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夢夢到籬笆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1500多年前,北魏時期的地理學家酈道元在他所著述的《水經註》中,有這樣的一句話,“青山環抱,溪水長流,古樹參天,翠竹成蔭”。據安徽鳳陽當地的專家說,這就是描述現在對鳳陽縣殷澗鎮吳窯古村的情形,在今天的吳窯古村周邊,有“狼巷迷谷”和“韭山洞”等喀斯特溶洞地貌景觀。

吳窯古村就在這附近兩三公裏處,據考古發現,村子四周有許多漢代的墓葬,可以判定在當時居住的人比較多。

而且,自南北朝以來,吳窯就是濠州(今安徽鳳陽臨淮)到廬州(今安徽合肥)到建康(今江蘇南京)的古官道。

如今附近有總鋪鎮、二鋪鎮等地點。

主旋律影視劇《十八個手印》、《永遠的忠誠》等在這裏作為取景地在這裏拍攝,張國強、盧奇、楊立新、何冰、徐帆、陶紅等明星也曾在這裏參與過影視劇拍攝。

這裏不僅風景秀麗氣候宜人,還是古代屯兵之所。

在吳窯的東南方,有一個直徑在三公裏之遙,四周古壩山丘延綿不斷逶迤相連,南北通道貫於其中,東為包公泉,西為仙狼山,現名狼巷迷谷,進口吳窯,出口定城,是古代兵家要地,這兒就是人們所說的“黃花寨”。

入村後,遇見一位70歲的大娘,和老伴住在村口西邊的房子裏,孩子在城裏,平時也很少去城裏,主要是因為班車比較少,這裏到鎮子上再到鳳陽縣城還有一段距離。

不過,這裏的環境特別清幽,村子裏的人並不多,時不時地會有外地遊客前來賞玩。遇見一位從定遠趕來的一家三口,兒子說,自己的老父親幾十年前就曾經到這裏的山上采摘過中藥材,父親是一位中醫,這裏產一些中藥材。

如今,舊地重遊,老人家精神抖擻,八十多歲了依然不忘拿手機拍照。

村子裏,還有幾處土坯房,見證著以前村子裏的舊時光,村子裏的路南北和東西有石板鋪成的路也有水泥和柏油後來修築的路,村子裏的交通還是比較好的,方便了周邊很多人開車前往這裏。

老房子也有老房子的味道,一個古村,若是沒有老房子的存在,可能就是黯然失色許多。

處在偏遠的農村,沾著泥土的氣息,在早些年,這裏的道路沒有修通的時候,雖然古時候是官道,但是與外界的溝通和接觸還是受到一些限制的。

村子裏這位村民說,自己家孩子結婚蓋了樓房,但是現在廚房用的還是以前的一個土坯房,時間久了用起來就有了感情。

自己這一輩子幾乎沒怎麼出過村,孩子說,等孫女考上大學帶她老兩口去北京旅遊一下,好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村子入口處的右手邊,有一戶人家早已經不住了,但是房屋的門,還用一把鎖鎖上。

可見經過了歲月的斑駁之後,留下的是南瓜藤葉的枝蔓還有那一朵朵新開的南瓜花。

在這初秋的皖東的小山村裏,爬上了經過舊時光的帶著煙火氣的老房子。

房子上,還留有以前的一些標記,好像寫的是打井人的聯系方式。

可能是經過風雨,讓土墻掉落了墻皮泥塊,村裏人說,年輕人都出去了,這裏沒有什麼年輕人了,幾乎大家都走了。

可能下一代孩子很少會回來,村子裏的教學、醫療等條件畢竟是不如城裏的。

之所以是古村,一定是有“古”的意蘊的。

當年,住在村子裏的人,對於“福”字的渴望和期待還留在了門板上。

村裏人說,這裏之所以叫做吳窯,是因為這裏的土質在當年適合燒窯,另外,主要以吳姓人居多,那麼,村莊的名字就叫做吳窯了。

這樣的村莊起名,在中國並不少見,“李圩”“張家窪”之類,大多都是以姓氏作為村莊的名稱的主要來源。宗族的傳統家國社會,在古代就是如此,延續至今。

一戶人家的墻壁上,還留有一塊公示欄,在當時應該是黑板,以前用來計公分或者宣傳政策之類的書寫板報用得著。

不知道是誰家的淘氣的小花貓,在伸著懶腰。

走在村子裏,四處都可以聽到雞叫還有小狗的聲音,村子裏有不少桃樹,而且,村民的地也不少,平時,他們除了種植一些蔬菜外,弄一個小菜園子,就是種地為生了。

村民們在房前屋後,凡是能利用的地方,幾乎都沒有浪費過,都被用來種上了蔬菜瓜果,就是自家的院墻上也是,在這初秋的季節裏,還是滿眼綠色。

不知道是誰家的農具,一個鐵犁就這樣被擺放在自己的窗戶上,還有遠處停放的一些大型拖拉機,可能是種地的人家真的越來越少了吧。

最近走在各處的村莊還有集市上,就經常的會發現,很多閑置的農機農具,已經被收了起來。

可能最悠閑的就是村子裏的這些雞了,一只公雞領著幾只母雞,悠閑的在村子裏晃悠。遠處的一戶人家的墻壁上寫著賣草雞蛋的電話聯系方式。

長滿青苔的石塊,寂寞地沈寂在桃樹枝下,村裏人說,以前吳窯有一戶大地主,姓吳,他有3個兒子,村子裏不少外地來的人給他們家打長工,最多的時候,就是解放前,這村子裏有5省14個縣的外鄉人來這裏討生活,因為土地是地主家的,但是,村子前面的山上產藥材,山不是地主家的,所以,很多人都可以去摘草藥。

為此,這個村子因為以前是官道的原因,可能來往的人也多,另外,也是能夠養活人,山清水秀,又能夠有草藥賣,所以人來了又走,走了又來,就這樣延續著艱難的生活,在解放前那個時候。

因為村莊可能是被當地列入了保護和統一規劃,所以不能再蓋新的房屋,不過,村子前後也不大,就是流經村子的一條水系還有村子裏的一些古樹,特別惹眼。

村子裏還有一戶人家的房子全部是用石頭砌成的,可見功夫了得。

在以前那個年月裏,可能這裏不是磚窯,所以蓋房子的磚頭都是緊缺的,那麼留下了這樣的一座石頭屋。

目前,村子裏還有4戶人家有這樣的土房子,除了1戶人家還在住以外,其他的都已經雕落了。

這是村子西邊的一處房子,因為村子是面朝北的,對,很多村子都是朝南,只不過這個吳窯古村是朝北的,而且,那條過往村子的小河就在村子北邊。

悠閑的兩條狗,安靜地躺在樹下一個古井的井蓋上休息。

可能最後,陪伴老人在村子裏的,就是那山,那人,那狗了。

這裏的山,有一座鳳陽山。

我們這裏的人們是勤勞的,周邊的地方的人說掙錢都不說掙,而說苦錢,一個苦字,可以想見這日子其實在以前還是很難得。

人生四季,每一季都有每一季的風景,每一個村莊的樣子,其實也都是我們民族的樣子。

這裏的村民說,做夢都沒有想到如今這路都修到家門口了,以前真沒敢想。

當年,與外界隔離比較深的地方,如今,因為古樹古村古官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很多人不惜開車百裏前來一探究竟。

別人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可能這古村也是如此吧。

籬笆墻的影子,在當年曾經與誰起舞?

日出日落,留下的是家裏父母親的汗水,是期盼著菜園子裏的收獲,也是一家人暖暖的飯桌上的一餐飽食。

以前,我小時候在老家的時候,家門前也有一個小菜園子,這樣的用竹子或者稭稈或者木條排成的籬笆小門,是我每日進出菜園子的時候,都要擡起來的。

整個小學階段,都是在老家過的,這樣的溫暖的帶有煙火氣的日子,伴隨著我的整個童年時光。

在村子裏,看到別人家的菜園子,就會有一種久違的感覺,熟悉的畫面會浮上心頭。

很多時候,去走一回鄉村,去追憶鄉野裏的溫暖的風,更多的其實還是在別人的村子裏,去找尋似水流年的那一碗舊時光。

村子北面入口處,一棵幾百年前的古樹在路邊,是省級二級保護的古樹,關於這棵樹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當年楚國王子落難在此,被村子裏的一位姑娘所救,後來兩人愛生情愫,幾年之後,楚國國王重新取得王土,離去分別的時候,姑娘在等著王子回來接她,一直沒有等到。

說來也巧,恰巧拍到了彩虹。

下午的時候,一位老奶奶坐在樹下剝玉米,歲月顯得如此的安詳而又寂寥。

老人家的老伴坐在家門前,望著門前這流淌不息的河水說,村子裏年輕人越來越少了,家裏開了一個小店,基本上都是小孩子吃的小玩意兒,等這些小零食賣完,就不準備再進貨了,這個小店不開了,沒人。

不同於平原土地上的小河,這山村裏的小河就是崎嶇不平,有一點小山村的味道。

北門入村,就是這樣的一條平坦的綠蔭小路,走進村子裏,也就走進了千百年來的歷史煙火,在這裏,不大的村子能讓你感受到心靈靜謐的氣息,在這裏,瞬間覺得很安靜。

皖東八月,雖是初秋,卻又夏末的茂盛叢密也有春日的紅花點點,這裏,是安徽吳窯古村。

本文是圖說江淮獨家原創圖文作品,未經許可嚴禁轉載,侵權必究。

更多圖集和深度人物故事,請點擊關註圖說江淮,帶給你有溫度的視覺人生,歡迎私信提供故事線索,講述你的人生故事,溫暖每一個前行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