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老家廟河半條魚在遊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整治後的大湖溪瀝變得水清岸綠。南方日報記者 王昌輝 攝

寒潮退去,惠州的冬日重回溫暖。走在惠州市惠城區大湖溪瀝兩岸,嶄新的涼亭、石欄和人行橋各自成景,整潔碧道綿延數裏,河邊垂釣者悠閑自得。經過整治後的大湖溪瀝,昔日黑如墨汁的水體如今魚翔淺底,破敗荒蕪的兩岸灘塗蝶變成親水公園。

事實上,大湖溪瀝的嬗變,就是惠州全面推進黑臭水體整治攻堅的一個縮影。

自2016年開展黑臭水體整治工作以來,在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指導下,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會同相關部門全力攻堅,歷經四年,惠州市區27條黑臭水體實現了從黑臭到清水的蝶變。

這不只是27條河湧水體周邊市民的切身感受,惠州黑臭水體紛紛消臭返清也得到了權威機構的肯定。筆者日前從市住建局了解到,繼2019年底經第三方權威評估機構——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水質檢測,獲評“初見成效”後,在去年底復評時,又被該機構認定為“27條黑臭水體整治均實現‘長制久清’”。

南方日報記者 張峰 通訊員 趙麗霞

整治 累計建成汙水管網1768公裏

歷時4年,惠州27條黑臭水體迎來蝶變。若關註到蝶變進程,不斷推進的基礎設施建設無疑最為關鍵。

“要整治黑臭水體,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水體為什麼會黑臭。”時鐘回撥到兩三年前,市住建局副局長王摯平在談及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時表示,要追根溯源,生活汙水要做好歸集收納處理,工業廢水偷排要嚴厲打擊,確保汙水不入河。

具體到工作的落實,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控源截汙是築牢黑臭水體整治的根基。問題“診”明後,“藥方”隨之開出。於是,管網建設加快,汙水處理廠建設提速。同時,查清底數,開展河湖排汙口整治。

據市住建局公布的數據顯示,自黑臭水體整治工作開啟以來,該局聯合相關部門共排查排汙口782個,已整治782個,銷號率達100%。下沈督導132次,交辦整改事項198項,通過提醒函、交辦單、診斷書等方式,提出整改建議。同時,先後5次組織專家開展黑臭水體“一河一策”和汙水廠“一廠一策”系統治理方案評審,準確把脈,科學治汙。

歷史欠賬也在有序填補。聚焦27條黑臭水體,惠州大力推進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截至目前,為治理27條黑臭水體,已累計配套建設截汙管網284公裏,清理非法養殖場420家,建成一體化汙水處理設施44座,從源頭上隔絕汙染源,推進汙水整治提質增效。

與此同時,針對黑臭汙染水體而實施的清淤疏浚工程也有序推進。據市住建局公布的數據,該局通過合理制定實施清淤疏浚方案,截至2019年底,27條黑臭水體均已完成清淤疏浚工作,共清淤河道139.2公裏,累計清理沿岸垃圾及水面漂浮物約122961.5噸。

除了在黑臭水體整治方面不斷發力,全市水汙染防治攻堅也在加速推進,城市“廠—網—河”一體化綜合治理水平不斷提升。截至2020年12月中旬,全市已累計建成汙水管網1768公裏,改造老舊管網440公裏,提標改造汙水處理廠39座,完成新續建汙水處理廠23座,新增處理能力73.53萬噸/日。

疊加既有汙水處理設施,惠州全市共建成城鎮汙水廠108座,合計汙水處理能力提升至222.03萬噸/日。

此外,在汙染源控制方面,惠州不斷完善打擊工業企業偷排行為機制,農村汙水處理設施建設也得到加強。截至去年初,全市共摸查出“散亂汙”工業企業3208家,其中關停取締類1218家,整合搬遷類543家,升級改造類1447家。

成效 從“初見成效”到“長制久清”

“選擇在這裏安家真值得慶幸,這個公園成了我們每天散步的大花園。”記者走訪時,老家河南的老聶夫婦正在大湖溪瀝岸邊碧道散步。老聶介紹,來了惠州很多年,當時在惠城水口購房就是考慮價格實惠,從沒想過會有這麼大的公園在附近。

在仲愷馬過渡河河邊,附近小區業主劉女士直言黑臭水體整治改變了自己的生活。“以前,因為在臭水溝旁,房價便宜些,所以選擇了這裏。現在河道一整治,自己住的小區反而成為仲愷最宜居小區之一了。”

不只是在高密度的城市開發區,在河道流經的城郊,村民也感受到了水體清澈帶給生活的改變。

經惠民大道至汝湖鎮,陳塘河蜿蜒而過,以往的黑臭水體已完全得到改觀,兩岸的水草也生長茂盛。“以前的河水聞著臭,看著黑,但現在都變好了,挑河水灌溉、種菜已經成為習慣。”在河邊居住的陳姓村民直言:“舀水種菜,下水撈魚,要是慢慢能夠恢復到小時候那樣就更好了。”

黑臭水體變綠岸清流,筆者註意到,隨著惠州市水汙染防治攻堅戰的不斷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正在返清復綠,成為市民群眾新的“親水平臺”。

這樣的改變始於四年前。2016年,惠州市住建局公布《惠州市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清單》。全市4個建成區一共排查出27條黑臭水體,其中,有8條水體呈現重度黑臭,19條水體為輕度黑臭。

2019年,惠州吹響水汙染防治攻堅號角,全市上下緊盯整治目標。當年年底,27條黑臭水體全部被監測評估為整治“初見成效”。2020年更進一步,真正實現了“長制久清”的目標。

“合力攻堅,實現‘初見成效’不容易,更不容易的則是真正實現‘長制久清’。”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相較於“初見成效”的階段性目標達成,“長制久清”更多是要持續保持,意味著全市黑臭水體整治管理機制、汙水提質增效等系統工作要有序推進,全市水汙染防治攻堅治理要盡快實現“一盤棋”。

探索 形成全市“一盤棋”的治水格局

“通過新建管網、新建汙水廠等,可以有效補足汙染防治的歷史欠賬,但欠賬補足後,如何讓建成的防汙設施持續發揮作用,則需要通過不斷建章立制來完善。”盡管27條黑臭水體實現了“長治久清”,但惠州市住建局水務科科長周偉剛直言,更大的壓力還在後頭。

他介紹,任何建設工程在使用過程都會存在損耗和突發情況,比如積堵、老化等。與此同時,部分因強力巡查打擊而關停的工廠,如果沒有動態的機制進行監管,復排的情況也很容易出現。

“‘長制久清’不只是一個階段性任務,更是一種狀態。”王摯平坦言,這有賴於治水工作的建章立制,真正形成河長領治、上下同治、部門聯治、全民群治、水陸共治的“一盤棋”治理格局。

值得關註的是,隨著全市水汙染防治攻堅工作頻出碩果,惠州治水的長效機制也正加速形成。

針對汙水整治的提質升級,惠州於2019年出臺了《三年行動方案》,制定了全面排查汙水管網等設施功能狀況、實施汙水管網病害“診療”與修復、建立市政排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GIS),全面推進汙水管網建設、系統提升現有設施收集效能、規範工業企業排水管理等重點任務,計劃經過3年努力,實現建成區無生活汙水直排口、消除管網空白區、城市生活汙水集中收集率顯著提高的目標。

今年以來,惠州市住建部門結合社區治理,創新實施住宅小區陽臺水網納入集汙,先後開展了江北片區、金山湖片區市政排水管網排查、惠城中心區排水戶現狀調查、黃塘老舊小區排水管網改造、洗樓行動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排查汙水管網約4650公裏(含接戶支管),清淤及修復病害管網約715公裏,洗樓行動已完成居民樓宇及商住樓整改共28445棟。

在立規建章方面,惠州當前已完成《惠州市城鎮排水與生活汙水處理管理辦法》調研,《惠城中心區排水設施養護造價指標》編制,以及印發實施《惠州市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惠州市排水管渠及泵站管理維護質量標準(試行)》等行業法規,有效健全生活汙水應接盡接制度、管網運行維護和新建項目的審批管控等機制,全面提升流域生態系統保護成效。

■鏈接

27條已治理水體清單

1.惠城區

河橋水、望江瀝、梅湖瀝、新民排渠、洛塘渠、大湖溪瀝、陳塘河、蓮塘瀝、冷水坑水、 木瀝河、沙墩頭瀝、高屈瀝

2.惠陽區

古屋水、橫嶺水

3.大亞灣區

媽廟河、響水河

4.仲愷區

陳江河幹流(特育橋至五一橋)、肋下河幹流(惠河高速橋下至梅光村與甲子河匯合口)、水圍河幹流及支流(惠陽交界斷面至平塘匯入口)、南塘河幹流及支流(羅布群水庫至甲子河匯入口)、甲子河(惠河高速橋下至甲子橋)、梧村河(梧村水庫至平塘入口)、馬過渡河幹流(惠鹽高速橋下至惠河高速橋下)、西坑河(西坑村起至鎮隆池禾尾匯合)、甲子河(甲子橋至金竹水閘)、金星河(金星村至學溪橋)、子河潼僑金竹水閘2條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