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坐上飛機去旅遊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當一個人物的活動,對其所在環境或社會的歷史產生重要且深遠的影響,而被載入史冊時,他就成了所謂的"歷史人物"。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對社會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的人物更是層出不窮,但為什麼說周公是第一位真正的"歷史人物"呢?

周公畫像

在上古時代,人們多是以氏族為單位進行聚居。由於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用來進行文字記錄的途徑和資源又非常之少,因此往往把一個氏族所取得的成就,歸結在氏族首領一個人身上,使氏族首領成為今人眼中看似無所不能、亦人亦神的形象,我們今天所知的華夏早期文化中的伏羲、神農、炎帝、黃帝等形象,莫不如此。而真正以一己之智慧,奠基了我國三千年文明底色的個人,非周公莫屬。

周公,何許人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論語·述而》

讀過《論語》的人們一定記得,周公是孔子的偶像,孔子終其一生所致力於恢復的"周禮",就是由周公創制的。也正由於孔子常常夢到周公,並在夢中向周公請教,也才有了“周公解夢”之說。《尚書·大傳》曾把周公的功勞具體概括為:

"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其中,"救亂"、"克殷"和"踐奄"指的都是平定三監之亂(後文會提到),"建侯衛"指建立分封制,"營成周"指營建新都洛邑,"制禮樂"是說周公制禮作樂,"致政成王"就是周公攝政七年後,把政權交給周成王。

我們對周公其實也不算太陌生。周公名旦,是武王的親弟弟,不但輔佐武王伐紂,而且在武王去世後,又無視流言蜚語地忠心輔佐武王的兒子成王,直到成王親政,這是我們了解周公的最流行的版本。

通過孔子及其儒家集團對周公的"大力推廣",周公成為了與黃帝、堯、舜、禹、商湯、文王和武王並列的"聖人",被尊為儒家的"元聖"。但我們一眼就可以看出,周公雖然是其中唯一不是"大領導"的人,但卻是一個完全能夠以充分、可信的文字記載支撐起來的真實的"人"。這一點,著名歷史學家錢穆先生老早就看出來了。他說:

"中國古史所傳述之聖人,如堯舜禹湯文武,其人其事,傳說之色彩常勝於紀實。若論人物個性在中國歷史上這明顯表現,而具有真實重大影響者,則應自周公始。"

——錢穆《周公與中國文化》

周公憑什麼坐上中國"歷史人物"的第一把交椅?

首先,從影響歷史進程、推動社會發展的角度而言,西周經過周公之手,才算真正建立起來了。我們都知道周朝的建立始於武王伐紂,而且武王伐紂,只帶了三千"虎賁之士",加上敵軍臨陣潰散,只用了一天時間就占了商的都城朝歌,紂王也覺得沒面子,登上鹿臺,穿珠戴玉,放一把火,把自己燒死了。

"紂走,反入登於鹿臺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於火而死。"

——《史記·周本紀》

聽上去是不是很輕松?

如果真以為周朝這麼容易就建成了,那就太天真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伐紂之後,這個新生的政權危機四伏,甚至可以說處在風雨飄搖之中,隨時都可能被趕出朋友圈,甚至被封號。

周武王身體不好,英年早逝,本想把王位傳給輔佐自己伐紂的弟弟周公,但被周公拒絕了,說是要輔佐自己的侄子,也就是周成王。

武王伐紂之後,並沒有立刻將商人的勢力趕盡殺絕,也沒有殺掉紂王的兒子以"永絕後患",反而以懷柔之心,將紂王的兒子武庚分封在殷地,讓他來治理殷商遺民,並將自己的兄弟管叔、霍叔、蔡叔安排在附近,以期對武庚予以挾制,史稱"三監"。結果武王去世不久,"三監"因嫉妒周公的攝政之位,便一起勾結武庚,武庚又串通了東夷的徐、奄、薄姑等方國一起作亂,史稱"三監之亂"或"武庚之亂"。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周公果斷東征,前後花了三年時間,才平定了這次叛亂。

這次平叛的重要意義,不僅僅在於消滅了武庚、管叔等幾個"匪首",穩定了周王室的政權在當時方國林立的不穩定世界中的地位;而且周公還"順便"消滅了武庚的幾個本來不相幹的"幫兇",也就是東夷——徐、奄、薄姑等幾個國家,這就使得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勢力範圍遠大於原來的殷商,更遠超克商之前的周室,這大概是文王和武王做夢也不曾想到的。

其次,從周朝穩定和民族融合的角度來說,周公采取的分封制,不但穩定了周朝統治,而且促進了民族融合。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周公二次東征、平定三監之亂後,為了鞏固勝利果實,必然要采取措施防止潛在的反對勢力再次作亂。周公所采取的措施,便是我們今天仿佛都知道,又仿佛不那麼知道的分封制。[關於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後文提到的禮樂制,今後都會有專文介紹,敬請期待。]

周公就像一名弓箭手一樣,把姬姓子弟,和對於周王室有大功的功臣們,有目的地分"射"到各個戰略要地,讓他們為了自己和子孫的福祉,以包括但不限於武力的方式去征服當地的原住民,建立真正屬於自己的“國”。

周公二次分封示意圖

這些戰略要地,可能是周公在剛剛結束的"二次東征"之中打下來的,也可能是之前僅僅聲稱"宗周"但並沒有實際行動表示的,還可能原本就是"無主"的飛地,但周公看來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說白了,就是派一批信得過的人去"開荒"。

分封出去的,不僅有未來拱衛王室的各個新國的首領,還有相當一部分殷商的遺民。通過分封,周公絕頂聰明地把原來殷商遺民的格局徹底打散,讓他們分散地跟著新的主人,也就是姬姓子弟去陌生的地方建功立業,不但最大程度地消弭了殷商故舊再度聯合反周的可能性,而且還無意間促進了周人、商人與"夷人"之間的大融合(當時尚沒有"民族融合"這個概念)。從這個意義上說,周公才是西周三百年天下的真正的締造者,因為無論二次東征也好,分封諸侯也好,決策都出自他一人之手。

最後,從文化傳承和文明進化的角度來說,周公創制的宗法、禮樂等制度文化,形成了漢民族乃至中華民族文化的底色。

儒家被看作是禮樂文化的代言人,因此他們把制禮作樂的周公尊為"元聖",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果把"分封制"看做西周初期對國民"工作"上的事務性安排,誰到哪裏,做什麼;那麼"禮樂制"就是對包括上至天子下至奴隸的所有人的身份及其行為規範的進一步明確。

那時候的"禮",相當於現在的制度性、法律性的行為規範,什麼等級的人,在什麼樣的場合,應當有什麼樣的表現才是得體的,都因為禮樂制的出現而有了具體的安排。五百年後的孔子所一心向往和想恢復的,便是周公制定的這套禮樂制度。也是因為對禮樂的推崇,孔子和後來興起的儒家在我國歷史上占盡了風光,在近代以來又被批的一文不值幾近"斷線"。

盡管現在聽上去,"禮樂制"顯得無比呆板,像一個個方格子一樣,把人安頓在裏面,就像關在籠子裏的鳥一樣缺少自由。但在三千年前,距離雅思貝爾斯所說的人類精神文明的"軸心時代"開始還有五百年的時候,周公卻已經為他的子民提供了一整套安身立命的哲學!難怪有人說"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作為"聖人"的周公

孟子對公都子說,大禹治水,周公兼並夷狄,和孔子作《春秋》,是中國古代歷史演進過程中的三位聖人。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錢穆先生將其解讀為,大禹使人們認識到自己是能夠戰勝自然的天下之人;周公使人們認識到自己是有家國歸屬的人;孔子則使人們認識到自己是能夠接受教化的人。

"蓋孟子之意,自有禹,而後有此人類之天下;自有周公,而後有此人類之中國;自有孔子,而後有此人類之教化;則周公之所以為聖,而其在中國歷史上之真實地位,亦即據孟子之言而可想見其大概矣。"

——錢穆《周公與中國文化》

錢穆先生

綜上所述,從影響歷史進程、推動社會發展的角度而言,西周經過周公之手,才算真正建立起來了;從周朝穩定和民族融合的角度來說,周公采取的分封制,不但穩定了周朝統治,而且促進了民族融合;從文化傳承和文明進化的角度來說,周公創制的宗法、禮樂等制度文化,形成了漢民族乃至中華民族文化的底色。無論從哪一個方面而言,周公作為我國第一位真正的歷史人物,都實至名歸,無可指摘。

參考閱讀:《史記》;《孟子》;錢穆《周公與中國文化》

此文為"重新認識西周"專題系列第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