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把燈泡摔碎了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在“硬核拆解”眼中,好像無論什麼東西,上面都打著紅圈,寫了一個“拆”字。

這位充滿好奇心的創作人,自2019年5月發布第一條拆解視頻至今,在兩年多的時間裏,拆解了600多個物件。在拆拆拆的過程中,他揭開電子設備、生活用品、老舊機械背後的技術原理,吸引了240萬粉絲。

硬核拆解,究竟硬核在哪裏?和很多科技類創作人不同,他沒有技術宅和學霸的光環,言語間也沒有傳授知識的高高在上,甚至完全不存在想象中“庖丁解牛”般兼具觀賞性和藝術性的拆解過程。

“文拆”和“武拆”相結合,是他的基本操作。所謂文拆,就是見螺絲就擰;而武拆則足夠暴力,敲打摔碎是小場面,用電鋸斬斷才是真硬核。

治愈、長知識、有趣,是粉絲對“硬核拆解”的普遍評價。第一人稱視角沈浸式拆解,使觀看者擁有媲美動手實操的真實體驗;接地氣的原理解讀和產品吐槽,也使粉絲們欲罷不能。

在他的拆解視頻中可以看到,看似結構簡單的古代鎖,凝聚著祖先的大智慧;80年代的老座鐘裏,沒有釋放能量的發條竟然有著超強殺傷力;前蘇聯制造的發條剃須刀,不用電池也能再用五十年;一度賣到14500元的終端機,內部做工精致,一塵不染……

走進器械內部,一切未知和新奇都讓粉絲著迷。在一期視頻中,他用拆解、對比不同插座材質、原理和內部設計的方式,向大家科普從清朝至今百年插座發展史。

清朝時期,美國生產的黃銅插座因為受到當時材料的限制,使用紙和雲母片作為絕緣層。通過扭動開關轉動內部的橢圓形結構,實現電路的閉合。

民國時期,日本生產的膠木插座構造簡單,火線和零線距離很近,通過擠壓方式實現電路閉合,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解放初期,中國制造的膠木插座由於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多呈現圓形。內部零件用料實在,唯一缺點就是怕摔。

90年代起,插座的材質開始從膠木轉變為聚丙乙烯,到如今已經全部變為PC材質,有了更好的絕緣性和阻燃性。現在出品的各類智能插座,漸漸向電器方向發展,有過載保護,可以遠程開關,甚至可以實時統計電量。

在拆解插座的過程中,拆出時代變遷,拆出科學發展,拆出技術變革,令人大開眼界。

“硬核拆解”不僅熱衷於機械拆解,更喜歡通過拆解揭秘魔術,讓魔術師們“失業”。

他拆開能用意念轉動的螺絲,發現裏面藏著一個電機,不禁感慨“有些螺絲其實是電器”;他拆開紙牌魔術道具,發現看起來神奇的效果,只是用藏起來的另一張牌摩擦觀眾智商;他拆開不連電就會自己發亮的燈泡,發現魔術的真諦不過是好好學物理。

不到兩年的時間,“硬核拆解”楞是拆出了近600件物品,真“大戶人家”。想到大家喜歡看拆解那肯定也喜歡看制造,所以他在今年4月推出了《走進工廠》系列,探訪各類產品的制造過程。

在視頻“走進工廠:香煙是如何制造出來的”中,團隊走進河北某地的一家大型卷煙制造廠,溯源一片植物的葉子如何是變成香煙的,引發了278萬人圍觀。

在卷煙制造廠的原料養護中心裏,存放著來自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煙葉,它們根據不同等級、產地、年份存放在不同的區域,需要經過三年的醇化才能投入生產。

這裏每箱煙葉的重量是200公斤,一支煙的重量僅為0.75g。經過評論區的熱心粉絲計算,一箱煙葉可以生產約1333條煙,按照每天吸一盒煙來算,足足能吸36.5年。

醇化後的煙葉,會被運輸至制絲車間,歷經拆箱、切片、打散、回潮等工序,變得蓬松柔韌,便於人工篩選。流水線上,工人們面對傳送帶上的煙葉,像“擇菜”一樣,將其中黴壞、蟲蛀、枯萎,甚至顏色不美觀的葉片分揀出來。

如果擔心肉眼識別不到位,下一步光譜除雜環節中的數十個高速鏡頭,絕對會通過智能識別徹底剔除壞葉,提高煙葉的純凈度。

“擇菜”之後就是“炒菜”,廚房中常見的調味食材,如白糖、紅糖、食醋、果汁、白酒等,都可以成為卷煙的調味料。而卷煙中常見的薄荷味、水果味、巧克力味,則是通過加香精來實現的。

加入香料的葉片,再經過儲葉、切絲、回潮、烘絲的過程,成為更飽滿、更有彈性的定型煙絲。這時,就可以進入卷接包車間,進行濾嘴生產、煙支卷制和塑封包裝了。

走進卷煙廠的視頻發出後,不少粉絲表示自己以非煙民的身份一口氣看完,幹貨滿滿;還有粉絲抽了這麼多年煙,第一次見到制作過程,十分激動;更有人提出建議讓“硬核拆解”團隊去造幣廠看看。想不到真的收到創作人的回復:正在聯系中。

在“硬核拆解”早期的視頻評論中,不乏這樣的聲音:“一看就不懂行;完全是暴力拆解;這敗家玩意和我小時候一樣見啥拆啥”。面對這樣的質疑,“硬核拆解”誠懇回復:“小時候不敢拆,長大了終於做了小時候一直想做沒敢做的事”。

長大後,我們擁有了探索的能力,卻仿佛失去了兒時對世界的好奇。或許通過“硬核拆解”的視頻,能夠幫我們重拾好奇心與探索欲。

不過千萬不要學這位粉絲這樣“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