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耳跳是什麼原因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成龍老了。

這不是新聞。

新聞是,“沒人在意成龍老了”。

Sir沒開玩笑。

8月16日,《龍牌之謎》上映,打著成龍VS施瓦辛格旗號,背靠中俄合拍大手筆,據說投資5000萬美元。

但。

上映13天,票房僅1800萬。

現在,一天只剩寥寥幾場排片。

可怕的是——

這不是成龍第一次號召失敗。

年初,《神探蒲松齡》闖進春節檔,撲得悄無聲息。

——1.5億票房,同期票房最低。

2017年12月,《機器之血》。

——投資近4億,票房3億。

3億,1.5億,2000萬。

一次比一次狠砸。

雖說商業電影票房失敗是多種因素同時失效的結果,但“成龍”招牌的失靈肯定是主因。

成龍不靈了。

與成龍一起墜落的,還有曾經輝煌的動作片年代。

01

《機器之血》(4.7)《神探蒲松齡》(3.8)《龍牌之謎》(4.1)。

連續三部成龍作品,作為影迷,Sir都看了。

不得不承認,無一不爛。

三部電影都有不同程度的註水。

《機器之血》。

電影噱頭是“成龍跳下悉尼歌劇院”。

但這一跳,太水了。

實在不忍心成龍從一個開創者,變成一個蹩腳的追隨者。

△ 上為《機器之血》,下為《碟中諜4》

這種“蹩腳”與過去的自己對比,更慘不忍睹。

充足壓抑的大遠景變成了濃濃的搭景感。

全方位展現的“真功夫”變成了依賴特寫剪輯的“假把戲”。

△ 上為《機器之血》,下為《我是誰》

這段在悉尼歌劇院頂端的打鬥,幾乎全是摳圖。

——有理由懷疑,他們許多危險戲份是在綠幕前拍。

對比一下實拍時的光影,就知道連摳圖都不上心。

Sir不指望60多歲的成龍還能像年輕時那樣真刀真槍地玩命。

只是,年邁有年邁的演繹方式。

明明年邁了,還用各種花招去仿造年輕時的身手和膽魄,並以此為賣點招攬觀眾,那結果只能被識穿,被冷落。

而,成龍似乎對招牌被毀毫無在意。

《神探蒲松齡》。

成龍掛名主角。

但他飾演的蒲松齡自始至終遊離在主線之外。

——對,主線其實是阮經天飾演的寧采臣和鐘楚曦飾演的聶小倩談情說愛。

成龍存在的意義在哪?

捅屁眼致敬當年自己?

△ 成龍的戳屁眼梗

用豆瓣網友@烏鴉火堂 的話說:

作為成龍的粉絲,一直沒好意思標註這片,我連《機器之血》都能接受,但這片實在洗不了。

呵呵。

不知道當他看了《龍牌之謎》會咋想。

成龍VS施瓦辛格。

主演排名前一二位,海報頭像大大滴。

聽Sir一句勸。

這是陷阱。

兩位動作巨星一不是主角,二在片中的打鬥戲份只有幾分鐘。三即使這幾分鐘,刨除插科打諢,擺拍裝蛋,“硬碰硬”的只有不到一分鐘。

喏,基本在這。

成龍老了。

我們理性上能接受。

成龍不服老,還在銀幕活躍。

我們感性上更該起立鼓掌。

但。

當成龍一而再,再而三地倚老賣老,透支信任,變賣品牌,恐怕,再鐵的成龍影迷也會怒其不爭:

大哥,別再打了。

是“龍城爭霸”不好玩嗎?

02

1986年,成龍拍攝《龍兄虎弟》,從樹上摔下。

這是成龍演繹生涯最嚴重一次的受傷。

在他的自傳裏,他這麼形容當時情況:

就覺得整個人很熱,摔下來之後頭也很漲。

後來大家就發現有很多血從耳朵噴出來,那真的是在噴血,但是我的外表又看不到傷,大家都被嚇住了,怕我會死。

成龍左耳頭骨凹陷,碎骨內移,之後,他的腦袋一直有個窩,是軟的,沒有骨頭。

耳朵也有後遺癥,聽高音會痛,低音聽不清。

這一切,都出現在《龍兄虎弟》的片尾花絮。

那是香港動作片的輝煌年代。

成龍是第一個會在片尾植入自己拍攝失敗花絮的動作明星。

——這其實偷師1981年的《炮彈飛車》。

在這些花絮中,成龍毫不避諱地為我們展示他的痛苦與無能。

《A計劃》從15米塔樓摔下來,痛。

《飛鷹計劃》從鐵鏈滑下去,痛。

《醉拳2》在火池裏差點起不來,嚇到連滾帶爬。

《我是誰》差點掉下天臺,嚇到連拍胸口。

但也正是這些原本被遮掩的痛和怕的曝光,讓我們更欽佩他。

奇跡不是英雄不恐懼。

奇跡是英雄戰勝了恐懼。

那也是香港動作片的玩命年代。

豈止成龍這樣的“行家”,幾乎每個拍過成龍電影的人,都吃盡苦頭。

《警察故事》這個鏡頭,演員本該掉到車頂上,沒想到巴士沒控制好距離,全摔到地上了。

但沒人喊停,直至演完。

成龍說,後來演員們在醫院住了好久才出來。

意外?

意外也是自找的。

《警察故事》林青霞摔得快暈過去。

《警察故事2》張曼玉撞得滿頭是血。

還有這一幕。

恐怕後無來者。

《警察故事3》楊紫瓊沒做任何保護措施,在兩輛行走的汽車間跳躍,一個抓不穩,啪,重重摔在跑車玻璃,滾到地上。

這些,可都是嬌滴滴的女孩子。

豈止成龍電影,當年一般的香港動作片,也以折磨演員為必要條件。

劉德華自曝過最討厭的兩種戲,一種是床戲,一種是打戲。

看,這是天王的搏命時刻。

這是關之琳。

這是Sir最熟悉的周星馳。

當然,不能忘記明星之下,香港動作片沈默的黃金底座。

香港武行。

成家班,洪家班,劉家班……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成家班和洪家班(成龍VS洪金寶)鬥得最厲害的那些年,據說這兩個大哥片場外都隨時候著一輛救護車,誰受傷了,就可以馬上送到醫院。

曾誌偉曾經在《星星同學會》講過一個“笑話”。

有次拍戲,一個武行要從一個鐘樓掉下來,摔爛一張桌子,但他看了看層高,不敢跳。

洪金寶二話不說,跳不跳?不跳我來。

洪金寶上去了。

掉下來,摔爛桌子。

更“好笑”的還在後頭——

因為體重過大,屎都摔出來。

好笑嗎?

第一次聽,你一定哈哈大笑。

但笑著笑著,你難道不欽佩這些用生命在演戲的動作演員?

Sir常想:

為什麼那個年代的香港人這麼不要命。

想出名,想賺錢當然是一部分。

但,誰不想出名,不想賺錢?

他們足以驕傲的底氣或許在於——

即使“想”,他們也是用真摔真打,真本事去娛樂你。

03

時代變了。

時代是什麼時候起變化的。

一個爛大街的回答是:

從動作演員的斷層開始。

2001年,與成龍同為七小福出身的元彪就曾預言:動作片遲早沒落。

為什麼?

因為“再沒有一個像洪金寶,成龍那麼有動作片資歷的人出來去教他們。”

“沒。”

是他們不想教麼?

或許更根本的問題是:他們無人可教。

打個粗糙的比方:一百個投身武術出一個武行,一百個武行出一個動作明星,一百個動作明星出一個動作巨星。

即,一個動作巨星的背後,起碼要有10000個人對武術感興趣並投身其中。

但今天,有那麼願意獻身武術的人麼?

恐怕沒有。

練武太苦了。

李連傑到30多歲還會做噩夢,因為夢裏師傅對他說“李連傑,練功了”。

吳京說,他14歲時練功就受過重傷,下肢癱瘓,在輪椅上被照顧了兩個月。

即使是王寶強這種不是靠“身手”打出來的。

當年也是練得睡覺都翻不了身,還偷偷有過“逃離少林寺”的計劃。

但今天,有多少年輕人願意吃這種苦?

有一個傳聞是,拍完《警察故事》後,有同行罵成龍,說你成龍這麼拍,不是要搶我們飯碗嗎,不是誰都跟你一樣不要命。

如果這位同行現在還在電影圈,他一定笑得合不攏嘴。

你看,一點點痛,一點點傷,都成了光環。

難怪有這樣的段子,說:

某明星手受傷,助理趕緊送去醫院,醫生說幸虧來的快,再晚點的話傷口就愈合了。

作品是最騙不了人的。

這十年來,讓你印象深刻的華語動作(武俠片)有哪幾部?

《葉問》系列?

《繡春刀》系列?

然後?

然後沒了。

04

上個月,第五屆成龍動作電影周開展,選出的最佳動作片是《“大”人物》。

主演王千源獲得了最佳動作男演員。

《“大”人物》是部合格的國產警匪片,Sir承認。

但要說到動作?

呵呵。

Sir把這段鏡頭慢放給你看。

王千源打包貝爾,幾乎每一次擊打切鏡頭,切角度。

看上去似乎很重?

你把速度放慢幾倍去看。

kao。

根本就沒打著!

再隨手剪一下成龍當年的動作。

誰更真實,誰更一氣呵成?

答案不言而喻。

再看2017年。

第三屆成龍動作電影周,楊冪憑《逆時營救》獲得了最佳動作女演員獎。

片中動作如下——

在楊冪“楊大膽”特輯裏,她拍了一場下滑戲被大肆渲染。

背部朝下、正面趴下、不戴護具頭朝下……

誇得跟懸崖跳舞似的,但最後,別人都能隨便站在斜坡上邊。

後來,因為獲獎受到質疑,主辦方回答:

之所以給楊冪這個獎,因為“很多動作都是她自己做的”。

什麼年代,親身上場完成一場並不危險的動作戲,就成為上限了?

好吧。

如果下限是“不背臺詞”、“摳圖出場”和“全部替身”的話……

Sir曾經在豆瓣上看過一個問題。

我有一個疑惑,為什麼現在的武打動作都這麼慢?

為什麼呢?

因為快不起來啊。

快意味著速度。

速度意味身手。

身手意味著你背後沒得偷懶的功夫。

而功夫。

就是時間與努力的結晶。

為什麼現在的華語動作(武俠),動不動一個姿勢轉十個圈。

因為除了“轉”,他們不知道該怎麼“打”了。

想不出。

就算想出來,也鮮有人能完成得了。

Sir不算狂熱的動作(武俠)愛好者。

但Sir仍對動作(武俠)類型片持悲觀態度。

作為曾經最響亮的華語電影名片,這類電影終將跟過去的西部電影一樣,邊被懷念邊不可逆地死去。

2014年,熱愛動作片的香港導演陳德森拍了一部電影。

《一個人的武林》。

電影最後,導演放了一段三分鐘的花絮,致敬多年來動作電影的臺前幕後人員,活著的,能用影像就用影像,死去的,那就用海報上的名字,或數十年前影像的鏡頭。

可以看出,他是真愛那個時代,真愛那些人。

但另一方面,從片名到劇情,你也能感受到導演藏著對無可挽回的武林的惋惜。

電影故事發生於現代,武林人物大多被關在牢籠裏,暗喻現實中武行們落魄困窘的現狀。

仍在牢外的武林人物卻被一個個暗殺……

最後那場戲,甄子丹和王寶強在高速公路上對決,拳頭和腿腳對撞,四周卻是開得像閃電一樣的車流。

作為“傳統武林代表”的王寶強的角色最終死了。

不是死於甄子丹的拳頭。

死於手槍。

他的死亡是必然而悲壯的。

他伸出手,揮來揮去,使出他畢生學過的武功,想抓住子彈。

徒勞無功。

這些不就是今天“武行”最終被更先進特技打敗的隱喻。

武林已經屬於過去。

這十年。

武林只存在於那些遍體鱗傷的人心中。

再過十年。

武林就沒了吧。

再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動作武林可能又會“重生”。

但Sir敢說——

那時,你看到的,不會是某個有血有肉,有血有汗的人。

可能是一個叫“成龍”的智能機器人。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漢斯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