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吃魚發現魚肚子裏有蛆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猶記得幾年前,在一次酒局之上,有位粵東老客侃侃而談,笑稱普天之下的美味之中,有大毒者必有大美。毒物者,如蛇蠍,如蜈蚣,如毒蜥,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只不過敢於品嘗者較為稀少罷了。

聽罷此言,我等北方侉佬也唯有一笑,粵東老客所言不虛,他口中的極品珍饈,我們是絕不敢動筷的,不是懼怕那些毒物制作成熟食之後仍具有毒性,只是在心理與味覺上難以接受罷了。

又記起數年前,曾聽一位薊縣山區的老前輩說:“深山大澤,必產龍蛇。老一輩常說山水之中有蛟,有螭,這些被認為是沒有角的龍族之物,實際上都是些巨大蛇類罷了。”

蛇又有小龍、地龍、土龍之稱,古籍之中,常常將蛇混為龍族,龍是天界神仙們的肉類來源之一,蛇就是人間凡人的肉類來源之一,只不過許多人對龍蛇之物有敬畏感,而不敢食用罷了。

好比筆者生活的地方,有些善男信女供養“五大家”,其中蛇被認為是“柳家仙”,是地仙之中的七爺,故而管蛇稱呼為“柳七爺”。既然是地仙之一,自然不能得罪,唯有敬而遠之為長策,又怎麼敢把大仙兒大卸八塊燉了佐酒,經九轉大腸化為糞便,再經五谷雜糧輪回之所排出來養蛆,顯然這是對大仙兒的大不敬。

玩笑開過,書歸正文。今借“吃蛇”這一話題,且聽“大獅”說一說古代對於“貪吃蛇”的一些記載,您若有興趣,請往下看。

根據《百粵雜記》所載,蛇肉之美,人鮮能知,吃過之後,大呼悅口,遠勝雞鴨魚肉等物。百粵僻壤,嗜好此物;三楚兩廣,食者頗多;只是小蛇易得,而大蛇難尋;然而大蛇之美,又遠勝於小蛇。

您瞧,區區幾十個字,就把吃蛇肉的風俗給說明白了。其中又說,此等“大毒大美”之中,以毒蛇最貴,毒鼠次之,蜈蚣、土筍又次之,牛羊豬狗最為低賤,是販夫走卒之輩所食用的肉類。

筆者原本以為“土筍”是筍類的一種,類同於竹筍,但據《閩小記》所寫,土筍又名“塗筍”,是一種類似蚯蚓的蟲子,又名沙巽,味道比魚蝦還要鮮美。是否如此,筆者沒見過,更沒吃過,還請吃過這種美食的朋友指點迷津。

依照粵地規例,新官到任,必獻蛇肉孝敬,故而粵地多有“蛇戶”,專以捕蛇為業,每年需向官府交納足夠重量的毒蛇,不然就要受罰。

金庸老先生在連載版《射雕英雄傳》之中,寫到一個秦老漢,他的孫女名叫秦南琴,對郭靖生出愛意,可惜被楊康玷汙了清白,生下一個男嬰,名楊過,字改之。

這對秦氏祖孫,就是專以捕蛇為業的蛇戶,日子過得十分清苦,還要經常被官府逼著捕蛇,因而說出“官吏勝毒蛇,徭役如猛虎”的無奈之言。可憐這位秦南琴,半生捕蛇,最終還是被異蛇所傷,因無法解毒,而結束了坎坷、淒涼的一生。

說回正文,自清朝乾隆年間起,粵地蛇戶每年需向官府進獻蛇肉一百二十斤,這些蛇類必須是毒蛇,若以普通的草蛇充數,便要挨鞭子。

《百粵雜記》中有一段蛇戶捕殺巨蛇的描述,其中寫道:蛇戶發現蛇穴之後,先將削得又尖又快的茅竹片插在蛇穴附近,相連足有四五裏地。接著,蛇戶便在六七裏外守候,這一是個很漫長的等待過程,入山捕蛇之前,需帶足清水、幹糧,往往需要好幾天才能出山。大蛇不同於普通小蛇,出洞之時,必有腥風,能傳數裏之遠,蛇戶聞到腥風,便知道大蛇已經出洞,立即準備好應用之物,伺機將大蛇一舉擒獲。由於地上遍布茅竹片,鋒芒如利刃,蛇身稍有觸及,便立即出血,無論向左還是向右,到處都是茅竹片,最終遍體鱗傷,血流滿地。這時候,蛇戶一擁而上,將其捕獲。其肉鮮而肥美,在豹胎、猩唇、熊掌之上。

這種大蛇,蛇戶不能私自食用,必須要進獻上去。比如,道光三年,有一湖廣大臣前往粵地公幹,巡捕要求地保、土司,必須進獻蛇肉款待上差,並要求不準有傷,上差是個“吃貨”,要親手宰殺。

地保、土司立即差遣蛇戶捕蛇,蛇戶費盡周折,終於捕捉到一條巨蛇。用一口巨大的木箱子擡著,送到那位上差的面前。上差大怒,認為蛇太小,不足一百二十斤,蛇戶有意敷衍,冒犯了他的威嚴,要治大不敬之罪。當地官吏無奈,只能將蛇戶打了板子,要求蛇戶再去抓一條更大的蛇來。

蛇戶又費了一番辛苦,終於捕捉到一條比上次更大的蛇,然而那位上差仍不滿意。可憐那些蛇戶,又挨了一頓打。第三次,在傷了好幾個人後,蛇戶終於捕到一條比上次稍大一點的蛇。送過去之後,上差又要發怒。蛇戶跪倒一片,哭著央求上差發發慈悲,饒過他們,他們已經盡了全力。

當地官吏同情蛇戶,跪地求情,並說:“這種大蛇,其味最鮮美,若再大了,反倒因為肉肥而油膩,影響了味道。另外,這種蛇彌足珍貴,具有祛風疾,和肌理的功效,是大補之物。大人若是嫌棄,恐怕要暴殄天物了。”

在場眾人忙附和,那位上差也意識到自己的確有些擺譜過了頭,於是遣散蛇戶,喚過帶在身邊的廚子,當著他的面將大蛇宰殺,烹制後與眾位下屬大啖蛇肉,不由得拍案叫絕,高聲曰:“若非親口品嘗,世間再無此味!”

獻蛇之役,楚粵古例,為捕蛇而遭蛇所傷喪命者,不計其數。只為一飽口福,而罔送人命,這種美食入口,不知怎麼咽得下去。好了,陋文一篇,就此打住,關註“大獅”,看古今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