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海裏捕蟹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新華社福州8月30日電題:一個漁民的“討海新方”

新華社記者周義

“呼……呼呼……”天剛黑,海邊的風就開始“兇”起來,風聲、浪聲、流水擊石聲,聲聲入耳。

8月27日剛過零點,胡國新從床上爬了起來,提著妻子為他準備好的早飯,往碼頭趕去。“嘟嘟嘟”,船機齊聲轟鳴,一條白色的漁船頂部閃著黃光,劃破黑夜,奔向大海深處。

胡國新是福建莆田市平海鎮上居村漁民,56歲的他已經從事捕魚38年。“以前漁民都是劃著小木船捕魚。30多年前我劃船遇到臺風,8米多高的浪花把人和船掀翻在海裏。”胡國新說,當時自己一邊揮手一邊喊救命,覺得再也回不去了,好在船慢慢地浮了起來。

平海鎮的漁民,祖祖輩輩靠海吃海,胡國新是無數“討海人”中的一員。“討海”38年來,胡國新見證了當地漁業的變遷。

他回憶說,幾十年前船是木殼船,沒有機械動力和儀器,沒有天氣預報,漁民張帆劃槳,望月辨位,與茫茫大海博弈。直到2012年,平海一級漁港碼頭推動漁業生產由“汗水漁業”向“智慧漁業”轉變,由政府免息放貸,鼓勵漁民配備鋼質漁船。

“鋼船上有駕駛艙,有導航,還能上網。”胡國新告訴記者,他的船是官方認證的平海鎮第一條鋼質漁船,給周圍的漁民打了個樣。

從木殼船到鋼質漁船,漁船的變化過程,也是捕魚生產方式的革新過程。隨著漁船升級,胡國新從劃船手變成了掌舵人,生產安全得到了極大保障。

“啪”的一聲,打在擋風玻璃上的浪花,被漁船瞬間衝散,駕駛艙內的胡國新絲毫不受影響。跟著導航,漁船安全到達捕蟹海域,胡國新走到船頭,扯著漁網和浮標,用力往水裏一扔,只見浮標落,漁網沈。緊接著,船又啟動,衝向下一個地方。

“感覺很有戰鬥力!船上有了網絡後,海區的天氣、水情、魚情都可以快速了解。”胡國新說,船的速度快,安全性好,風浪再大心裏也不怕。就這樣,“嘟嘟”聲時停時起,總長13公裏的123張漁網,被胡國新精準投放到指定海域中。

互聯網的發展,為現代漁業的信息化水平插上了翅膀。近年來,漁船配備海上寬帶終端設備,政府給予漁船衛星通信流量補助。通過“海上通”終端設備,漁船可以實現互聯網寬帶接入等綜合應用功能。

“上貨咯!”天蒙蒙亮,胡國新用長鉤攬住浮標,使勁一拉,漁網帶著海水在空中飛起,纏著一只只螃蟹。“一晚上100來斤,加上其他的小魚小蝦,大概能賺6000塊錢。”胡國新說,一切都感覺很好。

用生命搏浪,張帆劃槳,是“討海”的舊法。用科技鬥海,衛星導航,是“討海”的新方。

船到碼頭,一筐筐新打撈的海鮮被擡上了岸,霎時,采購者蜂擁而上。貨物賣完,舉起手背,胡國新揩揩臉上的水漬,不知是汗水,還是盆中海鮮濺起的海水。在金光映襯下,船上紅旗迎風招展,就像“討海人”對大海的熱切期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