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鹹魚遊水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鴛鴦雞

懷舊生死戀

豆腐火腩

味覺跟大腦一樣具有記憶,那些從小吃到大的味道早已在不經覺之間深深烙刻在舌尖上。在往後的歲月裏,無論走過多少城市,品嘗過多少山珍海味,一旦再遇上那些菜,熟悉的味道就會推開記憶的大門。

大排檔風味不過一碗粥

從前越秀區是當時廣州的“CBD”。人們夜深下班少不得約上三兩好友到大排檔喝酒吃宵夜,慰藉轆轆饑腸。大排檔的風味就這麼深烙於舌尖上,以至於多年過去了,即便搬離老城區,依舊牽掛大排檔的風味。在越秀區仰忠匯商場裏的炳勝大排檔,廚師將當年的大排檔風味重現於食客面前。

“夜粥”是大排檔的必備菜。在濕寒交錯的夜裏,一碗暖胃粥可以拯救被工作折騰的工薪基層。

炳勝大排檔的粥脫胎於夜粥,但更講究。廚師用五常米煲粥底,加入湛江沙蟲幹、珧柱、筒骨等一起煲3個小時,熬出一鍋綿滑的粥。端粥底上桌,換著材料下鍋,那就是品類多樣的粥了。對於廣府人而言,最鮮莫過於鯽魚粥。1斤出頭的白鯽魚,去除刺骨,直刀薄切起片,配上陳皮、紅棗、姜。白粥底裏先加鯽魚骨和腩,再加魚片焯熟,撒一些蔥花和白胡椒粉。海鮮粥是夜粥中的一面旗幟,將新鮮沙蝦、遊水花蟹、海南生蠔、鮮魷加到粥底裏,一鍋本來清麗的粥馬上變甜美派。如果不喜歡喝粥,來一碗油亮的豬油撈飯也是不錯的。豬油需要用腩肉的頭肉來提煉。

老店風味重出江湖

老廣想必還記得,20世紀80年代初在中山七路的那家受街坊歡迎的永利飯店,這家店經營了16年因拆遷而退場。近日,這家老店在沿江路再次與食客見面,由當年的掌門人梅清鴻的大公子梅安利接棒,不少當年飯店的經典菜肴重現江湖。

安利一直想發揚粵菜傳統,他對店內出品甚為嚴苛。白切雞要選2斤半光雞、生長日子達到180日的中山走地雞,雞腳緊實,雞皮薄,雞肉味較為濃郁,浸出來的雞皮比三黃雞還黃亮。他用自家獨門浸法,花雕酒、姜、蔥、鹽等調制而成的一煲雞水,每日浸三四十只雞。這一只雞幾乎是每桌老廣必點的菜。同樣的雞,也可做豉油雞,最關鍵是要挑選優質豉油;糖醋咕嚕肉松脆皮薄,這道菜的紅色源自山楂的天然色澤。

傳統雙冬羊腩煲裏的“雙冬”是指冬菇與冬筍,這些是喜歡尋找優質食材的安利從南昆山尋獲的。冬筍與冬菇都能吸汁。他們選用25斤的海南黑山羊,只要羊腩部位,禾稈草燒過羊皮後,用姜、米酒、胡椒和鹽汆水,去除羊肉的異味。再起鑊爆香海鮮醬、柱侯醬、腐乳、南乳、沙茶醬、姜和藥材等,濺入適量水,加羊腩,煲45分鐘即可。

一日三餐的家常風味才是生活

山珍海味再誘人,但真實生活更多的是平淡的家常風味。喜歡吃家常菜的阿柒開了一家吃老廣家常菜的“食堂”——撚手食堂。“撚手”是粵語,意指“拿手”。

這家在珠影星光城的食店裏有很多懷舊家常菜。香煎金蒜黃花魚和鹹魚蒸魚腩都屬於飯桌上的“硬菜”。金蒜黃花魚外皮焦脆,內裏嫩滑。六七兩重的小黃花魚,兩面拍一拍粘米粉和糯米粉,再放入200℃的油中炸到成形,大約3分半鐘。起碟以後淋上炸蒜,再在碟邊上倒入調和過的豉油。炸蒜起點睛之用,將整個蒜頭手工剁碎,再炸,不能用攪拌機攪拌,以免蒜頭留有汁水。鹹魚蒸魚腩有一個浪漫的名字——懷舊生死戀,店內師傅只取精華的魚腩部位,與起片的馬鮫魚鹹魚、小銀魚一起蒸,淋上調配過的冰糖。

充滿童年記憶的五柳炸蛋酸甜可口,就著它能吃下一整碗白米飯。五柳為木瓜酸、紅蘿蔔酸、青瓜酸、蕎頭和洋蔥,是用白醋和糖腌制的。爆香五柳菜,煮了糖醋,一同淋在炸蛋上。豆腐火腩則全然依據舊時方法制作,燒腩與豆腐炸過之後,加蒜子和冬菇燜,柱侯醬、南乳、豉油和蒜也必不可少。除此,還有微甜可口的玫瑰豉油雞。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曾繁瑩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