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夢到核桃生男生女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省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集結力量,聚合資源,向“貧困堡壘”發起總攻。歷經多年鏖戰,雲南省基本完成了“兩不愁三保障”硬任務,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新華網記者用鏡頭記錄下一個個雲嶺大地“戰貧”的瞬間,2020年國家扶貧日到來之際,一起通過影像回溯這段波瀾壯闊的歷程。圖為航拍視角下的怒江州貢山縣獨龍江鄉孔當村,寬敞的街道、整潔的民居,在綠水青山的映襯下,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卷,讓人很難想象這裏曾是與世隔絕的“貧困孤島”(2019年11月8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攝 念新洪/文)

脫貧攻堅戰中,雲南省嚴格落實“黨政一把手負總責、五級書記抓扶貧”責任制,2015年以來,已累計選派近5萬名駐村第一書記、19.47萬名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大田村“F4”,就是這支隊伍中的年輕力量。文山州廣南縣是全省9個尚未脫貧摘帽的縣(市)之一,而大田村又是廣南縣一塊難啃的“硬骨頭”。2019年3月,國家稅務總局文山州稅務局的4個80後小夥來到大田村,擔當起駐村扶貧任務。一年多來,4個年輕人從一開始被質疑“毛頭小子來走個過場”,到獲得了村民們普遍的信任和認可,在扶貧一線書寫了別樣的青春華章。圖為大田村駐村工作隊隊員,左起分別為譚敏、王俊偉、趙丹、鄭明富。(2020年7月21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曲靖市富源縣戛拉村駐村第一書記計永波,是一名軍轉青年,他總是一身迷彩服,胸前別著黨徽,身背水壺、挎包,進出農家院落、奔走田間地頭。圖為計永波在幫助貧困群眾做農活(2019年7月18日攝)。(新華網 羅春明 攝)

怒江州福貢縣子裏甲鄉亞谷村,是國家稅務總局怒江州稅務局對口幫扶的貧困村。怒江州稅務局駐村工作隊因地制宜,帶領當地村民種植仿野生天麻,經過無數次艱難的探索,終於將天麻種植培育成亞谷村第一個開花結果的扶貧產業。圖為怒江州稅務局駐村工作隊在天麻種植基地查看天麻長勢(2020年5月16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董文淵是西南林業大學筇竹研究院院長,他把20多年來的筇竹研究成果無償傳授給昭通市大關縣群眾,目前大關縣筇竹種植總面積達35.55萬畝,帶動15.9萬余人增收,其中3.66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圖為董文淵團隊在大關縣筇竹種植基地做研究(2018年9月12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對口幫扶普洱市和臨滄市的拉祜族、佤族兩個“直過民族”,2016年至2019年,累計投入20億元,實施了基礎設施、教育、產業等扶貧項目。圖為華能集團實施的“直過民族”示範村建設項目——普洱市瀾滄縣馬鞍山村民小組新貌,無人機視角下,猶如一匹奔騰的駿馬(2020年6月13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2020年雲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截至4月,全省共有150萬人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實現了“挪窮窩”“斬窮根”,創造了歷史奇跡。怒江州福貢縣阿地馬底“搬遷記”,就是易地扶貧搬遷中的一個縮影。“阿地馬底”為傈僳語,意為“沒有一塊平地的地方”,典型的“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2018年,得益於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全組62戶人家一起下山,搬進了阿路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過上了全新的生活。拼版照片:上圖為阿地馬底村民余友鄧一家在舊房前合影,下圖為余友鄧與妻子在搬遷點內合影(2020年5月13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李德東的老家在昭通市魯甸縣新樂村,那裏山高坡陡,自然條件惡劣,產業發展困難重重。2019年底,李德東一家搬入魯甸縣卯家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並承包大棚發展香菇種植,初步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圖為李德東正在采摘香菇(攝於2020年1月14日)。(新華網 趙普凡 攝)

在曲靖市會澤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木城社區,搬遷群眾“樓上住人樓下打工”,在家門口實現脫貧增收。圖為木城社區居民在扶貧車間分揀豌豆尖(攝於2020年1月15日)。(新華網 趙普凡 攝)

培育和發展產業,是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聲勢浩蕩的脫貧攻堅戰中,楚雄州大力發展彜繡,推進民族服裝服飾產業化、國際化,彜繡產值從2013年的0.3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近2億元,成為壯大脫貧產業的重要力量。圖為楚雄州永仁縣的一名繡娘正在刺繡(2019年2月20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怒江州貢山縣獨龍江鄉獻九當村的方新明家,在獨龍江兩岸的密林中種植了100多畝草果,每年少說也有四五萬元的收入。近年來,獨龍江鄉依托豐富的林業資源,大力發展以草果為主的林下種植產業,帶動獨龍族群眾脫貧增收,闖出了一條生態脫貧之路。圖為方新明正在采收草果(2019年11月6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麗江市玉龍縣黎明鄉大山深處,“藏著”一個叫美樂的村子,這裏山川秀麗、風光怡人,但卻因為交通不便、缺乏產業支撐等,一度成為全縣最貧困的村子之一,“美而不樂”。2009年,美樂村開始大規模種植核桃,並逐步培育起了林下經濟,經過多年的發展,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達1.25萬元,貧困發生率降至0.15%,成了名副其實的“美樂村”。圖為美樂村村民李勝林在將核桃去殼(2020年4月24日攝)。(新華網 李寧 攝)

玉龍雪山北麓、金沙江幹熱河谷,有一個種滿油橄欖的壩子——大具鄉。經過10多年的發展,作為“舶來品”的油橄欖在這裏落地生根,種植面積已達1.1萬畝,成為當地重要的生態脫貧產業,綠了荒地,也富了村民。圖為幾位村民前往油橄欖基地幹活(2020年4月26日攝)。(新華網 李寧 攝)

曲靖市富源縣90後小夥肖銳,家裏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常年在外打工的他,於2016年返回家鄉,進入富源工業園區務工,現在是一名領班,每月有5000多塊的工資,還能陪伴家人。富源工業園區重點發展冶金(綠色水電鋁為重點)、先進裝備制造和化工產業,帶動了一大批貧困群眾就近就業。圖為肖銳在車間工作(2020年3月27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是雲南的寶貴財富和突出優勢,也是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支撐。怒江州貢山縣獨龍江鄉,曾經是中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當地群眾長期以來靠毀林開荒艱難度日。近年來,當地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讓貧困人口就地轉為護林員或生態保護人員,不僅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還讓貧困人口實現就地就業、脫貧增收。圖為航拍視角下,一名護林員正在通過獨龍江上的獨木橋(2019年11月7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近年來,迪慶州建立健全社區生態補償機制,妥善處理普達措國家公園建設與社區發展的關系,每年從旅遊產業收入中拿出專項資金補償周邊社區,有效帶動了群眾脫貧增收。圖為航拍普達措國家公園(2020年8月27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扶貧先扶智”,發展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之法。怒江州貢山縣獨龍江鄉,獨龍族整族幫扶啟動以來,有序構建了從學前到初中的教育體系。如今,全鄉6個村委會教學點實現全覆蓋,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初中階段毛入學率達100%,鞏固率達100%。圖為獨龍江中心學校的學生在做課間操(2019年11月9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張桂梅是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她沒有家庭、無車無房、一身病痛,卻用大愛與擔當,一次次地創造“奇跡”——2008年,她排除萬難,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創建起一所專供貧困家庭女孩就讀的免費高中;12年來,她嘔心瀝血,幫助1800多名山村女孩圓了大學夢。圖為張桂梅拿著小喇叭督促學生們上課(2019年10月16日攝)。(新華網 李寧 攝)

農加貴是落松地小學的一名老師,也是這裏唯一的一名老師。坐落在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大山深處的落松地村,曾經是人們避而遠之的“麻風村”,自1986年獨闖“大山禁區”以來,農加貴一師一校堅守了34年,將110名學生送出了大山。圖為農加貴正在給落松地小學的7名學生上課(2020年7月24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兩不愁三保障”,其中一個“保障”就是基本醫療,數據顯示,自2016年以來,雲南省累計減少因病致貧22.51萬戶、89.08萬人;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全覆蓋,實現應保盡保。在全省參與健康扶貧的基層醫務工作者中,“單腿村醫”李紅奎是特殊而又平凡的一員。李紅奎是大理州彌渡縣青豐村的一名家庭簽約醫生,雖然右腿殘疾,但他常年堅持走村串戶,為300多名高血壓、糖尿病、重度精神障礙等慢病大病患者提供服務,作為參與健康扶貧的一份子,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把患者服務好,不要讓他們因病致貧(2020年9月2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扶貧先扶誌”,在脫貧攻堅戰中,雲嶺大地湧現出了一大批“戰貧鬥士”“致富能人”,他們拒絕“等靠要”,帶領鄉親們一起,闖出一條脫貧致富路。曲靖市富源縣富村鎮的“90後”農家姑娘侯佑林,就是其中一個。侯佑林曾經在昆明、義烏等地務工,2015年返鄉創業,主營刺繡和手工藝品代加工,目前共開設有21個扶貧車間,帶領當地3000多名留守婦女家門口就業,每月增收一百多萬元。圖為侯佑林(左二)在指導村民制作手工藝品(2020年3月25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2018年,從昆明返回家鄉麗江華坪創業的高玉樓、王嬌嘗試拍攝短視頻,並以“鄉野麗江 嬌子”的用戶名在各平臺發布,通過兩年多的用心經營,成了擁有上百萬粉絲的“網紅”。兩人還通過“短視頻+直播”的方式銷售農特產品,曾創造過單條視頻帶來9萬元銷售額的紀錄,不僅發展起了自己的小事業,還帶動了周邊幾十戶農民脫貧增收(2019年10月17日攝)。(新華網 李寧 攝)

大理州彌渡縣栗子園村村民畢懷忠,雖然肢體殘疾,但不服輸的他艱苦創業多年,硬生生用一條腿闖出了一條脫貧致富路,現經營著一個集養殖和種植為一體的農莊,土雞養殖規模近3000只,果園面積30多畝。畢懷中還成立合作社,帶動周邊村民發展種植和養殖業,實現脫貧致富。畢懷忠先後被表彰為“雲南省光榮脫貧戶”“大理州光榮脫貧戶”。他說:“蹲在墻根曬太陽,等著政府要小康,治不了窮、拔不了根,人窮但不能誌短,自力更生方能脫貧致富!”圖為畢懷中在餵雞(2020年9月3日攝)。(新華網 羅春明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