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院中有口井出水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一代代守島警察,紮根海島,把青春奉獻在這個遠離陸地的小島上。圖為欽島海岸派出所。 楊兵 攝

(新春走基層)探訪渤海深處七個人的派出所:民警把青春留在海島

中新網煙臺2月8日電 題:探訪渤海深處七個人的派出所:民警把青春留在海島

記者 楊兵

二月是大欽島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在經過了幾天的大風停航後,記者終於乘船登上了位於渤海深處長島列島北部的大欽島。

這是1958年建所後挖的第一口井,水質硬且鹹,但前輩們就是靠它提供日常用水。 楊兵 攝

大欽島陸地總面積6.76平方公裏,林木茂盛,頑石遍布,因適宜蠍子的生存繁衍,又被稱為蠍子島。

同行民警方毅告訴記者,島上春夏多霧、秋冬多風,這片海“變臉”的速度讓人意想不到,有時上午還陽光明媚,下午就突然海霧湧來。

“你們好,從大年初一就接到通知,終於停風通航,等到你們來了。”欽島海岸派出所所長劉建華與中新網記者熱情打招呼。劉建華是四川人,2008年畢業後懷揣戍邊夢來到海島,一待就是十四年。

大欽島的警務室承擔著北邊五個島的各種公安業務,派出所實行“春節不打烊”政策。 方毅 攝

從大欽島碼頭步行10分鐘,便是派出所。藍白相間的三層小樓整潔清新,院內還布置了礁石、燈塔、帆船造景。 在一口水井旁,立著刻有“憶苦思甜”的大石頭,引人註目。民警告訴記者,這是1958年建所後挖的第一口井,水質硬且鹹,是地地道道的苦鹹水,但當時前輩們就是靠它提供日常用水的。

“這井現在不用了,但我們把它作為歷史的見證保存下來,時刻提醒我們守島人不忘歷史,感恩現在的生活。”所長劉建華講述了這口井的由來。

派出所院子裏,民警在餵雞。 楊兵 攝

島上最難的就是交通不便,冬天經常大風停航,少則一星期多則半個月,新鮮蔬菜短缺時,只能吃儲存的土豆、鹹菜和蝦醬。

圖為民警在做飯。 楊兵 攝

據了解,目前駐守欽島海岸派出所的民警共有7人,分別來自5個省份,平均年齡32歲。在島上,他們都經歷過家中有急事卻只能幹著急的情況。

剛還和記者興致勃勃聊天的民警接到了家中電話。“我爸又住院了?啥時候的事,怎麼也不告訴我?”電話這頭,民警張輝顯得有些無奈,他從電話裏得知父親又因哮喘住院。

“其實我媽說的沒錯,告訴我也沒用,我也不能趕回去。”1992年出生的張輝是山東濟南人,今年已是他在大欽島駐守的第十個年頭。30歲的張輝至今單身,被家人催婚已成為日常。

不僅是張輝,好多英俊帥氣的守島民警因工作原因,在相親中經常遭到拒絕。未婚的民警渴望愛情,而已婚的民警則滿懷對家人的虧欠。

從2012年結婚至今,所長劉建華和妻子聚少離多,孩子小的時候一家三口在三地生活,想看孩子只能通過手機視頻,這讓孩子一度以為爸爸就是手機。“嫁給你後,我才明白什麼叫‘隔海相望’‘咫尺天涯’……”每每聽到妻子的抱怨,劉建華心頭就湧起心酸和愧疚。

幾十年的銅鐘見證了一代代戍邊人的苦樂生活。派出所一直保留著吃飯敲鐘的習慣。 方毅 攝

雖然和家人聚少離多,但民警們卻不孤單。“島上的居民就是我們的親人。”民警鄧超告訴記者,在停航物資供應不上時,居民們主動借米借菜給民警,島上出現不法分子時,還有居民積極提供線索,甚至幫助抓捕。

“每年春節我們都在島上一起過,大年初一都在我家吃飯。”唐道強是島上的居民,他說,過節都到家裏來吃飯才有年味。

欽島海岸派出所的廚房外掛著一個碗口大的銅鐘,上面寫著“集結號”。副所長成智霖告訴記者,從建所以來民警換了一批又一批,但大家一直保留著吃飯敲鐘的習慣。這一敲就是60多年,所裏民警習慣稱它為“集結號”。

辣椒是飯桌上的標配,派出所7人來自5個省份,其中所長劉建華和民警鄧超來自四川和湖南。 方毅 攝

一年又一年,一代代守島警察,紮根海島,把青春奉獻在這個遠離陸地的小島上。

這個春節,欽島海岸派出所的民警們值班巡邏,時刻保障海島安全。所長劉建華說,孤獨不是理由,艱苦不是借口,他的父母妻兒身處不同地方,同樣也被一群人守護著,他和他的戰友也要守好這座島。(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