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原版夢見晾衣服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來源:錢江晚報

寧波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鄭哲敏,

因病醫治無效,

於2021年8月25日在北京逝世,

享年97歲。

鄭哲敏,1924年10月2日生於山東濟南,原籍浙江寧波。

194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並獲學士學位。

1949年和1952年分別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獲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94年被選聘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鄭哲敏早年從事熱應力、振動與水彈性力學、地震工程力學方面的研究,擅長運用力學理論解決工程實際問題,提出了流體彈塑性體模型和理論。

1964年“爆炸成型機理及應用”獲全國工業新產品展覽一等獎,1982年“流體彈塑性模型及其在核爆與穿甲方面的應用”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990年“爆炸處理水下軟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3年獲陳嘉庚技術科學獎。

鄭哲敏(右二)與科技人員討論工作。

鄭哲敏曾先後師從錢偉長和錢學森,錢偉長稱其“是我最好的學生之一”。鄭哲敏也不負期望,繼承了兩位老師對祖國的熱愛、對科學的追求、對事業的執著,一生倡導並身體力行“做第一流的工作”。

在鄭哲敏的人生中,父親是第一個對他影響深刻的人。父親鄭章斐出生在浙江寧波的農村,自幼家貧,念書不多,但聰敏勤奮,16歲時到上海打拼,從學徒做起,最終成為著名鐘表品牌“亨得利”的合夥人,分號遍布全國多地,還說得一口流利的英文。在家庭的影響下,鄭哲敏與家中兄妹也都剛正不阿,一心向學。

盡管鄭哲敏成長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少年時又心臟不好,他的求學經歷多次因戰亂或生病中斷,但因為父親對子女教育的重視,所以學業卻從未荒廢。

即使在休學期間,父親也為鄭哲敏請來家庭教師,給他補課;此外還帶他到全國多地旅遊,使他開闊眼界;給他買《曾國藩家書》,教他學會做人做事的道理;帶他大聲朗讀英語,使他後來漸漸能夠使用原版英文書,自學數學、物理等課程。鄭哲敏說,這些點滴的往事,影響了他一生,養成了他喜歡自學、不喜求問於人的習慣。

此前報道——

他在錢學森面前炸出了一個新學科

“爆炸”,這個聽起來威力無邊的詞,讓人很難與這位笑容可掬的88歲老人聯系在一起。

他是著名力學家、我國爆炸力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鄭哲敏院士。2013年1月18日,他登上了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的領獎臺。

“做國家需要的事情”

早前采訪中,記者曾在中科院力學研究所見到了鄭先生,這是他工作了近60年的地方。先生穿著尋常衣服,就像在自己家裏一樣自在,笑容中透著親切和孩童般的天真,很容易讓人忘記他是中國力學界德高望重的泰鬥。

獲了獎,這位耄耋之年仍思維敏捷、耕耘不輟的科學家覺得“心情很復雜”,他說:“我就是一個普通的科研人員,獲得這個獎,感到很惶恐,有榮譽就有責任,我這麼大年紀還能為國家盡多少力,總覺得好像欠了什麼完不成。”

時間回溯到1960年秋天一個下午,力學所操場上發生了一次小小的爆炸。硝煙散盡後,一片薄薄的鐵板被炸成了一個小碗。

這個爆炸成形實驗讓時任力學所所長的錢學森預見到一門新學科正在誕生,將其命名為爆炸力學,並將開創這門學科的任務交給了鄭哲敏。

爆炸力學,當時全世界都還沒有這樣的稱謂。而在1955年回國前,鄭哲敏連炸藥和雷管都不曾見過,但他毅然接受了任務。

1955年鄭哲敏離美回國前照片

那時我國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兩彈一星”研制,由於加工工藝落後,火箭裏面很多形狀特殊的關鍵零件很難制造出來。

鄭哲敏接到任務,用爆炸成形的辦法造出火箭的零部件。經過3年努力,他闡明了爆炸成形的主要規律,並和工業部門合作生產出技術要求很高的火箭零部件,為中國火箭上天作出了重要貢獻。

1964年,我國開始地下核試驗預研。鄭哲敏獨立地與國外同行同時提出了一種新的力學模型——流體彈塑性體模型,並應用這個模型對地下核試驗當量作出了預報。

他還鉆研10年,先後解決了穿甲和破甲相似律、破甲機理、穿甲簡化理論和射流穩定性等一系列問題,改變了中國常規武器落後狀況。

出於對爆炸事故和災害的憂慮,鄭哲敏組織開展了粉塵燃燒和爆炸、煤與瓦斯突出、爆炸處理水下軟基等研究,為國家解決了一批重大實際問題。

“他從來都是以國家重大的、急迫的需求為選題方向,做‘雪中送炭’‘爬坡出汗’的工作。”他的學生白以龍院士說。

“看得更深一些、更遠一些”

求學時,鄭哲敏遇到了兩位對他影響深遠的人——他的大學老師錢偉長和博士生導師錢學森。

“他們教了我很多科研精神、研究方法和做人的原則,讓我終身受益。”如今已是桃李滿天下的鄭哲敏始終對兩位老師心存感激。

鄭哲敏(右)看望恩師錢學森

“錢學森先生曾對我說,你做這個問題要想到後面更大的問題是什麼,這對我的影響很大,就是說不要把眼光只局限在眼前的‘小’問題上。”這也成為鄭哲敏一生治學的信條。

鄭哲敏繼承了老師以應用力學為主的方向,他希望力學打開大門,走進更多行業,在發展高技術、實現傳統工業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作用。

鄭哲敏多次到大西北,看到大片黃土或戈壁灘遇到大雨容易形成泥石流,衝毀鐵路和房屋。他心裏感到不安,經常考慮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經過長期思考和調研,他提出了力學應面向地學的觀點,組織開展了環境和災害流體力學研究。

在他的倡導組織下,我國建立和發展了災害力學、環境力學、海洋工程、熱彈性力學、水彈性力學等多個力學分支學科或領域。

早在1956年,鄭哲敏就作為錢學森的助手參加了12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中力學學科規劃的制訂。1977年至1999年間,他一直是我國力學學科發展規劃的主要領導者和制定者之一。

“他是一位戰略科學家,總是比別人看的更深一些,更遠一些。”學生兼同事洪友士說。

但鄭先生謙遜地說:“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想為國家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

“搞科研要經得起寂寞”

年屆九旬的鄭先生每天時間安排很緊湊。“我起床後自己洗衣服、晾衣服,把做家務當做鍛煉,上午到力學所上班半天,下午在家上網至少兩個小時,天氣好就出去散散步。”

總結自己長壽的“秘訣”,他說:“主要是多走路,不大吃大喝,睡覺基本正常,看病‘勤快’。”

與他相處40多年的同事陳維波認為,鄭先生長壽的最大秘訣是“心理健康”,心無旁騖,從不在乎名利。

在學生眼中,老師在有些問題上很“嚴厲”。學生李世海說:“有時候我參加社會活動多,他就會嚴肅批評我,告誡我要潛心研究。”

“現在年輕人壓力大,不能沈下心想遠一點的事。”鄭先生說,“只考慮‘近利’,必然影響他的成果和決心。”

他語重心長地說,搞科研更多的時候很苦、很枯燥,要經得起寂寞。

旁人看來,鄭哲敏是功成名就的大科學家,但他卻說出了自己的“遺憾”:一是就做了這麼幾項工作,“沒能做更多的事”;二是一些時候有些膽怯,不敢想,所以“該抓住的一些機遇溜走了”。

如今,鄭先生肩上的科研擔子減輕了許多,但他對中國科學未來發展的思考卻沒有停止,並且親自帶著博士生。

閑暇時候,先生喜歡看一些哲學、科學史的書,聽一些“不太熱鬧”的音樂,最喜歡巴赫和貝多芬。

在鄭哲敏回國前夕

錢學森曾這樣囑咐他:

“國家需要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這也成了鄭哲敏堅持一輩子的理念

他說:“我從過去走到現在

並沒有什麼清晰的路線

但有一點是確定的

那就是富國強民的願望”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後來之人,永懷感念

送別鄭哲敏院士!

來源:錢江晚報全媒體編輯調度中心綜合自浙江新聞 章卉、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陳偉斌、寧波晚報、央視新聞 、科學網、新華社、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