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見教育兒女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中國日報版面截圖

位於貴州省鎮遠縣大山深處的松柏村坪玉教學點,是一座由一對夫妻撐起的鄉村學校。潘仲勇是學校裏唯一的教師,負責所有教學任務,他的妻子朱木群則是“後勤總管”,負責給孩子們煮飯弄菜,照看他們。

2000年,潘仲勇從黎平民族師範學校畢業,來到坪玉教學點任教。後來他與村裏的女孩朱木群相識並結婚。多年來,夫婦倆以校為家,承擔著日常教學、安全管理、營養餐制作等各項工作。

執教二十余載,潘仲勇將300多名學生送出了大山,如今他的學生考上了碩士、博士,見識到了更寬廣、更遼闊的世界。

教學點簡陋的教室在潘仲勇眼中有著不一樣的意義——它承載著村民們對教育的重視與期許。“教學點的存在就是為了讓那些小小年紀的孩子們不用每天走十幾裏山路,在家門口就能上學。”潘仲勇說道。

2000年8月從黎平民族師範學校畢業後,潘仲勇服從分配,只身一人回到家鄉鎮遠縣松柏村的坪玉教學點工作,成為這個教學點的第一名,也是唯一一名正式教師。

當年的坪玉教學點條件十分惡劣,連個籃球場都沒有。面對這樣的環境,20出頭的潘仲勇動搖了。這一切都被父親看在眼裏,“松柏是你的家,你都不願留下來,其他人怎麼會留下來……”父親的一席話點醒了他。

來到坪玉以後,潘仲勇每年的教學成績評比在全鄉都排在前列,還獲得了“優秀教師”、“師德標兵”等各種榮譽稱號。

當初的代課教師早已離開,學生也走了一波又一波,潘仲勇卻拒絕了調往中心小學的工作機會,仍堅守在這裏。他說:“如果讓我重新選擇一次的話,我還是會選擇到這裏工作,我熱愛這個地方。”

在坪玉,留守兒童占了大部分,孩子們更多時候是在潘仲勇夫婦的呵護與陪伴中長大,他們雖是老師,但更像父母。

隨著近年來當地教育資源的整合,教學點生源不斷減少,本學年坪玉教學點只有學前班和一二年級的20名學生。

教學點增加了學前班後,潘仲勇除每學期收取學生40元的書本費以外,不再收取其他任何費用。他說,“其實我有工資,生活並不是很困難,而老鄉們一個月的收入也就幾百塊,如果還要拿一些來交學費,我心裏會很內疚。”

“坪玉需要一位懂‘先進科技’的年輕老師。”這是潘仲勇目前最迫切的需求,也是坪玉教學點亟待解決的問題。在相關政策的大力扶持和社會各界的熱心資助下,坪玉教學點的硬件設施得到了改善。

但對於鎮遠縣教育局提倡的數字化教學,潘仲勇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還是很吃力的,連電腦開機和關機都得學3遍。”

“我會堅守到這裏直到沒有學生為止。”一句最堅毅的諾言,潘仲勇紮根大山深處二十余年。對他而言,這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他對孩子們的一份牽掛,一份承諾,一份責任。(記者 楊軍 鄒碩 編譯 趙妍迪)

原文見4月20日中國日報4版 英文鏈接:http://guizhou.chinadaily.com.cn/2022-04/20/c_745040.htm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