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翻新的樓房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那些有關舊城改造的幸福故事。(資料圖片)

虎年新春,居民住戶在改造後的小區裏度過紅紅火火的新年。 本報記者 吳茗 攝

棚戶區改造,改出了一片新景觀。(資料圖片)

居民百姓樂享舊改成果,圖為金色橄欖城三期兒童遊樂設施。(資料圖片)

市民喜歡在園區內的拖拉機上拍照留念。 本報記者 韓玉紅 攝

2016年6月,長春市啟動實施大規模舊城改造工程,計劃用兩年時間,對三環以內166平方公裏舊城區實施綜合改造。這項工程的啟動,影響和改變了老城區202萬百姓的生活。2017年底,長春舊城改造主體工程基本收官。舊城換新顏,而舊城改造的腳步並沒有就此打住,並且一路伴隨著長春這座城市進步和發展。一直在蛻變的長春,每天都在講述著有關舊城改造的幸福故事……

紅紅火火“幸福院”

無邊光景日日新

“前陣子我從外地回來,發現小區變得滿地開花遍地紅,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後來才知道這是街道社區新打造的‘榮光紅’。”家住榮光街道晨宇小區的馮國濤工作單位不在長春,經常兩頭跑,每次回家,都會感受到小區裏的新變化。

“你看,從一進小區大門開始就有了新改觀,原來的大門拆掉了,做了一個幸福家園的造型,門衛崗亭也換了,走進小區之後,第一個映入眼簾的就是用大理石砌的一個墩兒,上邊兒有一個紅色的哨子,這個哨其實是個二維碼的小程序,裏面是社區提供的各種服務,比如社區快訊、社區公告、便民助商、社區公益等信息,接收到‘哨聲’後,社區工作人員會馬上聯系人解決,然後再給你回復。家裏有個跑冒滴漏,這個‘榮光哨’就特別實用。再往裏走,這個社區小廣場也變了樣,涼亭兩側加了文化長廊,包括每個單元門的裝飾,這些設施都是全新的,也都以紅色為主色調,過年了再掛上一排排的紅燈籠,特別喜慶紅火。”馮國濤說,他在2006年晨宇小區剛建成時就住了進來,16年來看著、感受著小區翻天覆地的變化。

“2021年,榮光街道打造了一系列幸福院,我們小區是一號院,未來還有二號、三號、四號院,聽說附近40多個小區都要變成這種幸福院。每個小區都有個幸福院公約。早在2010年的時候,晨宇小區變成了棄管小區,當時小區的環境可以用垃圾成山來形容,私搭亂建,最後連吃水都成了難題。當時小區供水管線斷裂,又沒有物業維修,所以小區的居民很珍惜現在的改變,大家都想幸福地生活,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幸福院公約,公約上的內容也是大家共同維護、共同努力的結果,所以大家也能夠自覺遵守公約上規定的內容。”

在馮國鵬看來,隨著時代的變遷,舊城改造的意義也不再是簡單的翻新,還綜合了城市內在發展需求,通過舊城改造,百姓住得更好了,生活圈子更便利了,城市的經濟發展更繁榮了,小區居民之間、居民與社區、社區與城市之間的距離更近了。

“棚改”帶來新生活

回遷房裏幸福年

舊城改造的火熱推進讓長春日新月異,當“棚改”成了城市發展的高頻語,“上樓”則成為棚戶區居民心中最熱切的期盼。2022年虎年新春,二道區八裏堡新鄉路上的棚戶區住戶劉玉金和鄰居們喜出望外,因為大家“出棚入樓”的願望終於變成了現實,與之相伴的是喬遷群眾的張張幸福笑臉。

2022年1月6日進行選房,1月15日在魯輝開發建設有限公司辦理入住手續,隨後劉玉金拿到了魯輝國際城12棟908房間的鑰匙,這把小小的鑰匙圓了劉玉金幾十年的安居夢。

“年前收房時我們一家又驚喜又激動,我們回遷房的交付標準是拎包入住,進屋一看這何止是拎包入住呀,高端的指紋鎖、裝修好的衛生間、配好的潔具、嶄新的櫥櫃、煙機竈具還有地板、燈具等等,每一個細節都讓人暖心、感動。”劉玉金說,能住上樓房,還是這麼好的房子,他這輩子都心滿意足了。

“住在棚戶區的日子簡直無法形容。”回憶起棚戶區裏的生活,劉玉金感慨萬千。“棚戶區就是房老屋破,由於地勢低,屋內潮濕,伏天的時候又悶又熱,被子每天都曬但到了晚上還是潮。下雨時房頂漏水,墻滲水,雨下得大點,滿屋地都是水。到了冬天得生火燒炕,滿屋子煤灰不說,睡到半夜一兩點鐘就會被凍醒。雖然平時社區也給維修,但房子太老了,沒辦法。”劉玉金說,那時候,四口之家窩在不到60平方米的平房裏,外孫子就在這個平房裏長大,如今9歲了,終於住進了樓房,圓了全家人最大的夢想。

民之所願,政之所向。告別低矮、破舊的狹小平房,住上嶄新漂亮的高大樓房,劉玉金一家安居夢的實現,是長春市大力實施棚戶區改造的一個縮影。據了解,早在2005年,劉玉金入住的魯輝國際城小區就被列入長春市108塊重點棚戶區改造計劃地塊,是二道區回遷居民集中度較高的小區之一。而從2006年至今,經過十余年的努力,整個二道區棚改惠及的居民達39120戶。

參與舊城改造

見證時代之變

舊城改造一頭連著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頭連著長春市的發展。萬利農貿市場是長春市二道區一家“老字號”菜市場。其規模大,菜價實惠,本該是附近居民買菜的不二之選。然而近年來由於市場設施老舊,環境臟亂差,漸漸失了熱度。2021年,在全市推進舊城改造的進程中,萬利市場一並進行了升級改造,老菜場終於迎來了新變化。小市場,大民生,一場華麗變身的背後,是百姓小康生活的舒心與期盼,更是舊改工程的腳步與回聲。

“看看,咱新改造的萬利市場多受歡迎!”2月15日一大早,萬利市場經理韓洪艷在微信朋友圈裏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裏,萬利市場裏人聲鼎沸,充滿了煙火氣。韓洪艷說,她是萬利市場改造升級的參與者,也是見證者,迎著新春的曙光,看著嶄新的萬利,她的心裏格外溫暖。

韓洪艷告訴記者,地處居民集中區,同時又是長春市二級批發市場的萬利市場一直生意紅火。隨著時間推移,基礎設施老化、衛生環境差等問題逐漸暴露。從昔日的“老舊破”“臟亂差”,到如今的幹凈整潔、煥然一新。萬利市場之所以能迎來“變身”,得益於去年6月的改造升級項目。“改造中,我們主要對萬利市場的布局進行合理規劃,不僅改造硬件設施,還提升軟件服務,設有市場監管部,對產品交易提供有力保障。市場廳內進行分類區域劃分,廳外攤位統一印有萬利市場logo,分類清晰,擺放有序。水產區域還設置了導流槽,實現了和果蔬區的有效分離,徹底解決了海鮮區地面濕滑有腥味等問題。”

作為萬利市場十來年的“老顧客”,陶誌誠親身感受著市場變遷帶來的幸福感。“萬利市場菜價便宜,來這買菜的人多,但這個市場年頭太久,路面都翻砂了,下雨時棚子滴水,地上都是積水,買菜得踩著木板走。改造後的萬利市場可真不一樣了,既有煙火氣又有高顏值,不僅環境好了,還安裝了監控系統,讓咱老百姓很放心。”

買菜的人買得舒心放心,賣菜的人賣得順心開心,這是萬利市場進行改造的最大收獲。除了居民百姓從中受益,現在市場每天客流量基本上在兩萬人左右,生意也越來越好了。在韓洪艷眼中,舊改“改”出的不僅是百姓生活的變遷,更是時代之變。

保留城市記憶

工業遺存煥新顏

始建於1958年的長春拖拉機廠,曾是國內最大的輪式拖拉機生產基地。時光變遷,長春拖拉機廠於2006年畫上句號,但它曾經的輝煌依舊存在於許多人的記憶中。此後十幾年間,拖拉機廠舊址一直保留,雜草叢生,廠房破舊,這個工業遺址何去何從,一度牽動著人們的心。

今年52歲的馬立誌回憶起長春拖拉機廠附近的變遷,感慨頗多。1975年,馬立誌一家搬到了一汽化油器分廠家屬宿舍,與拖拉機廠家屬區僅一路之隔。“1985年之前,我家一直住的是平房,那時候拖拉機廠蓋的家屬宿舍是最早的一批。”長春拖拉機廠的福利好,廠裏的年輕人連找對象都很“加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每到傍晚,長春拖拉機廠俱樂部門口就成了周邊居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俱樂部裏放電影,門口的籃球場裏很多人在打球,有時還會舉辦晚會,熱鬧極了。後來在長春拖拉機廠舊址閑荒的幾年,他曾陪父母進去過,老人很懷舊,望著雜草叢生的舊址感慨萬分。

馬立誌的父親78歲,母親74歲,已經在這片住了35年。平時要想逛逛大一點兒的公園,就得去2.5公裏之外的勞動公園。直到2020年,聽說拖拉機廠要改造了,據說不蓋樓,要建公園,老人心裏十分興奮。“那時不僅父母期盼著家附近能有一個這樣的主題公園可以逛逛,周邊的很多老居民都時刻關註著長春拖拉機廠的改造進程。”

2021年5月,長拖文化產業園項目啟動,全新的“長拖1958”目標是打造吉林文商旅新客廳、文化復興文旅消費目的地、國際文創產業生態基地。一場舊貌換新顏的蝶變開始了。同年年底,首開區3號廠房華麗變身生活體驗中心,連鎖快餐、咖啡廳、火鍋、烤肉店等多家知名品牌入駐,年輕人喜歡的言幾又書店也落戶於此。室內的一組霓虹燈牌,人民大街、榮光路、阜豐路、小四輪拖拉機等街路和長拖產品的名字,瞬間勾起滿滿的回憶。

馬立誌說,長拖附近的老人普遍戀舊,對周邊的人也比較熟悉,如今規劃了這樣的主題公園,更不願意離開這片了。甚至對周邊即將新建的小區也十分關註,常常打聽“房子啥時候建起來”。

如今,周邊居民對“未完、待續”的“長拖1958”改造十分關註。2號廠房中國非遺數字博物館、5號廠房潮流時尚中心計劃於今年5月和12月開放。這個在舊城改造中脫穎而出的長春文化新地標,不僅提升了周邊居民生活幸福感,也讓區域交通和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提升。

來源:大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