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老鼠滿地跑殺死幼鼠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6月上旬,一篇在在線學術期刊bioRxiv預印本發表的研究論文《A rat model of pregnancy in the male parabiont 》讓“公鼠懷孕”的話題引起廣泛爭論。

論文作者為海軍軍醫大學博士張榮佳和教授劉玉環。預印本是指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還未在正式出版物上發表,而出於和同行交流目的自願先在學術會議上或通過互聯網發布的科研論文、科技報告等。

論文截圖

7月5日,澎湃新聞記者註意到,針對論文引起的爭議,張榮佳在學術交流社區PubPeer上有過多次解釋和回應。近期一條留言中,張榮佳稱“經過認真考慮後,我們已向BioRxiv提交了撤稿請求”。

不過,最新的另一條留言,張榮佳稱已向BioRxiv寫信停止撤稿,但不確定最終會不會停止。

“我們沒有做錯任何事,只是進行一次動物實驗。”張榮佳寫道,但自從論文公布以來,“我們受到了大量非科學討論的攻擊,這讓我們感到很難過。”

張榮佳在PubPeer上最新留言稱,已寫信停止論文撤稿

這篇登上微博熱搜的研究論文究竟做了什麼?

根據論文,研究人員構建了雌雄連體近交系大鼠,將子宮移植到雄性共生體中,再同時對雌、雄共生體分別進行胚胎移植,最終在雄性共生體的移植子宮中成功解刨出了10只幼鼠。

論文中介紹了試驗的四個步驟:首先,研究人員通過手術將閹割的近交系雄性大鼠和近交系雌性大鼠連接起來,形成了一對異性連接共生體。第二,8周後研究人員對雄性共生體進行子宮移植。

第三,待恢復後,將囊胚期胚胎移植到雄性共生體的移植子宮和雌性共生體的原生子宮中。最後,胚胎在雄性共生體的移植子宮內發育成熟後剖腹取出。

目前,這篇論文尚未正式發表、未經同行評議,但“公鼠懷孕”已引起廣泛討論,針對論文的質疑也不斷出現。

一些觀點認為,“公鼠懷孕” 背後實驗動物代價太大,實驗價值低,且有不符合倫理規範的嫌疑。

記者註意到,關於動物倫理,張榮佳在PubPeer上曾作了解釋,概括為兩點:首先,該研究盡可能減少使用動物的數量;其次,盡量減少動物的痛苦。

“如果你仔細閱讀我們的論文,你會發現我們在手術訓練階段使用了不同的受體,使用的老鼠數量減少了60只。”張榮佳在留言中解釋:“所有手術均在麻醉狀態下進行,並有以往文獻支持,整個實驗過程中動物沒有出現尖叫等疼痛癥狀。此外,懷孕不會引起明顯的疼痛,但分娩會引起。因此我們采用了剖腹產。”

張榮佳在PubPeer上關於動物論文的部分說明

關於這篇論文價值和意義,7月5日澎湃新聞記者采訪相關研究人士,該專家認為,上述實驗說明了移植胚胎在染色體性別為雄性的聯體雄性共生體大鼠的移植子宮裏,具有發育成熟的可能性。

“這將為那些特殊女性如變性人(男變女)或者雄激素不敏感綜合征患者的子宮移植提供理論基礎,並為將來他們潛在的生殖需求帶來希望。”專家進一步稱。

專家解釋,中國對性別的鑒定主要采取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為主的鑒定方法,變性人(男變女)及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綜合征(androgen insensitive syndrome, AIS)患者,雖然染色體核型為XY,但經過手術切除性腺及生殖道整形,並接受性激素替代治療後,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均為女性,法律承認其女性性別,允許其與男性締結婚姻,組建家庭。但由於缺乏子宮,該兩類特殊女性無法生育,如需生育含有部分自身遺傳信息的後代,只能代孕。代孕在中國是非法的。子宮移植成了這部分人群生殖需求的一種可能。這篇論文雖然無法一步到位地解決所有問題,但它打開了一扇窗戶,為後續的研究做出重要的鋪墊。

該實驗過程中將老鼠通過手術連接在一起,是否有合理性,該專家解釋,聯體動物是科學研究中常見的動物模型。例如,瘦素的發現就是將胖老鼠和瘦老鼠聯體在一起才發現的;年輕血液可以“返老還童”現象的發現就是將年輕老鼠和老年老鼠聯體在一起才發現的。因此,將去勢雄性大鼠和雌性大鼠通過手術連接,從醫學研究的角度看並無不妥。

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這篇論文在上傳預印本之後,也收到一些國際學者的認可和回復。

瑞典哥德堡大學的教授、子宮移植領域的開山鼻祖Mats Brannstrom認為這篇論文“非常有趣,並且可以為變性女性或者雄激素不敏感綜合征患者的子宮移植提供理論基礎”,他鼓勵這篇論文正式發表見刊。

Mats Brannstrom領導的研究團隊於2014年在全世界第一個成功進行子宮移植手術並誕下健康嬰兒。

責任編輯:鄭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