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壁虎打死出血有味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陳華

他是一位以口大著稱的江淮名將,自楊行密占據廬州之日起就矢誌追隨,從親兵開始起步,直至位列將相、爵封郡公。生性勇武的他劍術超群,曾一劍下常州,為楊行密硬杠吃人魔孫儒和大反派朱溫稱王江淮立下過不世之功。尤為難得的是,他雖出身行伍,卻頗具仁心,每每於戰禍中保全生靈。故主歿後,他絕不戀棧,主動告老,終得善終。與眾不同的是,傳奇的他擁有傳奇的妻,一襲真珠衣,出入夢幻境,名彪三十三劍客圖,不亦奇乎!他就是江湖人稱張大口的楊吳大將張訓。

如果非要找一件武器來代表中國冷兵器,當首推三尺青鋒龍泉寶劍,因為寶劍不僅是軍中利刃,更是傳統武俠的標配。五代十國是中國著名的亂世,自然少不了仗劍天涯的勇武之士,本文主角雖然名不見後世,但卻憑借一口利劍,橫行江淮,取名城、戰猛將,盡顯風流。他就是江湖諢號"張大口"的淮南名將張訓。

張訓(假定)

大頭兵變成了大口張

張訓,生卒年不詳,又是一位出身草根的無名英雄。他是清流(今安徽滁州人)人,生在群山環繞(歐陽修所謂"環滁皆山也")之所,從小就養成了勇敢強悍之氣。如果是放在太平年月,張訓也許會在山中做個樸實無華的獵戶樵夫了此一生,可是滿眼的亂世讓他無法慣看秋月春風,只得仗劍天涯,搏殺出位。

公元883年,廬州(今安徽合肥)楊行密造反的消息不脛而走傳到了清流,張訓覺得"彼可反得,己亦可反得",於是毅然來到廬州,加入了光榮的造反隊伍。

楊行密

楊行密造反本是十惡不赦的大罪,卻因為碰上了高駢的好心情,不僅無罪,而且還被高大詩人實授為廬州刺史。草頭王楊行密既然擁有了自己夢寐以求的頭銜,也必須擁有與之匹配的造反隊伍。

楊大個子見到了大老遠趕來投奔的山裏人張訓,很是喜歡,就與其暢談起來,全然沒有因為自己已是朝廷大吏而高高在上。很快,他就驚奇地發現,這個小夥子不僅嘴大,而且本事也不小,特別是還舞得一手好劍,非常欣賞,就將他留在身邊當了一個親隨,希望能盡快找到張訓更多的閃光點。

武士圖

此後,張訓給了楊行密不少驚喜,很快就晉級為黃頭都虞侯。然後,張訓參與了擊殺舒州(今安徽安慶)群盜吳迥等地方黑惡勢力的戰鬥。這些戰鬥不僅讓初出茅廬的楊行密擴大了影響,也讓新兵蛋子張訓受到了戰火洗禮,逐漸由一名大頭兵變成了名震淮南的"大口張"。

一劍下大城 清口斬敵頑

大口張追隨大個楊的日子是辛苦並快樂的。他們都曾是一無所有的白丁,現在遇上了創造英雄的好時節,還不起勁兒地折騰?!

張訓在楊家軍中的第二年,就擊殺了甘露(今江西九江)鎮守使陳可言,然後又揮劍攻入常州城,讓偌大的常州秒變浮雲(揮劍決浮雲)。此時的張訓,不僅在劉皇叔當年招親的甘露寺小試牛刀,還讓楊行密真正見識了這個山裏人的劍法真的有點不一般,為此,楊行密曾對左右說:"常州是個大城,沒想到大口張竟然以一劍下之,真是個壯士啊!"

公元892年,蔡州軍大將孫儒裹挾數十萬眾從揚州進攻退避宣州(今安徽宣城)的楊行密,寡不敵眾的楊行密采納戴友規、劉威等人的建議,一面背城堅守,待敵疲憊,一面派人抄襲孫軍的糧道。彼時,孫楊兩軍的勝負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絕糧計的成功與否。

奉命駐守安吉城(今浙江湖州)的張訓,主要的任務就是負責截斷孫儒的糧道。面對兇悍嗜殺的蔡州軍,張訓毫不畏懼,總能準確捕捉戰機、周密部署、靈活機動地發動突襲,將孫軍好不容易搜括來的糧食搶個底兒掉。

蔡州軍雖然是一群吃人肉的亡命之徒,但也不能不吃雜糧調劑味口啊,特別是在沿途百姓都被殺光吃凈後,也會常常面臨缺糧的窘境,最後竟然只剩下軍中士卒互食。這下軍隊的鬥誌瞬間瓦解,誰不怕被同伴活活吃掉啊,都到這個時候了還打個毬?

一見孫儒大軍陷入無糧自食相殺的亂境,早就蓄勢待發的楊行密立刻率軍衝出宣州城,向孫軍發起了總攻。然後,貌似強大的孫軍的野人生涯就此宣告結束。

此戰張訓因斷糧有功,被實授常州刺史,一躍成為楊吳政權的高幹。

楊行密擊敗孫儒後,迅速消化吸收了孫儒的部下勁旅,實力大幅提升。不過,這也給他帶來了一個不利因素,那就是他與朱溫的蜜月期提前結束了。

本來,朱溫與蔡州為敵,順帶也不喜歡孫儒這些蔡州余孽,所以,他曾給過楊行密不少有償關懷。現在,蔡州軍殘部改姓楊了,楊行密已崛起成為淮南之主,對於朱溫的大業隱約構成威脅。這使得朱溫不得不著手打壓這個昔日的小弟了。

公元897年,朱溫突然出手截留了淮南外貿的一萬斤茶葉,一下子點燃了楊朱矛盾,這有點兒像當前疫情肆虐之際某大國截留別國的防疫物資一樣。要知道,楊行密在淮南實行不與民爭利的自由貿易,大宗的茶葉交易無疑是他的生財之道,淮南的軍費就是靠著這些對外貿易賺的銀子維持的,如今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楊行密在遣使索要無果後,就決定和朱三哥分手了。

朱溫等的就是一個討伐楊行密的借口,現在見楊行密翻臉了,也沒了顧忌,立刻派遣大將龐師古與葛從周分兵南下,進攻淮南,自己則坐鎮中軍,企圖三路合擊,一舉收拾掉這個不聽話的楊小弟。

和平不再,那就只好死磕到底。縱橫江淮的楊行密也不是嚇大的,見朱三哥大打出手,也不含糊,決定分兵拒敵。

經過一番謀劃,楊行密派出自己的小舅子朱延壽死守堅城壽州(今安徽淮南),重點防備山東一條葛的進攻,而他則率領當時駐軍漣水的張訓等將,領軍三萬進攻龐師古所率的七萬大軍。

老實說,當時楊行密的贏面並不大,龐師古是朱溫親將出身,屬於親信中的親信,所率之軍中雖然有不少是各地軍閥的降卒,但也是久戰精銳,加上龐師古驍勇異常,可謂淮南勁敵。

不過,龐師古一方有三大缺點,註定了他的悲摧下場:一是龐師古看不起淮南諸將,難免輕敵大意;二是龐師古素來只服朱溫,一向以朱溫指令行事,難免行事迂闊;三是龐師古所率北軍對江淮地理不熟,更兼不習水戰,難免覆水之禍。

就在龐師古大軍雄糾糾氣昂昂地開進位於淮河要衝的清口(今江蘇清江)之際,他就離敗亡之日不遠了。

時刻關註著龐師古動向的楊行密,見到龐軍一頭紮進地勢低窪的清口,犯了兵家大忌,做夢都會笑了。他隨即命令部將利用熟知當地水情的優勢,築壩蓄水,準備給遠來的龐軍接風洗塵,一面命令朱溫的老朋友朱瑾率領淮南僅有的五千精騎渡過淮河,抄襲龐軍大營。

一切準備就緒後,楊軍決開大壩,滾滾的淮河水奔湧而出,不可阻擋地向著龐軍大營淹去。

此時,龐營之內,龐師古心情不錯。他嚴格按照朱溫的命令紮下營盤,讓奔波多日的軍隊抓緊休息,然後就找人陪他下棋,武癡加棋癡的他很快就進入到黑白空間裏,忘我地對弈起來。

起先,有人提醒他要小心淮南水攻,可是正在棋盤上攻城略地的龐大將軍哪裏肯信,俺可是按照主公的嚴令做的,咋能有錯,再說現在是年初,哪來的大水,你丫兒的看老子下棋不爽,想攪了老子的好運,老子殺了你。就這樣,龐師古殺了部下,繼續下棋,然後,他就看到自己的棋盤忽然飄了起來,自己的大軍都在帳外遊來遊去,再然後,一位嘴巴比他還大的淮南大將正駕著衝鋒舟殺將過來,幹凈利落地一劍砍下了他的頭顱。

洪水

此後,在對朱溫懷著刻骨仇恨的朱瑾率領的由沙陀、漢等族勇士組成的騎兵掩護下,張訓的舟師與楊行密指揮的大軍合兵一處,徹底打斷了龐軍殘部的脊梁。再然後,楊行密揮軍殺向壽州,本就在壽州城下一籌莫展的葛從周見勢不妙,立刻發揮作戰飄忽的優勢,撒歡兒而去。剩下的朱軍且戰且走,靠著牛存節等將拼死斷後,才得以逃出升天,可惜最終生還汴梁者不過數千人。清口之戰,讓朱溫看到了楊行密羽翼已豐,只好無奈地收起南下江淮的野心,轉而主攻河東。

張訓因為在清口之戰中的突出表現,榮任淮海都遊奕使。順帶說一下,遊奕使是唐中期以後因用兵頻繁增設的軍職,主要由地廣兵多的藩鎮設立,其主要職責就是巡營防遏,其麾下的士卒皆是敢戰精銳。能夠擔任此職,必是受到主帥信任的軍中重將,畢竟在亂世之中,有槍就是草頭王,誰手裏握有重兵誰就有發言權。

公元900年,海州(今江蘇連雲港)戍將陳漢賓向淮南請降,主動來抱楊大個子的粗腿。這本是件令楊行密高興的喜事,可張訓卻敏銳地察覺到,陳漢賓是個居心叵測的墻頭草,之所以請降不過是權宜之計,隨時可能重回朱溫的懷抱。因此,必須以軍事實力徹底壓服,才能牢牢地控制海州。

於是,張訓與麾下大將、漣水鎮遏使王綰(陳漢賓就是他勸降的)率兵繞過諸多營壘,突然出現在海州城下。面對來者不善的張訓,還在首鼠兩端的陳漢賓只得倉皇出迎。張訓也不客氣,徑直進入陳的大帳,居中高坐。陳漢賓為了討好張訓,命人大擺宴席犒勞張訓,想著讓張訓吃好喝好,早點將其打發走,然後繼續做自己的土皇帝。

哪知,就在賓主各懷心事、酒酣耳熱之際,張大劍客忽然拔劍叱道:"吾眾已布,汝欲歸即歸,無貽後悔!"面對一劍下常州的大口張,再看到大帳四周密布的淮南銳卒,陳漢賓秒慫,只得唯唯稱罪,然後解甲聽命,再也不敢萌生二心。

靠著張訓的勇猛機智,海州終於牢牢地納入了淮南的勢力範圍。張訓因功升任尚書左仆射、拔山都指揮使。

戰場仁心少不得

楊行密能夠橫行江淮,靠得不僅是他的三十六位英雄兄弟(可惜找不到三十六英雄的完整名單,不知道張訓是否其中一員?若以江淮鄉黨出身及後來的功業而論的話,應該榜上有名),更在於他比其他軍閥仁義,更懂得民心所向,能夠讓飽經戰亂的江淮百姓過上夢寐以求的安生日子。

張訓始終是一位能夠較好掌握領導精神實質的一線將領。

在第一次打揚州之時,楊行密好不容易趕走了造反的畢師鐸,可又不幸地遇上了兇悍殘暴的孫儒。在敵強我弱的不利局面之下,楊行密被迫退出揚州,哪知道卻給揚州人民帶來了一場塌天大禍。

蔡州軍素來以人肉做軍糧,一旦闖入曾經富甲天下的揚州城,立刻兇焰大張,將燒殺搶掠的戰爭慘禍演繹到了極致。

大搶大殺之後,蔡州軍還不忘點上一把大火,然後才施施然地退出揚州城。這可讓揚州百姓遭了大罪了。

一直在外圍避戰的楊行密聞報急得直跳,見被自己視作囊中之物的揚州遭此大劫,他立即選派將領率軍進城救火。

可是,楊行密的手下將士打仗爭功從不含糊,救火這種苦差事卻沒幾個人願去。這讓楊行密著實頭疼,關鍵時刻,張訓站出來大聲請命,願意潛入城中救火濟民。這讓楊行密很感動。

也許是老天可憐揚州百姓,當帶著部下冒死潛入城中的張訓撲滅大火後,竟然在一處隱藏的糧庫中意外得谷數十萬斛。張訓帶的人很少,這麼多糧食根本運不走,於是,他二話不說,就以楊行密的名義分發給僥幸活下來的揚州饑民,一下子救了數萬人。

楊行密聽說張訓所為後,不僅沒有責備他擅作主張,還大加贊賞。楊行密和張訓的善舉最終感動了江淮百姓,也讓他在後來與孫儒的爭戰中得到了當地百姓的廣泛擁護。

公元903年,就在老楊同誌榮任吳王後不久,楊大個兒和朱老三的恩怨情仇再次升級。當時,盤踞青州的平盧節度使、學霸級軍閥王師範響應大唐中央的衣帶詔,起兵反了朱溫。朱溫聞訊後立刻派侄子朱友寧率軍征討。

王師範擔心孤掌難鳴,就派人聯絡楊行密。楊行密也不推辭,派出大將王茂章帶領此時已擁有司徒頭銜的張訓等將率軍七千赴援。王茂章乘朱友寧疲憊之機,與王師範合擊朱友寧,成功將其斬殺。

當時,王茂章攻下了密州城(今山東諸城),留下張訓充任密州刺史。然後,王茂章準備繼續給朱溫找麻煩。

朱溫聽說自己頗為看好的侄子被王茂章斬殺了,心中大怒,立刻放下對鄆州(今山東東平)的圍攻,親率大軍二十萬趕來報復。在與朱溫交手後,王茂章雖然打了幾個小勝仗,讓朱溫著實羨慕妒忌恨了幾回(朱溫非常欣賞王茂章的風采,竟然忘記了殺侄之仇,想將王茂章收為己用),但終究寡不敵眾。在朱溫大將楊師厚的窮追猛打下,只能用壁虎斷尾之法撤回淮南。

作為主將的王茂章尚且不敵,擔任密州知州的張訓又拿什麼去雞蛋碰石頭呢?

老實說,楊行密派出王茂章響應王師範,純粹就是為了惡心朱溫的,他並沒有打算與朱溫全面決戰。王茂章能夠以七千余眾給朱溫重創,楊行密的目的也就達到了。此時,張訓這支孤軍即使死守密州也沒有什麼意義。

可是,對於如何撤出密州,城內眾將的意見頗為不一致。大多數將領認為,反正密州也不是淮南的基本盤,不如搶個幹凈、殺個痛快,然後一把火燒光,就像當年的蔡州軍一樣,留個白茫茫一片真幹凈的密州城給朱老三。

對此,張訓堅決不贊成。他說,我們沒有給密州百姓造福也就罷了,卻要學那萬惡的蔡賊殺人越貨,以後還怎麼有臉到山東一遊?

但是如果不給敵人留下個爛攤子,又如何在重兵圍堵的險境中突圍而出呢?

對於敵前撤退這個考驗古今主將指揮水平的難題,張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首先,他制定了周密的撤軍計劃,合理安排好了撤軍順序,由手下大將帶領老弱先撤,自己則親率精卒殿後。其次,他命人封閉府庫,然後在城頭插滿旌旗。最後,他才命令手下將士一不準搶掠,二不準喧嘩,一定要在城中百姓毫無知覺的情況下悄悄地出城,打槍的不要。

朱溫的先頭部隊在踏白軍副指揮使王檀的指揮下,很快兵臨密州城下,可是,看著城上密布的旌旗和寧靜的態勢,這位出身將門、美形儀、好讀兵書、洞曉韜略的王大將軍竟然長時間蒙圈了。

幾天後,王檀軍才敢進入城內,看到市井晏然、府庫充盈,全然沒有司空見慣的戰時慘象,王將軍只好望塵興嘆,無奈地捧著從府庫中接手的大把銀子向朱溫交差去了。

上過劍客譜的"妖人"妻子

講了不少嚴肅話題,想來讀者大大們早就審美疲勞了。現在,筆者想說一說與大口張有關的一個傳奇女人。

張訓妻

這個女人不是別人,正是張訓的妻子。可惜筆者無從查考張訓妻子的尊姓芳名,只能用張訓妻代之。至於張訓妻的傳奇故事,則是出自北宋文士吳淑所著的文言小說集《江淮異人錄》,筆者姑妄轉述,讀者大大姑妄聽之。

相傳,楊行密還在宣州躲避孫儒之際,有一次打了個勝仗,繳獲頗豐。楊行密一高興,立馬給諸將排隊隊分果果。哪知道,分給張訓的鎧甲又破又舊,這讓張訓很沒面子,難道是領導不喜歡自己,對自己區別對待嗎?

其妻見狀,不以為意地對一臉不快的丈夫說:"夫君不必在意,這一定是主公發錯了,等到他明白了,一定會給你換裝的!"果然,第二天,楊行密就問張訓所得戰利品的成色如何?張訓實言以告,楊行密二話不說就給他換發了新的鎧甲。

後來,楊行密進占揚州,又發了筆橫財,本著有福同享的原則,楊行密遍賜諸將戰馬。誰知道,這次發給老張的都是駑弱之馬,看著忒不養眼。

張妻知道丈夫又因分馬之事不高興了,就用宣州時所說的話安慰丈夫。然後,與上次如出一轍的事發生了,楊行密又是搞調研,又是搞整改,弄得張訓很激動。再然後,楊行密又問他:"你們家是不是供有神靈啊?"老張山裏粗人一個,哪裏搞得清漫天神佛,自然一口否認。

聽到張訓不曾供神,楊行密說出了自己的疑惑:"我當年在宣州賜給眾將甲胄後,就在當夜夢見一個婦人,穿著一件真(珍)珠衣對我說'公賜張訓甲甚弊,當為易之',第二天,我問你果然如此。今天我再賜諸將戰馬,又夢見那婦人對我說'張馬非良馬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下輪到張訓迷惑了,他只得張大嘴,然後一腦門問號地回家了。

幾天後,張訓妻出門了,張訓找尋自家衣物,偶然翻開其妻的衣箱,竟發現裏面赫然藏著一襲珍珠衣。這下張訓更加蒙圈了。

又過了數日,張訓下班回家吃飯。與往常不同的是,這次妻子並沒有等自己一起吃,而是先吃為快了。看到滿面風塵的丈夫,其妻說:"之所以沒等你一起吃,是因為這次換食譜了,個中有味食材與眾不同,不能與夫君共享。"

秒變好奇寶寶的張訓非要看個究竟。哪知剛入後廚,張訓立刻驚呆了,只見大鍋裏正蒸著一顆血淋淋的人頭。饒是張訓劍術高超、殺人如麻,可他畢竟不是蔡州食人族啊,一下子胃裏就翻江倒海起來。

想到自己竟然有這樣一個能入夢境並殺人為食的"妖人"妻子,張訓的小心靈真的承受不了了,決定殺之而後快。

哪知他的殺心才起,其妻竟然道:"夫君欲負我耶?別看夫君能夠一劍下城,但仍不是我的對手。我本可以先殺了你,但夫君有做數州長吏的好運,故不能殺之,只能先你而去了!"然後,其妻手指自己的貼身女婢道:"如果你要殺我,就先殺了她,否則她必會為我報仇,你必死無疑。!"說完,其妻引頸待戮。張訓也不手軟,長劍一揮,殺死主仆二人。

故事充滿了唐傳奇的色彩,雖做不得真,但也足見張訓的不凡。吳大才子之所以將這個詭異哀婉的故事安在張訓的頭上,恐怕也是看上了張訓的劍術超群,這樣才好引發更大的轟動效應。

三十三劍客圖

至於張訓妻的故事,後來還被收入清代畫家任渭長的版畫作品《三十三劍客圖》,排名第二十五(在畫面上,任渭長還有意為張妻婢女報不平"婢無罪(臯),死無謂")。金庸先生深受劍客圖影響,不僅依據第一圖"趙處女"創作了武俠短篇《越女劍》,還為諸多劍客作了小傳。

張訓果然如其妻所說,在楊行密麾下歷任數州刺史,成為一位頗受軍民愛戴的地方長吏。

公元907年,楊行密撒手人寰,張訓當即告老。楊吳朝廷下令慰留,遷其為黃州刺史,沒過幾年,張訓便去世了。楊吳朝廷追贈其為太傅、清河郡公。

張訓之所以在楊行密故後既告老還鄉,一則是故主情深,二者因傷病在身,三者恐怕也是看不慣當權的徐溫吧,咱惹不起還躲不起嘛。

張太雷

張訓的兒子遷居父親曾經一劍成名的常州,此後,張訓後人世居常州。號稱"常州三傑"之一的中共早期領導人張太雷烈士便是張訓的後裔。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贊賞一下表達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