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去外婆家走親戚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走 親 戚

文|劉春梅

轉眼間,難忘的庚子鼠年就要告別人間了,這一年,肆虐的新冠疫情給人們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苦難記憶,誰不盼著這個“惡魔“趕快遠離人間?周而復始的是,地球依舊繞著太陽公轉了一圈,一年一度的春節也如期而至。

這幾天,小城的道路兩旁、小區門口及公園裏都掛滿了大紅燈籠,很多人家都貼上了春聯,超市裏陳列著琳瑯滿目的年貨供人們選購,空氣裏也洋溢著節日的氣息。然而,這一切絲毫沒有觸動起我過年的興致,卻勾起了我對兒時過年走親戚的回憶。

兒時過年,是人們清苦歲月中苦中作樂時至高無上的補償,是孩子們年終歲末嘴裏最珍貴的品嘗,也是我無與倫比的渴望與憧憬。為了過年,我天天想、夜夜盼,仿佛過年就是生活的全部意義!但印象最深的還是年後走親戚這項活動。

平日裏,人們辛苦勞作、精打細算的過日子,都是為了過年時能瀟灑地吃上幾頓好飯,穿上一身新衣服。父母們對孩子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孩子,你要努力學習、好好勞動,過年時給你做身新衣服,領你去走親戚!”這句話曾經是我們為之奮鬥的宏偉目標!

兒時的鄉村,信息異常閉塞,物質及精神生活極度匱乏,走親戚這事,對孩子們來說,自然成了誘惑力極強的美差。到親戚家裏,既能吃到在家吃不到的好飯菜,還能領略親戚村裏的風士人情,順便也能聆聽一些趣聞軼事,比現在的旅遊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除了去姥姥家,每個孩子都可以參加之外,其他的親戚,可不是孩子們隨便去的地方啊!只有平時表現好的孩子才能爭取到這個名額,因為每個家庭都不富裕,來的親戚多了,吃飯也就成了大問題。

那時的鄉村,生活節奏很慢,整個正月幾乎都是走親戚的日子,而正月初二到十五是走親戚的高峰期。人們身著新衣,手提盛滿饅頭、果子,用新毛巾覆蓋的籃子,你來我往,喜氣洋洋、精神抖擻地穿梭在鄉間小路上,從早到晚絡繹不絕,好一派溫馨祥和的鄉村 旅遊畫卷!

家裏來了親戚,吃罷飯。客人就開始從籃子裏往外拿饅頭留給主人家作為禮品,這份禮品主人家一般是不會輕易收下的,為了那幾個饅頭的留與不留,主客兩家人拉拉扯扯,你一言我一語地互相表達自己的心意。那場面實在很熱鬧,通過這一番互動,也加深了親戚們之間的感情!

那時的人們雖然窮,但親情很重,也很真誠,非常講究禮節。只有在客人立場堅定、堅持不懈地努力下,主家才勉強留下那幾個饅頭,而我們這些小孩們總是盼著家長把客人的東西留下,以便供自己解饞。可是,在這類事情上,小孩是沒有發言權的,只能在一邊默默地等待結果。如果客人的禮品沒留下,心中便充滿失望,還暗暗地嗔怪家長呢。

記得有個從外地嫁到我們村的女人,因為是外鄉人,她沒有幾個親戚可走,但她為了能借走親戚的機會享點口福,就想辦法創造出了好多“親戚”。比如:給孩子們認幹爸幹媽,給自己認好多幹姊妹等辦法。這樣一來,她的親戚就遍布周圍村莊了。於是,整個正月裏,她把自己打扮的幹凈利落,提著一籃子饅頭,東家走西家串,吃完飯便“真誠”地對主人說:“把饅頭留下吧”。但自己卻不主動去籃子裏拿!嘿嘿!她這種“只動嘴、不動手”的形式主義,最後總是以主人不留禮品而告終。就這樣,她走了一個月的親戚,吃了一個月的好飯菜,籃子裏的饅頭依然毫發未損!她心裏很得意,但也明白,沒有誰會願意長期與她這種人來往。第二年,她又創造出許多新的親戚,便又重復著去年的故事。

年復一年,她這種為人處世之道,在周圍村莊便家喻戶曉、臭名遠揚了。從此,她再也沒有親戚可走了。這件事一度成為家鄉一帶人們茶余飯後談論的笑資。

這個平淡無奇的故事詮釋了取與舍的內涵,也彰顯了一個深刻道理:親情是相互的,雖不是一味地付出,更不是一味地索取!

日月在更替,社會在變遷,如今的人們每天吃的、穿的、用的都像過年一樣,過年對大家來說早已不是一種憧憬,而僅僅成為一個節日的標誌和符號。走親戚也已蛻變為一種形式!為了混吃混喝去走親戚的現象也早已一去不復返了。當然,過去的年味與過年的激情也早已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見了蹤影。

哦!生命中那些生動的記憶,早已成為永遠無法忘卻的永久懷念-------

圖片來自網絡

劉春梅,60後,禹城市人民醫院退休幹部,山東散文學會會員。愛好運動,讀書。喜歡用文字敘述所見所聞,抒發情感。

歡迎下載“齊魯壹點”app

通聯信箱:599268545@qq.com

壹點號河南王豫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