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海鮮皮皮蝦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 醉蟹:“喝多了的我更誘人,現在的我最好吃。” 攝影/朱夢菲

-風物君語-

南燜蒸、北炙烤,全國一起“洗澡澡”

南熟醉,北生腌,全國人民“心尖尖”

包郵區的夏天應該怎麼過?打開冰箱,拿出一盒冒著冷氣的熟醉蟹,或是端出一碗躺在冰塊裏的冰醉小龍蝦......而這些在北方人眼裏,都抵不過那一盆來自海洋的生腌看得過癮、吃得起勁。

當酒醉迷人的南方六月黃,遇上戰無不勝的北方皮皮蝦,夏日解暑宵夜“人氣王”究竟會花落誰家?

▲ 來自北方的皮皮蝦,早已做好了“戰鬥”準備。 攝影/鯨尾視覺,圖/圖蟲·創意

南方:蝦蟹熟醉,酒香沁人的宵夜必備

熟醉丨成熟之後更“醉”人

“忙歸忙,別忘六月黃。”每年的六七月,是吃“六月黃”的最佳時節。

一只成年大閘蟹一生必須蛻殼約17次,“未成年”的六月黃是還差一次蛻殼才能成熟的大閘蟹。這時的蟹膏黃豐盈、殼體較軟,比大閘蟹還要鮮嫩。“視蟹如命”的老餮們早已等不到大閘蟹開市,這份一年僅有一次的美味,必然不能錯過。

▲ 一生一定要吃一次的六月黃雙殼蟹。 攝影/朱夢菲

在六月黃的家族中,還有一位不常見的神秘貴族——“雙殼蟹”。正在蛻殼過程中的蟹,擁有獨特的“雙殼”。剝開外層的硬殼,便能觸碰到內裏的軟殼,軟殼同樣可以食用,而且口感更好。

只有專業的選蟹高手才能甄別出普通蟹和雙殼蟹的差別,產量本就不多的雙殼蟹顯得格外珍貴。而真正會吃的人,更是不會錯過這份鮮美。

▲ 酒香味甜的生醉蟹。 圖/視覺中國

從古至今,人們從未停止追求蟹的美味。

隋唐至宋流行食糟蟹,醉蟹則是宋代以後的腌漬法,到了清代,醉蟹的做法已較為成熟。蟹,有萬千風味。而醉蟹,最為醉人。生醉蟹,追求傳統的鮮美;而熟醉蟹則基於口味的改良,用陳年黃酒搭配十余種香料醉之,更加細膩凝實,亦不失鮮嫩。

醉蟹的制作頗為考究,必須當天打撈當天制作。蒸制時間尤為關鍵,快一分不熟,慢一分蟹肉就會松散,最佳狀態是在保證蟹肉飽滿的同時又不會散開。靠“鮮”出名的紹興黃酒搭配十余種香料,在“醉”蟹的過程中完全釋放自我。24小時的浸泡,讓蟹膏蟹黃溫潤纏綿,入口縈繞著酒香,宛若置身在一場夢境。

▲“不是陽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蘇州?”圖/視覺中國

哪種蟹做醉蟹最好吃?蟹在不同的季節,有著自己的時令。每年七八月的六月黃殼薄肉嫩,蟹黃飽滿;九十月的大閘蟹母蟹,蟹黃充足、滿嘴流油;十一二月的大閘蟹公蟹開始有膏,口味有了新的變化。

不同的時節,對應不同的風味。如果吃醉蟹,總覺得需要一點儀式感,那麼吃醉小龍蝦,則可以更加放飛自我,想吃就吃。

▲ 隨時隨地、想吃就吃的醉小龍蝦。圖/視覺中國

最早將小龍蝦作為城市名片宣傳的地區,是江蘇淮安的盱眙。盱眙地區水質清澈,氣溫十分適宜小龍蝦生長,早在上世紀就已經有一定規模的小龍蝦養殖,被稱為“小龍蝦之都”。凈水塘養的小龍蝦特征是“三白”(腮白、肉白、底板白),呈半透明狀,晶瑩剔透。

做得一手好醉蟹的江浙滬包郵區,自然不會滿足於蒜蓉、十三香這樣普通的小龍蝦做法,於是,醉小龍蝦應運而生。

▲ 2.0版本的去腮熟醉小龍蝦。 攝影/Ttian

1.0版本的熟醉小龍蝦和醉蟹的做法十分相似,於是貼心的大廚們研發出了2.0版本的去腮熟醉小龍蝦,不僅可以更充分地吸收鹵汁,還更方便食用,在鹵水中加入紹興花雕、白蘭地和汾酒三種酒進行調味,濃郁香甜,口感絲滑。

3.0版本的冰醉小龍蝦,口味相對清淡,能吃出小龍蝦原本的鮮香,上桌前需要冷藏或加入冰塊冰鎮,在視覺衝擊力上做足了功課。

▲ 冰鎮小龍蝦,炎炎夏日裏的解暑神器。 圖/sohu.com

糟醉丨夏天吃糟醉不“遭罪”

醉和糟都是以酒為媒,自來有“糟醉一家”之說。江浙滬地區不僅善用酒“醉”,同樣善用酒“糟”,如果說醉菜味清冽,那麼糟貨的味則是醇厚。

古人用糧食釀酒,剩下來的渣滓便是酒糟。江南自古為稻米產地,也是黃酒的故鄉,民間農戶都有釀米酒的習慣,加點紅粬就成了黃酒。江浙滬的香糟,正是以黃酒的酒糟制成。紹興人今朝有酒今“糟醉”,可真的到了吃糟食的時候,又格外地有耐心。

▲ 糟豬肉,紹興人的心尖尖。圖/網絡

不同於杭州、南京等地的濕糟,當地人將焯去血水的豬肉與少許黃酒燉熟,瀝幹水分時,擦上一層厚厚的鹽花,重復二日,再與酒糟密封放置七天以上,便得到了香糯不膩的糟豬肉,可當涼菜,亦可熟蒸,可做澆頭。

油脂豐厚、肉質細膩的帶魚,糟醉後糟香馥郁、揮之不去。而浸潤了秘制醉汁的糟香螺,清甜冰涼,鮮彈入味,足以喚醒夏日裏疲憊的味覺感官。

▲ 糟醉魚幹和糟毛豆,是紹興人夏日裏必備的涼食。上圖:攝影/曇花碎夢,圖/圖蟲·創意;下圖:攝影/影人讓龍;圖/圖蟲·創意

炎炎夏日裏,紹興人怎麼能少了糟毛豆呢。將毛豆莢洗凈了,兩頭一剪,取幾粒茴香,丟鹽水中和豆子一起煮著,等大火燒沸,濾去湯水,倒入糟鹵,酥糯的豆子讓坐在屋檐下乘涼的人,愜意油然而生。

就像浙江人把黃酒的酒糟制成糟鹵一樣,福州當地的青紅酒過濾之後留下的紅糟,也成為了福州菜系中最受歡迎的寵兒。

在福州,從家禽到海鮮,從炒菜到燒烤,上至官方大菜,下至街邊小攤,對紅糟的應用可謂淋漓盡致。閩江邊上的蟛蜞是當地老饕們的最愛,將獵來的蟛蜞洗凈調味,用生姜去腥、白糖提味,最後加入靈魂調料——紅糟。 石磨將蟛蜞碾壓至順滑,化身為餐桌必備的蟛蜞醬。不管是拌菜下面,還是用蜆子肉、螺肉等海鮮蘸食,都深得當地人心。

▲ 可蘸食各式海鮮的萬能蟛蜞醬。圖/《螃蟹的征途》

蟛蜞醬在福州人心中的地位,堪比東北的大醬、四川的辣醬,看上去平淡無奇,入口卻驚艷無比。

北方:海味生腌,最勾人的鮮味“涼涼”

據說,生腌是吃過一次就再也戒不掉的“溫情毒藥”。想吃生腌,除了大名鼎鼎的潮汕,還有一種來自北方的“海味生腌”,同樣值得加入“人生一試”清單。

大連的生吃,可按難易接受程度分為四級。

1.入門級:撈汁扇貝、撈拌螺片、熗拌海蜇絲。入門級的海鮮多為脆嫩的口感,只需快速過水即可成熟。加入最簡單的調味拌制,吃的是脆嫩彈牙中的鮮,菜品只是看著“生”,其實是熟的,作為入門級很好接受。

▲ 撈汁扇貝肉。圖/徐瓊

2.初級:生腌花蓋蟹、蝦爬子(皮皮蝦)、嘎巴蝦。生腌一般需要提前半天或一天腌制才能充分入味。花蓋蟹相比於其他品種的蟹體型要小、口味更好,適合腌制,一般腌制12小時-24小時即可。帶黃的母蝦爬子,腌制後的口味更好,腌制6-8小時風味最佳。

3.中級:生拌海參、海蠣子。遼參和海蠣子是大連海鮮的名片,產量多且優質,生拌可以將食材的鮮度最大化,口感冰爽Q彈。

▲ 上圖生腌皮皮蝦。攝影/amynapaloha/Getty Creative,圖/視覺中國;下圖生拌遼參,是遼寧人最愛的鮮味“涼涼”。攝影/春天青蛇,圖/圖蟲·創意

4.高級:生吃海膽、赤貝、海蠣子。生吃,可以最直接地感受到食材的觸感,同時也需要更大的勇氣。海膽的柔嫩豐盈,赤貝的脆嫩滑爽,海蠣子的浪味仙,當地人認為只有生吃才配得上如此極致的鮮甜,更生猛的還可以直接蘸辣根,鮮味直衝天靈蓋。

(友情提示:若是初次嘗試,盡量先從長得小的、看起來不那麼兇的入口,一定不會錯)

▲ 柔嫩馥郁的生食海膽。圖/視覺中國

與大連隔海相望的山東半島,對生吃的這口“鮮”同樣癡迷。

煙臺地處山東半島東北部,南鄰黃海,北瀕渤海,一些海鮮特產和大連相似,生腌對蝦、爬蝦(皮皮蝦)、梭子蟹是當地人的最愛。

▲ 夏日必備鮮味——醉蟹鉗。圖/視覺中國

青島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東、南瀕臨黃海,青島紅島的生蟹鉗,用黃酒生腌,入口便是令人難以抵擋的極致鮮美。還有一種看著像一灘稀泥,名字叫末貨的小小蝦,據說身長只有五六毫米,也叫“納米蝦”,是海鮮捕撈中,細細過濾時漂浮的出的精華。

青島人習慣將末貨直接抹在饅頭上,無比鮮嫩的末貨,每一粒都是鮮活滋味的“小炸彈”,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天然蝦醬?“海鮮饅頭”了解一下。

▲ 每一粒“納米蝦”都是一粒鮮活滋味的“小炸彈”。圖/網絡

江河湖海,還可以“生”出多少吃法

“生吃”是人們對於新鮮食材的最高肯定,除了極具特色的北方生腌,還有很多不同地域的特色“生食”,就像酷暑中的“一劑良藥”,悄悄消解了心中不安分的燥熱。

在包郵區的沿海城市,幾乎家家都會做醉蝦,河蝦蝦肉質嫩、酒香濃郁,在生醉中人氣超高。而在西昌的邛海,“醉蝦”並不“醉”人。

▲ 肌如凝脂的醉蝦。 攝影/喜視多,圖/視覺中國

邛海的水質好,打撈上來的活蝦加入鹽、白糖、醬油、醋以及西昌本地的花椒面、海椒面、蔥花、姜粒、碎香菜、小米辣等拌勻蓋蓋,腌制10-15分鐘,待“撲騰”的聲音漸漸消失,打開蓋子,浮現在眼前的“醉蝦”肌如凝脂。

不加酒的醉蝦,吃的時候更需要勇氣。入口的微甜和接踵而來的酸味還未來得及散去,復合的辣味瞬間又霸占了整個口腔。

如果還覺得不過癮,就來嘗嘗螃蟹味的“冰激淩”吧。盤錦地處我國最北海岸線的遼河入海口,每年秋末,人們會把當季沒賣完的河蟹放回蟹塘,到了寒冬再拿出來。生鹵河蟹只需在室外的“天然冰箱”中冷凍一夜,就能擁有冰激淩般絲滑的口感。

▲ 盤錦凍螃蟹和潮州凍紅蟹。圖/《螃蟹的征程》

潮州還有一種凍紅蟹,選用的是體積較大的銹斑蟳(梭子蟹的一種)。將生螃蟹依次放入冰水、熱水、冷凍中,“忽冷忽熱”讓蟹肉中的水分子集結,形成鋒利的冰晶,解凍後會帶來更加緊實的口感。

泥螺,在寧波也叫“吐鐵”,生醉泥螺是當地人最愛的“下飯菜”。將處理好的泥螺用淡鹽水腌制半月,再加入紹興黃酒密封十日,即可放入冰箱冷藏。吃時只需用舌尖一斂,輕輕一嘬,殼肉就會分離。肥美的膏肉滑入口中,瞬間“溜”到胃裏,只留下一抹鮮美讓人回味。夏日沒胃口,趕忙嘬一口。不過生食雖鮮,食用還需謹慎。

▲ 輕輕一嘬,殼肉分離的醉泥螺。

無論是南方的糟、醉,還是北方的生腌,保留食物本真的味道,並通過醉、糟、嗆、腌等各種方式放大其鮮美,是古人的智慧與當下美食文化的碰撞,是人類從古至今從未放棄探索的“至鮮”追求。

今天,你“醉”了嗎?

還有哪些好吃的生腌熟醉?快來說說吧~

- END -

文丨蘇宸

編輯 | 蘇宸

封圖攝影 | 朱夢菲

*特別鳴謝 | 徐瓊

本文系微信公眾號【地道風物】原創內容

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