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耳屎掏了很多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你有沒有數過,自己一天要掏幾次耳朵?一伸一轉一掏,隨著棉簽在耳道“旋轉跳躍”,一套令人愉悅的掏耳朵動作就完成了。

無論是無聊時用手指掏,還是洗完澡用棉簽挖,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快感特別容易讓人上癮,有沒有!

但經常掏耳朵的危害,遠比你想象的嚴重。不論采耳還是掏耳朵,都有極大的風險。稍有不慎,輕則引發耳道炎,重則導致聽力障礙甚至喪失,還有人因為掏耳朵引發顱內感染......

細思極恐,小小耳垢,為什麼會對耳朵有這麼大影響?耳朵還讓不讓掏了?

欲知後事,我們要先了解耳垢是什麼。(透個底,文末有優雅且科學的挖耳朵指南)

先放點“他拍”,慎入!

前方高能

前方高能

前方高能

前方高能

一、耳屎是怎麼拉出來的?

耳屎又叫耳垢,學名叫做耵聹(dīng níng),是由人體外耳道外端的耵聹腺分泌出的一種灰色、橙色或淡黃色蠟紙分泌物,同時混有灰塵和皮屑。

它是耳朵的天然“護衛”, 一種被名字耽誤的好“東西”:

對耳朵有潤滑保濕、保護耳膜、抗菌防噪和自潔防塵的作用。尤其是兒童的耳內鼓膜比較脆弱,耳垢能減輕聲波對耳膜的衝擊,保護聽力。有效阻止小蟲飛入,因為它是一種弱酸性物質,會發出蟲子不喜歡的氣味。

正常情況下,耳垢不會過多堆積在耳朵裏,頭部活動、咳嗽、咀嚼等動作都能幫助舊耳垢順勢滾出耳道,給新耳垢騰出空間。因此,一般不需要我們親自去掏。

二、油耳朵是生病了嗎?

為啥有的耳垢是幹燥碎屑或薄片,有些卻軟軟的,如粘稠的油脂?

其實它倆就是幹性和油性的區別,幹性耵聹也叫糠耳,油性耵聹被稱為油耳。

導致這種不同的決定因素是遺傳基因,在我國,大約有 10%~20% 的人耳垢是油性的。

不少人覺得,自己有油耳朵是生病了,不正常。其實,除了中耳炎引發的油耳,一般的油耳是正常生理現象,並非疾病。

“油耳朵“也可以放心啦!只要健健康康的,就是好耳朵。

三、人為何如此癡迷於掏耳朵

弗洛伊德曾言:所有的排泄都能給人帶來快感。

采耳也不例外。掏出來的耳垢越大,有的人就越滿足。

那這種快感和過癮,是怎麼被制造出來的呢?耳朵是性感和敏感的器官,當我們挖耳朵,或采耳師們利用工具,如鵝毛棒、鋏子、震子、馬尾等清除外耳道內的耳垢時,會對外耳道內的神經末梢產生刺激。

繼而,感覺神經末梢會把這種激轉化為神經衝動,傳遞給人體最性感的器官——大腦,使人在酥癢和緊張之後獲得享受與放松。

采耳一時爽,但要註意安全衛生。不少街邊采耳工具還存在重復使用、清潔衛生不達標的問題,市面上的采耳店參差不齊,保險的話還是去正規醫院。

四、掏得不對!下次別掏了!

有時為了掏出耳垢,再尖的東西也有人敢往耳朵裏塞。比如超乎你想象的:

靈魂發問:就說你用過裏面的幾個?

平時看起來不起眼的操作,可能正在毀了你的耳朵:

鼓膜厚度僅 0.1 毫米,一旦被刺破,人會失去聽力。方法不當可能形成耵聹栓塞,導致聽力減退、耳鳴。工具不當或不潔,容易引發外耳道真菌感染。自用藥水,可能導致外耳道濕疹,繼發其他感染。共用挖耳工具,會傳染疾病。

結果可能是:耳垢越挖越多,采耳商家發現財務密碼!

好啦,現在是時候好好保護我們的耳朵了。

最後附上終極優雅方法:不 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