約束是最經濟的社會行為模式。

按道德辦事,體現在具體的社會實踐上就是“順其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7]通俗的講,道德就是客觀規律,按道德辦事就是按客觀規律辦事。道德是規律,但規律不一定是道德。因為要形成道德規範必須是經過長期社會實踐驗證的規律。在道德原理之下衍生出兩個比較重要的經濟理念,這裏要仔細闡述。

1.平等以及公平性觀念

大家都知道平等以及公平性是西方才有的觀念,盧梭1755年發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一書中提出了平等觀念,認為原始社會是平等的,並論證了私有化發展導致了人類社會不平等現象的產生。法國的另一位哲學家皮埃爾·勒魯在他的《論平等》一書中說“平等是一種神聖的法律,一種先於法律的法律,一種派生出各種法律的法律。”[28]這就是道德。“平等在口號中就代表了科學,我要強調說這個詞本身就是一種完整的學說。與其說他面對現在,還不如說他面對未來,從這個意義上說亦可稱作一種預示未來的學說。”[29]

其實,中國的平等觀念和思想在兩千多年前就非常的成熟,“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余”[30]。這一句描述的是天道,也即是自然的原則。例如:水桶裏的水,勺掉之後很快平復;屋子裏的空氣抽掉之後馬上自我補足。這是規律也即均衡平等規律。這樣的自然界規律被中國人總結為道德。中國人在日常生活中會用這樣的道德思維來要求自己。體現在社會實踐中就是均田制以及人身的自由,在中國古代大部分時間裏實施的都是均田制,按人口分田,按人口征稅。這是比較平和穩定的執政策略,有利於經濟的平穩發展。歷史上的平糴法和平糶法也是公正平等理念的具化。“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的說法則有點類似盧梭的“私有化導致不平等產生”。但中國古代的平等觀念則將之最高級化,成為“天道”這樣的道德規則,要求人們按照天道行事。並隱含如果不按照天道行事,招致懲罰是必然結果這樣的定論。人因私會利用一切機會占有財富和資源,但是人的私欲必須有節制,不能無限制的膨脹自己的私欲,否則將找來不良的報應。這是規則,是天道。

在這樣的公平性觀念要求之下,有權力者都要體察民間疾苦,控制自己的私欲才不會使自己限於困境。沒有權力者也一樣,必須有所敬畏,要控制自己的私欲,以免使自己招來來禍端。

2.和平觀念

中國人有具體的道德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31],這樣的道德要求不單單對於個人,也是對於國家統治者。因此中國人的道德要求就是和平。

中國人和平理念深入民心有著深厚的社會實踐基礎:

(1),中國人的生存方式是典型的農耕方式,這樣的方式有利於儲備和抗擊天災人禍,因此中國社會並不會出現天災,無收成,無法生存必須向外掠奪這樣的需求。自給自足是中國人不需外向獲得物資和利益以維持群體生存。

(2)中華民族發展歷史悠久。在中國歷史發展中曾經出現過不少的王朝和領袖熱衷武力或戰爭的現象。春秋時期的吳國就非常強大,他們註重軍事力量的發展,而且逢戰必勝,可就是因為他們經常戰勝,他們就很快滅亡。“魏文侯問於李悝曰:‘吳之所以亡者何也?’對曰:‘數戰數勝。’魏文侯曰:‘數戰數勝。國之福也,其所以亡何也?’李悝曰:‘數戰則民疲;數勝則主驕。以驕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32]在例如秦朝軍事強大,靠武力統一六國,六國統一之後,軍事上沒有敵手而強大的軍事力量又沒有縮減,失去外來利益,而本身又無法滿足巨大的軍事開支,長久發展致使民怨沸騰,導致民眾起義,六國再起,導致滅亡。隋朝也是因為喜好武力,東征西討,導致民力疲憊,入不敷出,民怨沸騰而滅亡。

眾多的歷史事實和經驗使得中國人厭惡戰爭,加上道德要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長期作用下,和平觀念深入民心。就是因為中國人熱愛和平才使得中國避免了眾多的戰爭損耗,經濟發展長期處於世界前列。

本章總結:中華文化是長期社會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知識,因此具有深刻的經濟學價值。簡略總結中華文化有三大原理:陰陽對立統一原理、循環可持續原理、道德原理。這些原理產生了眾多的經濟理念,我們簡略的總結出一些最具有經濟價值的理念:系統論觀念、對立統一觀念、量變質變觀念、均衡發展觀念、秩序穩定措施、公平性觀念以及和平觀念。中華文化之中還有許許多多具有經濟價值的觀念,我們這裏不進行一一羅列。

[1] 《系辭下》

[2]《 系辭下》

[3] 《越絕書》·《越絕卷第四》

[4] 《漢書·食貨誌》

[5] 《漢書·食貨誌》

[6] 《尚書之謎》四川教育出版社,P164,作者王定璋。

[7] 《尚書之謎》p197,四川教育出版社,作者王定璋。

[8] 《淮南子·齊俗訓》

[9] 《呂氏春秋·應同》

[10] 《黃帝內經·素問·寶命全行篇》

[11]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

[12] 《人民日報》 (2006-06-12 第09版),作者王建國,北京大學教授。

[13] 《道德經》第七十八章

[14] 《史記·禮書》

[15] 《史記·禮書》

[16] 《史記·禮書》

[17] 《道德原則研究》P138-139,商務印書館出版,作者休謨

[18] 同上

[19] 《康德文集第四卷》,P674,商務印書館出版

[20] 《道德譜系》作者尼采,商務印書館出版

[21] 《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貴州出版集團,貴州人民出版社,P3

[22] 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貴州出版集團,貴州人民出版社,P50

[23] 《孟子·告子上》

[24] 《道德原則研究》P94,商務印書館出版,作者休謨

[25] 這有可能因為我個人的見識短淺而出現偏頗,但不說基督教的道德又會讓人覺得敘述不全面。故而勉為其難,請方家見諒。

[26] 《荀子·禮論》

[27]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28] 《論平等》P20,商務印書館出版,作者皮埃爾·勒魯

[29] 《論平等》P15,商務印書館出版,作者皮埃爾·勒魯

[30] 《道德經·七十七章》

[31] 《論語·衛靈公》

[32] 《新序雜事》作者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