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雞鴨受打傷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圖丨鄧小平

前言

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12月8日,劉伯承、鄧小平率二野指揮機關進駐重慶,並以此作為中共西南局的駐地。

鄧小平在重慶留法預備學校

站在這座熟悉的城市中,鄧小平有些心潮澎湃,這不是他第一次踏上重慶的土地,1918年,14歲的鄧小平從四川廣安來到重慶,報考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

當時,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陳獨秀明確提出,如果青年學生有條件的話,建議去法國留學。法國是歐洲諸國中,生活費用相對低廉的國家,很適合中國學生。

這種宣傳在廣大青年學生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在這一段時間,很多中國學生踏上了赴法留學的路,鄧小平也不例外。

圖丨陳獨秀

當時,鄧小平的母親是極力反對鄧小平去法國的,她有時會埋怨父親鄧紹昌,“才十幾歲的孩子,弄到那麼遠的國外去,你怎麼忍心啊。”

鄧紹昌的想法反倒挺開明的,他曾經在成都接受過幾年新式教育,會希望兒子能夠到歐洲學些真本事,將來報效社會、國家。

在父親的支持下,鄧小平來到重慶,並考上了留法預備學校。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重慶學生紛紛響應,鄧小平也加入進來,不管是街邊還是校園,總是有他的身影。

11月,重慶警察廳長鄭賢書挪用公款4000多元,套購信孚洋行的日貨(日本貨物)80多箱,並以瞽察廳名義公開拍賣,激起全市民眾公憤。

圖丨五四運動

11月17日,1000多名學生來到警察廳門口示威,強烈要求鄭賢書交出準備公開拍賣的日貨,這一天,鄧小平就站在隊伍的最前列。

第二天,又有大批學生趕到現場,對峙過程中,鄭賢書的護衛隊打傷了兩名學生,更是引起激憤。

憤怒之下,學生們將部分日貨運到朝天門當眾焚毀,在場一片鼓掌叫好聲。壓力之下,四川省省長被迫撤銷了鄭賢書的職務。

這次鬥爭,除了讓鄧小平增強了愛國救國思想,也讓他意識到了民眾的威力。回到學校後,他拿出日商的牙粉、臉盆等日用品摔在地上,還把東洋布做的服裝撕毀,以此表示自己不再使用日貨的決心。

1920年7月19日,經過一年的學習,留法預備學校的學生在重慶市商會舉行了畢業典禮,全校100多名學生,共有83名合格,其中年齡最小的就是鄧小平。

圖丨年輕的鄧小平

確定了赴法留學的行程後,鄧小平去拜訪了四川早年留法的老大哥何魯,這位數學家向他介紹了法國的情況,鼓勵他去到法國後,要刻苦勤奮,為國爭光。

8月27日下午,鄧小平和同學們一道,從重慶太平門登上客輪,第二天一早,客輪出發,鄧小平扭頭看向越離越遠的重慶,心裏既有對未來的憧憬,也有對祖國的不舍。

這個時候的鄧小平一定沒有想到,29年後,他會以勝利者的身份重新回到這裏。

建設成渝鐵路

這一次,鄧小平是以中共中央西南局書記、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等身份回到重慶主持工作的。

這時的重慶,隱約透出些“死氣沈沈”的蕭條:沿海被國民黨軍艦封鎖,導致原料、器材、零配件通通進不來,工廠只能停工;

水電廠、煤礦遭到特務破壞,供應生產也受到阻礙;因為經濟停滯,物價一個勁往上飆,薪水發不出,全市的學校都停了課。

圖丨重慶解放

1950年2月8日,西南局在向中央的報告中提出,“以修築成渝鐵路為先行,帶動百業發展,幫助四川恢復經濟。”

中共中央同意了西南局的報告,撥了4000萬斤小米折價款用於成渝鐵路開工。交通部也很配合成渝鐵路的修建,先是從鞍山將鋼錠海運至上海,又經由長江運到了大渡口鋼鐵廠。

經費、鋼錠都到位了,就差專家了。鄧小平提出,要大膽使用舊工程技術人員,讓他們有職有權,並提高他們的工資待遇。

於是,選線專家藍田、總工程師薩福均、留美工程師劉建熙、考古專家張聖奘等人都在鄧小平的感召下回國效力。

6月15日,鄧小平出席了成渝鐵路的開工典禮。他站在主席臺上,為典禮講話,

“同誌們,我們進軍西南的時候便下定決定,要把西南建設好,並從建設人民的交通事業開始做起,如今,我們建設成渝鐵路,是在經濟和設備困難的情況下開始的,我們調出部分部隊參與建設,也是為了替人民少花些錢,爭取盡快把鐵路修起來。”

這次講話登上了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四川沸騰了,西南沸騰了,不少年輕人奔走相告,相約報名,想要為建設成渝鐵路出一份力。

圖丨修建成渝鐵路

然而,也有人對建設鐵路並不看好,因為在國民黨時期,這樣的夢已經破碎過無數次了,更何況現在的情況並不好:舊社會余孽還未清除,百業雕零、饑民待哺,底子並不厚的中國共產黨,真的有這個實力建設一條鐵路嗎。

還有人擔心,共產黨會像國民黨一樣,挨家挨戶集資募捐,想當初,民國發行的鐵路股票至今還沒兌現呢。

然而,這一切擔心都是多余的,因為,共產黨壓根沒有組織任何集資募捐的活動,第一批去到九龍坡工地的,是西南軍區軍工築路第一總隊的4000多名解放軍。

隨後,10軍、16軍各兩個團及從其他軍抽調的共30000名官兵也先後到達工地,組成了5個軍工築路隊。

地方上,重慶有18000多名失業人員參加了成渝鐵路的輔助性工作,鐵路沿線各鄉鎮,也有不少民工加入進來。

技術人員方面,除了成渝鐵路工程局外,還接收了國民黨原黔桂鐵路工程處及中國橋梁公司等一批技術人員。

近10萬勞動大軍從全國各地趕到這裏,為建設成渝鐵路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圖丨成渝鐵路通車

1950年8月1日,在重慶大渡口鋪下了正線的第一對鋼軌,接著掉頭鋪向九龍坡,直到重慶菜園壩火車站,然後,再鋪往成都方向。

最開始,因為缺乏經驗,工作效率比較低,一天只能鋪設700米,沒過多久,大家的動作就麻利起來了,一天能鋪1000米以上。

1952年1月26日,成渝鐵路鋪軌至資中縣,距成都200公裏,如果能夠加緊工期,5月底便能到達成都,如果寬松一點的話,就要到6月中旬或是7月底才行。

西南鐵路工程局就通車典禮的時間點向鄧小平提出了三個方案:6月1日、7月1日、8月1日,鄧小平詢問過詳細情況後指示,

“6月1日趕工通車不太好,還是7月1日,黨的生日舉行吧,就算是7月1日,也得精心組織施工,要保證不出任何問題,使這建國後的第一大工程能夠善始善終。”

7月1日,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31周年的日子裏,成渝鐵路通車典禮在重慶菜園壩火車站和成都北門火車站隆重舉行,鐵道部部長滕代遠、西南軍區司令員賀龍分別在兩地剪彩。

典禮上宣讀了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的嘉獎令,還展示了毛澤東從北京送來的錦旗,上面是用金線繡的話語,“慶賀成渝鐵路通車,繼續努力修築天成路。”

圖丨通車典禮

整肅風紀

除了修建鐵路,鄧小平還特別重視一件事情,那就是要防止幹部貪汙腐敗的思想。所以,一進入重慶,鄧小平就“約法三章”:不設私人公館,房子擠著住,集體辦夥食,嚴禁鋪張浪費。

那時候,鄧小平和劉伯承還帶著從大別山出來的炊事員老程,老程跟著他們二人已經很多年了,知道他們的想法和習慣,所以每次做飯只做兩個菜,一葷一素,外加一個小鹹菜和一個湯,如果來了客人適當加幾個,不來就這一套。

後來,老程回老家去了,換了一個新廚師,新廚師不太了解這些情況,本著希望二人吃好喝好的心願,每天換著花樣做。

除了做法花哨了,數量也變多了,最開始是4個菜,後來是6個,再到後來是8個,雞鴨魚肉,樣樣不缺。

圖丨鄧小平和劉伯承

這吃法著實把劉伯承和鄧小平二人給吃毛了,他們找來後勤部部長,劉伯承特別生氣對他說,“這不是天天吃席嘛!”

鄧小平也是同樣的想法,“怪不得人家說我們天天過年。”他問後勤部部長,“我們兩個的夥食標準是多少?”

後勤部部長有些不明白兩個人的意思,隨口說道,“沒有標準。”

鄧小平也來氣了,“你這同誌真有意思!沒有標準?我們國家還很窮,好多人還吃不飽飯呢,我們不能沒有標準!”

後勤部部長終於明白了兩個人的意思,紅著臉請鄧小平定個標準,鄧小平告訴他,“今後,就按團級標準吃吧,四菜一湯,一葷三素,不得超支!”

幾天後,後勤部部長前來請示鄧小平,說考慮到劉伯承的身體狀況,目前的標準有些太低了,是不是能夠提高一些。

鄧小平想了一下,“那就按師一級的標準吧,不能再高了!”

於是,劉伯承和鄧小平的夥食標準定為了師一級,再也沒人敢提出要提高之類的事情,不過,沒過多久,整個西南地區的夥食標準都降下來了,劉伯承和鄧小平更是以身作則,首先就拿自己的夥食標準“開了刀”。

圖丨鄧小平和劉伯承

雖然大多數幹部都能夠做到清正廉潔,但總有一部分人爭名奪利,他們向後勤部門提出要求,說“重慶山高坡陡,走不了五裏路就腿腳酸疼,必須得配備小汽車。”

這事傳到鄧小平耳朵裏後,他很氣憤,決定好好剎剎這股歪風邪氣。1950年初春的一天,鄧小平在西南局小禮堂召開了西南局和重慶市級機關縣團級以上單位領導幹部會議。

一開始,鄧小平表揚了大家這麼多年對革命的付出,“在座的同誌們都是經歷過南征北戰,經受過艱苦歲月,是任何艱難困苦都壓不倒的真正的英雄好漢。”

聽到鄧小平的話,臺下的同誌們也露出會心的微笑,緊接著,鄧小平話鋒一轉,開始批評起了某些同誌的行為,

“不過有些同誌才進城就變了!房子要大的,車子要小的,走五裏路就喊腿疼,進了城,腿都嬌貴了?變成了‘五裏腿’了?剛剛進城,怎麼變得這麼快!這還得了!這是享樂腐化思想在作怪!”

然後,鄧小平宣布了一項重要決定:由他擔任物資分配委員會主任一職,房子車子的分配問題,由他親自管理。

會後,鄧小平的講話迅速傳達下去,這股歪風邪氣很快便被制止了。

圖丨王陵基

當時,還有一件大事,就是重慶解放後,中共重慶市委和市政府分別入駐了“王園”和“渝舍”。

“王園”是四川軍閥王陵基在枇杷山修建的私人花園別墅,就在“王園”不遠處,便是四川軍閥楊森的公館,名叫“渝舍”。

對於重慶市委、市政府入駐“王園”“渝舍”的做法,鄧小平難以贊同,他認為,這類地方應該開辟為公園,作為人民群眾的文化娛樂場所。

在一次會議上,鄧小平嚴厲地批評了這件事,並要求重慶市委、市政府盡快從“王園”“渝舍”遷走。

搬離之後,這裏被建造為“枇杷山公園”和“重慶市少年宮”,鄧小平的願望得以實現。

再回重慶

圖丨鄧小平

1980年7月11日,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鄧小平再度回到重慶,視察過程中,鄧小平跟重慶市黨政負責同誌說,“重慶是西南最重要的工商業城市,重慶搞好了,對促進西南的經濟發展有很大影響......”

隨後,鄧小平登上“東方紅32號”客輪視察三峽地區,他向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副總工程師魏廷琤詢問了一個問題,“反對建三峽大壩的人有一條很重要的理由,就是說建了大壩之後,水就變冷了,下遊地區的水稻和棉花都不長了,魚也少了,有沒有這回事?”

“不會有這樣的影響,第一,三峽水庫200米正常蓄水位,比原來河道水面積只增加1000多平方公裏,對氣候影響不大,不會有明顯改變;第二點,水庫水流呈垂直分布,長江流量大,可以調節。最重要的論據是丹江口水庫,它修建起來以後,漢江中下遊就能解除水患,糧食、棉花年年豐收,漢江的魚產量也沒有減少,如果非要說影響,那就是水庫蓄水以後,上遊衝下來的餌料會相對減少一點。”

圖丨鄧小平視察三峽

鄧小平點點頭,表示認同。

客輪行駛至江流湍急處的時候,鄧小平回憶起了自己赴法留學時的事情,“我1920年出川去法國留學,船行駛到中途壞了,只好改變行程,起早走陸路出川,交通真是太艱難了。”

行駛至夔門,鄧小平又問,“這裏選過址嗎?”魏廷琤回答,“這裏是三峽上遊,水深流急,地質條件不好,如果在這裏建壩,要得到同等防洪、發電的效果,就會對四川造成更大的淹沒損失。”

“你們不是有兩個理想壩址嗎?”鄧小平繼續問道。

“兩個壩址都是好壩址,各有優缺點,太平溪壩址在上遊,河谷相對較窄,混凝土工程量較少;三鬥坪壩址混凝土工程量大,但是施工導流方面簡便一點。”

圖丨鄧小平

“100萬千瓦機組,國內能不能制造?”

“美國一家公司給您寫了封信,這封信也轉給了我們,他們表示願意承制三峽100萬千瓦的機組。一機部沈鴻副部長表示,100萬機組可以自造,也可以和美國人合作,共同設計,在我們工廠造。”

鄧小平肯定地說:“這是個好辦法,這個辦法可行。”

不知不覺,客輪抵達武漢,鄧小平指示要國務院出面召開一次三峽會議,討論三峽工程的問題,他說,“三峽工程效益很大......不能輕率否定三峽工程不好。”

8月,國務院召開會議,三峽工程也在鄧小平的關心下,加速運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