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異性追求自己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做夢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至於我們為什麼做夢?夢的某些內容是否代表某些特定意義?不同的研究者對其眾說紛紜。

有的人認為,夢是一種大腦隨機神經活動的產物,有的人認為夢代表著我們潛意識中所壓抑的想法和欲望,還有的人認為夢具有預測作用,在冥冥之中給予我們指引。

夢的內容是多樣的,而幾乎所有人都做過春夢,也就是在夢中談情說愛,可以是愛慕的人,也可能是一個素未謀面的異性,甚至與其發生關系。

有意思的是,受教育越多的人往往做這種夢的次數越多。心理學專家把這個現象理解為:聰明人的想象力更加豐富,並且有著更好的聯想能力。在夢中,當他們的道德抑制強度降低時,就容易把頭腦中幻想的願望釋放出來。

所以,當你做春夢的時候,不用擔心自己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更不用緊張、羞愧,因為這是正常表現,甚至成年後也會經常產生這樣的夢境。

當然,愛做這種夢,也說明做夢的頻率是比較高的,畢竟大的基數增加了做春夢的概率。也有很多研究發現,夢可以幫助我們學習和記憶,所以經常做夢的人也更容易消化舊知識、更多的學習能力去習得新知識。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甘文標課題組在17年發表了這樣一篇研究,其利用活體成像手段,探索了做夢的奧秘所在。

對生物學有一定認識的人會知道,在我們頭腦中,神經信號的傳遞是通過細胞與細胞之間的突觸來完成的。而經常互相傳遞信息的細胞,他們之間的突觸連接也會更強,使得這部分的記憶鞏固加深。並且在類似的知識被激活時,與其相聯系的部分也會產生相應的激活,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知識體系。

突觸間的聯系增強,讓我們在提取某段記憶的時候變得更加容易。研究者發現,在觀測小鼠的做夢期間,一些神經細胞的突觸間有大量的電活動。

這一步研究發現,這些電活動有利於突觸的可塑性,也就是說在我們做夢的時候,產生的突出電活動會促進其聯結的增強或消失,這就是學習與記憶的底層基礎。

除此之外,做夢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它能快速地處理掉一部分並不重要的新突觸,指有效地保存那些比較重要的突觸,讓我們的大腦能夠騰出新的空間來去學習其他東西,這就是神經發育過程中的選擇性。

由此可見,睡眠對我們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在做夢過程中產生的電活動,可以幫助我們對突觸的建立和消失起到重要作用,有利於學習和記憶的鞏固以及大腦的發育。所以說那些經常做夢的人可能會更加聰明,因為其大腦得到了更好的發育。

智商越高的人越愛做春夢,還有一種可能是這些人平常活得比較壓抑。因為這類人往往有著較高的學術成就和事業發展,而平常對於自己的需求關註較少,大多數時間都投入到了知識和技能的提升上。

但正如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所言,性是人類很底層的需求,正如吃飯、喝水那樣普遍。即便是追求更高的自我實現的需求過程中,如果底層需求沒有被很好的滿足,自然就會在我們不註意的時候,這種需求迸發出來,以夢的形式去釋放這種壓抑的願望。

而夢,為這種需求的釋放提供了很好的途徑,既不需要高成本,也不用承擔什麼違背道德的風險。所以,對於那些長期壓抑自身底層需求的人而言,就更可能做這種類型的夢,從而來滿足內心的渴望。

總的來說,做夢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而不僅僅只是神經系統的隨機活動。做夢能夠幫助我們鞏固知識,並且篩選掉無關緊要的部分,促進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經常做夢的人,其創造力和聯想能力都會更高,這類人往往在現實生活中也會充滿靈感,而不是局限在一些循規蹈矩的刻板模式中.

此外,對於那些高智商的人來說,由於大多數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自我實現的需求上,而忽視了自己對於性的底層需求,因此可能導致這部分被壓抑的需求,以夢的形式又出現在頭腦中。因此,做這類的夢並不需求感到過於羞愧,而應將其視為正常的現象。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前後黑白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Montgomery, Marilyn J, and Gwendolyn T Sorell. “Love and Dating Experience in Early and Middle Adolescence: Grade and Gender Comparison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vol. 21, no. 6, 1998, pp. 677–689., doi:10.1006/jado.1998.0188.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