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油炸死魚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1958年3月,毛主席的家裏迎來了一個特別的人。他既不是家裏的客人,也不是毛主席的親戚,但是他卻在毛主席家裏一待就是十八年。

這個人叫做程汝明,是在毛主席身邊工作時間最久的廚師。算上進入中南海之前在毛主席專列上工作的時間,他為毛主席做了足足二十二年的飯。

無論是誰,經常吃一個人做的東西總是容易膩的。但程汝明就是有這個本事,在毛主席身邊作為廚師長工作了22年。毛主席不僅沒有吃膩他做的菜,反而有很多菜只吃他做的。

毛主席與程汝明

程汝明出生於山東萊州的農村,家中有四男二女六個孩子。作為家中長子,他從十二歲開始下地務農,幫助撫養弟弟妹妹。

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讓他看不到改善家庭情況的希望,十三歲那年,程汝明隨著一個在天津永安飯店打工的老鄉去了天津。

當時村裏有很多在年幼時便外出打工的孩子,有些比他的年紀還大一些,但是大部分都無功而返,返回後還被村裏的人瞧不起。

程汝明的誌氣和堅韌不同旁人,不管在天津受了多少苦、多少白眼,他都堅持了下來。

在天津的生活讓程汝明開拓了自己的眼界。他第一次看到租界,看到那麼多的外國人。善於觀察的他發現,在租界的許多外國人還是更喜歡吃西餐。

程汝明

由此,他萌生了學習西餐的想法。最開始他在天津法租界內打工學習,當發現法餐有很多已經中國化後,程汝明不願意將錯就錯,又去到了英租界的一家西餐館,從英國主廚那裏學習了地道的西餐。

從13歲到23歲,程汝明在天津租界的西餐館中學習了十年,先後在匯中飯店、猶太俱樂部、維克多利等著名餐廳做學徒。

在聰明、天賦和努力的作用下,他掌握了俄、法、英等各系西餐的廚藝,成為了一名非常優秀的西餐廚師。

手藝帶給了他更高的收益。程汝明省吃儉用,將大部分賺到的錢都寄回了家裏。然而,家庭的生活卻沒有因為這筆錢而改善。不是因為程汝明賺得還太少,而是因為戰亂年代苛捐雜稅太多,日偽、國民黨的層層盤剝也讓底層農民的生活愈加困難。

抗戰時期的天津

直到新中國成立,程汝明的家中分到了土地,生活才真正改善了起來。作為一名優秀的廚師,程汝明也被安排了穩定的工作——他進入了國有鐵路,成為一名正式的鐵路員工。

憑借自己認真和踏實,程汝明年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1953年成功入黨,後來又當選了工會主席。

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的人總是很容易出頭的。1952年,保衛亞洲及太平洋區域的和平會議在北京召開。

這是中國第一次承辦大型的國際性民間會議,中國政府為此做了非常認真而細致的準備,為外賓準備專門的西餐廚師就是其中一項。

會多國西餐的程汝明脫穎而出,被調到了與會外賓乘坐的專列上。

1952年,保衛亞洲及太平洋區域的和平會議在北京召開

令程汝明印象最深刻的是,為了招待好各國外賓,中國所有的好點的列車都被調來了,其中有蔣介石、宋美齡等人的專列,最好的則是曾經專供慈禧太後的公務車。

對比之後他才發現,毛主席的列車在其中是最普通的一種。事實上,直到1958年毛主席才有了一輛從德國進口的專列,其中有空調、發電機、醫務室等全套設施,還可以在車上發電報。

由於手藝出色,程汝明烹飪出的飯菜得到了外賓的一致稱贊,外交部和鐵路局的領導都表揚了他。

會後,程汝明被安排在了外國專家乘坐的車廂做西餐主廚。1954年,他被調到了毛主席乘坐的專列上,從此成為了毛主席的專職廚師。

毛主席在火車上

多年後他還記得當時的情景,那是1954年5月的一天,程汝明本來如同往常一樣到調度室查看當天的任務,找了一圈都沒有發現寫著自己名字的牌子。

就在這時,旁邊的人悄悄提醒他不妨到保密室,也就是重要首長專列上找一找。程汝明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走進了保密室,一進去就收到了恭賀:“程師傅,你今天可一定要慶賀了。”

他一眼就看到了值得慶賀的原因:他的牌子被掛在了毛主席的專列上。

這並不是偶然,也不是運氣,而是絕對的實力。毛主席吃菜有一個特殊的習慣:有一些他沒吃過的菜肴,無論烹飪得多好他都一筷子不動。

毛主席在專列上

因此,毛主席家的廚師必須能夠做到在最初的幾個菜裏就讓毛主席覺得可口,能做到這一點的廚師無疑是鳳毛麟角。

而毛主席身邊常年是以李錫吾為主、程汝明為副的廚師班子;李錫吾退下來之後,程汝明就成為了主廚。

對於任何一個廚師來說,為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服務都是非常的榮耀,特別是這位領袖還是大家都十分愛戴的毛主席。

程汝明同樣深深以此為傲,同時,他更加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在毛主席專列上工作久了之後,程汝明觀察到毛主席只是偶爾吃西餐,大部分時候還是吃中餐,於是便認真學習,掌握了許多中餐的菜式。就這樣,他成為了一名兼通中西餐的全才廚師。

毛主席與外國友人吃西餐

程汝明的細心是他做的菜能夠討毛主席喜歡的重要原因。毛主席日常飲食沒有什麼忌口,但也有自己的喜好。

紅燒肉就是毛主席非常喜歡的一道菜。但是毛主席桌上的這道菜有一個特別之處:不放醬油。

第一次做這道菜的時候程汝明並不知道毛主席的這個忌諱,但是他發現毛主席全程一口紅燒肉都沒有吃。

後來他才知道,毛主席絕對不吃醬油。這是因為他小的時候家裏開過醬油作坊,某次他打開醬油缸蓋子的時候,他發現醬油表面飄著一層白色的蛆蟲。從此,他就再也不吃醬油了。

毛主席

怎麼在不用醬油的情況下將紅燒肉做得好吃,就是程汝明下功夫的地方了。他苦思冥想良久,想出了一個不用醬油做紅燒肉的方法:用糖色加鹽,代替醬油著色、調味。

這樣烹飪出來的紅燒肉味道又好,色澤又鮮亮,很快博得了毛主席的喜愛。從此之後只要是程汝明做的紅燒肉,毛主席幾乎都吃得一塊不剩。

為了讓毛主席能夠開心地吃自己愛吃的辣椒和苦瓜,程汝明同樣花了很多心思替換掉做這兩種食物時常用的佐料醬油,他選擇的是豆豉。

毛氏紅燒肉

此後,在毛主席的“愛吃”菜單上,又加上了豆豉辣椒和豆豉苦瓜。

在毛主席的詩中都有程汝明做的菜。1956年6月,毛主席在武漢兩度遊長江後,一時興起揮筆寫下了《水調歌頭·遊泳》,其中有一句:“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

提到這件事的時候,程汝明非常驕傲地說:“那次毛主席吃的武昌魚,是我掌勺為他烹制的。”

他還記得那天他烹飪武昌魚的時候是將魚和紫蘇葉子放在一起燒的,這是湖南常見的一種燒制方法。

毛主席遊長江

除了魚和紫蘇葉子之外,程汝明只加了少許的料酒、鹽和味精,又清淡又能突出食物本身的香味,因此贏得了毛主席的贊許。

之所以印象這麼深刻還有一個緣故:這次毛主席吃的武昌魚並不是在武漢打撈的,而是從長沙帶到武漢的武昌魚。

趕到武漢那天上午,程汝明和更早在毛主席身邊工作的李錫吾原本以為主席會在長沙吃下一頓飯,突然被通知要動身的時候兩人還有些措手不及,匆忙將準備在長沙烹飪的食品都收拾了起來,其中就有長沙地方提供的武昌魚。

除了紅燒肉和武昌魚之外,程汝明還做過一道毛主席很愛吃的菜:蔥花餅。毛主席在有一段時期為了省錢,曾經親自下令降低自己的飲食標準,廚師們得到命令:此後不許做肉菜了。

如何能不做肉菜又能做得好吃有營養,這就是考驗廚師們功底的地方了。

作為山東人,程汝明一直很愛吃大蔥,但毛主席一直對蔥不怎麼感興趣,他有關蔥的美食都發揮不出來。

得到不許吃肉的命令時,他又想到了用蔥來做美食。1958年的一天,他嘗試做了一道蔥花餅,只用了蔥花、鹽、五香粉加上面粉做成,沒想到毛主席喜歡上了這個口味。

吃完之後,他難得說了一句:“再給我一個”,從此便開始吃蔥了。

蔥油餅

除了蔥油餅之外,毛主席還很愛吃蘿蔔絲餅。在中南海附近有一家小鋪子,做這種餅做得特別香,在北京城內都很有名氣,常有人專門跑過來吃餅。

1959年釣魚臺賓館組建起來後,小鋪子的廚師王師傅也被招進了釣魚臺中,毛主席吃過以此這種蘿蔔絲餅後也喜歡上了這一口。

但是毛主席不會總在釣魚臺,甚至都時常不會在北京,王師傅又不能像專職廚師一樣跟著毛主席去各地。為了讓毛主席隨時隨地能吃上這一口蘿蔔絲餅,程汝明專門向王師傅學藝。

雖說一般這樣的手法都是秘方,但王師傅知道程汝明是為了毛主席才來學的,便將自己的秘訣和盤托出。

為了做到一模一樣,程汝明和王師傅學了很長一段時間。他說,“照貓畫虎”是不行的,一定要做到吃起來也一模一樣。

程汝明

還有一道程汝明費了很多心思構思出的菜——魚頭豆腐。這次不是因為毛主席偶然愛吃,而是為了省錢。

當時毛主席每個月的夥食費都要從他自己的工資裏面扣除,因而程汝明想方設法在做得美味的同時稍微省點錢。

毛主席愛吃魚是出了名的,魚肉一般要比蔬菜貴得多了。為了又給毛主席省一點,又讓他能吃到愛吃的魚味,程汝明就構思出了這樣一道魚頭豆腐。

美味的菜肴除了讓毛主席吃得開心之外,也曾經促進過中國的外交。1961年,英國名將蒙哥馬利元帥訪華,帶來了英國的友好與善意。毛主席親自接見了他,並提出請他共進午餐。

毛主席與蒙哥馬利

那天程汝明拿出了看家本領:他親自挑選了四只渤海灣的野生大蝦,洗幹凈後切成很薄的片,每一片中都卷進奶酪,外面則灑上雞蛋面粉和面包糠,油炸出了四只金黃色的大蝦。

已經76歲的蒙哥馬利吃了之後拍著肚子對毛主席說:“你家的菜實在太好吃了,我很久沒有吃這麼飽了。”

兩人之間的關系無形之中更加融洽了。為了紀念,程汝明將這道菜命名為“元帥蝦”。

毛主席接見蒙哥馬利

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的時候也是由程汝明操刀,只不過這次毛主席親自點了三盤菜:澆滑水、魚翅仔雞和牛排。

程汝明有些猶豫,因為“澆滑水”這道菜是一道魚菜,而美國人一般並不愛吃需要挑刺的魚。

但是毛主席很堅持要將這道菜加上去,程汝明便也認真烹飪了。得知這道菜是特意為他們而做的後,尼克松夫婦連聲道謝,並將這道菜吃得幹幹凈凈。

在這之後程汝明才意識到為什麼毛主席非要將這道菜端上餐桌;澆滑水是用青魚的尾部做主料,而尾部是魚身上最有力量的一段,也是推動魚前行的一段。毛主席可能是想要借這個寓意,表達希望推進中美關系的意思。

尼克松訪華,與周總理等人在宴會上

這並不是唯一一次程汝明從毛主席身上學習到東西。這次的澆滑水讓他看到了主席的外交智慧,隨時隨地利用自己手邊可用的資源傳遞自己的意思。

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則更讓程汝明感覺到毛主席的品德之高尚,對自己要求之嚴格。

住進中南海之後,程汝明了解到毛主席的小女兒李訥身體不太好,有的時候會生病。每次李訥生病,毛主席盡管會向交通科要車送女兒去醫院,但事後總會要求身邊的管理員做好記錄,將用車的錢一分不差地交到財務科。

即便自己是一國之主席也不占國家的一點便宜,這點讓程汝明非常感動。

毛主席在廬山

在飲食方面,毛主席從來不放縱自己,他尤其不喜歡華而不實的擺盤,所以他身邊的廚師們做完菜都只是簡單的用碗蓋起來防止熱量散掉就好了。

困難時期時,毛主席也硬是堅持了很久不吃肉。他身邊的廚師們卻總是想給他做點肉,防止他的營養不夠。

1960年除夕時,程汝明又為毛主席做了他喜歡吃的蔥油餅。鑒於當時是除夕,程汝明想給毛主席吃點肉,又不能讓毛主席發現。

於是,他用肥豬肉熬了一碗大油和進了做蔥花餅的面裏,還在蔥花裏摻了幾個肉丁。這種做法讓蔥花餅中的肉成功“隱身”,毛主席沒有發現,還稱贊了一句餅做得香。

但是不久之後,這件事還是暴露了,從此毛主席便不再吃程汝明的蔥油餅了。

毛主席

即便不在困難時期,毛主席對自己的飯食也是以儉樸為最主要的要求,即便是年夜飯也不會刻意給自己加一點好的。

年夜飯的時候毛主席從不會對廚房有特別的吩咐,只有一個原則:“不許展現國宴手藝”。

因此,程汝明做年夜飯的原則基本就是“多做幾個他平時愛吃的菜”。

給毛主席做了二十二年的菜,程汝明能記住的“年夜菜”只有一道羅漢大蝦。記憶更深刻的反倒是有好幾次吃年夜飯的時候,毛主席堅持要他把中午的剩飯端上桌來。

毛主席還有另一個不喜歡:他不喜歡吃餃子。

毛主席

進入中南海之後的第一個除夕夜,不知道毛主席這個喜好的程汝明準備包餃子,還特意問了毛主席喜歡吃什麼餡。

毛主席當時的回答就是“什麼都行,我吃不了幾個”。程汝明以為毛主席是食欲不佳,便做了自己最拿手的三鮮餡,沒想到毛主席也只吃了一個。

後來他才知道,作為一個湖南人,毛主席過年的時候更愛吃年糕而不是餃子。次年除夕他就將主食改成了年糕,這次毛主席吃了好幾塊。

常年在毛主席身邊做廚師,程汝明對毛主席的吃食方面的小習慣了如指掌,就連毛主席口味變化的原因他都一清二楚。

毛主席

毛主席愛吃辣椒是大家都知道的,不過晚年他吃辣椒越來越少,70年代之後基本就不吃了。

有人猜測,毛主席是因為醫生的勸阻才不吃辣椒的,對此程汝明表示:“醫生才沒那麼大的本事呢。”

常年在毛主席身邊的人都知道,毛主席自身的事他從來都自己把握,絕不任由他人支配,有的時候醫生們要給毛主席打針、吃藥都要費上很大的力氣。

關於醫生勸阻毛主席吃東西還有一件趣事:晚年的毛主席抵抗力下降,有一次他稍微有點感冒,氣管炎也因此發作了。

身邊的護士長吳旭君就建議毛主席要少吃一點油膩的東西。毛主席聽完後說道:“可以!下一頓吃紅燒肉啊!”

毛主席想吃紅燒肉,身邊的廚師肯定是要給做的,護士長也沒什麼辦法。

毛主席

因此,毛主席晚年不吃辣椒不是因為外人勸阻,完全是他自己的決定。年紀大了之後毛主席總是咳嗽,他自己覺得是吃辣椒導致了,便漸漸戒了辣椒。

後來他吃油膩的東西越來越少,甚至戒掉了自己喜歡的紅燒肉,也是因為自己覺得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晚年牙病漸重,曾經什麼酒都會喝一點的毛主席也基本戒掉了酒,只會在重要的外交場合喝一點。

還有傳言說毛主席不吃不新鮮的魚,這點程汝明親自辟謠了:不是毛主席不吃不新鮮的魚,而是身邊的廚師們不會給毛主席吃死魚。

毛主席愛吃魚,廚師們就更想要讓他吃到好吃的魚肉。因此,給毛主席做菜時用的魚都是新鮮的,在活著的時候宰殺的,冷凍都很少。凡是翻起肚皮的魚,全都要被剔除出去。

毛主席

在毛主席身邊做飯的時候,程汝明少言寡語,經常被人認為“清高”、“傲氣”。這真的是誤會程汝明了,他其實是一個很喜歡和別人交流的人。從毛主席身邊退下來後,他很願意和別人打招呼,願意聊聊天。

之所以在毛主席身邊時不愛說話,是為了防止泄密。

到毛主席身邊工作之後,程汝明才知道一個特殊的規定:中南海裏的工作人員都不許留菜單。

最初聽到這條規定的時候程汝明很不理解,因為留下菜單有助於廚師發現毛主席喜歡吃和不喜歡吃的菜品。

後來他才明白,如果領導的飲食習慣被敵對勢力掌握,很有可能會從這些信息推測出領導人的健康變化情況,從而選擇國家領袖身體不好的時候向中國發難。

因而,程汝明養成了一個特殊的習慣:每次做飯之前寫一份菜單上報,批準之後抄寫一份帶到廚房,做完飯後立刻解決掉這個菜單。這個流程他做了二十年,熟悉無比。

毛主席的菜譜

為了保密的需要,他的家人也只知道他在中南海工作,並不知道他是毛主席的廚師。

即便是和中南海中的其他廚師交流,他們也最多交流一下烹飪經驗,對首長家的其他事情,特別是飲食習慣等一字不提。

新一屆中共中央書記處成立後,程汝明還是做他最擅長的事情:主管新一屆書記處書記們的餐飲。程汝明將工作做得井井有條,還帶出了一批很有水平的年輕廚師。

1956年程汝明被評為一級廚師長,是當時廚師可以獲得的最高職稱;1983年烹飪界有了特一級廚師後,程汝明的稱號也被提升了上來。

2002年,他被北京烹飪協會授予“國寶級烹飪大師”稱號,這個稱號僅僅被授予了十六個人,足見程汝明有多麼優秀。

程汝明

2012年3月14日,程汝明在北京過世,享年86歲。生前被問及“你覺得這輩子你有什麼重大的成就”時,程汝明堅定地說:“我給首長做了這麼多年的飯,一直都是幹凈,安全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一個行業的狀元都是佼佼者,也都會贏得人們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