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買紅薯討價還價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記者 劉玲玲 青木 任重 柳玉鵬】“德國領導人拒絕在關閉‘北溪-2’管道問題上支持拜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8日用了這個封面標題,對德國的失望之情溢於言表。事實上,德國新總理朔爾茨7日對白宮的首次訪問,並未如美國總統拜登期待的那樣,在制裁俄羅斯問題上“展現出西方盟友的團結一致”。令拜登更加糟心的是,幾乎與德美首腦在白宮召開聯合記者會同步,法國總統馬克龍與美國威脅制裁的對象——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長達5個多小時的會談並共享晚宴和“沿紅場散步”。當美國媒體怒斥馬克龍“已經陷入普京的巢穴”時,普京在與法總統會晤後對法國記者說:“你們想讓法國和俄羅斯開戰嗎?這也許會發生,但不會有贏家。”8日,法國、德國和波蘭的政府首腦相約在柏林舉行沒有美國參加的關於俄烏局勢的會晤。華盛頓的尷尬或許在於:當拜登期待在烏克蘭危機中展現團結、甚至樹立“盟友統一戰線”的樣板時,德法等國更希望嘗試的卻是歐洲的“戰略自主”。

拜登威脅關閉“北溪-2”,德媒憤怒了

“拜登威脅關閉‘北溪-2’,”德國電視一臺8日說,在朔爾茨作為總理對美國的首次訪問期間,他與拜登一起,最重要的是關註一件事:烏克蘭危機中的團結。然而,在談到可能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時,拜登比朔爾茨“具體得多”。關於烏克蘭危機,兩人都威脅說,如果俄羅斯開始入侵烏克蘭,將實施嚴厲而深遠的制裁。拜登說,如果俄坦克和士兵再次越過烏克蘭邊界,“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將“不復存在”。而朔爾茨則避免提及“北溪-2”,只是籠統地說,他和拜登已經“充分準備了”能夠采取的制裁措施。

CNN8日也稱,朔爾茨在聯合記者會上甚至沒有提及這條管道的名字,並拒絕作出一旦俄“入侵”後將停止管道項目的承諾。當美國記者就此追問時,被朔爾茨白了一眼,然後他表示:“我們正在共同行動,我們是絕對團結的,我們將采取一致的措施,這些措施將對俄羅斯非常、非常強硬。”

《紐約時報》8日稱,柏林方面不願加入討論“俄入侵烏克蘭”的後果,導致兩國關系緊張,以至於德國駐美大使上周向國內通報稱,許多美國人認為德國是一個“不可靠的夥伴”。拜登在聯合記者會上駁斥了這種說法:“美國完全信任德國。”《紐約時報》稱,盡管擔心德國在對抗俄羅斯的問題上不會是“強有力的夥伴”,記者會上拜登還是“克制在公開場合批評朔爾茨”。

但德國媒體並不認為拜登是“克制”的,相反,對美國總統用“北溪-2”威脅俄羅斯表達了強烈不滿。“奇異的景象”,《法蘭克福匯報》8日稱,朔爾茨首次訪問白宮發生的事情“有點奇怪”,美國總統表示,如果普京入侵烏克蘭,“北溪-2”將被終止,而德國總理卻袖手旁觀,一言不發——“請註意,這與美國無關,‘北溪-2’是一個德俄項目,決定管道命運的第一個發言者應該是德國政府!但拜登毫不懷疑華盛頓將能夠關閉這條管道——就像德國只是該項目的分包商一樣”。

德國政治學家拉爾8日接受俄羅斯《觀點報》采訪時說:“我確信,朔爾茨將繼續讓美相信他的忠誠和‘缺乏獨立’,但事實上他打算擺脫美國的束縛。盡管面臨來自美國和德國媒體的壓力,他沒有對‘北溪-2’項目發表任何評論。德國在生存上需要俄羅斯的天然氣,因此他根本不想觸及這個話題。”

美國CNBC網站8日評論稱,拜登與第一次作為德國總理訪問白宮的朔爾茨之間尷尬的互動“短暫且不失禮貌”,但這代表著作為“歐洲安全基石”的美德關系出現了罕見的真正摩擦,而拜登和朔爾茨之間的分歧也許只是西方盟友間存在的諸多問題的冰山一角。

馬克龍提議烏克蘭“芬蘭化”

據《紐約時報》報道,在訪問美國之後,朔爾茨下周還將訪問烏克蘭和俄羅斯。而馬克龍已經於當地時間7日在莫斯科與普京會晤,雙方談了5個多小時,馬克龍還承諾在8日訪問烏克蘭後與普京再次通話。在與普京會面前,馬克龍告訴記者,烏克蘭“芬蘭化”將是談判桌上的選項之一。報道稱,所謂“芬蘭化”,是指冷戰時期,芬蘭面對鄰國蘇聯選擇保持中立,最終生存了下來。烏克蘭“芬蘭化”意味著它將永遠不會加入北約。文章稱,“馬克龍的立場有時似乎與美國有一定距離”。據美聯社報道,8日,馬克龍在出訪烏克蘭前對媒體說,普京7日在莫斯科告訴他,俄方不會進一步升級烏克蘭危機,“我認為這很重要”。

據法國《費加羅報》報道,在與普京的會談中,馬克龍表示,希望俄和西方國家間就烏克蘭問題產生的矛盾可以緩解,通過對話和協商“朝緩和局勢的方向邁進”,他還強調希望“避免戰爭”。普京則表示,與馬克龍的會晤以務實方式進行,內容充實和有益。

英國廣播公司(BBC)8日報道說,馬克龍與普京的晚餐包括馴鹿肉、紅薯和黑莓。馬克龍告訴記者,未來幾天是“決定性的”,將對緩和烏克蘭僵局至關重要。普京則透露說,馬克龍的一些提議“可能成為進一步聯合行動的基礎”。普京同時重申,如果烏克蘭加入北約,並試圖用武力奪回克裏米亞,“歐洲可能會卷入一場重大衝突”。“你們想讓法國和俄羅斯開戰嗎?”他在記者會上問法國記者,“這也許會發生,但不會有贏家。”

“在莫斯科與普京進行了5個多小時的會談後,毫無疑問,馬克龍陷入了普京的巢穴,並遭到了‘襲擊’。”美國“政治”新聞網8日痛批馬克龍“未能通過闡述法國和歐盟的堅定立場,來回應普京的各種挑釁言論”,並譴責馬克龍“以綏靖的語氣”對普京說話,反復表達他對俄羅斯利益的關切,甚至提到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30年裏經歷的“創傷”。

俄羅斯《觀點報》8日引用俄國際事務理事會主任科爾圖諾夫的話說,盡管普京和馬克龍在某些方面存在分歧,但會議的基調是和平的,沒有指控或威脅。科爾圖諾夫稱,法國總統沿著紅場散步,這表明他並不認為俄羅斯會挑起戰爭,否則他不會走在“侵略國”首都的中心。

歐洲和美國都在“緊張提防對方”

羅馬尼亞國防部長8日宣布,100 多名美軍已經抵達羅馬尼亞,預計北約將於近期在該國增加部署約 1000 名軍事人員。盡管烏克蘭危機前景還不明朗,美國與幾個歐洲大國在這件事情上的分歧卻日益清晰。《費加羅報》8日刊文稱,馬克龍是自去年12月烏克蘭緊張局勢升級以來,第一位在莫斯科同普京會晤的西方國家領導人。法國政界大多對美國聲稱俄羅斯“會進攻烏克蘭”表示懷疑,法國堅持通過外交斡旋的方式為局勢降溫。法國《世界報》稱,馬克龍在俄烏問題上試圖開啟“一個新的進程”,而不是糾纏於俄與西方國家的“分歧”和“誤解”,這與法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以來堅持的“戰略自主”理念相符合。

BBC8日報道說,事實上,歐盟27 個成員國正努力在烏克蘭危機中保持團結,但始終不能有一份在各種可能情況下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精確“菜單”的原因之一是,布魯塞爾希望減少細節,從而減少成員國的討價還價和抱怨。報道稱,歐盟國家在俄羅斯問題上總是存在分歧。波蘭和中東歐的其他前社會主義國家往往主張對莫斯科采取強硬態度,因為他們仍然將俄羅斯視為潛在的安全威脅,而意大利、法國和德國等常常被指責在與莫斯科打交道時“過於軟弱”或“太熱衷於和普京總統閑聊”。

BBC稱,如今,歐洲和美國發現自己都在“緊張地提防著對方”,“我們目睹歐洲領導人在莫斯科與華盛頓之間瘋狂穿梭外交,他們試圖平息局勢”。報道稱,如果普京願意的話,美國的西方盟友之間有很多分歧可以利用。不久之前,馬克龍稱北約已經“腦死亡”,他也是歐盟中最積極倡導歐洲“戰略自主”的人。自英國脫歐以來,歐盟和英國的關系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在大型科技公司和北約軍費問題上,歐盟和美國之間的緊張關系也將繼續升溫。

另據德新社8日報道,普京請馬克龍8日在基輔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面時,要求其遵守明斯克協議。隨後,馬克龍將前往柏林與從美國返回的朔爾茨進行會晤。俄《共青團真理報》也證實,法德波三國政府首腦將於8日在柏林會晤,沒有美國參加。

關於德國的態度,俄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專家卡姆金8日對俄《導報》稱,在對抗俄羅斯問題上,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會繼續向德施壓,但朔爾茨不太可能滿足他們的所有要求,“未來德國將繼續徘徊在搖擺不定的境地,在俄美之間遊走。因為,完全站在美國一邊不符合德國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