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自行車沒氣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一部補鞋機,一把遮陽傘,外加剪刀粘膠纖維線,50多歲的陳叔憑著這幾件“裝備”和過硬的手藝,為街坊補了20多年鞋,同時修補雨傘、配鑰匙。在穿針引線,揮錘敲擊中,他成了一個人一輩子一種行業的生動寫照。

記者走訪了解到,清遠市區還有不少跟陳叔同輩的手藝人,他們在城市裏不起眼的角落,依靠為居民提供便利服務討生計。

前不久,商務部、住建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意見》《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指南》等文件提出,要在居民步行15分鐘左右的範圍內,建設可以滿足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的多業態集聚的社區商圈。

“小修小補”不是可有可無,站上政策新風口,日漸式微的“小修小補”行業能否迎來春天?

陳叔在昌記市場巷口有一個攤位,提供補鞋、配鑰匙服務,掉了漆的招牌和泛白的底板見證了歲月。曾亮超 攝

▶▷老顧客

“小修小補”服務難尋致生活不便

“各位好鄰居,家裏的熱水器有點問題,有沒有好的師傅推薦?”“求告知,哪裏可以補鞋?”在清遠一些業主群裏,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求助信息。日常生活中居民遇到一些需要修修補補的事,經常會為找不到修補攤而苦惱,尤其是一些新入住的業主。

去年,潘姨為了帶孫子,從石角鎮來到清遠市區居住。初來乍到的潘姨,很不適應。“在這裏,單車沒氣了不知道去哪裏充氣,想給小孩衣服修個拉鏈也不知道去哪裏修,收個褲邊、補個衣服、配鑰匙這些服務附近都沒有。”潘姨說,住的小區環境挺好,就是周邊缺了些小服務,生活很不方便。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如今,隨著城市管理越來越規範,街頭小攤都不見了,針頭線腦、修修補補的服務難尋。究其原因,需求少了,店面鋪租貴,賺不到錢的小商小販要麼轉行,要麼轉到更偏僻的地方擺攤。

記者在清遠市區中心走訪發現,修改衣服、修補鞋、配鑰匙、補單車的攤檔,多處於城中村或者市場裏不太起眼的角落。

陳叔的小攤就設在昌記市場巷口,一把太陽傘、一個裝滿工具的小推櫃,兩張長凳,幾把椅子就是店面。寫著“修鞋、修傘、配匙”的字牌上,掉了漆的字跡和泛白的底板見證了歲月。

和陳叔一樣,修單車的歐伯也是在城中村裏的小巷口設個小攤,夾在兩家餐飲店之間。一個工具箱,兩把太陽傘;沒有名字,沒有店面,唯一的標識是一個鐵架子,上面綁著幾根舊單車胎。

相比修鞋、配鑰匙、補單車,修改衣服的檔口相對體面些。在贏之城二樓、城南市場、中心市場等都有修改衣服的小店面,位置不顯眼,店面也不大。

“我這身材平常很難買到合適的衣服,所以新衣服經常要改。有時候小孩的外套鏈子壞了,也需要修補。”住在體育館附近的市民吳女士說,現在年輕人都習慣網購,東西壞了就直接換新,但對老年人或一些中低收入群體來說,還是很需要傳統的修修補補服務。

清遠“小修小補”行當從業者大多在50歲以上。曾亮超 攝

▶▷手藝人

一雙巧手益街坊、幫補生活

記者走訪發現,清遠從事“小修小補”這個行當的大多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一般入行超過20年。他們以此為一技之長,養家糊口。

今年55歲的陳姨在市區中心市場修改衣服已經有17年了。她的小店面是一個樓梯間,加裝了一扇玻璃門。縫紉機橫跨在門口,腳下輕踏,手上衣物緩移,她在方寸間用針線便利他人也幫補生活。

“現在做修改衣服的大部分都是我們這個年紀的人,我們年輕時可選擇的技能不多,女孩子首選學裁縫。”陳姨說,她是連州人,曾從事過很多行業,包括建築、保姆、紡紗等。上世紀80年代,制衣還是一個很光鮮的行業,要熟人介紹才可以進制衣廠。陳姨就是通過熟人介紹進入韶關某制衣廠,從此入了行。

做修改衣服相對自由,但很辛苦。陳姨每天早上不到8時就開檔了,以前生意好的時候每晚8時左右才收工,一天要幹十幾個小時。她也因此落下職業病,頸椎動了手術。“現在不敢太拼了,註意勞逸結合,但孩子大學沒畢業,還得賺錢養家。”陳姨說,丈夫早年開摩托搭客,現在做保安,收入不多,她這個年紀很難找其他工作,只擅長修改衣服。

“這個褲頭橡皮筋壞了,幫忙換一個新的,我等下買完菜過來取。”“這個袖口有點窄,幫我改松一些,我明天下班過來取。”顧客把衣服放下就走了,大家已經形成一種默契,不問價格,從來不擔心修改效果。進進出出市場的老街坊也會跟陳姨打招呼或閑聊幾句,像認識多年的老朋友。

這種人情味、煙火氣也在陳叔的小攤上常見到。兩張長凳、幾把椅子除了給顧客坐,更多時候是方便周圍的鄰居在閑暇時間聊天。

今年50多歲的陳叔是清新區浸潭鎮人,做這行已經有20多年,他的手藝得到周邊居民的認可。“前不久,有個客人的寶馬鑰匙套壞了,找不到地方修補,後經朋友推薦找到我。我幫他修好後,他多給了一倍修補工錢。”陳叔笑說,可能因為這個客人對他的手工比較滿意。

現在生活好了,修補鞋的人少了,生意比較平淡,但陳叔還有個讀四年級的小女兒,所以為了生活,他仍然堅持出攤。

▶▷新政策

提倡構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做到做不動為止,這個年紀也不好找工作。”60多歲的歐伯身材矮小,右手有殘疾,年輕時開過士多店,後來靠自己摸索掌握了修單車技藝。30多年來,他做的都是街坊生意,見證了單車修理業的“前世”與“今生”。

陳叔的業余興趣比較廣泛,喜歡戶外運動也熱心公益。他計劃將來收攤了,就去加入公益組織,做更有意義的事。陳姨則說,“這份工作她也要幹到幹不動的那天。”

“現在的年輕人不願學,也不想從事這個行當。”這是手藝人共同的感嘆。

隨著時代的前進,這些行當終將消失匿跡嗎?新政策的出臺帶來了轉機,“小修小補”行當或許將迎來春天。《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指南》提出,通過打造“百城千圈”,建設一批布局合理、業態齊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規範有序、服務優質、商居和諧的城市便民生活圈。指南對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建設目標、建設原則、規劃布局要求、業態配置要求、管理運營要求、服務創新要求等事項作出了明確指引。

清遠市商務局市場科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省裏正在選擇試點,清遠條件暫時不太成熟,所以第一輪沒有申報。

對如何構建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各地也在試點探索中,包括中國社區商業工作委員會推動打造的首個行業公益性品牌“社區工坊”項目,從功能布局、場景使用等方面為各地提供指引。其中,指南提到的鼓勵“一店多能”,在清遠一些地方比較常見。如單車行同時也是單車修理點;五金店也有配鑰匙服務;便利店可以打印復印、代扣代繳、代收代發等。

在新城汽車站附近一個小區門衛室,窗戶上貼著“修改衣服”4個醒目大字。52歲的珍姐是陽山人,母親是一名裁縫,她從小在耳濡目染中也掌握了這門手藝。兩年前,她和丈夫來到這個小區門崗工作,負責24小時值守。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珍姐還接些街坊的針線活,補貼家用。

“一刻鐘便民服務”給城市治理提出了更高、更精細化要求。有觀點認為,對居民需求長期存在的“小修小補”服務,可以通過規範實現有序發展。

他山之石

上海徐匯“鄰裏小匯”

地處上海徐匯區華涇鎮的華建一街坊,居民長期苦於沒有民生的商業配套,而把這裏戲稱為“徐匯區的西伯利亞”。

2019年起,華涇鎮政府著手統一梳理原先“小、散、亂”的社區沿街商鋪,規劃包含“生鮮集市”“社區食集”“文居社”等社區商業配套設施,同時設置涵蓋“黨群站”“衛生服務站”“閱覽室”“健身舞蹈”和“便民服務點”等公益內容的“鄰裏小匯”。

今年國慶前後,全新的華建一街坊商業街即將亮相。目前徐匯區已實現13個街鎮“鄰裏匯”和306個居民區“鄰裏小匯”全覆蓋,推動鄰裏關系融洽,基層治理更具實效。

福建“商務一鍵通”

最近,福建省商務廳推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平臺,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附近就能便利消費。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是智慧社區信息綜合服務平臺,不僅有便利店、生鮮超市、社區食堂、大眾茶館等基本保障類業態,也有特色餐飲店、蛋糕烘焙店、棋牌室、新式飲品店、書店、運動健身房等品質提升類業態,還有養老、家政、托管、教育培訓、醫療保健等公共服務功能,既可導航又能助力消費,為社區居民提供真正的便利服務。

【記者】黃劍琴

【作者】 黃劍琴;曾亮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