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金魚會上岸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阿水

【編者按】由太原長江美術館主辦的“原音:太原的地方聲景”項目,於2021年6月30日正式啟動,由歐寧擔任主持人,分為特邀藝術家實地調研、參與者招募、田野錄音、工作坊研討、展覽、出版以及紀錄片等版塊,以聲景的角度探討太原的歷史、地理、人文、風俗和當代現實,通過觸發聽覺的方法來激發參與者與參觀者的共情,增強地方認同感,搭建在地文化的保護與發展平臺。

7.31-8.6,七天的在地工作坊包括講座、演出和田野錄音,日程密集。

日落

在佛光寺等落日。山西的太陽落得晚,又是一年裏白天最長的季節,六點半閉廟下高臺後,太陽還低掛在山線之上。天還很亮,決定去找佛光寺附近的佛塔。上次郭廖輝和董功、張早一行人找佛塔的時候選錯一條路,眼看塔就在眼前,止於一條深溝。這次他又來到同一個分岔路口,一只野兔替我們選了路,又是錯的。

佛塔所在的山勢平緩,覆蓋芒草和灌叢,呈現銀灰色的幹燥色調,很野。夏季植物繁茂,湮沒往日的小徑。下山時天色已晚,聲音的魔術開始了。

郭廖輝打頭,有規律地拍手驅趕野獸和蛇。風起,後面的人忽然怎麼喊都不應聲。等了一會,後面的隊伍才仿佛重新從地裏鉆出來。天際最後一線夕陽時,山裏豐富的氣味爆發。兩個人用同樣的手機在同一個地點拍的照片,出現非常迥異的色調。

佛光寺附近的霞光 錢戀水 攝

殷漪抱著女兒穿過灌叢 錢戀水 攝

這是“原音”工作坊田野錄音的最後一天,殷漪讓他小組的參與者自由做田野錄音,自己和我們去看五臺山臺外的佛光真容禪寺。唐大中年間的大殿建於劈山而建的高臺之上,目力所及不見現代生活的痕跡。遠處山巒懷抱的谷底仍然種著莊稼,寺周老松環繞,建築橫張、莊重、醇和、樸厚。最後我們沒有看見視覺通廊擁抱一枚落日的景象。佛在這裏遠眺太陽消失在谷地不同的地點已經千年。

佛光真容禪寺 郭廖輝 攝

建於高臺上的佛光寺大殿 錢戀水 攝

之前兩天的工作坊,殷漪帶參與者在太原的街頭、公園、廟宇穿梭,做聲音訓練,練習基本的錄音技術。很好玩,若想喚醒成年人麻木的聽覺,就要把他們變成小童,兩人一組走在鬧市街頭不許說話(只差手拉手),向拍檔指出值得一聽的聲音。殷漪教錄音,強調手機的單聲道錄音“只能記錄信息”,多聲道才能構建場景。

前一天傍晚殷漪去崇善寺聽晚課,用手機錄了一段音,卻不僅是單純的信息記錄。原因很簡單,我也在這座寺廟聽過僧人一齊誦經的聲音。單聲道壓扁的聲音令崇善寺西院的形狀浮現,僧人在二樓的誦經聲漂浮在滿院無花的牡丹和枝丫低垂的果樹之上。偶爾,無需精確立體的聲音還原,記憶會幫助我們。

崇善寺的大殿正在修繕,僧人在西院誦經。 錢戀水 攝

知識的小船

八月,太原長江美術館的《原音——太原的地方聲景》辦了一次七天的工作坊。前三天,策展人歐寧在美術館沒有窗和信號的地下一層,請二十多位演講者給所有參與者上了三天課。知識的小船在每天下午三四點開始傾斜,六七點快結束時船員的心思多已離船上岸。接下去的三天是工作坊,歐寧設計了一個機制,把特邀藝術家和參與者分成五個組,學術顧問、技術支持、建築師、演講者們願意的也被編入組中。歐寧的初衷是為不同背景的人創造共學互助的機會,並希望集體生活、合作的友誼能夠長久延續 。應征者的履歷都很“精英”,在校學生多有海外留學背景,職業背景包括建築師、高校教師、寫作者等。

工作坊 張安定 攝

知識的小船疲倦了 張安定 攝

特邀藝術家明確知道自己將拿出作品在長江美術館展覽,面試進組的參與者目的各異。有人到工作坊的後半程才知道自己也可以遞交作品提案,有的直奔作品展覽而來,未料到預算和提案獲準通過的數量有限。

七天的時間夠發生很多變化。參與者有自己的群,他們多從外地來到太原,吃住在一起,迅速建立交流。由於參與者還分為“參與者”(面試入選的)和“特邀觀察員”(面試未入選)兩類,造成微妙的層級關系(這是歐寧不願意發生的)。陌生人之間易產生的喜歡和拒斥,各人不同的期許,以及特邀藝術家更願意單幹還是帶組創作,都讓情況變得有點復雜。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這些故事。這裏不說人的是非,來講這個以聲音和地方為主題的工作坊和藝術展。

去年歐寧和蘇州寒山美術館用“地方音景”這個概念合作過一次展覽,全名叫作《地方音景:蘇州的聲音地理》,通過田野錄音和文獻來研究一個地方的當代和歷史音景,在此基礎上勾勒出聲音地理(sonic geography)。“太原聲景”也循這個思路,但創作沒有那麼簡單的。歐寧理想的設計是:三天密集講座結束後,聲音藝術家們分別帶組員在太原田野錄音。更理想的是,每組人馬覆蓋一個區域,拼出太原的聲音地圖。

但藝術家最終要完成作品。他們只有三天的時間收集素材(當然也可以在九月底開展前再來太原),不可能個個去做聲音地圖的測繪。對習慣單幹的人來說,帶一組參與者會讓工作變得不順手。另一個問題是,特邀藝術家都不是本地人。

六月,美術館請他們來過一次太原,走馬觀花本地人認為是“太原的聲音”,大家感觸寥寥。一座城市如果只有一種或屈指可數的“代表性聲音”,這座城市該有多單調。既要強調“地方”,喚起集體記憶;又要誠實地、發自本心地創作,兼顧這對矛盾對非本地藝術家來並不容易。

消失的地名

張安定決定從自己身上找答案。他對人在他地的感受很敏感。長江美術館所在的長江村,新中國成立後歷經從窯洞、錮窯、瓦房到宅院的風貌變化,位於順坡而上的城市邊緣高地,往東是一片綠地。平整地形、拆除窯洞後建造高樓,原本單純的村莊人口結構變復雜。回遷的村民、太原別處搬來的居民和外來人口混居,長江村成了“千渡·東山晴”社區,消失的地名由美術館承襲。

長江美術館是個突兀且不打算掩飾其突兀的奇特建築。它蹲在路邊,門前窄窄一條人行道,幾乎沒有半戶外空間,推門進去就是大廳(售樓處、書店和咖啡館混合的區域)。美術館身後枕著高密度的高層樓盤,面前一條寬馬路,對面一排廉價小鋪。每間都黑洞洞,像昨日窯洞的影子。

美術館以建築本身強烈的個性和周遭現實抗衡。人進入其中,在樓梯的幽邃壓制和展覽空間的空闊敞亮之間經過幾番轉換,精神被擠壓。一條通天的“煙囪”如井底觀天,漏出圓形天空。二層的室外庭院劃出一條窄長的城市景觀,一扇凸窗瞪著銀杏樹的中庭。墻面的肌理粗糙,空間立體陽剛,天光淩厲。這間美術館的設計想讓人心生敬畏。

長江美術館和身後的高樓 錢戀水 攝

從二樓庭院望出去的狹長城市景觀 錢戀水 攝

美術館內部的“大煙囪”,天光神聖。 錢戀水 攝

凸窗下面是銀杏樹的庭院 錢戀水 攝

四樓的露臺有一條小道和居民區相連。通道的功能原是方便業主從社區內部進入美術館,把它當作新的社區中心。通道因故未打開,居民大概不會常來美術館待著玩兒。婚紗客,想拍網紅照的年輕姑娘遠道而來,到此一遊。

聲音的詩

所以,這裏是什麼地方?是不復存在的長江村,千渡·東山晴社區,還是其它?張安定決定就留在以美術館為中心的長江村,花三天的時間把這裏走熟,建立自己和地方之間的關系。他在小區轉悠,以紮辮子大花臂的可疑形象在遊樂場和小孩聊天(大人他難開口),發現黃昏時分人以群分,一夥一夥地各自交談。老頭們延續村莊時期的友誼,可能永遠不會和陌生人搭話。只有小孩的活動沒有邊界,滿小區跑。

在對“地方”缺乏公共認知的當下,張安定選擇以自己在長江村的具體經驗為筆書寫地方。他丟盔棄甲不做田野錄音,第一天不做筆記不錄音地閑逛;第二天簡單拍照、初步筆記、偶爾錄音;第三天,停留在一處處的時間更長,他發現了幾個喜歡的地方,聽著那個地方的聲音,即興地做一些行為,回應當下的聽覺、身體和情感感受。“感覺很舒暢。就跟小狗撒尿劃地盤一樣。”

喜歡的地方有:小區外面的一座人車共用的弧形大橋,罕有人至。橋頭是高點,常有貨車停靠,司機在這裏打牌、喝啤酒。一路所到之處,張安定用手拍打金屬管道,拍橋,拍工地圍欄,拍小區地下停車場的柱子;用一塊石頭砸開小區外墻的墻面,看墻皮落下。

路過白色圍墻,就在圍墻上寫詩。大搖大擺進入四期建設中的工地,高樓傳來的裝修聲如同來自雲端,詩就寫在樓底撿到的手套上。根據聲音的節奏,用筆把水泥墻上的泥點連成星座。拐角下坡的時候,在樹葉上留一首詩。

一個暫居者用自己深度體驗的情感,跟當地的一個地點、空間、時刻,建立非常具體的身體和情感聯系。這是創作的開始。

寫一首聲音的詩 張安定 攝

人跡罕至的橋,張安定在上面做了即興聲音實驗。 張安定 攝

三天之後,張安定作品的幾種形態已經成型,一部分內向面對參觀者,一塊寫著“這是什麼地方?”的霓虹燈將立在四樓露臺,正對居民樓,把問題拋給居民。從來只有樓頂拉紅色橫幅發出呼喊,沒有這樣的直白提問。長江村的居民看見這塊霓虹,會想什麼?

6*6

趙叢的作品需要集體創作完成,大概是所有作品中離“地方-聲景”的理想最近的一件。來太原之前,她在地圖上劃出一個正方形,上面標出6*6共36個點,最近的兩點之間相距1-2公裏。創作方法是派參與者每人認領六個點,在每處做15-20分鐘的田野錄音;每個點至少去兩次。

一位參與者在老式居民樓裏錄音,警惕的大媽過來幹涉:“你幹嘛,偷聽呢?”女孩耐心解釋“原音”項目是什麼。大媽:“你站在人家門外錄音,裏面人說什麼能錄下來嗎?”女孩又概述了聲音藝術的理念。大媽聽得不耐煩:“那是我打擾你了”,拔腳就走。

另一個參與者在橋下,她不錄音,做聲音寫作。又一個大媽來了,“姑娘在寫什麼呢?”女孩沒吭聲。大媽去而復歸:“那麼用功,能考上清華”,女孩還是沒擡頭。大媽轉了一圈又來,看了一會,扔下一句“是個聾子”,徹底走了。

這組人走街串巷,故事最多,彼此之間的關系亦最親密。地圖上36個點的網格羅致聲音、地方和私人體驗,通過群裏的即時分享成為一群人的共同記憶。二十分鐘只開過一班的綠皮火車,長滿植物的河道,午休結束後湧入工廠的人聲,煙霧繚繞的午夜會所,跳格子的父和女,練鞭子大哥的劈啪聲。最後一晚大家坐在河邊,車聲漸疏,蟲聲致密,人人都因彼此的陪伴而快樂。

第一次錄音的時候,20分鐘只開過一列綠皮火車。 段睿君 攝

36個坐標點田野錄音小組的友誼 趙叢 攝

關於作品,趙叢想用36根長短不一的透明塑料管裝這些聲音。屆時觀展者把耳朵貼近管口,就能聽見內置揚聲器發出的太原聲音。在長江美術館內懸掛透明管,就像一片孤雲飄於北方雄健的山巒之上,微不足道,轉瞬即逝。耳朵貼近管子,將有太原地方聲景的只鱗片甲送入耳朵。

抹除視覺,只聽,仍是這座城市嗎?

黑暗中現形

合上眼皮,就什麼都看不見了,但耳朵不能關閉。即便捂住耳朵,也無法完全屏蔽外界的聲音。絕對無聲的環境中,仍能聽見來自身體內部的聲音,脈搏和心跳,血液流動的聲音,呼吸聲,有時耳鳴,高頻刺激神經,腹腔會不合時宜地咕嚕咕嚕響。如果正在行走,能聽見鞋子摩擦地面的聲音,感受到各種震動。

現代人重視覺。視覺有明確的邊界,逾越後銳減或幹脆消失。聽覺在都市生活中的重要性減弱,除了說話聲和尖利的噪音,其余聲音淡入背景,不易察覺。

上次來太原考察的時候,趙叢建議再來時組織一場演出。演出放在工作坊第二天的晚上,課程結束後匆匆調音。美術館借來的音響一般,幾十個觀眾席地而坐,地上幾盞臺燈,氛圍幽暗。前面坐著個長得像花木蘭的姑娘,發型像金魚,衣服上也印滿金魚。她旁邊的男生從帽到褲一身報童打扮。

正在用日常小物件演出的趙叢 聶俊 攝

聲音藝術家做的事有點像巫師和祭司。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有做音樂的背景,先在好聽與否的範圍內走了很久。後來多多少少發現,“好聽”和“難聽”、聲音的溝通功能只是聽覺中的一小部分。被排除在有意識地聽力範圍之外的聲音,會對人產生怎樣的影響,是他們比較關心的事情。

為什麼律動嬗變的噪音讓人心緒寧靜,胸口裝滿鉛塊,仿佛地表的重力加強。為什麼王婧念《文殊菩薩心咒》的時候,氣息搖動蠟燭,投射在白墻上無窮無盡的蠟燭投影讓人好像進入催眠狀態。

為什麼殷漪操作電腦的時候要一圈一圈地繞場,反復地離開舞臺熄燈,返來開燈,像動物園裏的困獸,繞著羊群打轉的牧羊犬。繞圈的時候,他是否能感知到時間的不同流速?最後的蟬鳴和浪聲,是否出自皮膚的感應、我們的想象?

王婧的聲音實驗現場 郭廖輝 攝

聽覺從來不是聽覺自己的事。聲波震動時,人體最大的感知器官—皮膚也會感應到。

趙叢的演出接近觸覺。她用兩個拆開的迪斯科舞廳燈球做底,用馬達讓它們旋轉,保持大約60%的可控性,依次往球體裏加入紙、小風扇、震動棒、磁帶機、玻璃球等物什。演出結束後,趙叢的桌上和桌腳堆滿物件。投入水中的跳跳糖會發出似雨水的聲音,塑料管裏的震動棒和鋼珠鏈條發出的聲音顱內高潮(ASMR)。她在布料店抽出硬紙管做的布料芯子時聽見這樣的聲音。這樣的瞬間一年會發生好幾次。她從不刻意尋找聲音,耐心等待自然出現的東西拓展她的聲音庫。

顏峻演出的底色是自己粗重的呼吸聲,類似瑜伽裏的喉式呼吸。他請兩位觀眾上臺,在沒有計時裝置的情況下分別隔三分鐘及四分鐘報一次時,報到二十分鐘演出結束。用報時切割成片的幽靜中,身邊剛才念咒語女士的呼吸聲清晰如在耳旁。忽然她張開雙臂伸了個懶腰。繞圈的朋友轉了轉脖子。顏峻提供的背景令本該被隱藏的事物從黑暗中凸顯。

2017年12月,從佛光寺大殿往山谷落日。 郭廖輝 攝

2018年2月,從佛光寺大殿望山谷落日。 郭廖輝 攝

黃昏

想再說說佛光寺的黃昏,盡管那天和工作坊的內容最不搭界。下山時天色已晚,灌叢仿佛長高變密了。人行其中,視覺受限,只好因勢隨形。體重大的人兩腳踩扁倒地的灌木,輕的人踏過會彈起。用手撥開的樹枝有節奏地隨步伐彈回身體,夥伴們嘈嘈切切的說話聲被風和植物切碎後融入背景聲。山巒壓倒性的寂靜中,蘊藏數不清的聲音。

這樣的聲音體驗幾乎沒可能在一場展覽中再現。因為神秘,因為聲音和環境之間的密切關系,這個還未成形的藝術展才可以期待。

《原音:太原的地方聲景》

展覽時間:2021年9月30日-2022年1月9日

地點:太原長江美術館

文中人物按出場順序:

郭廖輝:郭廖輝工作室(Atelier Guo)主持設計師。拾柴學社發起人,門德裏西奧建築學院碩士,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學士。曾在彼得·卒姆托工作室、卡魯索·聖約翰事務所、弗朗切斯卡·托爾佐建築工作室進行建築設計實踐。

董功:2008年創立直向建築事務所,2019年被授予法國建築科學院外籍院士,同年被聘為美國伊利諾大學傑出教授。其代表作品包括:海邊圖書館,海邊教堂,阿麗拉陽朔糖舍酒店,船長之家改造,長江美術館,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等。

張早:天津大學講師,工學博士。在柏林工業大學訪學期間曾赴坦桑尼亞Kigoma地區進行建造實踐並收集論文數據。2020年山西休介市全域旅遊城市提檔升級改造主持建築師。

殷漪:音樂家,藝術家,策劃人。1998年組建慢核樂隊“死亡詩社”,貝斯手兼主唱,至2001年轉向數字音樂創作。近年來的音樂實踐主要集中於個人現場音樂表演以及音樂在社會結構中的功能性探索。

歐寧:藝術家,策展人,作家。2020年開始他重新進入聲音研究領域,主持和策劃一系列聲音藝術工作坊和展覽,包括“地方音景:蘇州的聲音地理”(蘇州寒山美術館,2020-2021年),“村聲工作坊”(蘇州容春堂,2021年),“原音:太原的地方聲景”(太原長江美術館,2021年)。

張安定:聲音藝術家,實驗音樂人,青年文化研究者,青年誌聯合創始人。近年他開始關註社會化媒體和移動互聯網驅動的新聲音文化景觀,轉向聲響寫作、聲響劇場表演與聲音裝置等多媒介形式融合的創作。

趙叢:搖滾樂隊“不在話下”“阿部薰沒有未來”貝斯手,現居北京。擅於使用普通的日常物件進行演奏,意圖通過將細小聲音的放大,簡單的動作帶來陌生的異樣。https://zhaocong.bandcamp.com

王婧:聲音實踐策展人,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目前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聲音研究,感官研究,藝術人類學。

顏峻:住在北京。創作實驗性的音樂。

責任編輯:陳詩懷

校對: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