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豆子是什麼意思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有讀者留言問:為什麼不寫下《鬼滅之刃》無限夢列車那部分呢?裏面幾個夢境都挺弗洛伊德的。想想確實這段值得一寫,尤其我還沒為主角團寫過什麼內容。

我花了不少筆墨在反派角色上——其實筆墨還不夠多,每一個反派都有人性中的被放大的某部分,是非常精彩的內容。之前兩篇文章是無法完全囊括這些的,理想狀況是每個角色單開一篇……

言歸正傳,由於反派太過出彩,我對於主角團就有點忽略了,為避免厚此薄彼,在此為主角們獻上鬼滅的夢境解析。

夢,鏡面扭曲

夢是一個非常奇特的東西。在夢境裏,秩序與無序共存,現實與荒誕並列:前一刻符合現實邏輯的事情,後一刻就呈現出荒唐的局面。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只說對了一半,所思成夢理所當然,人們容易釋然。可是一旦內心未觸及的隱秘部分成夢時,人們就不那麼容易接受。幸好夢境被記住的概率不太高,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於是人們就不太會受到它的幹擾。

即便如此,人們對夢有著欲罷不能的探究欲望,這欲望最初可能來自未知。試想第一個做夢的古人,如果醒來卻什麼都不記得了,那他實在是幸福,可以繼續歡樂地過活每一天。如果醒來,夢境中的一切清晰可見,他會是什麼感受?害怕!自己做了什麼,居然能看到這些東西,是上天傳達什麼信息嗎?還是有妖邪想要對付我?古人的小腦筋停不下地瘋狂轉動,畢竟第一次做夢,這種狀況還前無古人。作為第一個體驗的人,難免恐慌。

遇見不了解的事物怎麼辦?去了解它。周公解夢就是中國古人的應對之法,帶著點東方式的玄學意味。西方在意識與夢境的探究上,比東方走得遠一些。

弗洛伊德成為心理學的大咖,得益於他對意識的劃分:潛意識、前意識、意識,潛意識與前意識又統稱為無意識。題外話,這劃分我相信柏拉圖給過他啟發。弗洛伊德在其學術發展的後期,又將人格理論與意識劃分結合:本我-潛意識,超我-前意識,自我-意識。(這只是大致劃分便於理解,學術中超我、自我都與意識有交集。)

一旦夢境與意識層面聯系起來,夢境就沒有那麼不可理喻了,一切變得有據可循。用專業術語來說,夢境就是意識的投射。意識就好像光源,包含著你的一切念想,然後無腦地照射到夢境這塊玻璃上,讓這些念想自由組合,拼湊一個五(luan)彩(qi)斑(ba)斕(zao)的故事說給你聽。

從夢境中抽取線索,是解讀夢的關鍵。幸而主角團的夢境線索並不難尋,並且這些線索直指他們的本質個性。

無限夢列車,夢境結構

無限夢列車是主角們與boss正式開戰的序幕。作為下弦月最後的殘留,眠鬼被無慘賦予力量,作為前哨來執行滅殺主角的任務。

眠鬼擅於在夢境中殺人。他制造的夢境結構,清晰地表現了弗洛伊德意識理論,顯示了無意識和意識兩個部分。至於是否嚴謹,則值得商榷:一般做夢時,無意識層面也會滲透進入夢境,所以不會有這麼界限明晰的圖層。作者為了更好的表達這令人頭疼的概念,也算是盡力了。

我們的主角團被自己的夢境包圍,夢境場景都是他們熟悉或掛念的地方。在這個地方之外就是主角的無意識區域,中間有一層阻隔,突破阻隔就可以進入無意識區域。

無意識區域中存在著精神之核(圖中的小紅心),摧毀精神之核,主角們就會變成廢人——永久喪失意識。永久喪失意識,如果得不到精心的照顧,那就等同於死亡,參考植物人。這部分原創內容還挺像回事。

我妻善逸,愛情

我妻善逸,出場的感覺就是非常膽小的人,對彌豆子的一見鐘情令人莞爾。所以當他的夢境是帶著彌豆子約會時,也就不足為奇了。

愛情,是善逸內心的欲望。如果愛情代表著建立親密關系,那麼善逸就是個為愛誕生的男人(笑~~)。這麼直白好懂的男人,確實符合作者的設定。

有趣的是為什麼善逸沒有夢到爺爺呢?這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畢竟爺爺也代表著親密關系的一種。

唯一能解釋的是善逸本性膽小,追求的是安定滿足的生活,戰鬥不是他的追求,而平凡人生才是,所以他對愛情的向往,遠超對劍士的執念。況且爺爺給予了他足夠的關懷與教導,他沒有背負太多的使命,他要做的僅僅是成為他自己而已。

善逸的人格中突出部分是自我,相對於本我依據本能行事,超我依據極高的道德原則行事,自我是特別能與現實保持良好互動的人格部分。一面嚷著可怕(本我),一面成為劍士版毛利小五郎(超我),矛盾搞笑的善逸平衡了兩者,這是善逸自我部分強大的寫照。

這一形象在善逸夢中的無意識部分,也表現得淋漓盡致。善逸無意識領域是一片漆黑,暗示他膽小的本我狀態,而暴走的善逸是超我的狀態,對抗一切不合適因子。

嘴平伊之助,強大

以豬頭示人的伊之助,是三人中最接近原始狀態的主角。他的夢境沒有綺麗的美景,只有光禿禿的山洞。作為老大的他,帶著三個小弟在山洞中探險,刺探敵手打敗敵人,占山為王。

他的無意識區域不若善逸那般漆黑一片,卻也曲折崎嶇,四通的隧道如同迷宮。顯而易見,荒蕪是他成長的背景色,為強是他生存的準則。未能成長於人類群體中,他的底色總帶著野性;他受到零星的教育,未能徹底開化他。他不是不聰明,而是沒有機會。他只能遵從本能來獲得最大的生存機會。

本我,成為伊之助人格中最強大的部分,是成長環境造成的。於是我們見到了堅硬的山洞、曲折的通道,這些代表著他開化不全的心靈,也代表著他堅硬的鎧甲,暗示他變得堅硬對抗一切危險的本能。

炭治郎,親密關系

炭治郎的夢境是那麼理所當然,提不出一絲的質疑。

一夜之間失去家人的痛苦,是難以磨滅的,時間也許能衝淡,但每每回想當時當刻,五內俱焚的痛卻是淡不了、滅不掉的。這種時候,為了保護人自身、避免崩潰,人的心理防禦機制會啟動。

否認與升華,是他相繼選擇的心理防禦方式。

多少次炭治郎希望那是一個夢呢?希望睜眼看到的依舊是一家人溫馨的場景。否認滅門慘案,僅僅是片刻間的思緒。旋即,炭治郎便投身於滅鬼的行動中,將滅鬼復仇升華為拯救更多人,讓他們免於自己遭受的痛苦。最後否定事實的強烈願望並沒有占據他的意識,只能蟄伏在無意識中。

這就是為什麼這個夢境出現得毫無疑問。心理防禦的否認機制在夢境中得以脫離超我(升華後殺鬼救世的執念)的壓制,家人存活、大家快樂生活的願望在夢境中實現。

他最在乎家人,他最重視的親密關系。這個夢境令人唏噓。

炭治郎從夢境脫離,大部分人一定認為這是主角光環的作用:為什麼善逸、伊之助在夢境中都沒有被“現實中的自己”提示,而偏偏炭治郎就獲得提示呢?這不是主角光環,是什麼?

是炭治郎強大的超我人格。超我代表著人道德的一面,往往會壓制本能。比如打人是不對的,有的人就會克制不動手,這是超我在起作用。炭治郎一心要殺鬼,拯救更多的人,他的超我基於這個願望發揮了極大的潛力,讓他不斷突破極限,在每一次的戰鬥中變強。

在夢境中貫徹殺鬼心願的超我,能突破夢的邊界,在河邊以倒影的形象出現,警告夢中的自己。所以這並不是簡單的主角光環。

主角無意識領域中出現的自我,又與其他主角不同——是發光的小人。這倒真的是主角光環,大概作者就是想提示我們,小炭是個善良溫暖的孩子,在意人與人的聯結。

夢,透過鏡面

伊之助的本我,善逸的自我,炭治郎的超我,活脫脫弗洛伊德人格理論寫照;夢境、意識、人格三部分在情節中相互交織,又是弗洛伊德理論的劇情版。

當然故事的主角團們忙於滅鬼大業,自然也不會知曉夢境昭顯的意義;讀者激動於劇情,自然不會註意這些細節;可能連忙於更新的作者自己都不會知道能被解析成這樣吧!

從這些解析,能確定作者對每一個角色的用心程度:人物們都是豐富的,經歷是連貫的,少有脫節。這些才讓解析角色成為可能。

一個完整的故事,不僅僅有主幹內容,還有外延的內容,是一個完整故事世界觀的最高形式。《鬼滅之刃》,達到了這種境界。向作者吾峠呼世晴致敬~

【文/雲玖弋】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即刪】

【聲明:玖弋閣 已加入“維權騎士”版權保護計劃】

.......................................

玖弋閣,分享自我成長心得,與您一同在世界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