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好多發圈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作者:張書願(富書專欄作者)

“你們知道嗎,我現在發個圈都得屏蔽她,太煩了!”

阿琳皺著眉頭撅著嘴,滿臉不高興。

我們幾個相視而笑,大家確認過眼神,看來阿琳不是第一個這樣操作的人。

阿琳口中的“她”,是我們部門的同事小慧。她人並不壞,可是年紀不大,建議特多,並且喜歡在人家得意洋洋的朋友圈下面評論留言提建議,特別煞風景。

前幾天,阿琳發朋友圈曬老公帶娃,並配了一張抱娃的現場照片,評論區滿滿的贊和羨慕,只有小慧,不僅指出阿琳老公抱孩子的方式錯誤,還寫了段關於怎麼抱小孩才正確的科普,最後還不忘補刀:你老公平時一定不怎麼帶孩子吧?

所有點贊或評論過的人都收到了這條消息,隔著屏幕都能感到阿琳的尷尬和抓狂。

小慧也並不是針對誰,她是對每個人都一視同仁!

梅姐發個自拍,她會評論:距離攝像頭遠一點,那樣顯臉小。

小霞曬了老公買燕窩,她會說:人民日報和羅輯思維都科普過,比口感,燉燕窩遠不如煮銀耳湯;比營養,吃燕窩還不如吃雞蛋,快別浪費錢了!

我很少發朋友圈,記得有一個情人節,我偶爾發了個感慨,也難逃幸免。我說:“木心先生說得真好,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向他致敬。”

小慧看了不僅給建議,還腦洞大開:“是遇到什麼難處了嗎?道理都明白,關鍵要行動。”

我看了真是想哭又想笑:“你怎麼就知道我沒行動呢?你憑什麼判斷我遇到難事呢?難道2月14日除了秀恩愛就不能說點別的嗎?”

其實小慧提的大部分算得上是建設性意見,說得都不錯,而我們也壓根兒不想搞小團體主義。

但是,為了避免群體性尷尬事件的再次發生,我們還是不約而同地選擇在發圈時屏蔽她。

聰明人知道對方想聽什麼,愚鈍者卻只顧自己想說什麼

傳說古代有一位國王,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滿嘴的牙都掉了。

於是,他就找了兩位解夢的人。

國王問他們:“為什麼我會夢見自己滿口的牙全掉了呢?”

第一個解夢的人就說:“皇上,夢的意思是,在你所有的親屬都死去以後,你才能死,一個都不剩。”

國王一聽,龍顏大怒,杖打了他一百大棍。

第二個解夢人說:“至高無上的皇上,夢的意思是,您將是您所有親屬當中最長壽的一位呀!”

國王聽了很高興,便拿出了一百枚金幣,賞給了第二位解夢的人。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跟那位國王並無不同,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想聽到自己喜歡聽的,而不在乎你是不是說出了真相。

我們我發個朋友圈只是求圍觀求誇獎刷刷存在感,並不想要你的建設性意見來給我添堵啊!

聰明的人懂得朋友圈的點贊和正面評論只是社交禮儀。

如果關系夠鐵,那些掏心窩子的話也得留著當面聊,如果僅僅是點贊之交,那就更不必交淺言深地提建議了,否則連點贊的情分都保不住了。

每個人都喜歡提建議,但這種欲望需要克制

萬維鋼老師曾在他的專欄《精英日課》中指出:

“提建議真不見得是為了對方好,也許是提建議者本人有心理需求。”

《石英》網站上有篇文章,講了幾個關於提建議的最新心理學研究。

這篇文章說,為什麼人們那麼願意主動給人提建議呢?

因為提建議這個行為能讓人產生一種權力感,而這種強加於人的“權力感”,會讓他人感到不適。

我們部門的那個同事小慧,就是這種把權力感強加於人的典型。

她那麼喜歡給人提建議,要麼就是情商低,要麼就是對那種虛無的“權力感”極度上癮,就像那些三姑六婆總是喜歡建議年輕人早點結婚生子,生完了還要建議再生個二胎一樣。

人天生好為人師,但如果不經過別人的邀請,就提出建設性意見,那就跟沒有收到邀請就去別人家吃飯一樣,是對人際邊界的侵犯,即便你提出的建議再正確,也會被嫌棄的。

我們一方面需要克制自己去給人提建議的欲望,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這種人性來拉近你想要籠絡的人。

怎麼辦?

請他給你提建議啊。

以前我們單位有個老領導,那可真是一個兩袖清風、一身正氣的好幹部,不收禮、不偏私,卻唯獨對一位女孩頗有照顧。

原來以為他們是親戚,但是時間長了我才發現並不是,秘訣就在於那個女孩總是能夠很自然地請那位領導給她出主意,甚至連自己找男朋友的事情也會問他建議。

而那位老領導各種糖衣炮彈都不吃,卻很吃這一套,並且覺得女孩好學有前途,因此多有提攜。

所以,總給別人提建議,不如邀請別人給自己提建議來得高級。

不要給人提免費的建議,否則你說的話會越來越不值錢

那麼問題來了,當別人來請你提建議的時候,你要怎麼提呢?

一般這個時候,大多數人都會喜滋滋地開始出主意了,但是為了長遠考慮,最好不要。

你可能會說,人家都來問你了,你總不能一副高冷的樣子,那也太傲嬌了吧?

沒錯,還真得高冷一些。

《西遊記》大家都看過的,為何取部真經非得讓師徒四人歷盡千難萬苦,費盡周折呢?

觀音如來如果能夠把真經送去大唐,不是能更快更直接地普度眾生嗎?

事實是並不會。因為經不可以輕傳,也不可以輕取。輕取則輕視,再寶貴的真經也得不到珍惜了。

別人請你提建議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那個人就是打個電話發個短信,隨口一問,那不要給他提任何建議。

因為不管你說的多麼正確,都不會得到重視,而且,這樣的情況發生得多了,你說的話會越來越沒有分量。

並不是在教大家勢力,也不是說朋友之間給個建議還要談錢,求建議者不一定需要給物質報酬,但一定要有一個鄭重其事的態度。

比如登門拜謝,比如投桃報李,再不濟,也該常常惦念著這份建議的價值。

劉備需要三顧茅廬才能求得諸葛亮的天下大計,試想,如果諸葛亮早先就把這計策放在朋友圈,誰還會去三顧茅廬請他出山呢?

所以,提建設性的意見需要的是兼顧時間地點及事情內容,不做哪個討人嫌棄的酸梅子。

作者簡介:張書願,富書專欄作者,國際註冊心理咨詢師,人生是一場用心的體會,願你我都能甘之如飴。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