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廁所鳥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大年初三,位於雲南省臨滄市洱源縣的翁丁老寨燒毀,在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研究中心主任馮驥才心中,翁丁老寨失火對他的震撼不亞於巴黎聖母院2019年付之一炬。翁丁誰來重建?怎樣重建?過去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傳統村落保護研究者的腦海裏。

據媒體報道,翁丁老寨火災燒毀房屋104間、寨門2個、廁所4間,所幸無人員傷亡。(見此前報道《痛心!“中國最後的原始部落”發生嚴重火災》)

翁丁村(由老寨和新寨組成)是中國佤族歷史文化和傳統建築風格的原生態村落,是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村內共有120項文物,其中105項是傳統民居建築群,15項是歷史環境要素。翁丁村的“佤族木鼓舞”和“司崗裏傳說”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翁丁村佤族傳統文化保護區”和“佤族木雕制作技藝”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翁丁村2020年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研究中心主任馮驥才表示,他說:“作為中國56個民族之一佤族的原生地,翁丁老寨始終完整地保持著本民族原始的祭祀、信仰、史詩、圖騰和居住環境(茅草房)等,文化價值巨大!”

記者與當地村民合影(來源:劉茜)

馮驥才提醒,要弄清重建的目的。重建的目的是為了重建家園,是恢復家園,而不是要建一個更新的旅遊景點。必須還要具備佤族人民原生地的性質,應該是佤族人民的鄉愁之地,而不僅是其他地方人的旅遊去處。他建議,重建要依照佤族人民的信仰、習俗和傳統,不能建一個旅遊景觀;翁丁村是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因此要依照文物的重建和修復的原則。

他還建議,原住民應該是重建的主體,政府主導、專家參與。翁丁村是原住民的家園,理所當然應當是他們來主導重建。別人建的是旅館,不是我的家園。每個原住民進去的時候,都要把自己家庭的歷史、習慣、審美和愛好帶進去。別人蓋好了千篇一律的房子,有形無形的文化就消失了。

馮驥才特別強調,村落在發展過程中,應反省一點:要杜絕騰籠換鳥。村落開發旅遊的時候,曾流行一種做法,把原住民全請走,房子騰空,經營者進來開發。這是個重大的錯誤。村落是原住民活態文化的載體,原住民走了,村落沒有記憶了,沒有主人了,沒有魂了,就不是村落了。有的村落,旅遊的人少了,經營的人搬走了,就徹底變成空村,誰還會對這個村落負責?騰籠換鳥不僅給村落未來帶來危機,也是釜底抽薪式的破壞。

傳統村落的利用開發絕對不能用騰龍換鳥的方式。原住民是村落的主人,應尊重,所有村民都是村落無形的文化、歷史記憶和文化傳承的主體。我們不僅不能把他們撤走,還應該把他們留住。特別是在城鄉差別比較大的情況下,應該想辦法給原住民找到生產生活來源,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想方設法把他們留下來。這才是保護好傳統村落的重中之重。

來源: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網站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向雲駒提到,我們要把各種典型的、各個民族代表性的村落挑出來,但這麼大體量如何保護。應該有一個更嚴格的標準,更好的監督制度和管理辦法。村落評完就交給旅遊公司,絕對不行。這樣很多村落得而復失。不僅火災,不著火也會得而復失。粗鄙化的、拿文化遺產當賺錢資源,文化很快就會失去了。開始重建,一定要慎之又慎,要尊重原住民,尊重他們的權利,聽他們的聲音。剛才阮先生說得很好,讓村民參與,村民在重建過程中,把生活情感融入進去,家園就有活力了,就可能死而復生。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苑利認為:“保護與開發可以並行,但必須以保護為主。只有保護下來,才有開發的可能。但現在絕大多數的傳統村落只註重開發,而忘了保護。一個村落能進入傳統村落名錄,就一定是因為它好,它的民居好、它的街道機理好、它的生態好,如果你把它都改了,那些原生態的‘好’自然也就沒有了,這時的開發也就變成了破壞。要記住,傳統的‘好’不是打造出來的,而是老祖宗傳給我們的。你的任務不是打造,而是繼承。”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劉茜 陳建強)

來源: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劉茜 陳建強

責編:王子墨

編輯:孫小婷 張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