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之被降級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導讀:我來告訴你“莊周夢蝶”是真還是假,學不會別怪我。本文1萬2千字,閱讀需要40分鐘。為哲學作品,燒腦!

正文如下:

還有就是尼采和薩特都認為人的本能是自由,薩特關於這個觀點更極致和徹底。我是反對此觀點的,就是人的本能不是自由。我的觀點是人的本能是存在,人的本質是馬克思所說的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

所以我再次跟大家說,當你把意識定義稍微改一下,當你重新理清楚了意識和物質的關系,你再看他們的著作的時候,一下子就能看清楚,然後知道自己同意哪些,不同意哪些。就是非常輕松地感覺,而不再是背著沈重的包袱去判斷了。

現在來說說海德格爾,說海德格爾之前,來所說胡塞爾,因為胡塞爾是海德格爾的老師,對海德格爾影響特別大。

胡塞爾哲學思想的發展可分為 3個時期:前現象學時期(1900年以前)、現象學前期(1901~1913)和現象學後期(1913年以後)。

前兩個時期主要是批評19世紀各種經驗論的心理主義,發展布倫塔諾的意識意向性學說,建立了從個人特殊經驗向經驗的本質結構還原的 “描述現象學”。他提出了一套描述現象學方法,即通過直接、細微的內省分析,以澄清含混的經驗,從而獲得各種不同的具體經驗間的不變部分,即“現象”或“現象本質”。這一方法又被稱作本質還原法。胡塞爾倡導的早期現象學運動,主張在各人文學科內運用現象描述 或本質還原法,從中獲取較直接、較真確的知識。

胡塞爾現象學的研究對象側重於意識本身,尤其是意向性活動或意向關系。意向關系既包括意向作用, 又包括意向對象。他認為,意向對象不是客觀實體,意向作用也不是經驗性活動,它們分別是聚結於意向關系體內的特定方面。他主要研究對象在意識中的顯現方式,即對象的“透視性形變”、顯現時的清晰度,以及意向關系體的統一化作用。

胡塞爾

胡塞爾後期現象學最終演變為更徹底的主觀先驗唯心主義。目標是使現象學還原深化為“純粹意識” 或 “純自我”,以便使知識的 “客觀性”或確定性建立在純主觀性的基礎上。經過這一還原,一切經驗性內容都將被排除,只留下“純粹意識”或“先驗意識”,包括所謂先驗自我、意向作用和意向對象。他認為,先驗自我是意識和意向結構的最深核心,同時也是推動心理活動和引發知識結構的總根源。

胡塞爾的哲學經歷了幾個階段的演變。他最初的興趣是邏輯學和數學,後來發展了早期的現象學,這種現象學主要關註的是知識論,再後來深入到為哲學和科學奠定普遍基礎的現象學觀念,最後他進入這樣一個階段,這時生活世界成了他的現象學的更突出的主題。因此,胡塞爾的哲學會在不同時期對不同學者產生不同的影響。

例如,馬丁·海德格爾在1920年成了胡塞爾的助手,師從胡塞爾期間他熟悉了胡塞爾的邏輯學著作和早期的現象學著作。從1920年到1923年,海德格爾作為助手與胡塞爾共同為《不列顛百科全書》撰寫了現象學的條目,海德格爾還整理了一些胡塞爾早期的講演稿準備發表,甚至海德格爾在1923年離開弗賴堡,成了馬堡大學的教授後,仍繼續通胡塞爾保持著密切的聯系。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海德格爾發現很難同意胡塞爾思想的新發展,尤其是在先驗現象學方面的發展。在海德格爾的主要著作《存在與時間》(Being and Time)中,海德格爾批判了胡塞爾的方法和他獨樹一幟的自我觀,到1928年秋天,海德格爾接替了胡塞爾在弗賴堡大學的教席時,他們的關系開始冷淡,最後走向終結。

海德格爾

與之類似,雖然薩特在弗賴堡大學研究現象學時,胡塞爾的著作對他很有影響,但薩特最終還是逐漸相信海德格爾對胡塞爾觀點的改造在哲學上的更有意義。然而,1934年,薩特從德國一回到巴黎,便要梅洛·龐蒂註意胡塞爾的著作《現象學的觀念》(The Idea of Phenomenology,1906-1907),並敦促他仔細研究。梅洛·龐蒂對胡塞爾現象學中的幾個頗具特色的因素有著深刻的印象,這激發了他進一步研究胡塞爾的著作,他特別受到胡塞爾的《歐洲科學的危機》(Crisis of European Sciences,1936)一書的影響。

胡塞爾對海德格爾、梅洛·龐蒂和薩特這些現象學和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的巨大影響,即使他們否定胡塞爾許多關鍵性的思想,但他們所完成的著作仍然打上了現象學的印記。胡塞爾和康德一樣是書齋裏的哲學家,一生都在純思想領域做艱辛的探索。

如果用我的話來說,胡塞爾是具有“女性特征”的哲學家。他的作品特別多,據說現在還在整理他的手稿,也難為工作人員了。對於現在而言,胡塞爾哲學一定不會是主菜,我寧願推薦你去讀尼采,可能也不會推薦你讀胡塞爾。

寫到這裏,提到“女性特征”這個詞,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哪位女性是偉大的哲學家?你腦子飛速運轉,是不是也沒有想到哪個女性是偉大哲學家。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

我在上面正好摘錄了10條心理學公理,第七條是此意識與彼意識無差別。也就是說男人和女人的意識本質上是無差別的。大人和小夥的意識本質上也是無差別的。那就是說女人有具備成為偉大哲學家的條件。

之所以沒有那麼多偉大的女性哲學家誕生,是因為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哲學真正繁榮的時代,都是男權社會,女性能受到高等教育的機會是很少的。所以要找女性哲學家,得從近代開始找,肯定有。比如有這些名字:漢娜·阿倫特,西蒙·德·波伏娃,伊麗莎白·安斯康等。而且有一個特別明顯的特征,她們的學說中很多帶有“女權”詞匯,為女性發言的意識明顯。

其實不光是在哲學方面,在藝術和科學方面,之前的女性都沒有優勢。近代之後女性的施展才能的舞臺才越來越廣。你去讀讀居裏夫人,諾特,索菲婭-柯瓦列夫斯卡婭等女性的故事,你就懂了。

我大概是我們村唯一一個寫哲學作品的人,為什麼?因為他們在“種地”。為什麼說三代人才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藝術家?

羅素

沒有多少人願意持之以恒的去思考一些無趣的東西,從這個角度來講,男人是無趣的,女人才是有趣的,可愛的。男人是冷酷的,女人才是溫柔的,才是熱血的。男人的熱血在於征服,哲學在他們眼中就是一座“高山”。從文化環境和生理角度講也是這樣,男性在從事危險事物的時候分泌多巴胺一般多於女性,但不絕對,因為有實驗顯示部分女性也是。

比如說羅素作為一位哲學家,他的思想大致經歷了絕對唯心主義、邏輯原子論、新實在論、中立一元論等幾個階段,主要貢獻在數理邏輯方面,由此出發建立了邏輯原子論和新實在論。而且我上面也說了,你去看看很多哲學家的著作,幾乎都在20本以上。所以說每個哲學家的哲學體系,也不是一天建立的。

還有你知道他們能無趣到什麼程度嗎?終身未婚!斯賓諾莎、牛頓、萊布尼茨,笛卡爾,康德,薩特,盧梭,約翰洛克、休謨、帕斯卡,托馬斯阿奎那,梭羅,尼采等一律終生未婚。不僅未婚,而且很多都是短命的,死於肺炎,胸膜炎的我就讀到好幾個。

女性的情緒化思維,和生理構造也不利於她們長期處於這種“高壓思考”之中。尤其是她們每個月還得應對月經之類的生理問題,這都是分散思維的點。

其實關於女性中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哲學家,還可以繼續回答下去。那就是造成男權社會出現的原因是什麼?其實回答了這個問題,也就是回答了階級為什麼會出現的問題。

我來回答,你來聽。再回頭去看看意識的定義:意識是物質逆熵存在的本征。而“男權”和“階級”這樣的詞屬於人的社會性詞匯,必然要從人的意識角度和物質存在的角度去回答。

意識的層次劃分是由低到高,而人處於意識層次的高階位置,逆熵存在度較之於其他物種更高。意味著人類的社會系統和社會關系會隨著物質生產越發“高度集中”。而“高度集中”的社會關系就是一種階級表現。馬克思認為階級產生有兩個基本前提:一是剩余產品的出現;二是私有制的形成。階級的本質在於它是與特定的生產關系相聯系的、在經濟上處於不同地位的社會集團或人群共同體。階級的劃分是由人們在特定的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的不同地位和結成的不同關系所決定的。這個認識是正確的。

靈遁者油畫

但有一點,那就是真正理想意義的共產主義還遠遠不會到來。原因也是如意識定義所表達的那樣,物質是意識的本源,意識是物質逆熵存在的本征。物質的本源的量對於人而言是有限的,而意識逆熵存在的高度集中又必然要求資源得到更好利用,這種高效和“共產”概念是矛盾的。

我們看看共產主義實現的條件:共產主義社會是指在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和廣大共識範圍,人們科學文化水平和思想覺悟,道德水平極大提高的基礎上,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原則的勞動者有序自由聯合的社會經濟形態。在那裏,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個體的覺醒和整體認知水平的提高是必然,但認知水平的差異化永遠不可消除;有效的資源也不是用之不竭的。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這是一個方向,正確的方向。

再回到海德格爾來說,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一書中曾引用柏拉圖的這段話:“當你們用‘存在著’這個詞的時候顯然你們早就很熟悉這究竟是什麼意思,不過我們也曾相信懂得它,但是我們現在卻茫然失措了”。然後他說柏拉圖當時指出人人都熟悉的“存在”的意思其實並沒有人真正懂得。這個問題直到2000年後的今天還沒有解決,而他就是要來重新提出並解決這個“在”的意義的問題。海德格爾闡述“在”的意義如下:已經具有的性質,也就是說,首先必須“在”,才有“在者”;絕不可能根本不“在”,就有了“在者”。

要解決“在”的問題,必須追溯到一種“在者”,這種“在者”在究竟成什麼樣子還不明確時它的“在”已經明確了。

海德格爾認為只有“我”是這種“在者”,只有“我”是在成什麼樣都還不清楚的時候它的“在”已經恬然澄明了。因此,他認為“我”就是“在”,“在”就是“我”。往下,海德格爾就談論“我”的“在”就是世界。

這裏海德格爾思想的核心是:個體就是世界的存在。在所有的哺乳動物中,只有人類具有意識到其存在的能力。他們不作為與外部世界有關的自我而存在,也不作為與世界上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本體而存在。人類通過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世界是由於人類的存在而存在。海德格爾還認為人類處於矛盾之中,他們預示到不可避免的死亡,死亡導致痛苦和恐怖的經驗。他們不得不承認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接著便是一切不復存在。我們的存在既不是我們自己造成的,也不是我們的選擇。存在是強加給我們的,並將一直延續到我們去世。

在得到布倫塔諾的論文《論“存在”在亞裏士多德的多重意義》後,海德格爾說:“我開始了在哲學上第一次笨拙的嘗試。”第一次開啟了海德格爾對存在的追問,萊布尼茨曾感嘆道:“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這是多麼令人震驚啊!”海德格爾顯然也被哲學的發問震撼到了,並堅持著哲學就是對“存在”的追問。

我一直在說哲學是晦澀的,哲學家自己在“殺死”哲學。你可以讀讀下面海德格爾的觀點。

他說盡管此在總是非本真的存在,但他提出了一個“畏”這一情緒,使得本真成為可能,畏沒有具體對象,而是人類有限性的表現,此在的基本存在即為——操心。畏襲來,此在出離自身體,並意識到自己的有限性。畏在畏之中,它是無而且在無何有之鄉,此在害怕沈淪,並有了本真狀態。畏使此在看到了自身的終極——死。

海德格爾詳細的討論了死的概念,它是時間的到時並且無法被經驗,他使得此在謀劃自身——向死而生,此時出現了“良知”呼喚此在。此在在這種良知中見到了本真能在的生存結構。

這段話雖然晦澀,但是基本讀完還是能理解的。但其實他的連貫性遠不如維特根斯坦。比如關於生死的問題,維特根斯坦一句就能說清,就是活人是不能體驗死的。

比如我再問你,你如何理解他說有“在”,才有“在者”;絕不可能根本不“在”,就有了“在者”。其實很簡單,“在”是“存在”。而“在者”是“存在的形態”。再通俗,其實就是物質和意識,就是“在”是物質存在,“在者”是物質存在的存在狀態或者邏輯。

比如他有個時間的觀點是人即時間。你怎麼理解?甭管誰來理解,都會一楞。但要理解,肯定有理解的方法。把人和時間都表達為存在,人就是時間。即物質,空間,時間一體化。這樣人即時間才有存在的意義。但理解哲學不應該是以“討好”形式去理解的,而是以“登高眺望”的形式去理解的。就是說一部作品,一個哲人是一座高山,你要看到他的全貌,山的脈絡,你得花費功夫登上這座山,然後眺望就可以了。

海德格爾發現希臘詞語表示存在的詞“ON”具有雙重性:既指存在的東西,又可指存在者存在著,即存在者的存在。但“存在者”和“存在”本身有差別。海德格爾稱之為“存在論差別氣正是由於無視這一至關重要一直存在的差別,以追問存在為目的的形而上學,恰恰遺忘和錯過了對存在的追問。

最後再做一個補充,海德格爾對存在問題的追問,是從區分存在與存在者出發,通過追索“存在的展開狀態”,以通達被遺忘、被遮蔽著的“存在”。

你直接這樣去理解,就是“在”是絕對的,即物質是絕對的,即我是絕對的。但“在者”“我是誰”不是絕對的,是對“在”和“我”的本征。就是顯示它們本來的樣子,但和它們本身有別。就是我說的,自證者無需證明,我是我;但“我是誰”就需要去證明了,就是它是有邏輯存在的。

海德格爾關於時間論述我並不推薦,我推薦你直接去理解物理的時間,物理的時間就是哲學的時間觀念。時間的本質是變化,所以此刻才是真的時間。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在變化當中。時間,空間,物質在物理上也是一體的,而在哲學上也是。但還是不建議你把人等同於時間,就像電場和磁場之間的轉化一樣,它們是有條件的轉化,而非無條件。意識和物質是同一物體的不同狀態,但還是有別的。所以人即時間,是把意識和物質無差別化的看待,將使得接近哲學的人失去對主體和客體的區別能力,帶來混亂。

有一個人,我特別喜歡,就是笛卡爾。人們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這樣一句話:“笛卡爾,歐洲文藝復興以來,第一個為人類爭取並保證理性權利的人。”

在哲學方面的貢獻,笛卡爾被廣泛認為是西方現代哲學的奠基人之一,他第一個創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學體系。哲學上,笛卡爾是一個二元論者以及理性主義者。

笛卡爾認為,人類應該可以使用數學的方法——也就是理性——來進行哲學思考。他相信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他舉出了一個例子:在我們做夢時,我們以為自己身在一個真實的世界中,然而其實這只是一種幻覺而已,參見莊周夢蝶)。

笛卡爾

他從邏輯學、幾何學和代數學中發現了4條規則:

1. 永遠不接受任何我自己不清楚的真理,就是說要盡量避免魯莽和偏見,只能是根據自己的判斷非常清楚和確定,沒有任何值得懷疑的地方的真理。就是說只要沒有經過自己切身體會的問題,不管有什麼權威的結論,都可以懷疑。這就是著名的“懷疑一切”理論。例如亞裏士多德曾下結論說,女人比男人少兩顆牙齒,但事實並非如此。

2. 可以將要研究的復雜問題,盡量分解為多個比較簡單的小問題,一個一個地分開解決。【但後來科學家發現,有些問題無法簡化,比如混沌理論,氣象學等等。】

3. 將這些小問題從簡單到復雜排列,先從容易解決的問題著手。

4. 將所有問題解決後,再綜合起來檢驗,看是否完全,是否將問題徹底解決了。笛卡爾將這種方法不僅運用在哲學思考上,還運用於幾何學,並創立了解析幾何。

各位,這四個點你仔細讀讀,確實很好。對於一個沒有“天賦”的人而言,更應該記住這四點。一切從簡單開始,從簡單去延伸你的思維,你就能發現不簡單。

由此,笛卡爾第一步認為懷疑就是出發點,感官知覺的知識是可以被懷疑的,我們並不能信任我們的感官。他反對經院哲學和神學,提出懷疑一切的“系統懷疑的方法”。所以他不會說“我看故我在”,“我聽故我在”,“我聞故我在”。

從這裏他悟出一個道理:我們所不能懷疑的是“我們的懷疑”。就是說,我們要去懷疑。人們覺得理所當然或習以為常的事物,他卻感到疑惑,由此他推出了著名的哲學命題——“我思故我在”。強調不能懷疑以思維為其屬性的獨立的精神實體的存在,並論證以廣延為其屬性的獨立物質實體的存在。

他認為上述兩實體都是有限實體,把它們並列起來,這說明了在形而上學或本體論上,他是典型的二元論者。笛卡爾將此作為形而上學中最基本的出發點,從這裏他得出結論,“我”必定是一個獨立於肉體的、在思維的東西。笛卡爾還試圖從該出發點證明出上帝的存在。笛卡爾認為,我們都具有對完美實體的概念,由於我們不可能從不完美的實體上得到完美的概念,因此必定有一個完美實體——即上帝——的存在來讓我們得到這個概念。即上帝是有限實體的創造者和終極的原因。從所得到的兩點出發,笛卡爾繼續推論出既然完美的事物(神)存在,那麼我們可以確定之前的惡魔假設是不能成立的,因為一個完美的事物不可能容許這樣的惡魔欺騙人們,因此借由不斷的懷疑我們可以確信“這個世界真的存在”,而且經由證明過後的數學邏輯都應該是正確的。

現實世界中有諸多可以用理性來察覺的特性,即它們的數學特性(如長、寬、高等),當我們的理智能夠清楚地認知一件事物時,那麼該事物一定不會是虛幻的,必定是如同我們所認知的那樣。即笛卡爾將幾何學的推理方法和演繹法應用於哲學上,認為清晰明白的概念就是真理,提出“天賦觀念”。

雖然笛卡爾證明了真實世界的存在,他認為宇宙中共有2個不同的實體,即思考(心靈)和外在世界(物質),兩者本體都來自於上帝,而上帝是獨立存在的。他認為,只有人才有靈魂,人是一種二元的存在物,既會思考,也會占空間。而動物只屬於物質世界。

讀到這裏,我再問大家一個問題,用笛卡爾的話,如何來表述我的定義。答案是宇宙中有一個實體,一個實體具有多樣性存在,即物質存在和意識存在。即我們說的同一物體的兩面性,電場和磁場這樣的關系。而如果說有上帝,上帝也來源於這個實體,即這個實體,即宇宙本身。如果人有靈魂,即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那麼動物也有。因為此意識和彼意識沒有區別。

關於“上帝”我其實在前幾章內容說到過,就是人是偉大的,萬物都是偉大,因為我們都是逆熵存在的本征。我們是阻止宇宙走向滅亡的因素,這還不偉大嗎?

而如果我們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那麼宇宙那麼宏大的物質存在,也一定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就好比,我們的心臟能夠意識的話,就足以證明我們是可以意識的。同理,我們是可以意識的,宇宙就是可以意識的。我們的整體思維和我們體內的細胞相較,我們是“超思維”的。而宇宙對於我們而言,也是超思維的。也就是說,我們是被“引導”的。但這不是宿命論,就好像我們不認為我們體內的細胞是被我們控制的,懂了嗎?它是被我們體內的機制和規律控制著。但體內的細胞能被我們引導。我們快樂的時候,身體更健康;我們悲痛欲絕的時候,身體更容易出現不良。是我們引導它成就我們自己,或者毀掉我們自己。同理,我們不是宿命論的存在者,我們是和宇宙一起對抗熵增,阻止自己走向熵寂。但當你可以意識到自己的時候,這確實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因為你可以選擇放棄自己,將高層次意識存在的你,降級為其他低層次存在。

那麼肯定有人要提問:“按你這麼定義意識,一塊石頭也是有靈魂的?”沒錯,我們這樣定義意識,你就必須站在石頭意識層面去思考石頭。比如萬物有輻射,石頭也向外輻射能量,這個為什麼不能認為是石頭的“意識”?當然能!

所以很明顯,“我思故我在”和“我在故我思”是殊途同歸。

雖然如此,但還有一個點,你一定要記住,甭管其他任何理論怎麼說,你都要記住這一點。那就是“在”,比“在者”重要;“我”比“我是誰”重要;所以“我”,比“我思”重要。前者具有絕對性,後者不具有絕對性。所以我才把一個面稱之為“本源”,另一個面稱之為“本征”。意識是物質逆熵存在的本征,物質是意識的本源。你仔細再體會體會。所以說簡單的東西,你慢慢去延伸,它就不簡單。當你根據當前時代的研究和科學數據,延伸不下去的時候,你這個理論就就值得懷疑了,試著去做出修正是必要的。當然你也不要急,讓子彈再飛一會。因為真正的學習和認識,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需要100年,甚至200年,人們才會發現,原來你說的是對的。

我是後來才了解到笛卡爾和伽利略是同時代人物,伽利略比笛卡爾大32歲,這兩個人物真的是偉大。笛卡爾在物理學和數學方面的貢獻,讓人吃驚。他也有自己關於光學的研究,以及慣性的表述。

笛卡爾在《哲學原理》第二章中以第一和第二自然定律的形式比較完整地第一次表述了慣性定律:只要物體開始運動,就將繼續以同一速度並沿著同一直線方向運動,直到遇到某種外來原因造成的阻礙或偏離為止。這裏他強調了伽利略沒有明確表述的慣性運動的直線性。

在這裏我為什麼要寫出他關於慣性的表述呢?是因為我自己的理論包括科普三部曲,其實都是以“慣性”為作為出發點來寫完的。我知道我的不足之處,我知道我能力有限,但我依然認為慣性這個概念相當之重要。是理解宇宙的一把鑰匙,和光是一樣的重要。

我從初中就對慣性特別著迷,然後才忍不住寫了第一本科普書籍《變化》。我有一種直覺,就是一些重要的常數之間的關系,有著看不見的聯系。比如光速,引力常數,精細結構常數等這樣的常數,我應該如果把它們串在一起。這個工作我在做,但目前為止沒有成功。我知道這種沒有根據和邏輯的串聯是有點傻的,但不知道為什麼,總有直覺在引導我去思考這個東西。

靈遁者油畫

你去了解了笛卡爾,伽利略這一批人,真的很聰明,就我們現在條件這麼好,應該要更聰明,更具創造力。而且還有一點,要告訴後來要在哲學中有建樹的人,基本上近代和現代的大哲學家,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且閱讀廣泛。很多人甚至是當過家教,或者在大學任職。這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相對簡單且擁有學術化的氛圍。有時候,我覺得自己也是一個活在17世紀的現代青年。

還有一個人不得不提,就是黑格爾。黑格爾的思想對存在主義和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都產生了深遠影響。更有甚者,由於黑格爾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兩者之要義,因此,對於那些因看到自由主義在承認個人需求、體現人的基本價值方面的無能為力,而對覺得自由主義正面臨挑戰的人來說,他的哲學無疑是為自由主義提供了一條新的出路。

在國家制度方面,黑格爾認為世襲君主制是國家制度的頂峰,王權是普遍利益的最高代表,國王擁有最後的主觀決斷權。但他主張限制王權,三權只是政治國家統一意誌的象征,只能依法簽署議會通過的決議。

他對行政權的論述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指出行政權是執政權,應當掌握在為社會服務、與普遍利益相一致的等級手中。他反對官職世襲制度,主張任用官吏應以才智為標準並向一切市民開放。他強調國家制度的整體性和有機性,反對機械的分權理論。

黑格爾渴望德意誌統一和復興是與其民族主義思想結合在一起的,他提出國家、民族要獨立自主,論證了戰爭的合理性與必然性,並把日耳曼民族視為優等民族世界精神的完美體現。

黑格爾斷言現實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現實的。但是他講這話時,他的“現實的”一詞並不指實證主義者所要指的意思。他承認,甚至還強調,凡實證主義者所以為的事實,都是不合理的,而且必然都是不合理的;只有把事實作為全體的樣相來看,才看出它是合理的。盡管如此,把現實的和合理的同一看待,不可避免地仍舊要造成一些與“凡存在的事物都是正當的”這個信念分不開的自滿情緒。

復雜萬狀的全體,黑格爾稱之為絕對。絕對是精神的;斯賓諾莎關於全體不僅有思維屬性而且有廣延屬性的見解被擯棄了。

再來重點說說黑格爾的辯證法,黑格爾在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的哲學中提出了辯證發展的理論。他的發展和變化的學說對於辯證法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黑格爾的辯證法認為整個歷史和精神的世界是一個過程,就是說,是在不斷地運動著,變化著,發展著和改造著的。同時過程內部的矛盾是事物自身運動和發展的源泉。黑格爾把辯證法應用到關於概念,判斷的學說上,應用到認識的邏輯上。

黑格爾歷來同其他曾抱有稍類似的形而上學觀點的人有兩點區別。一點是強調邏輯:實在的本性從它必須不自相矛盾這個唯一的考慮就能推演出來。另一個(與第一點密切相關的)區別特征是稱作辯證法的三元運動。他的最重要的著作是《邏輯學》,要想正確理解他對其它問題的見解的依據,這書不可不讀。邏輯照黑格爾的理解,他明確地說和形而上學是一回事;那是一種跟普通所說的邏輯完全不同的東西。

他的看法是:任何平常的謂語,如果把它認作是限定“實在”全體的,結果它就是自相矛盾的。我們不妨舉巴門尼德的學說:唯一實在的“太一”是球狀的,作為一個粗淺的實例。任何東西如果沒有邊界便不會是球狀的,而除非它外部有什麼(至少有虛空間),它才可能有邊界。因此,假定整個宇宙是球狀的,便自相矛盾。以上黑格爾觀點類似於康德的二律背反。用以說明實在事物的內在矛盾性。並且這種矛盾性永恒存在,而揭示這種存在的矛盾只能運用形而上學,即解釋為絕對的“精神”,亦或是康德所說的“物自體”

或者,我們來舉另一個更粗淺的實例。你可以說甲是一個舅舅,這沒有明顯矛盾;但是假使你要講甲是舅舅,你就會陷入難局。所謂舅舅就是一個有外甥的人,而外甥是與舅舅是分立的人;因此舅舅不會是“實在”全體。

黑格爾

這個實例或許也可以用來說明辯證法,辯證法是由正題、反題與合題組成的。首先我們說:“實在是舅舅”。這是“正題”。但是存在舅舅就暗含著存在外甥。既然除“絕對”而外任何東西都不真存在,而我們當前又保證存在外甥,所以我們不得不斷言“絕對是外甥”。這是“反題”。但是這和“絕對”是舅舅的看法有同樣的缺陷;於是我們被迫采取另一個看法:“絕對”是舅舅和外甥構成的全體。這是“合題”。但是這個合題仍舊不圓滿,因為一個人必須有個姊妹作外甥的母親,他才能當舅舅。因此,我們被迫擴大我們的宇宙,把姊妹連姊夫等都包括進去。據照這種方式,僅憑邏輯力量就能不停地驅使我們從有關“絕對”提出的任何謂語達到辯證法的最後結論,那叫作“絕對理念”。在整個這過程當中,有一個基礎假定,即任何事物若不是關於整體“實在”的,就不可能實際正確。

這個作為基礎的假定有一個傳統邏輯上的根據,傳統邏輯假定每個命題都有一個主語和一個謂語。按照這種看法,一切事實都是說某物具有某性質。所以可見“關系”不會是實在的,因為關系涉及的不是一件而是兩件或者多件事物。

這時候你如果敏感的話,就會想到我們前面提到的內容,哲學到最後是“語言學”,就是維特根斯坦講的:要在“遊戲”中理解遊戲。黑格爾沒有看到哥德爾的著作,不然他肯定會很欣喜的。

黑格爾在其哲學體系中,既充分吸收了古代西方的哲學思想,也明顯地表現出他受到中國道學思想的巨大影響。他在《哲學史講演錄》中,對孔子、孟子講得很簡略,一筆帶過;但是對《周易》,——尤其是對道家的老子,的確很重視,並且用專門的章節特別討論了《老子》中的“道”和“無”。

黑格爾的哲學思想,邏輯合理,充滿生氣,立論新奇,論述動人。他研討每個命題,完全按照太極圖的正、反、和的三維形式,采用三段式解讀法。他的哲學總是分三大部分,每部分論述三大命題,每個命題分三個論點,每個論點又分出三個步驟來進行解明。在解讀和運用老子“三生萬物”的方法論中,黑格爾可以說是在西方哲學領域中將它發揮得最淋漓盡致的人物。

馬克思通過黑格爾創建的辯證法創建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通過社會的物質的歷史發展因素,找出並確定社會發展的過程或其必經的過程,試圖用這種過程得出一個趨勢,並運用辯證法“事物中的矛盾是其運動和發展的目的和源泉”來論證社會發展變化的趨勢。黑格爾所說的由於事物內部矛盾是其發展變化的源泉,其中的事物是一種“精神”有點類似於老聃所說的“道”,(黑格爾是唯心主義者)而馬克思所說的“事物”是“物質”,這是他們的不同。

依黑格爾的意見,在最好的思維中,思想變得通暢無阻,水乳交融。真和假並不像普通所想的那樣,是判然分明的對立物;沒有任何事物是完全假的,而我們能夠認識的任何事物也不是完全真的。“我們能夠多少有些錯誤地去認識”;我們將絕對真理歸於某一件孤離知識時便發生這種情況。像“凱撒是哪裏出生的?”這種問題,有一個直截了當的答案,這答案從某個意義上說是真的,但是在哲學的意義上不真。按哲學講,“真理就是全體”,任何部分事物都不十分真。

黑格爾說:“理性即是對全部實在這種有意識的確信。”《邏輯學》末尾講的“絕對理念”,是一種像亞裏士多德的“神”似的東西。絕對理念是思維著自身的思想。很明顯,“絕對”除思維自身而外什麼也不能思維,因為除對我們理解“實在”的偏狹錯誤的方式而言外,不再有任何旁的東西。據他說,“精神”是唯一的實在,它的思想借自意識向自身中映現。定義“絕對理念”的實際原話非常晦澀。瓦勒斯譯之如下:絕對的理念的統一,就是理念的概念,這概念以理念的本身作為對象,而且從這一概念看來,客觀世界即是一理念——在這客觀世界裏一切規定均統一起來了。

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相對,認為永恒存在之物是一種“絕對精神”,不以主體形式而轉移,是形而上的本質。而主觀唯心主義認為事物以主體形式而改變。事物是因主體存在而存在,即因我的存在而存在;而客觀唯心主義認為:“存在不存在是與我無關的,個體存在不存在世界都存在,這絕對存在的是一種絕對精神。”

黑格爾把絕對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絕對精神並不是超越於世界之上的東西,自然、人類社會和人的精神現象都是它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表現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發展、永恒的生命過程,就是絕對精神本身。黑格爾哲學的任務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過自然、社會和思維體現出來的絕對精神,揭示它的發展過程及其規律性,實際上是在探討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系,在唯心主義基礎上揭示二者的辯證統一。

圍繞這個基本命題,黑格爾建立起令人嘆為觀止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主要講述絕對精神自我發展的三個階段: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黑格爾在論述每一個概念、事物和整個體系的發展中自始至終都貫徹了這種辯證法的原則。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驚人的大膽思考之一。恩格斯後來給其以高度的評價:“近代德國哲學在黑格爾的體系中達到了頂峰,在這個體系中,黑格爾第一次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處於不斷運動、變化、轉化和發展中,並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系。”

本來還應該給大家分享馬克思的一些哲學觀點,但馬克思哲學在中國的普及程度是最高的,我學過的你們大部分人肯定也學過。

這一章的內容就這樣要接近尾聲了,在結尾的部分,我來說一個關於真假的認識。就是你如何判斷真假?其實這個已經說過很多次了,認真的你一定已經知道答案了。

我舉一個例子,很多人不懂莊周夢蝶,問到底是蝴蝶變成了莊周,還是莊周變成了蝴蝶?你怎麼回答?想想再接著往下看。

其實這個事情可以分兩步去分析,第一是夢中的莊周變成了蝴蝶,或者在夢境中蝴蝶變成了夢中的莊周;第二種情況是在夢中,莊周以為現實的自己變成了蝴蝶,或者蝴蝶變成了現實中的自己。就這個簡單的故事,解釋有很多。平行宇宙,四維空間,現實和幻境,真假……等等詞匯都能出來。

意識是物質逆熵存在的本征,就是說明意識中沒有假的東西。也就說客觀理論中“假”這個概念不存在。所以無論哪種情況,都是真的。莊周變蝴蝶是真的,蝴蝶變莊周也是真的。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你去問一塊石頭:“你是真的嗎?”它回答了嗎?沒有啊!這不就是答案!絕對的存在是不論真假的!所以以“邏輯存在”來論莊周夢蝶,也不存在真假。所以我們上面說的“是真的”不是世俗意義上的真,而是“存在”。

那麼再延伸問題,為什麼現實中我們需要區別真假,判斷真實或者虛幻?這時候要去讀讀關於人的定義,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這不是一個可以自證的定義,所以是復雜的。

簡單來說,就是在現實中,你變不成蝴蝶!可是夢中怎麼就行呢?這就是有限的軀體和無限的意識之間的矛盾,有意思吧?而且這個矛盾其實也可以引申出關於自由的認識。你慢慢想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得太多,等於沒說,因為問題永遠不會有盡。

生命在於運動,更在於探索。今天是2020年11月24日星期二晚上我在大明宮跑了一圈,用時50分鐘。昨天的雪已經悄然無蹤,但冷空氣中依然有它的味道。50分鐘太慢了,我想跑的和光一樣快,你們說我該怎麼辦?

獨立學者,作家,藝術家靈遁者哲學作品《重構世界》第八章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